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管理心理学(第二版)

公共管理心理学(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贾海薇 著
图书标签:
  • 公共管理
  • 心理学
  • 行为科学
  • 组织行为
  • 行政管理
  • 决策分析
  • 领导力
  • 公务员
  • 第二版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70116
版次:01
商品编码:1235347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页数:430
字数:6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公共管理心理学(第二版)》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理论部分,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心理学概论与公共管理中的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社会认同、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群体心理、文化与民族心理、社会变迁与公共管理心理,共九章;二是实践部分,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心理学在公共行政、司法实践、公共卫生与医疗、城市管理、应急管理、新闻传播、劳动安全管理、社会工作、教育管理、社会保障领域、人格教育领域的运用,共十一章。《公共管理心理学(第二版)》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与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实际,讨论各类公共管理问题与对应的心理现象,深入分析了政府、社会、公民行为与心理,理论与实践彼此呼应,案例与分析深入浅出。各章设学习导读、课前案例、课后案例与案例简析,理论性、实践性都很强。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概论 1
第一节 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界定 2
第二节 心理学的发展与基本理论 9
第三节 公共管理心理学领域的重要理论与研究方法 19
第二章 公共管理中的社会认知 35
第一节 社会认知的理论框架 37
第二节 对自我的认知 41
第三节 对他人的认知 47
第四节 社会认知中的偏差 55
第三章 公共管理中的社会态度 62
第一节 社会态度的概述 62
第二节 社会态度的理论 70
第三节 社会态度的转变 74
第四节 社会态度的测量 83
第五节 态度研究新进展 86
第四章 公共管理中的社会认同 94
第一节 社会认同理论 94
第二节 性别认同 98
第三节 社会歧视 104
第五章 公共管理中的人际关系 112
第一节 人际关系概述 112
第二节 人际影响 115
第三节 人际吸引 123
第四节 人际沟通 130
第六章 公共管理中的社会行为 136
第一节 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从众与服从 137
第二节 亲社会行为:助人与利他 146
第三节 反社会行为:攻击与侵犯 151
第七章 公共管理中的群体心理 159
第一节 群体心理概述 159
第二节 群体凝聚力 164
第三节 群体决策 167
第四节 群体协调:合作与竞争 174
第五节 群体中的交互记忆系统 177
第八章 公共管理中的文化与民族心理 183
第一节 民族心理概述 183
第二节 民族性格研究 187
第三节 中国本土的民族心理研究 191
第九章 社会变迁与公共管理心理 201
第一节 社会变迁与社会心理 202
第二节 文化融合与公共管理心理 211
第三节 现代化进程与公共管理心理 217
第十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公共行政领域 228
第一节 公共行政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229
第二节 心理学理论在公共行政中的应用 234
第十一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司法实践领域 243
第一节 有关目击者证词的研究 244
第二节 有关警察讯问程序的研究 248
第三节 关于陪审团的研究 252
第四节 关于审判人员心理的研究 254
第五节 关于传媒影响民众对法制环境判断的研究 256
第十二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公共卫生与医疗领域 258
第一节 公共卫生与医疗 259
第二节 心理治疗与身心疾病 265
第三节 民众的生活质量与心理治疗体系 268
第十三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城市管理领域 273
第一节 城市和城市管理概述 274
第二节 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心理学的运用 281
第三节 心理学在城市资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应用 286
第十四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应急管理领域 294
第一节 应急管理概述 294
第二节 突发事件中常见的心理和行为 296
第三节 心理危机干预与心理重建 301
第十五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新闻传播领域 313
第一节 新闻心理 313
第二节 传播者心理 316
第三节 受众心理 317
第十六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劳动安全管理领域 327
第一节 心理学在劳动安全领域的研究与作用 328
第二节 劳动安全管理的心理学影响因素分析 331
第三节 心理学在劳动安全管理领域的具体运用 336
第十七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社会工作领域 340
第一节 公共管理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340
