内容简介
《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是与《数学物理方程》(陈才生等编,科学出版社,2008)配套的学习辅导书。
《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共分11章。前九章每章包括基本内容提要、习题解答和补充习题解答三部分。
《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基本内容提要是相关内容的精讲,供学生复习参考之用;《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提供了《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中绝大部分习题的解答,供使用《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的学生和老师参考;补充习题解答是为了使部分的学生灵活使用数学物理方程有关方法和拓宽视野之用。
最后两章只包括基本内容提要和习题解答两部分,因为进一步的补充内容已经超出《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要求。
阅读《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物理方程中各类定解问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了解丰富多彩的各种题型,从而加深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数学物理方程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可作为普通高等院校数学类本科生、工科专业本科生或研究生学习数学物理方程课程的学习辅导书,也可作为相关教师和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基本内容提要
1.2 习题解答
1.3 补充习题解答
第2章 二阶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分类与标准型
2.1 基本内容提要
2.2 习题解答
2.3 补充习题解答
第3章 波动方程的初值(柯西)问题与行波法
3.1 基本内容提要
3.2 习题解答
3.3 补充习题解答
第4章 分离变量法
4.1 基本内容提要
4.2 习题解答
4.3 补充习题解答
第5章 F0urier变换方法
5.1 基本内容提要
5.2 习题解答
5.3 补充习题解答
第6章 Laplace变换方法
6.1 基本内容提要
6.2 习题解答
6.3 补充习题解答
第7章 Green函数方法和基本解方法
7.1 基本内容提要
7.2 习题解答
7.3 补充习题解答
第8章 极值原理和应用
8.1 基本内容提要
8.2 习题解答
8.3 补充习题解答
第9章 能量积分方法和应用
9.1 基本内容提要
9.2 习题解答
9.3 补充习题解答
第10章 Bessel函数和Legendre函数及应用
10.1.基本内容提要
10.2 习题解答
第11章 一阶拟线性偏微分方程
11.1 基本内容提要
11.2 习题解答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数学物理方程是大学教育中的一门重要数学课程,它不仅仅是数学类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而且也是许多工科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不可缺少的专业基础课。在学习该课程的过程中,学生普遍感觉做习题是一件困难事情。做偏微分方程的习题,一方面计算量大,容易出错;另一方面涉及面广,难度大,技巧性强。因此编写一本该课程的学习指导和习题解答参考书,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主张学生在自己动手做题之前先看答案或解答。为了学好数学物理方程这门课,学生应该独立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不能抄袭本书的解答,本书仅供学习时参考。一个偏微分方程问题的求解方法通常是多种的,千万不要受本书解答的束缚。
本书共分11章。第1-9章,每章分为基本内容提要、习题解答和补充习题解答三部分。基本内容提要是相关内容的精讲,供学生复习参考之用;本书提供了陈才生等编的《数学物理方程》中绝大部分习题的解答,供使用该教材的学生和老师参考:补充习题解答是为了使部分优秀学生灵活使用《数学物理方程》有关方法和拓宽视野之用。第10章和第11章只提供基本内容提要和习题解答,因为进一步的补充内容已经超出本课程要求。
本书的部分内容参考了国内外出版的一些教材,请参考所附的参考文献。在本书即将出版之际,感谢我在河海大学教过的历届研究生和本科生同学们,是他们不断地提出问题,激励我不断努力,对许多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特别要感谢我的2008级几位研究生,他们对部分习题的解答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本书的初衷是帮助学习“数学物理方程”课程的同学们学好这门比较难学的课程,同时也给讲授该课程的老师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但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现代物理学中的数学工具》 概述 本书旨在为致力于深入探索现代物理学前沿领域的学生、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一套全面、严谨且实用的数学工具。从经典力学到量子场论,从凝聚态物理到宇宙学,数学始终是描述和理解这些复杂现象的语言。本书的目标是弥合理论物理与其实践应用之间的鸿沟,通过清晰的阐释、精选的案例以及恰当的练习,使读者能够熟练掌握解决实际物理问题所需的关键数学方法。本书的编写风格力求循序渐进,既注重理论的深度,又强调方法的普适性,确保读者在掌握抽象概念的同时,也能建立起将这些概念应用于具体物理情境的能力。 内容详述 第一部分:基础数学回顾与延伸 在进入更高级的物理主题之前,本书首先对读者可能已经接触过的基础数学概念进行回顾和强化,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延伸,为后续章节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线性代数:本章将深入探讨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矩阵运算、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核心概念。我们将强调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例如描述粒子的态、求解耦合振子系统、理解量子力学中的算符等。此外,还将介绍张量代数,这是描述物理量(如应力、应变、电磁场)的重要工具。我们将从张量的定义、指标表示、协变与逆变分量、张量运算(求和、内积、外积)等方面展开,并重点讲解张量在广义相对论和连续介质力学中的作用。 微积分与微分方程:除了标准的单变量和多变量微积分,本章将重点关注偏微分方程(PDEs)和常微分方程(ODEs)的理论与解法。