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水梅、张定法主编的《中国式不良资产年度报告(2017)》是国内首本关于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专题报告,详尽分析了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机”与“危”,对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市场现状、监管政策、市场处置情况等进行了剖析,并对2017年不良资产管理行业的规模、投资机遇等进行了展望。
谭水梅,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学博士。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导师、北京优度丰融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合伙人兼CEO。财经专栏作家,《理财》杂志、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期货日报、证券时报、经济日报等特邀撰稿专家,发表文章数百篇。具有多年的宏观和行业研究经验,主导及参与多个PRE-IPO项目、政府引导基金、上市公司及政府投融资和债券发行等工作,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文章数篇。主要研究领域:金融经济、商业银行业务与金融创新、金融市场与投资。
一 忽略不良资产行业,你已输在起跑线上 …………………… 1
(一)万亿元市场的不良蓝海来临 ………………………… 1
(二)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尚未见顶 …………………… 9
(三)供给充沛:银行类金融机构不良资产数据分析 … 25
二 防风险稳增长,不良资产处置政策加码…………………… 81
(一)不良资产证券化重启 ……………………………… 81
(二)AMC“通道”模式监管趋严 ……………………… 83
(三)规范收益权转让 …………………………………… 85
(四)规范网络司法拍卖 ………………………………… 86
(五)债转股重启 ………………………………………… 94
(六)地方 AMC调整 ……………………………………… 95
三 市场格局大变,民资不断涌入,不良资产包成交
创新高 ……………………………………………………… 97
(一)四大 AMC处置不良提速,均完成股改 …………… 97
(二)地方 AMC崛起,迎来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 … 119
(三)风投机构抢先涉水,行业迎来 “风口” ………… 145
(四)不良资产包成交额多次刷新纪录 ………………… 149
四 “组合拳”出击:不良资产证券化与债转股重启 ………… 157
(一)银行业不良资产证券化分析 ……………………… 157
(二)市场化债转股情况分析 …………………………… 177
五 2017年展望:不良资产的“机”与“危” ………………… 202
(一)不良资产行业机遇来临 …………………………… 202
(二)不良资产行业潜在风险加大 ……………………… 209
附录……………………………………………………………… 216
后记……………………………………………………………… 290
坦白说,最初拿起《中国式不良资产年度报告(2017)》这本书,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以为会是一本充斥着专业术语和枯燥数据的报告。然而,阅读过程却给了我不少惊喜。报告的写作风格相当专业,但又努力让非专业人士也能理解,它没有回避问题的复杂性,反而用一种清晰而有条理的方式,将不良资产这个概念“解剖”开来。我印象最深的是报告对不良资产的成因分析,从宏观经济周期到微观的企业经营,都做了细致的探讨。此外,报告还对不良资产的市场格局和参与者进行了梳理,让我了解了这个领域的生态系统。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中国经济中一个重要侧面的机会,让我对金融风险和资产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中国式不良资产年度报告(2017)》听起来有些枯燥,但实际内容却相当引人入胜,让我看到了一个我平时不太关注的金融领域的“幕后故事”。报告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和条文,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展现了不良资产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我注意到报告对不同行业的不良资产情况做了详细的梳理,比如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等,这让我对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同时,报告也介绍了不良资产的处置方式和发展趋势,这对于理解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资产质量的改善,都非常有帮助。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独特的观察中国经济的窗口,让我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中国金融市场的运作。
评分这本《中国式不良资产年度报告(2017)》真是让我大开眼界,虽然我对这个领域算不上非常了解,但通过这本书,我仿佛看到了中国金融体系背后那些错综复杂、却又至关重要的“角落”。报告的分析非常深入,不仅仅是简单的数据堆砌,而是试图剖析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例如宏观经济的波动、行业结构的调整、甚至是企业自身的经营管理问题。我特别感兴趣的是它对不同类型不良资产的分类和解读,从银行的信贷不良到非银金融机构的风险敞口,再到一些新兴领域的潜在隐患,都做到了细致入微。报告中提出的风险预警和应对策略,也让我思考良多,对于理解当前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挑战,以及未来金融监管的走向,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总的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宝贵的视角,帮助普通读者也能窥探到金融深水区的一些奥秘。
评分《中国式不良资产年度报告(2017)》这本书,对于我这个长期关注中国宏观经济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非常有价值的参考资料。它提供了一个非常详尽的视角,去审视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不良资产。报告不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更重要的是挖掘了不良资产产生背后的深层原因,比如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淘汰、地方政府债务的累积,以及资本市场波动的影响等等。我尤其欣赏报告在预测未来趋势方面的努力,虽然是2017年的报告,但其中对潜在风险的提示,对于理解后续几年中国经济的运行轨迹,依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它帮助我更加全面地理解中国经济的运行逻辑,以及在高速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
评分读完《中国式不良资产年度报告(2017)》,我感觉自己就像是在参与一场关于中国经济“排毒”过程的现场直播。报告不仅仅是冷冰冰的数字和图表,更像是对症下药的诊断书,揭示了不良资产的“病灶”所在,以及可能的“疗法”。我尤其欣赏报告中那些案例分析,它们生动地展现了不良资产处置的实际操作,从尽职调查、资产评估,到重组、变卖,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和智慧。那些在报告中被提及的特殊资产管理公司,在我看来,就像是金融体系中的“清道夫”,他们承担着清理“垃圾”的重任,而这本书则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工作的复杂性与重要性。报告的语言风格相对严谨,但夹杂的分析和判断又极富洞察力,让我受益匪浅,对金融风险管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很好,很不错
评分很好,很不错
评分很好,很不错
评分很好,很不错
评分很好,很不错
评分很好,很不错
评分很好,很不错
评分很好,很不错
评分很好,很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