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自助一本通

继承自助一本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秀全,郭万华,李金萍 著
图书标签:
  • 继承
  • 自助
  • 家庭财富
  • 资产传承
  • 财富规划
  • 法律
  • 税务
  • 家族企业
  • 理财
  • 投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09391488
版次:1
商品编码:12361781
包装:平装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实体+程序+法律文书范本

实体篇:遇到继承难题不用愁,研习经典案例解答法律疑问

程序篇:从立案到庭审,手把手教你化解烦琐的程序问题

法律文书范本:起诉举证答辩延期撤诉,常用法律文书全知道


内容简介

《继承自助一本通》包括实体篇、程序篇、常用法律文书篇三个部分。实体篇用真实、形象的案例解答百姓生活中常见的继承法律纠纷及问题,让读者遇到继承法律问题不再发愁。程序篇系统、全面解读了老百姓遇到继承法律纠纷时该如何一步步寻求法律救济,从立案到庭审,手把手教读者化解烦琐的程序难题。常用法律文书篇为读者精心整理归纳了继承法律纠纷中常见、实用的法律文本模板,帮助读者解决实际问题。

作者简介

王秀全律师,北京济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知名婚姻家庭律师,兼有拍卖师资质、婚姻家庭咨询师资质、心理咨询师资质、证券从业资格。北京离婚律师网(www.bjlhlawyer.com)高级合伙人兼首席律师。曾被评为“北京市朝阳区优秀青年律师” “北京市优秀婚姻家庭法专业律师” 、中华遗嘱库公益项目“优秀志愿服务律师”。

郭万华律师,北京济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北京资深婚姻家庭律师,兼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家庭咨询师二级资质。北京离婚律师网(www.bjlhlawyer.com)创始合伙人和高级管理人。曾被北京市朝阳区律师协会评选为“2011—2013年度优秀律师”。

李金萍律师,天津君耀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毕业于吉林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婚姻家庭、房产、民商案件。秉承“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执业理念,以细致认真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当事人的信任,并以深厚的理论功底为当事人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有效地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目录

第一编 实体篇 / 001

1.祖孙三代遇车祸相继死亡,遗产如何继承? / 003

2.遗产的范围包括哪些? / 005

2.1 遗产的合法性 / 010

2.2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资格能否继承? / 012

2.3 保险金能否作为遗产继承? / 015

2.4 抚恤金、救济金是否属于遗产范围? / 018

2.5 交通事故或空难死亡赔偿金不属于遗产范围,但相关继承人可以提出参照《继承法》确定的原则进行分割 / 020

2.6 农村土地承包权能否作为遗产进行分割? / 024

2.7 与特定人身相联系的债权债务能否作为遗产继承? / 026

2.8?军产房能否作为遗产继承? / 028

2.9?车牌号能否作为遗产继承? / 032

3.老人生前既留有公证遗嘱,又签订遗赠扶养协议,该如何继承? / 035

4. 哪些情况下,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继承权的丧失与放弃有何区别? / 039

4.1 继承权的丧失须符合法律规定之要件 / 041

4.2 丧失继承权与放弃继承权相区别 / 042

5.继承人之间的房屋遗产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 043

5.1 复婚未作登记,“妻子”不再是“丈夫”的法定继承人 / 048

5.2 离婚判决未生效,妻子仍然是丈夫的法定继承人 / 049

5.3 即使断绝亲属关系,法定继承依然发生 / 050

……

第二编 继承程序篇 / 159

第一章?立案 / 161

第二章?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诉讼义务 / 179

第三章?一审 / 204

第四章?二审 / 249

第三编 附录?常用法律文书篇 / 275

1.民事起诉状 / 277

2.证据目录 / 280

3.诉讼财产保全申请书 / 283

4.民事答辩状 / 284

5.房产价值评估申请书 / 288

6.房屋异议登记申请书 / 289

7.调查取证申请书 / 290

8.授权委托书 / 292

9.管辖权异议申请书 / 293

10.撤诉申请书 / 294

11.延期审理申请书 / 295

12.证人出庭作证申请书 / 296

13.笔迹鉴定申请书 / 297

14.民事上诉状 / 298


精彩书摘

2.3 保险金能否作为遗产继承?