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些在物理学中极为重要的方程,如波动方程、热传导方程、拉普拉斯方程、泊松方程等,并探讨它们的物理背景和数学性质。求解方法将涵盖分离变量法、格林函数法、傅里叶变换与拉普拉斯变换方法,以及数值求解技术。此外,还将涉及黎曼积分、勒贝格积分的基本概念,以及一些特殊函数(如贝塞尔函数、勒让德多项式)的性质和应用。 复变函数论:复数在物理学中无处不在,尤其是在量子力学、波动现象和信号处理中。本章将介绍复数的基本运算、柯西-黎曼方程、解析函数、留数定理等。留数定理及其在计算复杂积分方面的应用将得到详尽的讲解,这对于处理物理中的奇异性或周期性问题至关重要。 第二部分:分析力学与场论的数学基础 这一部分将聚焦于描述宏观物理系统和连续介质的数学框架,为理解经典力学、电动力学和广义相对论打下基础。 变分法与欧拉-拉格朗日方程:变分法是物理学中最强大的概念之一,它能够从一个“作用量”出发,推导出系统的运动方程。本章将详细讲解变分法的基本原理,并推导和应用欧拉-拉格朗日方程,以解决从单粒子运动到多体系统的各种力学问题。我们将探讨作用量守恒、诺特定理与对称性的联系,这是理解能量、动量等守恒律的深刻根源。 张量分析与微分几何:本章是理解广义相对论和现代几何学的基础。在复习了张量代数之后,我们将深入探讨黎曼几何,包括度规张量、联络、克里斯托费尔符号、曲率张量等。我们将详细解释这些概念如何描述时空的弯曲,以及如何从爱因斯坦场方程中导出物质分布对时空几何的影响。通过对曲面论和流形理论的介绍,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在弯曲空间中进行积分和微分的技巧。 复数与傅里叶分析在波动与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本章将深入探讨傅里叶级数和傅里叶变换在处理周期性函数和任意波形分解中的强大能力。我们将展示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分析振动、声波、光波的传播,以及如何通过傅里叶变换来理解信号的频率成分。拉普拉斯变换在求解微分方程和分析瞬态响应中的作用也将被详细阐述。 第三部分:量子力学与统计物理的数学框架 量子力学和统计物理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其数学表述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独特性。 希尔伯特空间与算符:量子力学的数学语言建立在希尔伯特空间之上。本章将详细介绍希尔伯特空间的概念,包括内积、正交性、完备性等。我们将深入探讨量子力学中的可观测量如何用算符来表示,以及这些算符的性质(如厄米性)与物理实在的对应关系。本征值问题在计算物理量可能取值方面的重要性将得到强调。 群论在对称性与量子力学中的应用:对称性在物理学中扮演着核心角色,而群论是描述对称性的数学语言。本章将介绍群的基本概念(群、子群、陪集、同态、同构)、表示论,以及一些重要的群(如置换群、旋转群、洛伦兹群)。我们将详细展示群论如何应用于理解原子的电子能级结构、晶体的对称性以及粒子物理中的基本粒子分类。 概率论与统计推断:统计物理是研究大量粒子集体行为的学科,概率论是其核心工具。本章将回顾概率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概率分布(如二项分布、泊努利分布、正态分布)以及期望值和方差。我们将介绍中心极限定理的重要性,并探讨如何利用统计推断方法从实验数据中提取物理信息。本章还将涉及马尔可夫链及其在模拟复杂系统中的应用。 第四部分:高级数学方法与现代物理学的交叉 这一部分将引导读者接触一些更高级且在当前物理学研究中日益重要的数学工具,并探讨它们在特定领域的应用。 偏微分方程的特殊函数与数值方法:除了前述的求解方法,本章将更深入地研究一些在物理学中经常出现的特殊函数,如球谐函数、埃尔塔函数、厄米多项式等,并探讨它们的性质、正交性以及在边界值问题中的应用。同时,我们将介绍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数值求解技术,并结合具体的物理问题(如量子势阱、电磁场模拟)展示其强大的计算能力。 复分析与留数定理在物理问题中的应用:本章将进一步拓展复变函数论的应用。我们将通过大量物理实例,如求解含有奇异点的积分、分析振荡系统的稳定性、处理因果关系等,来展示留数定理的普适性和威力。我们将探讨科西积分公式和柯西积分定理在解拉普拉斯方程、泊松方程等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共形映射来简化某些二维物理问题。 积分变换与卷积定理:傅里叶变换和拉普拉斯变换是强大的积分变换工具。本章将深入探讨它们的性质,如卷积定理,以及如何利用卷积来简化复杂系统的响应分析,例如求解线性时不变系统的瞬态响应。还将介绍Z变换及其在离散时间信号处理和数字滤波器设计中的应用。 微分流形与拓扑学基础:在现代物理学,尤其是在弦理论、凝聚态物理和宇宙学中,微分流形和拓扑学的概念越来越重要。本章将介绍流形的基本定义、光滑结构、切空间、切丛等概念,并简要介绍一些基本的拓扑概念,如连通性、同胚等。虽然不追求数学上的严谨性,但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弦理论中 Calabi-Yau 流形、黑洞视界等几何结构以及拓扑不变量在物理学中作用的初步认识。 学习方法与本书特色 本书的编写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每章在介绍完核心概念后,都会附带一系列精心设计的习题。这些习题难度适中,涵盖了从基本概念检验到复杂问题求解的不同层次。此外,本书还提供了详细的解答,并对关键步骤和思路进行深入剖析,以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锻炼解题能力。 本书的另一特色是强调数学方法与物理现象之间的联系。我们力求在讲解数学工具的同时,清晰地阐述它们在具体物理问题中的意义和作用,避免数学的空洞化。通过大量的物理实例,读者将能够体会到数学工具的强大力量,并培养用数学语言描述和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本书的语言力求严谨而又不失清晰。我们避免使用过于晦涩的数学术语,并在必要时进行解释。同时,我们也力求精确地表达数学概念,确保信息的准确性。 目标读者 本书适合以下读者: 高等院校物理、工程类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物理学专业学生的辅助教材,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课程中的数学工具。 从事理论物理、计算物理、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和前沿数学工具,助力科研工作。 对物理学感兴趣的数学专业学生:了解数学在物理学中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希望系统性学习物理学数学方法的自学者:提供一个结构清晰、内容丰富的学习路径。 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建立起扎实的数学功底,为在广阔的物理学海洋中探索更深层次的奥秘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