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北京国安20年
原价:98.00元
作者:新京报社著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2-12-28
ISBN:9787550212343
字数:3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103kg
编辑推荐
◎最权威、最详实的国安传记
成立20年来,国安首部珍藏纪念册,全面回顾国安20年来的风雨历程,有人物,有故事,有胜利,有失败;有球迷,有你,有我,分享精彩瞬间,全面满足你对国安的所有期待!
◎最独特的切入视角,40位“老国安人”独家专访
独家专访了40位国安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有杨祖武、唐鹏举、金志扬、沈祥福等管理人员和教练,有高峰、杨晨、杨璞、徐云龙等球员,40位老国安人的回忆和故事,构成了一副最原生态的国安史。
◎国安史上5大外教、10大外援、10场经典战役全揭秘
全面盘点国安历史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5大外教,最具震撼威力的10大外援,独家披露20年历史中最经典的十大战役。
◎百余幅珍贵的图片,记录20年来每一个难忘的精彩瞬间
本书遴选了一百余幅珍贵的照片,这些承载了国安20年精彩瞬间的珍贵照片,足令您观之唏嘘,精美印刷与豪华的装帧设计使本书极具收藏意义,是值得每个球迷毕生珍藏的纪念品!
内容提要
本书是讲述国安20年历史的传记性作品。书稿的主体由四十篇人物专访组成。这些人物专访,涵盖了国安20年历史的代表性人物。其中有杨祖武、唐鹏举、金志扬、沈祥福等管理人员和教练,有高峰、杨晨、杨璞、徐云龙等球员,40个新老国安人的回忆和故事,构成了一副最直接最原生态的国安史。
此外,本书也全面详解了国安历史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5大外教,最具威力的10大外援,和20年历史上最经典的十大战役。同时集结了130余幅珍贵的照片,用最直观的方式,记录了国安20年来各种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
本书极具价值,精美印刷与豪华的装帧设计使本书极具收藏意义,是值得每个球迷毕生珍藏的纪念品!
目录
《北京国安20 年》序 宋健生
一群人·一支队·一座城 艾国永
1993 杨祖武 唐鹏举
1994 高 峰 杨 晨
1995 高洪波 金志扬
1996 谢 峰 邓乐军
1997 曹限东 南 方
1998 胡建平 周 宁
1999 高雷雷 韩 旭
2000 小王涛 徐 阳
2001 魏克兴 大王涛
2002 杨 璞 商 毅
2003 谢朝阳 双 印
2004 张 路 张 帅
2005 薛 申 张晓林
2006 沈祥福 杜文辉
2007 吕 军 杨 昊
2008 陶 伟 黄博文
2009 洪元硕 符 宾
2010 杨 智 周 挺
2011 徐云龙 王晓龙
2012 邵佳一 李水清
国安20 年成绩单、射手表现
国安俱乐部10 大外援
国安20 年5 大外教
国安20 年10 场经典战役
国安20 年3 个体育场
后 记 田 颖
作者介绍
本书由新京报社历时一年策划而成。
《新京报》是光明日报和南方日报两大报业集团联合主办的综合类大型城市日报,于2003年11月11日创刊,是中国第一次两个党报报业集团合作办报,是中国第一家得到国家有关部门正式批准的跨地区经营的报纸,是一份高度密集覆盖北京市场的强势新主流纸质媒体。
《新京报》具备鲜明的城市特色,强烈的时代意识,浓郁的北京风味。报社拥有中国最优秀的报业管理团队和人才队伍,以“负责报道一切”为办报理念,以娴熟创新的专题策划见长。作为开启北京报业新格局的主流媒体,《新京报》依存于灵敏的市场化意识,依存于无穷无尽的团队智慧,已成为中国报业最有影响力、最有价值的品牌之一。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简直让人眼前一亮,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翻开扉页时油墨散发出的淡淡清香,都透露着一股对足球这份事业的敬畏。内页的用纸考究,即便是早期的黑白照片,印制出来也依然清晰锐利,细节分毫毕现。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对于那些关键比赛的场景复盘,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比分和进球者,而是深入到战术板的剖析层面,你会清晰地看到当年教练组是如何根据对手的弱点进行针对性部署的。比如有一章节详细描绘了某场德比大战中,边路插上助攻的套路变化,简直就像是把我们带回了现场的看台,耳边嗡嗡作响的呐喊声仿佛穿越了时空。更让我触动的是,书中收录了大量鲜为人知的幕后花絮,那些球员在训练场上的汗水、更衣室里的相互鼓励,甚至是赛后一起吃夜宵的场景,都通过文字和精选的图片被生动地记录下来。这不仅仅是一本记录历史的书,更像是一部用时间打磨出来的诚恳的影像志,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投入和热爱。读完整体感觉,编辑团队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上确实下了血本,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才配得上“国安”这两个字的分量。
