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言文化典藏” 项目旨在对全国各地的方言文化进行抢救性的调查和保存。本项目调查点以汉语方言为主,也包括少数民族语言。汉语点主要以方言分布情况为依据,同时兼顾地域因素。少数民族语言选择比较重要并有研究力量的点。现已开展调查的点有40个左右。调查方法采用文字和音标记录、录音、摄像、照相等多种手段。除了传统的记音方法以外,还采用先进的录音设备和录音软件,对所有调查条目的方言说法进行录音。采用高清摄像机,与录音同步进行摄像;此外,对部分方言文化现象本身(例如婚礼、丧礼、春节、元宵节、民歌、曲艺、戏剧等)进行摄像。采用高像素专业相机,对所有调查条目的实物或活动进行拍照。
本套丛书是“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项目成果中的分地系列图册。图册以调查点为单位,以调查条目为纲,收录方言文化图片及其方言名称(汉字)、读音(音标)、解说,以图带文,一图一文,图文并茂。每册收图600幅左右。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丛书目录: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澳门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永丰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宜春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苏州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衡山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永丰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潮州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怀集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怀集(标话)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江山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金华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井陉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连城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泸溪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清徐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寿县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濉溪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遂昌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藤县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屯溪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杭州
这本书的价值,在我看来,主要体现在它对“活态文化”的记录和呈现上。它不是躺在图书馆里积灰的古籍汇编,而是努力捕捉那些正在消逝或转型的文化印记。比如,书中详细记录了寿县传统手工艺品如木雕、刺绣的一些关键工艺步骤和传承人信息,这种详尽的记录,对于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我个人对文化地理学比较关注,书中关于寿县水利设施的历史变迁,特别是与淮河水患治理相关的记载,非常具有启发性。它展现了当地人民与自然环境长期抗争与共存的智慧。语言风格上,这本书保持了一种典雅又不失亲切的文风,即使是非专业读者也能轻松理解那些复杂的文化概念。它成功地做到了学术性与普及性的平衡。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地方文化研究感兴趣的朋友,这本书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范例,说明如何将一个相对小众的地方文化,提升到具有全国视野的文化高度来审视和展示。
评分坦白说,在阅读这本典藏之前,我对寿县的了解仅限于地理位置和一些零星的历史事件。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刻板印象,它以一种近乎“考古”的严谨态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被历史厚土深深掩埋的璀璨文化宝库。最让我感到惊艳的是,书中对寿县古代饮食文化和农耕习俗的描摹。它详细描述了过去寿州“四四席”的规制,以及不同季节的节令食品,这些细节描绘得活灵活现,让我这个美食爱好者都垂涎欲滴,同时也让我理解了食物在当地社会礼仪中的核心地位。作者在引用地方志和家谱等一手资料时,做到了恰到好处的整合,既保证了内容的权威性,又避免了堆砌资料带来的沉闷感。这本书的排版设计非常大气,大开本的版式使得那些历史照片和文物图片的细节得以充分展现,这对于视觉体验来说至关重要。总而言之,这是一部严肃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文化志书,它不仅是寿县的骄傲,也是中国地方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份力作。
评分翻阅《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寿县》的过程,简直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文化寻根之旅。我对书中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论述尤其印象深刻。它不仅提及了历史上与寿县相关的著名文人墨客,更重要的是,它挖掘和整理了大量散落在民间的诗词歌赋、地方戏曲的唱词片段。这些“野史”般的文字,往往比正史更具烟火气和人情味。我尤其对其中收录的几首描写寿春风光的古体诗词印象深刻,配上书里精选的黑白版画照片,那种意境和氛围感一下子就被烘托出来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合理,逻辑清晰,层次分明,从自然环境到人文历史,再到艺术民俗,层层递进,让人对寿县形成了一个立体而全面的认知框架。虽然有些地方的专业术语需要查阅一下,但瑕不掩瑜,它极大地丰富了我对中国地域文化的理解广度。这是一部需要慢读、细品的书,每一次重读都会有新的发现。
评分读完这本关于寿县的典藏书籍,我的感受是复杂而又充实的,它成功地将宏大的历史叙事与微观的民间生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比较枯燥的学术著作,没想到作者的笔触极其细腻,尤其是在描写寿县独特的民俗风情和传统技艺时,简直是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书中对寿州锣鼓的起源、传承以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演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那种节奏感和力量感,即使只是通过文字去想象,也能让人热血沸腾。更令人称赞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罗列事实,而是试图去探究这些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结构和民众心理。例如,书中关于寿县传统婚丧嫁娶礼仪的描述,就深刻反映了当地宗族观念的强大。唯一的“遗憾”可能是篇幅有限,有些我特别感兴趣的细节——比如某位清代进士的轶事,还想读到更多后续的挖掘。总而言之,这是一部有温度、有深度的文化志书,读完后,我对寿县这个地方的情感联结也更紧密了。
评分这本《中国语言文化典藏·寿县》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仅是一本地方志或者文化读物,更像是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时光隧道。我一直对徽派文化和皖北地区的风土人情抱有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的编纂水平,真的超出了我的预期。首先,书中对于寿县在古代尤其是近现代中国历史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有着非常细致的梳理。比如,它对寿春古城墙的变迁、历代名人的生平事迹,以及那些流传下来的民间故事和传说,都有着扎实的文献支撑和生动的叙述方式。我特别喜欢它对地方方言的研究部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词汇背后,竟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生活智慧。阅读的过程中,我仿佛能听到古老的钟声在淮河岸边回响,感受到那种沉淀了千年的文化底蕴。装帧设计也十分考究,无论是纸张的质感还是插图的选取,都体现出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品质的追求。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完全配得上“典藏”二字,对于历史爱好者和文化研究者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绝对值得入手细细品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