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贴近生活现实,有一定的社会指导意义;2.本书通过一个个故事来展开叙事,兼具专业性和可读性。
《非洲人在广州:跨国流动与群际接触的口述史》一书聚焦于广州地区的非洲裔跨国流动人口,研究者采用田野观察和深度访谈的方法,通过与来穗非洲商会领袖、普通经商者和打工者等不同类型的个案的接触,渐次获取和整合了这个特殊群体在迁移、流动、聚居、商贸、生活、婚恋以及文化宗教等方面的原始访谈资料。进而在社会经济变革和文化变迁与重构的背景下勾勒出外国流动人口在中国的生存与发展的现实图景。
张庆鹏,男,1982年生,山西交城人,心理学博士。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学系讲师,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生导师,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员,中国社会心理学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为文化与社会心理学。
故事1:非洲人的中国淘金梦
1.1走出非洲,走进中国
1.2链式迁移,进入社区
1.3文化接触,多元淘金故事
2:广州城市印记
2.1广州城市影像
2.2过客眼中的广州人
2.3他者融合的居住地故事
3:“小非洲聚居区”的形成过程
3.1聚居的基础——全球化背景下的族裔经济集群
3.2流动下的文化混搭——生活方式的移入和再造
3.3重构中的小北——他国土地上的新家园生活篇(从立足到生存:社会适应的文化逻辑)故事
4:族群认同下的社会网络重建
4.1关系网的建立和维持
4.2社会支持的类型和特点
4.3社会网中的互助与竞争故事
5:身在异国的宗教生活
5.1异国他乡的虔诚信徒
5.2宗教生活中的神圣与世俗故事
6:你所不知晓的中非跨国婚姻
6.1涉外婚姻的现状与隐忧
6.2焦虑的中国配偶
6.3中非混血儿童的身份困惑工作篇:(从经济到文化:群际互动下的发展脉络):故事
7:移动中的都市过客
7.1中非跨境流动:形式、特征与问题
7.2流动中的群体:预期、困惑与诉求
7.3高流动条件下的现代性获得故事
8:我的求学故事
8.1留学中国的目的和动机
8.2中国大学的印象与收获
8.3留学生涯中的苦与乐故事
9:经商
9.1中国商品的魅力与优势
9.2多变环境下的角色定位:国际小贩还是跨国老板
9.3族群认同下的盈利模式:独特的外国人聚居区经济
9.4全球化变局下的抉择:离开还是留下?服务与管理篇(互联网文化的双向整合模式):故事
10:中国人眼中的非洲人
10.1来自商户的访谈
10.2来自社区居民的访谈
10.3文化碰撞下的跨国交流故事
11:涉外人员服务平台
11.1中文学堂:提供服务,传递关怀
11.2社工介入引导社区融合
11.3涉外服务中的救助案例故事
12:专家眼中的涉外管理
12.1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12.2如何管的住?依法管理是关键
12.3传统警务管理非传统服务管理
《非洲人在广州》以丰富的田野访谈资料和作者本人在小北社工机构的服务经历,以故事性的结构,夹叙夹议的形式,从多方面描绘了在穗非洲人的经商、留学、家居、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生活。该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多样化与全景性。全书力图以多人的经历及多声部的表述,从多种角度来呈现广州的非洲人的生活概貌;同时,在书中展开的十二个“主题性故事”中,涉及了广州的非洲人经商、留学、信教、婚姻生活、儿童教育等方面;也描述了他们与当地人的交往,彼此之间的观感,涉外社工机构对他们的帮助;在书的末尾,还包括了对外国人在穗管理模式的评价与建议等。全书涵盖范围广,涉及在穗非洲裔居民的衣食住行,即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记录了他们的奋斗、挫折与希望,主客文化之间的接触与碰撞,适应性问题的挑战与多渠道应对方式;2)生动与具体。族际交往是《非洲人在广州》一书的叙述要点,不少非裔与当地人交流的情节,记录详细,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跨文化过程中,一个广为人知的现象就是“偏见”(stereotypes), 即人际关系中形成的对认知对方的刻板印象,这些刻板印象——不一定完全是消极的——却经常可以左右一群体成员对另一群体成员的态度或行为。3)洞察与反思。广州的非洲人聚居区,从2003年开始形成,在2004-2007年间达到鼎盛时期,近年来,因为商品价格、汇率、关税、签证的变化,以及中国商家在非洲大陆市场的积极参与、非洲国家自身的内乱等问题,在穗非洲人社区呈规模缩小的趋势。国际物流的大趋势,规范的集团化、企业化经营形式,市场经营与商品流通体制的完善,都对在穗非洲人类似80-90年代在俄罗斯的中国“倒爷”的经营方式提出了挑战。《非洲人在广州》一书对非洲的“倒爷型经济”在穗的表现形态、兴衰的成因作了简明扼要的分析,并且从管理的层面与“文化适应”的双重角度,分析与反思了现行涉外管理流程的积弊,提出了对穗非洲人以法治理,加强社工机构的参与,以服务促管理的构想,从多级层面——提倡政府与非政府机构、以及社区的积极参与,进一步增强涉外工作的专业平台与科学性。
《非洲人在广州:跨境迁移者的口述史》——仅仅是书名,就足以勾勒出无数生动的想象。广州,这座向来以开放包容著称的城市,又将迎来哪些来自非洲大陆的灵魂?他们带着怎样的故事,怎样的期盼,又将在这座繁华的都市中留下怎样的印记?我脑海里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在街头巷尾穿梭的身影,听到了那些夹杂着不同口音的交谈声。这本书,无疑是一次深入人心的访谈,一次将个体生命故事汇聚成时代洪流的尝试。我期待,它能带领我们走进这些迁移者们内心深处的世界,去感受他们每一次跨越山海的决心,去体会他们初到异乡的迷茫与好奇,去触碰他们在适应过程中所经历的磨砺与成长。或许,书中会有关于他们在广州寻觅商机、辛勤劳作的艰辛,也一定会有关于他们在这片土地上结下的友谊、收获的认可。口述史的叙事方式,给了我一种特别的期待——那就是真实、鲜活,充满人情味。我希望能够读到那些细节,那些被宏大叙事所忽略的、属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那些在广州这座城市里,因“非洲人”的存在而悄然发生着的变化。这本书,对我而言,是对“他者”的一次深刻理解,也是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日益紧密的世界的一次生动注解。
