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可谓人尽皆知;五代时赵崇祚所编《花间集》,也是极著名的词集之一。而王国维考订辑录的这本《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从文献价值而言,完全覆盖了《花间集》。王国维于此书用力颇深,每一家均尽力搜寻存世别集,并用《全唐诗》、《花间集》等各种选集、全集校勘、辨伪,辑佚考证之功力具见,非仅抄撮而已。其所收21家,与《花间集》相同的18家,每一家所收词数量更多,词集面貌更完整。另增加李璟、李煜、韩偓三家,更丰富全面地体现了唐五代的词坛面貌。
此书另一重要意义,则是为紧随其后的《人间词话》打下了文献基础。这一时期,王国维致力于词学,同一年间,著名的《人间词话》亦问世,可以想象,在整理《词辑》的时候,关于词学的种种理念,在他脑海中已渐渐产生、成型,他为书中每一家都撰写了跋语,部分观点亦可与《人间词话》呼应互补。故此次整理将《人间词话》相关篇目一并附于对应词人词作之后,两厢合璧,更使得王氏词籍校编与其词学批评相辅相成,形成完善的词学体系。
本书特邀王国维先生曾孙王亮题写书名,王国维先生再传弟子、复旦大学著名教授傅杰撰写弁言。
《唐五代二十一家词辑》收录唐五代李璟、李煜、温庭筠、韦庄、和凝等21位名家词集,实际是覆盖了《花间集》的18人,并增加李璟、李煜、韩偓三人作品。共20卷(李璟李煜词合为一卷),每一家之后均有王国维自作跋语,考订词人生平、词集版本,品题得失,比较高下,从中可以窥视王国维选词观与词学思想,吉光片羽,弥足珍贵。此次整理出版,我们除了点校原文外,还着重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为每位作者撰写小传,二是从王国维《人间词话》(含《补遗》、《手稿》)、《词录》、《庚辛之间读书记》等其他各种著作中辑出与此二十一家相关文字,附于相应词作之后,以进一步综合体现王国维氏之词学审美,便于读者欣赏、理解。书末附篇名索引,以便读者检索使用。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晚号观堂,谥忠悫,浙江海宁人。近代首屈一指之博学通儒,清华国学院四导师之一,于文学、史学、哲学、古文字、美学、考古金石等多个领域均有卓越建树,其治学功力之深、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均为近代以来所仅见。其《人间词话》自问世以来,累计销售逾百万册,相关研究不计其数,被公认为该领域首屈一指之作。
弁言 傅杰
整理说明 万曼璐
南唐二主词 〔南唐〕 元宗李璟 后主李煜
南唐二主词补遗
金荃词 〔唐〕 温庭筠
檀栾子词 〔唐〕 皇甫松
香奁词 〔唐〕 韩偓
红叶稿 〔晋〕 和凝
浣花词 〔蜀〕 韦庄
薛侍郎词 〔蜀〕 薛昭蕴
牛给事词 〔蜀〕 牛峤
牛中丞词 〔蜀〕 牛希济
毛司徒词 〔蜀〕 毛文锡
魏太尉词 〔蜀〕 魏承班
尹参卿词 〔蜀〕 尹鹗
琼瑶集 〔蜀〕 李珣
顾太尉词 〔蜀〕 顾敻
鹿太保词 〔蜀〕 鹿虔扆
欧阳平章词 〔蜀〕 欧阳炯
毛秘书词 〔蜀〕 毛熙震
阎处士词 〔蜀〕 阎选
张舍人词 〔南唐〕 张泌
孙中丞词 〔荆南〕 孙光宪
篇名索引
本书主体完成于光绪三十四年,即1908年,据《花间集》、《尊前集》、《历代诗馀》、《全唐诗》等旧籍,对唐五代二十一家词重加辑校,间附案语,以明依据,并述心得。当时王氏三十出头,是他一生最用力于倚声之学的时期,其标志一是多有词的创作,二是写就了《人间词话》,三是编纂了《词录》及本书。
——傅杰《弁言》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东坡云: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曲哉?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关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西清诗话》云:后主归朝,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遂作此词,含思凄婉。未几下世。
案:右南词本《南唐二主词》,与常熟毛氏所钞、无锡侯氏所刻同出一源,犹是南宋初辑本,殆即《直斋书录解题》所著录、宋长沙书肆所刊行者也。直斋云:“卷首四阕,《应天长》、《望远行》各一,《浣溪沙》二,中主所作。重光尝书之,墨迹在盱江晁氏。”今此本正同。又注中引曹功显节度、孟郡王、曾端伯诸人。案:功显,曹勋字,《宋史》勋本传以绍兴二十九年拜昭信军节度使,孝宗朝加太尉、提举皇城司、开府仪同三司,淳熙元年卒,赠少保。又《外戚传》,孟忠厚以绍兴七年封信安郡王,绍兴二十七年卒。曾端伯慥亦绍兴时人。以此数条推之,则编辑者当在绍兴之季,曹功显已拜节度之后、未加太尉之前也。且半从真迹编录,尤为可据,故如式写录,另为《补遗》及《校勘记》附后。诸本得失,览者当自得之。宣统改元春三月海宁王国维记。
