齣入文史之間,追蹤政治、經濟和法律的脈絡,所論往往直指要害;文字往往能夠穿透媒體和學院的主流論述的帷幕,直逼曆史的真相和世道人心。從自媒體的短章,到如今的係統論述,蕭武形成瞭屬於他自己的、與時代變遷息息相關的獨特聲音。
近年來在有關於中國道路的討論中,較少有人提及中國道路起源於中國革命,本書做齣瞭有力的迴應,認為中國道路恰恰是在中國革命的遺産的基礎上形成的。沒有中國革命,就沒有中國道路。因此,本書首先討論瞭中國革命留下的遺産,及其與中國道路的關係。在此基礎上,蕭武分彆批判瞭兩個常見的論調,一個是對中國道路的保守主義解釋,一個是新儒傢。保守主義認為,中國道路是中國自身的政治、經濟和文化傳統的延續和發展;而新儒傢則認為,中國傳統的核心是儒傢思想文化。解釋麵嚮未來,解釋意味著對未來道路的選擇。本書認為,中國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而中國道路之所以區彆於歐美道路,就是因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核心是社會主義。這是中國革命*重要的遺産,也是改革所必須堅持的方嚮。
蕭武, 1979年生,甘肅慶陽人,畢業於湖南大學法學院,長期從事媒體工作,現為觀察者網新聞總監、中信改革發展研究基金會研究員、《經略》網刊創辦人之一,其研究興趣包括曆史、政治、邊疆、三農等領域,擅長時政及曆史評論。曾在《讀書》《天涯》《經濟導刊》等刊物發錶文章若乾篇。
今天中國的成就是建立在社會主義基礎上的。忘記瞭關於平等和共同富裕的初心也就談不上使命。
——北京大學教授 潘維
蕭武是我接觸過的少有的具有深刻思考能力的青年學者。他涉獵廣泛,不盲從,文字洗練。他寫的所有文字都值得品讀。
——武漢大學社會學係主任、教授 賀雪峰
蕭武對中國革命和中國道路的梳理是重要的。藉助曆史距離提供的透視,他令我們對許多問題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和更中肯的判斷。
——北京大學教授 硃蘇力
目錄
序 不隻是正名/ Ⅴ
第一部分 中國革命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001
中國改革的前提條件: 革命紅利/ 005
改革的邏輯: 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 021
國傢與市場/ 071
第二部分 基層社會的革命: 土地製度變遷與民族區域
治理/ 080
土地製度變遷的政治意義/ 081
少數民族地區的政治與土地製度變遷/ 092
包産到戶與鄉村政治秩序重構/ 112
基層重建: 從爭奪領導權開始/ 130
第三部分 保守主義的文化與政治———從甘陽談起/ 135
啓濛領袖齣走/ 137
保守主義歸來/ 148
通三統/ 164
三統與中國道路/ 177
文化與政治/ 187
第四部分 新儒傢的“政治” 與“心性” / 196
新儒傢與舊儒傢/ 198
中國道路與儒傢復興/ 207
選賢任能與官僚主義/ 214
儒傢復興與階層固化/ 222
鄉土重建與儒傢/ 228
基層重建與儒傢復興/ 233
儒傢復興意味著什麼/ 239
後記/ 241
這本書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對於中國革命精神的解讀。他不僅僅是迴顧瞭革命鬥爭的艱辛和犧牲,更是深入剖析瞭支撐這一切的革命精神內核——那就是人民的力量,以及為瞭民族解放和國傢富強而前赴後繼的理想主義情懷。書中對於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的闡述,生動而富有感染力,讓我看到瞭在最艱難的歲月裏,革命者是如何憑藉著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意誌,剋服瞭一個又一個難以想象的睏難。我尤其喜歡作者對革命領袖群體的描繪,他們身上所體現齣的遠見卓識、戰略眼光和對人民的深厚感情,都成為瞭那個時代最寶貴的精神財富。讀到書中關於長徵的章節,那些感人至深的細節,比如爬雪山、過草地的艱難,戰士們相互扶持、不離不棄的畫麵,讓我熱淚盈眶。這本書讓我重新認識瞭“革命”二字的真正含義,它不僅僅是一場政治鬥爭,更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種為理想獻身的偉大實踐。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足夠吸引人,那遒勁有力的書法字體,配閤著背景中若隱若現的紅色圖案,仿佛已經預示著一場波瀾壯闊的敘事即將展開。我拿到書的時候,就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作者的筆觸細膩且充滿力量,字裏行間流淌著對曆史的深刻理解和人文關懷。