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敏杰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景林资产创始人蒋锦志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 联袂推荐!
私募基金“超级智囊”格上财富倾力之作。全面梳理中国私募行业10年的进化逻辑
景林、重阳、高毅等18家巨头私募巨头无保留披露自身投资哲学,中国版《对冲基金风云录》。
没有公募基金的背景和资源,缺乏法律方面的明确定位,私募行业完全凭借自身对于市场的洞察及对投资理念的坚守,从灰暗的角落跃居到历史舞台的中央,成为基金领域的执牛耳者。适值行业十周年之际,私募基金“超级智囊”格上研究中心以全方位的视角,再现中国私募行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并深入景林、重阳、高毅等18家巨头机构,详细探究行业代表性企业的崛起之道。
发展路径不同、进入市场的契机不同、秉持的理念不同,但他们都经受住了市场的磨练,成为私募行业的翘楚。价值、趋势、择时、量化……市场的丰富性决定,只有整体式的鸟瞰,才能完整地发现它的运行逻辑。风控、投研、团队……成功者的共性表明,依靠一套完善的投资框架,才能发现市场中的长久生存之道。
格上研究中心
格上研究中心隶属于北京格上理财顾问有限公司(简称“格上财富”),拥有50人的研究团队,对金融市场进行长期跟踪研究,研究范围包括宏观、全球股市、债市、商品等,覆盖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信托、海外基金等多类产品。
格上研究中心已经成为国内私募基金研究领域的标杆,在投资者和资产管理机构眼中很具专业口碑,研究成果备受关注。迄今为止,格上研究中心构建了千万级别的私募数据库;累计调研2000多家私募机构;发表2000多篇私募研究报告,参与监管部门课题近百项;研究成果每年被主流财经媒体引用5000多次;打造的年度奖项“金樟奖”深获业内推崇和认可。
格上财富成立于2007年,致力于成为以研究驱动的资产配置与财富管理机构。集团旗下3家公司登记备案为私募管理人,1家公司获得证监会颁发的基金销售牌照,通过专业化FOF管理与咨询服务,满足客户不同流动性安排及风险收益需求。
这本《私募的进化:金融超级蓝海中的跌宕十年》是格上研究中心详细地对私募基金在我国的10 年历史进行的编年回顾,同时也对业内18 家知名私募机构的发展历程、投资理念、风控措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这是很好地回望成长的方式。书中既有对行业发展历史的总结,也有对产生问题的反思,既富有理论性,也有丰富的实践案例,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了解、研究私募基金规律的工具和参考,有助于更多从业人员和有志进入这个行业的人们理清私募基金行业的脉络,更好地借鉴知名私募机构的成功经验,从而带动私募行业整体健康发展。
桂敏杰
随着实体经济快速发展和居民财富的不断积累,中国的资产管理行业取得长足进步。作为一家成功的资产管理机构,无论在投资哲学、格局、心态,还是企业家精神和团队培养上,都需要具备相当的素质。《私募的进化:金融超级蓝海中的跌宕十年》一书除详细回顾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发展历程外,还阐述了18家有代表性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的成功经验,无论对于资产管理行业的从业者,还是广大投资人,都是一本具有参考借鉴意义的佳作。
张磊
高瓴资本创始人
十年弹指间,私募行业已从“不为人知”逐渐“声名鹊起”,且日益发展壮大。《私募的进化:金融超级蓝海中的跌宕十年》一书回顾了私募行业在国内的发展历程,分享了很多私募管理人长期优秀业绩背后对风控的高度重视、独特的投资理念和良好的企业文化等特质,希望能对行业未来发展有所助益,真正发挥私募基金在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中的作用。
蒋锦志
景林资产创始人
互联网是一个讲究颠覆的行业,金融是一个讲究积累的行业,在技术变化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家都在追求更快、更新的事物,而私募基金作为资产管理机构更要静下心来,保持平和的心态,在变化中坚守不变的理念、追寻恒久的价值。《私募的进化:金融超级蓝海中的跌宕十年》专访了18家不同时代、发展路径有区别的领先私募,全方位囊括了成功私募的经验思考,对业内人士具有独到的参考价值。
邱国鹭
高毅资产董事长
2007-2017年是私募证券基金快速发展的十年,千帆竞渡,百舸争流,一众私募精英砥砺前行,逐渐成为资产管理领域的中坚力量,带动行业活跃度持续提升,强者恒强的市场格局初现端倪。格上研究中心潜心研究,撰写并出版了记录中国证券私募行业发展的书籍《私募的进化:金融超级蓝海中的跌宕十年》,以此纪念那些为行业发展做出贡献的公司及个人,希望为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为行业的净化、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杜杰
格上财富CEO
推荐序1 私募基金需要这样一本“回忆录” 桂敏杰
推荐序2 构建卓越资产管理机构的四大要素 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
大资管时代的中坚力量
楔子 从0 到11 万亿的聚变