评分我脑海里此刻浮现出的,是广州那熙熙攘攘的街道,人潮涌动,语言交织。而在这庞大的城市脉络中,这本书描绘的,是一群来自非洲的“他者”,他们带着怎样的背景,怎样的期许,又经历了怎样的跌宕起伏,最终将目光投向了这座中国南方的大都市?《非洲人在广州:跨境迁移者的口述史》,这个书名本身就如同一个磁场,吸引着我想要去探寻那些隐藏在数字和统计背后的真实生命轨迹。我预感,这本书会像一扇窗,让我们窥见那些不常被看见的群体生活。他们可能是怀揣创业梦想的年轻人,也可能是为了家庭生计而奔波的劳作者。他们可能在这里遭遇过误解和偏见,也可能在这里收获了意想不到的善意和友谊。口述史的形式,意味着这本书不会是冰冷的叙述,而是充满了个人情感的温度,有喜悦,有失落,有困惑,也有坚持。我期待书中能够有那些细致入微的观察,关于他们如何在广州寻找栖身之所,如何在嘈杂的市场中讨价还价,如何在陌生的年夜里思念远方的亲人。这本书,与其说是一部关于“非洲人”的书,不如说是一部关于“人”的深刻洞察,关于在全球化背景下,个体如何跨越地理和文化的界限,去追寻更美好的生活,去定义和重塑自己的身份。
评分当我看到《非洲人在广州:跨境迁移者的口述史》这个书名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一幅幅鲜活的画面。广州,这座充满活力的南方都市,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也是连接世界的枢纽。而“非洲人”的到来,更是为这座城市增添了多元而独特的色彩。这本书,我相信不仅仅是对一种人口迁徙现象的简单记录,更是一次深入人心的生命探索。它必然会带领我们走进那些来自非洲大陆的个体生命,去聆听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或许充满了挑战与艰辛,比如在陌生的文化环境中如何适应,如何克服语言障碍,如何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城市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同时,我也相信,这些故事中更闪耀着的是人类普遍的勇气、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口述史的形式,意味着每一个声音都将被尊重和倾听,每一个经历都将被细致地还原。我期待书中能够有那些关于他们如何在广州建立起自己的社区,如何与当地居民互动,如何在异国他乡维系家乡的文化与情感的种种细节。这本书,会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反思全球化时代下,个体与社会、文化与身份之间复杂而深刻的联系,以及人类跨越边界、追寻梦想的永恒主题。
评分这部《非洲人在广州:跨境迁移者的口述史》,光听书名就让我心潮澎湃,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景。广州,这座充满魅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与遥远的非洲大陆产生怎样的连接?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来自非洲的个体踏上了这片土地?我想,这本书一定不是简单的事件罗列,而是深入到每一个迁移者个体的生命叙事中。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全新世界的窗口,让我得以窥见那些不常被关注的群体生活。这些口述史,必然充满了真实的情感和鲜活的细节:他们是如何克服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如何在异国他乡寻找工作和立足之地的?他们又在广州的哪些角落留下了自己的足迹,又是在怎样的机缘巧合下,与这座城市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相信,书中会有关于他们在追逐梦想路上的艰辛与不易,也一定会有他们在困境中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和智慧。口述史的形式,更是让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因为它意味着我将听到最真实的声音,感受到最朴素的情感,理解那些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温暖而鲜活的生命故事。这本书,对我而言,将是一次深刻的人文关怀,是对全球化背景下,个体命运的细腻捕捉,也是对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多元化世界的生动注解。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就足够引人遐想了,《非洲人在广州:跨境迁移者的口述史》。光是这个书名,就勾勒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在那个充满异域风情的非洲大陆,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一些人踏上了前往广州的旅程?是经济的驱动,是梦想的召唤,还是命运的安排?而广州,这座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又以怎样的姿态拥抱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我想,这本书一定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将个体生命的故事串联起来,描绘出一幅宏大的时代画卷。它或许会触及到这些迁移者们在异国他乡所经历的种种挑战:语言的隔阂,文化的差异,找寻工作的艰辛,以及在陌生的土地上安家的不易。但同时,它也应该展现出他们的坚韧与智慧,他们在困境中寻找机遇,在适应中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那些鲜活的个体故事,他们是如何从零开始,一步步在这座城市扎根,如何与当地人建立联系,又如何在与家乡的思念和在广州的现实之间找到平衡。这本书,不只是关于“非洲人”和“广州”,更是关于“人”的故事,关于迁移、关于身份、关于梦想,关于在全球化浪潮下,个体生命的流动与重塑。它一定能带给我们对“他者”更深刻的理解,对我们自身所处的世界有更开阔的视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