書中的某些章節,比如關於解放戰爭時期,敵我雙方在戰略決策上的博弈,被描繪得如同電影畫麵般生動,讓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緊張的氛圍和關鍵時刻的抉擇。我特彆喜歡作者對一些曆史人物的刻畫,他們不再是臉譜化的符號,而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的個體,他們的睏境、掙紮、理想和犧牲,都通過生動的細節展現在讀者麵前。尤其是對一些被忽視的基層人物的描寫,更是讓我看到瞭曆史進程中普通人的偉大力量。讀完某些章節,我甚至會掩捲長思,思考那些決定國傢命運的重大轉摺點,背後究竟凝聚瞭多少人的智慧與付齣。這本書不隻是提供瞭一個宏觀的曆史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到細節,讓曆史活瞭起來,也讓我對那個時代有瞭更立體、更深刻的認知。
評分拿到這本厚重的著作,我最先關注的便是其嚴謹的學術態度。作者在引用史料時,往往會追溯到最原始的文獻,並輔以翔實的注釋,這對於我這樣希望深入瞭解曆史細節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在探討經濟發展道路的章節,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數據或政策,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曆史時期,中國在探索自身發展模式時所麵臨的內外挑戰,以及是如何在實踐中不斷調整、創新,最終走齣瞭一條獨具特色的發展之路。其中,關於集體所有製和市場經濟相結閤的論述,條理清晰,邏輯嚴密,讓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理論有瞭更透徹的理解。作者在分析問題時,也始終保持著一種辯證的視角,既肯定瞭成就,也坦誠地指齣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這種客觀公正的態度,讓我對書中的觀點更加信服。讀到某些關於改革開放初期,麵對西方國傢的技術封鎖和經濟製裁,中國如何憑藉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逐步實現技術突破的章節時,我深受鼓舞,也對國傢的科技發展史有瞭更深的敬意。
評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將中國革命與中國的發展道路緊密地聯係在一起,並試圖解釋後者是如何孕育和塑造瞭前者。作者在書中反復強調,中國的革命並非是空中樓閣,而是根植於中國深厚的曆史文化土壤,並迴應著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擺脫屈辱、追求獨立的強烈願望。在探討新中國成立初期,如何在一窮二白的基礎上進行國傢建設的章節,作者細緻地梳理瞭當時麵臨的各種睏境,以及中國共産黨是如何憑藉著群眾路綫和集體智慧,剋服瞭種種睏難,為後續的發展奠定瞭堅實的基礎。我特彆欣賞作者對中國傳統文化在革命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的分析,他認為,正是汲取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養分,中國革命纔具有瞭強大的生命力,中國道路也纔顯得如此獨特和富有韌性。這本書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加動態的中國,一個在曆史長河中不斷自我革新、自我超越的中國。
評分從這本書的閱讀體驗來說,我感受到瞭作者的匠心獨運。他巧妙地將宏大的曆史敘事與生動的人物故事相結閤,使得整本書讀起來既有史詩般的厚重感,又不失引人入勝的趣味性。在描述中國共産黨如何領導中國人民走嚮獨立解放的曆程時,作者並沒有迴避其中的麯摺和代價,而是以一種坦誠的態度,展現瞭曆史的復雜性。我尤其對書中關於不同曆史時期,中國在處理國際關係問題上的策略進行瞭深入分析,從革命時期爭取國際援助,到改革開放後融入全球經濟體係,都揭示瞭中國在不同階段所采取的智慧和策略。作者對一些關鍵曆史事件的分析,比如抗美援朝戰爭,不僅呈現瞭戰爭的殘酷,更深入解讀瞭其對中國國際地位和民族自信心的提升所帶來的深遠影響。這本書讓我對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成就有瞭更深的理解,也讓我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瞭信心。
評分還不錯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好的作品好的服務
評分好書!
評分好書!
評分正版,好評
評分很有見地,值得學習。
評分購物方便,優惠力度大一些 更好啦。
評分物美價廉,性價比很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