01 未知路上的自由探索
02 迈向规范的新征程
第一部分 拓荒者:从草莽英雄到百年老店
03 像做实业一样做投资
景林资产的价值挖掘之道
04逆向式投资
重阳投资追求价值基础上的绝对收益
05专注股票多头策略
星石投资的“极简”秘笈
06 寻找确定性很强的机会
朱雀投资的三要素协同
07投资生态链
理成资产的产业掘金
08第二层次思维
世诚投资的价值投资
09聚焦成长股
鼎锋资产的哲学式投资逻辑
10 趋势背后的逻辑
展博投资的择时艺术
11尊重每一种投资方法
中欧瑞博的投资四季理论
第二部分 对冲风云:百家争鸣的先锋
12捕捉基本面主升浪
和聚投资的价值攻守框架
13“固定收益+”策略
乐瑞资产的低风险投资之路
14立足固定收益
暖流资产的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
15 80% 的科学与20% 的艺术
富善投资的量化之道
第三部分 转正时代,老江湖们的“新秀”
16 回归价值投资的本质
高毅资产精英化平台策略
17 寻找时代的“阿尔法”
弘尚资产如何实现投资函数优化 /245
18做时间的朋友
拾贝投资的“三好”标准 /257
19与众人逆向而行
观富资产的价值挖掘法则 /271
20海归派量化
泓信投资的多策略实践 /283
第四部分 私募群雄炼成秘笈
21 内功修炼篇 /299
22 运筹篇 /305
23 外延拓展篇 /317
后记 投资者筛选私募攻略 /325
结语 /333
得益于改革开放40 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国民财富开始迅速增长。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2007 年,中国个人可投资金融资产总量达到了23 万亿元,高净值家庭数量达到了39 万户。居民财富积累的提高推动投资需求不断增长,这使得中国的资管行业进入如火如荼的发展阶段。2007 年,中国银行与苏格兰皇家银行合作推出私人银行业务,标志着中资私人银行业务的正式启航;同年,信托引入合格投资者概念,开始定位高端理财市场;与此同时,私募基金也开始萌发,大量明星公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2007—2017 年间,随着国民财富的进一步扩张,整个资管领域的格局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公募基金的管理规模由2007 年年底的3.28 万亿元扩张到2017 年年底的11.6 万亿元;信托的管理规模由2007 年年底的0.73 万亿元扩张到2017 年年底的25 万亿元;而其中,整个私募行业的表现也异常亮眼:
1.管理规模大幅扩张。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7 年年底,包括私募股权基金、创投基金等在内的私募行业管理规模达到11.10万亿元,即在过去近7 年的时间里,整个行业的管理规模增长超过25 倍,匹敌公募基金管理规模,其中证券类私募管理规模为2.29 万亿元。
2.行业地位日渐提高。截至2017 年年底,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包括股权、创业及其他私募管理人)已达22 446家,其中证券类私募管理人数8 467 家且市场认可度和法律地位日渐提高,私募行业已经由当初市场避口不谈的“灰色地带”,成为整个资本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3.投资价值凸显。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07—2017 年间,绩优私募基金的收益每年均跑赢各个大类资产的平均收益,对于投资者来说投资价值凸显。
4.大型私募机构数量逐步增加。格上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7 年年底,行业内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证券类私募机构数量达到30 家,其中不乏淡水泉投资、景林资产等超大型私募。
伴随着急速发展,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开始逐渐显现,如部分私募管理人盲目追求规模扩张、缺乏风险意识、资金募集过程变相突破合格投资者要求等。2016 年开始,私募行业开始进入新监管时代,而随着一系列新规的不断发布,整个行业也正朝着规范化方向发展。自2007 年证券私募行业加速发展以来,经过10 年浮沉积淀,众多私募精英登堂入室成为资产管理领域的中坚力量。而国内目前尚无一本书籍系统梳理中国私募行业的发展历程。格上财富在私募研究领域精耕10 年,值2017 年私募大发展10 年之际,撰写并出版记录中国证券私募行业发展的书籍《私募的进化:金融超级蓝海中的跌宕十年》。本书的内容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方面全面翔实地记录了私募行业10 年的发展历程,囊括了私募行业10 年间的辛酸与荣耀;2.专访了18 家优秀私募,涵盖公司管理经验、团队建设路径、投资策略发展脉络、投资案例实录、风险控制手段演变等内容,将私募机构鲜活地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体现中国私募基金行业的风采;3.囊括成功私募的经验思考,并全方位地阐述了私募的筛选方法,将格上财富10 年私募遴选经验完整系统地披露出来,与读者共同探讨,希望为投资者精选私募的投资实践发挥一定的借鉴作用。十年砥砺,私募行业已成为大资管时代不可或缺的中间力量,展望未来,整个私募行业依然拥有大片蓝海。