第二节 以心理学视角认知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341
第三节 公共管理心理学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的应用 343
第十八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教育管理领域 349
第一节 教育管理个体心理 350
第二节 教育管理群体心理 360
第十九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社会保障领域 372
第一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会保障概述 373
第二节 满足基本生存需求的社会救助制度 376
第三节 满足安全需求的社会安全网 379
第四节 满足社交需求的社会融入政策 383
第五节 满足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的积极社会保障政策 385
第二十章 公共管理心理学:人格教育领域 389
第一节 人格概述 390
第二节 健全人格理论 392
第三节 培育健全人格 399
参考文献 405
后记 429
公共管理心理学(第二版) 内容简介 《公共管理心理学(第二版)》是一本深入探讨公共管理领域中个体与群体心理机制的著作。本书旨在揭示影响公共管理者决策、行为以及公共组织效能的深层心理因素,并为提升公共管理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操作指导。第二版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研究视角,更新了前沿理论,并纳入了大量最新的案例分析,使其更具时代性和实践指导意义。 核心内容与章节概览: 本书共分为十七章,系统性地梳理了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基本概念、核心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关键应用领域。 第一部分:理论基础与核心概念 第一章:公共管理心理学导论 本章首先界定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学科范畴,阐述其研究对象、方法论以及在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 深入分析了公共管理特有的情境,如政治性、非营利性、社会责任感等,及其对个体和群体心理产生的独特影响。 探讨了公共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如政治学、社会学、组织行为学、认知心理学等)的交叉与融合。 介绍了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以及当前研究的热点与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认知过程与公共决策 本章聚焦于认知心理学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 详细解析了信息加工、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过程如何影响公共管理者的认知图式、判断和决策。 重点探讨了决策中的认知偏差,如锚定效应、可得性启发、确认偏差、沉没成本谬误等,并分析这些偏差在公共政策制定、资源分配、危机应对等情境下的具体表现。 提出了克服认知偏差、提升理性决策能力的策略,例如引入多元视角、进行系统性分析、运用决策工具等。 第三章:动机、情感与公共服务 本章深入研究驱动公共管理者和公共服务人员行为的内在动机。 介绍了经典的动机理论,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双因素理论、ERG理论,并分析其在公共部门的应用与局限。 重点探讨了公共服务动机(PSM)的构成、测量及其对公共服务质量和公民满意度的影响。 分析了情感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包括管理者自身情绪管理、理解和回应公民情感需求,以及如何在压力和冲突环境中有效管理情绪。 第四章:人格特质与领导风格 本章从个体层面探讨了不同人格特质如何影响公共管理者的领导行为和组织绩效。 介绍了“大五”人格模型(开放性、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神经质)在公共管理者中的表现,以及不同特质组合可能带来的优势与挑战。 深入分析了各种领导理论,如特质理论、行为理论(如管理方格)、权变理论(如菲德勒模型、路径-目标理论)以及新兴的转型领导、仆人式领导等,并结合公共部门的具体情境进行阐释。 强调了根据情境和下属特点调整领导风格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群体动力与组织行为 第五章:群体动力与团队效能 本章关注公共组织内部以及跨部门的群体动力学。 分析了群体的形成、发展阶段(如形成、震荡、规范、执行、解散)及其特征。 探讨了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决策(如群体思维、群体极化)等现象,以及它们对组织决策和创新的影响。 提出了提升群体凝聚力、促进团队协作、解决群体冲突的有效策略。 第六章:沟通与信息流动 本章强调了沟通在公共管理中的核心作用。 详细分析了沟通的基本模型、沟通渠道、沟通障碍以及有效沟通的原则。 重点探讨了跨层级、跨部门、内部与外部的沟通策略,尤其关注如何在高压、信息敏感或不确定的公共情境下进行有效沟通。 分析了非语言沟通、倾听技巧以及利用现代技术提升沟通效率的途径。 第七章:冲突管理与协商 本章系统阐述了公共组织中冲突的来源、类型和发展过程。 分析了冲突的积极与消极作用,并探讨了不同的冲突处理风格(竞争、回避、迁就、妥协、合作)。 重点介绍了冲突管理的策略和技巧,包括预防冲突、化解冲突以及在冲突中寻求合作共赢。 详细讲解了协商的原理、过程、策略和技巧,尤其关注在涉及多方利益、公共资源分配等复杂情境下的协商。 第八章:权力、影响与组织政治 本章揭示了权力在公共组织中的分布、获取和运用。 分析了不同类型的权力来源(合法性权力、奖赏权力、强制权力、专家权力、参照权力)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表现。 探讨了组织政治行为,如结盟、派系、信息操纵等,以及其对组织决策和文化的影响。 提出了管理者如何在合法、道德的框架内运用权力和影响力,以及应对组织政治的策略。 