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展望(2017)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展望(201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艾仁智,万华伟 著
图书标签:
  • 一带一路
  • 主权信用风险
  • 新兴市场
  • 风险评估
  • 国际金融
  • 中国经济
  • 地缘政治
  • 投资分析
  • 信用评级
  • 2017年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ISBN:9787513648714
版次:1
商品编码:1228556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63
字数:487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展望(2017) 》一共包括7个部分,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展望综述、5个地区信用风险展望综述及各地区共36个重点国家主权信用风险评级报告,以及世界百年历史主权信用风险事件回顾。联合评级希望通过专业化的服务,在国内企业、中国资本走出去的进程中,更好、更为充分地了解“一带一路”沿线5大地区及50个国家的主权信用风险现状和未来1-2年的风险展望,达成在实现这一区域国家合作、共赢的同时,也起到规避和防范风险的作用。


作者简介

  艾仁智,经济学博士,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访问学者。2005年进入评级行业,现任中国保险资管协会专家委员、中国证券业协会信用评级委员会委员、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创新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北京国际金融学会理事。2005年以来长期从事并带领团队开展了各类信用债的评级业务和相关研究,具有丰富的评级业务实践经验。   万华伟先生现任联合信用评级有限公司总裁,并担任中国证券业协会证券资信评级专业委员会委员,联合信用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专家导师。万华伟先生在评级行业拥有十余年工作经验,完成上千项各类评级项目评级报告的审核工作,并先后主持了上百单信贷资产及企业资产证券化评级项目,负责完成曾在《中国证券》等期刊发表研究报告多篇,参与编写了《资信评级原理》、《资产证券化—原理、风险与评级》、《中国资产证券化操作手册》、《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行业年度报告》、《中国证券市场资信评级行业发展报告》等多部专著。万华伟先生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拥有国民经济学硕士学位。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展望综述

附:联合主权信用评级符号和定义

第二部分“一带一路”沿线之——东南亚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展望

东南亚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综述

柬埔寨王国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

马来西亚联邦

缅甸联邦共和国

菲律宾共和国

新加坡共和国

泰王国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第三部分“一带一路”沿线之——南亚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展望

南亚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综述

孟加拉人民共和国

印度共和国

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第四部分“一带一路”沿线之——中亚和西亚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展望

中亚和西亚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综述

格鲁吉亚

哈萨克斯坦共和国

吉尔吉斯共和国

蒙古国

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

第五部分“一带一路”沿线之——中东和非洲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展望

中东和非洲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综述

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以色列国

科威特国

沙特阿拉伯王国

土耳其共和国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第六部分“一带一路”沿线之——中欧和东欧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展望