坦白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分层的。对于我这种并非科班出身,但对金融逻辑有一定兴趣的读者来说,前半部分关于基础逻辑的铺陈,提供了必要的知识基石。但当章节深入到更精细的量化策略和另类投资的融合时,那种信息密度陡然增加,需要我频繁地查阅背景资料来跟上作者的思路。然而,正是这种挑战性,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诚意——他没有刻意稀释专业深度来迎合大众。这种对专业性的坚持,反而构建了一种高质量的对话环境。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探讨“风险管理”哲学时的那种克制与深刻,他没有鼓吹暴利,反而更像是一位站在历史高处冷静的观察者,审视着资本逐利的永恒人性在不断变化的工具箱中如何展现新的面貌。这种对“人性”和“工具”关系的深入剖析,远超出了普通金融读物的范畴。
评分总体而言,这并非一本读完能让人立刻变成百万富翁的“秘籍”,而是一部需要耐心咀嚼的厚重之作。它的力量在于构建了一幅宏大的历史图景,将无数孤立的金融事件串联成一个有机的、不断自我修正的系统。作者的笔触是精准而有力的,他巧妙地平衡了对市场驱动力的热情描绘与对潜在系统性风险的审慎警示。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在对比自己的认知图谱与书中所描绘的现实,这种碰撞带来了强烈的思想冲击。对于那些希望深入理解现代金融体系底层逻辑,并试图在未来十年中找到立足之地的专业人士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份极具前瞻性和参考价值的案头必备读物,它所提供的思维框架,远比任何具体的投资建议都更为珍贵。
评分我发现作者在描述那些标志性事件时,有一种近乎于纪录片导演的镜头感。他不是简单地罗列数据或陈述结果,而是将我们带回到那个特定的时间点,去感受市场参与者们在信息不对称下的焦虑与狂热。这种叙事手法,极大地增强了可读性,让原本枯燥的金融分析变得鲜活起来。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对“成败”的简单评判,而是更侧重于探究“机制”的演变。比如,在某几个关键转折点上,监管的滞后性如何催生了新的套利空间,以及技术进步如何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了流动性。这种多维度的观察视角,使得全书的论证逻辑非常扎实,不会让人觉得是某种单一理论的过度推销。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需要停下来,反复咀嚼那些关于市场效率与信息摩擦的讨论,从中汲取关于决策科学的营养。
评分这本书最让人拍案叫绝的地方,在于它对“非共识”价值的捕捉与重估。在许多主流的商业叙事中,我们习惯于追逐那些被市场热炒的赛道,但作者却将目光投向了那些在十年间被市场反复低估、甚至被误解的投资领域。他对于“护城河”的定义,似乎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进行了拓宽,不再仅仅是传统的垄断地位,更多地指向了适应性、信息壁垒的构建速度,以及对未来监管环境的预判能力。读到关于特定几类资产波动性的分析时,我仿佛能看到作者在撰写时,眼神中那种洞穿迷雾的坚定。这种对“少数人认知”的提炼和系统化梳理,使得整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行业回顾,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建立反直觉判断体系的教程。它迫使读者重新审视自己对“价值”二字的理解边界。
评分这本“进化论”的书籍,从封面设计到内容架构,都透着一股对传统金融认知的挑战欲。我一拿到手,就被它那种深邃的、近乎于哲学的标题吸引了。它似乎并不只是在讲述一个行业的发展史,而是在探讨一种金融思维模式的变迁。初读几页,我感到了一种扑面而来的时代感,仿佛作者将过去十年间那些风起云涌的市场波动、那些看似偶然实则必然的结构性变化,都用一种极其冷静的笔触描摹了出来。特别是对于那些隐藏在宏大叙事背后的微观博弈,作者似乎有着旁人难以企及的洞察力。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在思考,这种“进化”究竟是适应市场本性,还是在试图重塑市场规则?对于那些在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来说,这本书或许能提供一个审视自身策略的全新参照系;而对于渴望窥探这个神秘领域真貌的新手,它更像是一张导览图,指引你穿过迷雾,直抵核心。那种对复杂金融工具的梳理和对风险定价逻辑的重构,都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功底,绝非泛泛而谈。
评分垃圾,内容浅显,表面文章,不建议购买,去官网看就是了
评分物流很快,感觉很好,书是正版,以后还会来的。
评分京东活动给力,希望下次再搞。还会继续购买。一直在京东购买,买书最便宜。
评分书有破损!
评分一整套等着活动价入手,放购物车里等好久了,朋友介绍过的书,买来看看没错~
评分好的谢谢好的谢谢好的谢谢好的谢谢好的谢谢
评分东西还是很不错的 值得购买
评分京东购物,多快好省,实惠轻松!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毫不避讳哈哈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