第九章:组织文化与变革管理 本章深入研究组织文化对公共管理行为和组织绩效的影响。 分析了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价值观、信念、行为规范、符号等)以及不同类型的公共组织文化。 探讨了如何识别、塑造和管理组织文化,以促进创新、提升士气和应对挑战。 重点关注组织变革的心理阻力,分析变革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恐惧和抗拒,并提供有效的变革管理策略,包括沟通、参与、培训和激励。 第三部分:特殊情境下的心理学应用 第十章:压力、倦怠与员工福祉 本章聚焦于公共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人员面临的压力源及其心理健康问题。 详细分析了职业压力(工作负荷、角色模糊、人际冲突、组织变革等)的成因和后果。 深入探讨了职业倦怠的特征(情感耗竭、去人格化、成就感降低)及其影响。 提出了预防和应对压力及倦怠的个人策略(如时间管理、放松技巧、寻求支持)和组织策略(如工作设计、减压培训、心理健康支持)。 第十一章:公平感、绩效评估与激励 本章探讨了公平感在公共组织中的重要性。 分析了分配公平、程序公平和互动公平的理论及其对员工动机、满意度和态度的影响。 深入研究了绩效评估的过程、方法和常见的心理偏差(如晕轮效应、近因效应、刻板印象)。 提出了设计公正、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的原则,并探讨了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激励机制,如物质激励、精神激励、认可激励等。 第十二章:伦理困境与道德决策 本章关注公共管理者在实践中遇到的伦理困境。 介绍了伦理决策的理论框架,如功利主义、道义论、美德伦理等。 分析了导致不道德行为的心理因素,如认知失调、旁观者效应、群体压力等。 提出了提升公共管理者的道德意识、培养道德勇气以及建立健全的伦理规范和问责机制的途径。 第十三章:危机管理中的心理学 本章专门探讨在突发公共危机情境下的心理学应用。 分析了危机对个体、群体和组织造成的心理冲击,如恐惧、焦虑、恐慌、创伤后应激障碍。 研究了危机沟通的原则和技巧,包括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准确性、透明度以及如何缓解公众的负面情绪。 探讨了危机领导者的心理素质要求,以及如何在高压环境下做出快速、有效的决策。 分析了危机后的心理恢复与社会重建。 第十四章:公共服务创新与变革的心理学视角 本章从心理学角度审视公共服务创新的驱动力、阻碍因素和成功要素。 分析了创新者的特质(如开放性、好奇心、冒险精神)以及支持创新的组织环境。 探讨了如何通过激发员工的创造力、鼓励试错、建立学习型组织来推动公共服务创新。 分析了创新推广过程中的心理接受度问题,以及如何克服阻力、促进新服务模式的采纳。 第四部分:跨文化与未来展望 第十五章:跨文化公共管理中的心理学 本章探讨了文化背景对公共管理实践和个体行为的影响。 介绍了跨文化心理学理论,如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个人主义/集体主义、男性化/女性化、长期/短期导向)。 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公共管理者在领导、沟通、激励、决策等方面可能存在的差异。 提出了在跨文化环境中进行有效公共管理的策略,包括文化敏感性、跨文化沟通技巧以及构建包容性的组织文化。 第十六章:技术发展与公共管理心理学的互动 本章关注新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社交媒体)对公共管理心理学的影响。 分析了技术如何改变信息获取、决策过程、公民参与和组织沟通。 探讨了人机协作中的心理学问题,以及如何设计更符合人类心理需求的技术应用。 研究了数字鸿沟、信息茧房、网络欺凌等与技术应用相关的心理挑战。 第十七章:公共管理心理学的未来研究方向 本章对公共管理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梳理了当前研究中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理论空白。 提出了未来可能的研究热点,如积极心理学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神经科学与公共管理决策、全球化与跨文化公共管理的新挑战等。 强调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的重要性,以期为构建更有效、更人性化的公共管理体系贡献力量。 本书特点: 理论深度与实践广度兼顾: 本书不仅梳理了公共管理心理学的经典理论,还提供了大量实际案例,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问题。 前沿性与时代性: 第二版更新了大量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趋势,尤其关注技术发展、全球化以及新时代公共服务需求对心理学的影响。 系统性与条理性: 内容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层层递进,便于读者系统性地学习和理解。 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本书鼓励读者批判性地看待理论和实践,反思不同视角,从而形成自己的深刻见解。 丰富的案例分析: 涵盖了不同国家、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公共管理案例,使理论的应用更加生动和直观。 《公共管理心理学(第二版)》适合所有对公共管理领域感兴趣的读者,包括但不限于公共部门的管理者、政策制定者、公务员、社会工作者、非营利组织从业者,以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本书将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公共管理过程中的“人”的因素,从而提升管理效能,促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最终服务于社会福祉。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视角非常独特,它将心理学与公共管理这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打开了一扇全新的思考大门。我之前对公共管理总停留在制度、政策层面,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人”在其中的核心作用。