中欧和东欧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综述

白俄罗斯共和国

保加利亚共和国

克罗地亚共和国

捷克共和国

爱沙尼亚共和国

拉脱维亚共和国

立陶宛共和国

马其顿共和国

波兰共和国

罗马尼亚

俄罗斯联邦

塞尔维亚共和国

斯洛文尼亚共和国

斯洛伐克共和国

第七部分全球历史主权信用风险回顾

回头看百年主权违约事件的是与非

从主权CDS看全球主权债务风险——基于近十年数据


前言/序言


投资人与政策制定者的指南:全球经济变局下的新兴市场主权风险评估 本书聚焦于2017年前后全球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转变,旨在为金融机构、跨国企业、主权财富基金及各国政策制定者提供一套全面、前瞻性的新兴市场主权信用风险分析框架与实证研究。本书立足于当时宏观经济环境的复杂性,深入剖析了影响新兴经济体偿债能力的结构性、周期性及突发性因素。 --- 第一部分:全球宏观经济环境与风险传导机制(2016-2017) 本部分首先构建了评估新兴市场主权风险的宏观分析基础。重点分析了2016年以来全球经济复苏的“碎片化”特征,特别是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正常化的预期对资本流动和汇率稳定的潜在冲击。 第一章:主要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与新兴市场的“溢出效应” 详细考察了美联储加息周期重启对新兴市场债务负担的影响。分析了“美元荒”风险的再现可能性,以及全球融资成本上升如何压缩了那些以外币债务为主的新兴国家的财政空间。特别关注了“特朗普效应”带来的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与全球供应链重构,这对依赖出口的新兴经济体经常账户的结构性冲击。 第二章:大宗商品市场的周期性波动与财政可持续性 本章着重分析了2016年油价及主要工业金属价格的企稳反弹,对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国的财政收入改善程度进行了量化评估。辨析了这种改善是基于全球需求复苏的内生动力,还是短期供给侧干预(如OPEC减产协议)的结果,并探讨了各国政府对“商品繁荣”的财政支出纪律性。 第三章:地缘政治风险的量化与溢出效应 2017年前后,全球局部冲突和地区紧张局势升级。本书引入了政治稳定性指数(PSI)的修订模型,评估了关键贸易通道和能源输出国的政治风险对投资者信心的负面反馈机制。考察了特定地区(如中东、东欧局部)的冲突如何通过移民、能源价格乃至供应链中断的形式,间接影响到亚洲和拉丁美洲的信贷质量。 --- 第二部分:新兴市场主权信用风险的深度剖析与分类研究 本书将新兴市场划分为基于其经济结构和债务特征的四大类群,并对每一类群进行了针对性的风险画像和案例分析。 第四章:资源依赖型经济体的“去杠杆化”挑战 本章重点分析了那些在上一轮大宗商品周期中积累了大量主权债务的资源出口国(如部分拉美和非洲国家)。研究了它们在债务重组或展期过程中面临的政治阻力、国际金融机构(IMF、世界银行)的介入条件,以及本币贬值对“内债”压力传导的复杂性。对债务透明度低下的“隐性担保”风险进行了专题揭示。 第五章:新兴工业化经济体(NIEs)的结构性转型阵痛 聚焦于那些正处于从中等收入陷阱向高收入经济体迈进过程中的国家。风险分析侧重于内需不足、产业升级停滞、以及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加速或青年失业率高企)对长期财政收入的侵蚀。探讨了高额基础设施投资回报率持续下降对公共部门资产负债表健康度的影响。 第六章:脆弱的金融体系与资本外流风险 本章深入探讨了金融稳定性和主权信用之间的联动关系。分析了2017年新兴市场中高企的短期外债余额与外汇储备覆盖率之间的缺口。通过压力测试模型,模拟了在“黑天鹅”事件(如重大银行危机或主权评级意外下调)发生时,资本管制政策的有效性及对国内金融市场流动性的影响。 第七章:治理结构与机构质量对信用的长期影响 超越纯粹的经济指标分析,本章量化评估了腐败感知指数、司法独立性、以及政府履约能力对主权借贷成本的长期溢价效应。通过对比分析,阐明了“制度质量”如何在经济周期下行时,成为决定国家能否避免债务违约的关键缓冲器。 --- 第三部分:风险应对、评级体系与未来展望(2018展望) 最后一部分转向实践应用,为决策者提供了风险管理工具和对未来趋势的预判。 第八章:主权信用评级体系的局限性与修正建议 批判性地审视了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在2016-2017年对新兴市场的评级调整滞后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脆弱性指标”的补充评级模型,强调将气候变化风险和技术颠覆风险纳入主权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第九章:债务可持续性的工具箱:债务管理与再融资策略 为财政部官员提供了一套详尽的债务管理策略清单。包括:如何优化债务期限结构以规避再融资风险;如何利用本币债券市场以减少汇率敞口;以及在何种条件下主动寻求国际金融机构的预防性贷款安排。 第十章:2018年新兴市场主权信用风险展望与投资布局建议 基于前九章的综合分析,本书对2018年全球新兴市场的主权信用前景进行了分区展望(如:亚洲稳定、拉美分化、部分前沿市场承压)。为国际投资者提供了基于风险调整后的预期回报(RAROC)的资产配置建议,强调在高度不确定性环境下,“质量因子”的重要性将超越单纯的收益率吸引力。 ---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来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多所顶尖大学的宏观经济学家和计量金融学家的研究成果。全书结构严谨,数据翔实,模型前沿,为理解2017年前后全球金融市场中新兴经济体的真实偿债能力和潜在系统性风险,提供了一份不可或缺的深度参考。它并非简单地罗列风险,而是提供了一套可操作的风险辨识、量化和应对的完整方法论。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展望(2017)这个书名时,我立刻想到了那些曾经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国家,以及它们在经济发展道路上所经历的起起伏伏。“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这些国家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契机,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那些深度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特别是那些承担了大量基建投资项目的国家,其财政状况是否得到了改善?它们的债务可持续性是否得到了加强?又或者,是否存在一些“债务陷阱”的风险?我特别想了解,书中是否能够对不同类型的国家进行分类,比如,那些资源禀赋丰富但治理能力较弱的国家,与那些经济结构多元但缺乏外部融资的国家,它们面临的主权信用风险会有何不同?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否为我提供一个多维度、有深度的分析,帮助我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对沿线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的长远影响,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做出审慎的判断和选择。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我理解“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复杂国际金融图景提供了一个宝贵而及时的窗口。作为一名对全球宏观经济和主权债务动态密切关注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剖析各国信用状况、预测未来风险趋势的权威分析。2017年这个时间节点,恰逢“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面推进的关键时期,各国经济发展路径、政策走向以及潜在的外部冲击都可能对区域稳定产生深远影响。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对那些参与到“一带一路”项目中的沿线国家,进行细致入微的主权信用风险评估,比如,是否能够识别出不同国家在财政赤字、公共债务水平、经济结构单一性、政治稳定性等方面的固有脆弱性?又比如,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宏观背景下,这些国家的偿债能力是否会受到显著冲击?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否为我揭示这些深层次的逻辑和潜在的连锁反应,让我能够更清晰地把握投资和经济合作中的风险点。我希望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梭于不同国家的经济数据和政策文件中,最终能够勾勒出一幅相对全面且具有前瞻性的风险地图。