评分这本书在技术细节的处理上,体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这让我一个对足球战术并非完全精通的读者,也能感到受益匪浅。它没有止步于介绍谁是“最佳射手”或“最佳门将”,而是深入挖掘了不同历史时期,球队战术思想的迭代过程。书中对“换代”时期的战术困惑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比如从强调地面渗透到尝试高位逼抢时,球队内部在理念上出现的摩擦与磨合。作者引入了一些当时圈内专业人士的访谈录,他们的观点碰撞,使得战术的演变过程变得有血有肉,而不是枯燥的理论堆砌。此外,对于引援策略的分析也十分到位,它不仅仅是罗列了转会费的数字,更关键地阐述了每一次引援背后,俱乐部管理层希望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这种自上而下的分析结构,让整个二十年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我感觉自己像是在上了一堂生动的俱乐部运营管理进阶课程,收获远超预期。
评分我作为一个资深的球迷,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是一场深刻的情感回溯之旅。那些名字,那些瞬间,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很多已经被时间冲淡的记忆,因为这本书的出现,又被重新点燃,甚至比记忆中更加鲜活立体。书中对特定时期球队精神面貌的描绘,简直是神来之笔。它没有回避那些低谷和挣扎,反而将这些挫折视为淬炼精神的熔炉。我尤其欣赏作者那种不动声色的叙事手法,不煽情,但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精气神”的捕捉。比如在描述某次意外失利后,球队是如何迅速调整心态,在接下来的魔鬼赛程中顽强取分的段落时,那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即使透过文字也能感受到扑面而来。这种力量,是超越胜负的,是深深植根于这支队伍骨子里的东西。读到那些老将们对年轻球员的谆谆教诲,那种传承的重量感,让人热泪盈眶。它让我明白了,足球不仅仅是绿茵场上的二十二个人,更是一代又一代人对荣耀和坚持的共同信仰。
评分这本书的文字功力着实令人佩服,它跳脱了传统体育报道的刻板叙事框架,融入了相当高的文学性和思辨性。作者的遣词造句极其精妙,尤其擅长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来烘托气氛。比如,当描述起赛季初的低迷与赛季末的强势反弹时,他会用“深秋的萧瑟”和“初夏的骄阳”做对比,这种意象的切换,使得情节的跌宕起伏更具画面感和冲击力。我发现,作者在分析一些复杂的人事变动时,也保持了极高的克制与中立,他没有急于去评判对错,而是侧重于阐述变动背后所折射出的时代背景和俱乐部管理逻辑的演进。这使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球迷圈子,即便是对研究中国职业体育发展脉络的人士,也能从中找到宝贵的参照系。阅读体验非常流畅,虽然篇幅不短,但几乎没有一句废话,信息密度极高,但组织得极其巧妙,读起来像是在品味一出精心编排的交响乐,层层递进,高潮迭起,让人欲罢不能。
评分对于非专业球迷来说,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去理解一座城市对一支球队的深沉情感寄托。书中专门辟出章节探讨了“球迷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这部分内容尤其精彩。作者采访了不同代际的资深球迷代表,记录了他们在不同历史节点下的心情变化,从最初的懵懂支持,到后来的风雨同舟,再到如今的理性陪伴,这种情感的纵深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有一位老球迷讲述他如何带着孙辈去看球的经历,那种跨越三代人的情怀连接,让我这个旁观者都深感震撼。它清晰地展现了,一支球队如何成为一个地域文化符号,如何承载着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这种社会层面的意义,这本书挖掘得非常深入,完全超越了单纯的球星传记或比赛记录的范畴。读完后,我能更深刻地理解,为什么在某些时刻,球迷们会表现出近乎偏执的热情,因为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体育竞技,而是一种融入血液的文化习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