它深入剖析了公共管理者在面对复杂社会问题、多元利益群体以及官僚体系的种种挑战时,其内在的心理状态、决策过程以及人际互动模式。书中对于“组织公民行为”和“领导力风格”的讨论,让我反思了自己在团队协作中的角色,以及如何才能成为一个更有效的贡献者。特别是关于“群体决策中的非理性因素”这一章节,读来令人醍醐灌顶,它解释了为什么即使是集体决策,也可能出现失误,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沟通和信息传递来规避这些风险。这本书没有给我提供简单的“成功秘诀”,而是引导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去理解那些微妙的心理机制是如何影响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的。它鼓励我去观察、去分析、去反思,从而更好地理解自己,理解他人,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一直对公共部门的工作感到好奇,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这本《公共管理心理学(第二版)》就像一把钥匙,让我得以窥探到那些驱动着公共服务背后的人类行为和心理机制。从基层公务员的日常工作压力,到决策者如何在高压下做出权衡,再到公众的期待和反应,书中都有深入浅出的分析。我尤其喜欢作者通过大量案例研究来阐释理论,那些真实的故事让我更能理解抽象的概念。比如,书中关于“权力与腐败”的章节,通过分析历史事件和现实中的案例,揭示了权力在个体心理上的微妙侵蚀作用,以及组织文化如何成为防范或滋生腐败的温床。读完之后,我对于政府部门的运转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将其视为一个冰冷的机构,而是看到了其中形形色色的人,以及他们复杂的动机和情感。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它让我对公共服务产生了更深的同理心和理解,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选择有了更清晰的方向。对于任何想了解政府运作深层原因,或是对公共事务充满热情的人来说,这绝对是一本必读之作。它不仅仅是一本学术著作,更像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人生指南。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我这样对公共领域抱有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礼物。它以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将“心理学”这个听起来有些高深的学科,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管理”联系起来。我常常在想,为什么有些政府部门的服务那么高效,而有些却让人望而却步?这本书从心理学的角度,为我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解释。它深入探讨了“服务型政府的心理建设”,以及如何通过关注员工满意度和培养积极的工作氛围,来提升公共服务的整体质量。书中关于“公共部门的冲突管理与调解”的章节,让我看到了解决社会矛盾的智慧,以及运用心理学原理来化解分歧的可能性。我尤其赞赏作者的叙事方式,避免了生硬的理论灌输,而是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和深刻的洞察,引导读者去思考。这本书让我对公共管理者这个职业有了更深的敬意,也让我意识到,一个高效、有温度的公共服务体系,离不开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关怀。

评分

拿到《公共管理心理学(第二版)》这本书,我最先被它的封面设计吸引,那种沉稳而富有力量的感觉,预示着内容一定不俗。阅读过程中,我的感受也印证了这一点。这本书并没有像一些枯燥的教材那样堆砌概念,而是通过生动有趣的笔触,将复杂的心理学原理融入到公共管理的实际情境中。作者对于“公众信任的构建与维系”这一主题的探讨,让我印象深刻。它详细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公众沟通策略,以及在危机管理中,透明度和真诚的重要性。我甚至在阅读时,联想到了自己作为市民,在面对一些公共事件时的感受,以及政府部门如何回应才能赢得我的信任。此外,书中对于“公共管理者职业倦怠的心理根源”的分析,也让我感同身受。它揭示了高强度的工作、持续的社会压力以及难以看到成效的挫败感,是如何一步步侵蚀一个公共服务者的热情。这本书不仅让我从一个管理者或决策者的角度去审视问题,也让我从一个普通民众的角度去理解公共服务的运作。这种双重视角,让我对整个公共管理体系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评分

一直以来,我对公共部门的决策过程充满了疑问,总觉得里面存在许多难以言说的“潜规则”。《公共管理心理学(第二版)》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解答了我的困惑。它并非简单地罗列管理技巧,而是从更深层次剖析了影响公共决策的心理因素。书中对“认知偏差在公共管理中的影响”的阐述,让我理解了为什么有时看似合理的政策会遭遇意想不到的阻力,以及决策者自身的思维定势可能带来的局限性。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群体动力学与公共部门效率”的讨论,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大型组织中,个体能力的发挥会受到群体氛围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优化团队合作来提升整体绩效。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公共管理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操作,更是人与人之间复杂互动的艺术。它让我意识到,理解和掌握人性中的普遍规律,是做好公共管理的关键。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公共管理领域中那些容易被忽视却至关重要的“软实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