评分

从一个对发展中国家经济转型充满好奇的视角来看,这本书的题目就如同一个巨大的谜团,充满了探索的潜力。我们都知道,“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经济层面的合作,更触及到沿线国家各自的政治、社会和文化肌理。“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基础设施投资,这些投资的融资模式、项目可行性,以及最终的经济效益,都直接关系到参与国的财政健康和偿债能力。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是否能够深入研究那些受益于“一带一路”项目,但同时又面临严峻发展挑战的国家?比如,那些高度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国家,它们的经济结构是否因为“一带一路”的引入而得到有效多元化?那些政治体制尚不成熟、治理能力相对薄弱的国家,其改革的步伐是否能够跟上经济发展的节奏?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鲜活的案例分析,不仅仅是枯燥的数字,更能展现出政策制定者的智慧与挑战,以及民众在这一宏大进程中的真实感受。这种从微观个体到宏观格局的切换,将有助于我更全面地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对不同国家主权信用风险的微妙影响。

评分

作为一名关注国际金融市场动态的普通投资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提供洞察力而非仅仅是信息堆砌的分析报告。“一带一路”倡议的规模之大、范围之广,必然会催生出复杂的金融互动和潜在的风险敞口。我最关心的是,这本书是否能够为我提供一套清晰的评估框架,用来衡量不同沿线国家在面临外部冲击时的韧性?比如,当全球利率上升、美元走强时,那些外债负担较重的国家,其融资成本和偿债压力会如何变化?又比如,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的背景下,哪些国家的供应链会受到更严重的干扰,从而影响其出口收入和经济增长?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量化的指标和定性的分析,帮助我识别出那些“风雨飘摇”的国家,以及那些相对稳健、有望抵御风险的经济体。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否帮助我在波诡云谲的国际金融市场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规避不必要的损失,并抓住可能存在的投资机遇。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起伏跌宕的国家,它们的命运往往与国际经济格局的变迁紧密相连。“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全球性倡议,必然会在沿线国家的主权信用风险上留下深刻的印记。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历史的视角,去理解这些国家在加入“一带一路”倡议之前,它们的主权信用状况是怎样的?它们曾经面临过哪些挑战?而“一带一路”倡议的引入,又给它们带来了哪些新的机遇和风险?我尤其想了解,那些曾经经历过债务危机或经济动荡的国家,它们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是否能够真正实现经济的复苏和可持续发展?这本书能否通过对历史的回溯和对现实的观察,揭示出一些普适性的规律,帮助我们理解,在追求经济增长和国际合作的同时,如何有效地管理和降低主权信用风险,从而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