读完《唐风宋韵:文学的流变》,我感觉自己像是经历了一次跨越千年的文学之旅。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在于它没有孤立地看待唐诗和宋词,而是着重探讨了两者之间内在的继承与创新关系。作者从格律的演变、意象的承袭以及语言风格的转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论证过程严谨,引经据典,令人信服。尤其是在论及词体兴起对诗歌叙事模式的冲击时,分析得尤为透彻,将“以小见大”的宋词特点与唐诗的宏大叙事做了鲜明的对比。书中的许多观点颇具启发性,比如它指出宋词的“文人化”趋势,实际上是士大夫阶层审美情趣转移的必然结果。全书结构宏大,视野开阔,但又不失对具体作品的精妙解读,读起来酣畅淋漓,让人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演进脉络有了全新的认识。
评分偶然间接触到《晚唐五代词选注》,真是爱不释手。这本选集的内容,聚焦于一个文学史上容易被忽略却又至关重要的过渡时期——晚唐和五代。这里的词作,带着一种既有盛唐遗风的秾丽,又孕育着宋代平易自然之美的独特气质。选本的编排非常用心,不仅收录了温庭筠、韦庄、冯延巳等大家的名篇,更挖掘了一些颇具地方色彩或风格独特的佚名之作。注释详尽且考据严谨,对于那些充满异域风情或典故晦涩的词句,都给出了清晰的解释,避免了阅读障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花间派”那种迷离、伤感、极尽雕琢之能事的风格的还原,仿佛能透过文字嗅到彼时歌妓的脂粉香气与宫廷的靡靡之音。对于研究词史的演变,或者仅仅是想领略一种不同于北宋词的独特韵味,这本书都是极好的切入点。
评分最近研读的这本《词坛掇英:从教坊到文人词》,其叙事视角极其独特,它没有以历史分期为主线,而是聚焦于“词”这一文学体裁自身在社会生活中的流转轨迹。书中的材料搜集得极其丰富,从教坊的歌谱、宴乐的词牌,到文人案头把玩的作品,脉络清晰地展现了词从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逐渐被士大夫阶层吸收、改造并推向高峰的过程。作者非常善于捕捉细节,比如探讨某个特定的曲调如何在不同场合被谱写、传唱,以及词牌名背后所蕴含的社会文化信息。这种“社会文化史”的解读方式,让枯燥的文学史研究变得生动起来,读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词的生命力是如何与当时的社会风貌紧密交织的。读后感触颇深,它揭示了艺术形式的变迁,实则是社会结构和审美趣味更迭的侧影。
评分我最近看了一本关于古代文学鉴赏的通俗读物,书名是《诗词里的生活美学》。这本书完全摒弃了严肃的学术腔调,用一种非常现代、贴近生活的语言来解读古典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它没有长篇大论的理论推导,而是聚焦于“美”是如何在文字中被构建和传递的。比如,它会分析古人如何用“疏影横斜”描绘月夜的清幽,或者如何通过“梧桐细雨”来烘托离别的愁绪,进而引申到当代我们如何从这些古老的意象中汲取生活灵感,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书中的配图精美,选材活泼,读起来轻松愉快,完全没有压力。对于那些被传统文学课本吓跑,却又渴望感受古典文化魅力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本书简直是打开新世界的一把钥匙,它告诉我们,诗词不只是古董,更是可以融入日常的“生活美学”。
评分最近翻阅了一本名为《宋词风雅录》的集子,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这本书收录的宋代词作,风格多样,从婉约派的细腻柔美到豪放派的慷慨激昂,几乎涵盖了宋词的各个流派和代表人物。比如,对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解读,不仅细致入微地剖析了其用典和气势,更联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让读者能更深刻地理解词人内心的家国情怀。再比如,对李清照的闺怨词,作者的赏析角度新颖,没有落入俗套的哀叹,而是着重挖掘了女性视角下个体命运的挣扎与坚韧。书中对词牌名和韵律的讲解也极为专业,即便是对宋词稍有涉猎的新手,也能轻松入门,感受到音韵之美。装帧设计典雅大气,内文排版清爽,阅读体验极佳。整体而言,这是一本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对于想深入了解宋代文学风貌的同好来说,绝对是案头必备的良伴。
评分白话文的,且附有诗词例句,赞一个
评分非常喜欢的书!质量很好很值,到货也很快!赞!
评分读一点其他朝代的词,感受元明清的气息。
评分京东物流很快,包装完美,京东值得信赖。
评分还可以。。。。。。。。。。
评分很棒的书,不错,一定用心学习
评分好书,言简意赅,深入浅出,正在拜读中,解答了很多疑惑。
评分不知道塑封的目的是什么。明显是塑封之前就有的问题
评分很好的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