依据《保险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被保险人死亡后,只有在以下几种情况下,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的遗产:(一)没有指定受益人,或者受益人指定不明无法确定的;(二)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没有其他受益人的;(三)受益人依法丧失受益权或者放弃受益权,没有其他受益人的。

同时注意:《保险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规定,受益人与被保险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且不能确定死亡先后顺序的,推定受益人死亡在先。《继承法意见》第二条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如不能确定死亡先后时间的,推定没有继承人者先死;都有继承人的推定长辈先死,辈分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互不发生继承。当被保险人与受益人之间存在继承关系时,就死者死亡时间的推定问题存在冲突,基于《保险法》系上位法,且保险金作为被保险人相关的一种特殊性质财产,根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原则,其继承问题应优先适用《保险法》;《保险法》于2015年4月24日经修改并颁布实施,其时间晚于《继承法意见》的颁布时间,依据民事法律适用“新法优于旧法”的原则,在有关死亡时间的推定问题上应适用《保险法》,加之《保险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单独就受益人与被保险人的死亡推定时间进行明确,属于针对保险金作为遗产继承时有关死亡时间推定的特别规定,故应适用《保险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特别规定。

2.4 抚恤金、救济金是否属于遗产范围?

抚恤金是死者生前所在单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死者死亡后给予死者近亲属和被扶养人一定的金钱补助。发放抚恤金的目的在于从经济上补偿、精神上抚慰死者亲属,而遗产继承的目的则是保护公民个人合法私有的财产权益,使死者生前的合法私有财产不至于因其死亡而消灭。对于抚恤金的分配,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死者亲属可协商分配,发生争议后,法院既可以按照共同财产分配也可参照遗产的分配原则分配。最高人民法院指出,死亡公民单位给予其家属的精神抚慰金及经济补偿金,并未纳入死者生前财产,不属于遗产,故遗嘱继承人无权要求继承抚恤金。



传世秘典:家族财富的基石与传承法则 一部洞悉百年家族兴衰的百科全书,一部指导当代精英构建永续财富帝国的实战指南。 本书并非关于个人技能的速成手册,更非零散技巧的简单罗列。它是一部深邃、全面、且极具实操性的家族财富管理与传承的系统工程学著作。我们聚焦于一个宏大而复杂的主题:如何确保一个家族的财富、价值和影响力能够跨越时间的长河,实现真正的“基业长青”。 第一部分:财富的定义与基石的构建(Foundations of Enduring Wealth) 在探讨传承之前,我们必须重新审视“财富”的真正含义。本书开篇即指出,现代财富绝非仅仅是流动资金或不动产的简单总和。它是一个多维度的复合体,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和精神资本。 第一章:超越数字的游戏——现代财富的四维模型 物质资本的优化配置: 探讨全球宏观经济趋势下,资产的跨地域、跨类别配置策略。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股票、债券,深入解析另类投资(如私募股权、艺术品信托、稀有自然资源权益)的风险评估与组合构建。重点分析了在低利率和高通胀环境下,如何利用结构性金融工具实现财富的保值增值。 人力资本的战略投资: 家族成员是最大的财富载体。本章详细阐述了如何系统性地培养下一代成员的企业家精神、全球视野和风险管理能力。包括定制化的教育路径设计、跨代际的导师制度构建,以及如何量化评估家族成员对企业及家族办公室的贡献价值。 社会资本的无形力量: 分析家族声誉、人脉网络和公益活动在财富长期稳定中的关键作用。探讨如何通过建立具有前瞻性的家族基金会,将商业利益与社会责任深度融合,实现“利他即利己”的最高境界。 精神资本的代际传递: 论述家族的核心价值观、历史叙事和道德准则如何成为维系家族凝聚力的核心。如何将先辈的奋斗精神转化为当代家族成员的内生动力,避免“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第二章:结构先行——家族治理的顶层设计 成功的财富传承,本质上是治理结构的胜利。本书将治理视为一种法律、情感与商业逻辑的艺术平衡。 从所有权到控制权的解耦: 详细剖析了不同股权结构(如双层股权架构、控股公司持股模式)在应对婚姻变动、继承诉讼和外部风险中的优势与劣势。提供了不同国家和司法管辖区下的税务优化方案,侧重于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最大化资产的安全边际。 设立家族办公室(Family Office, FO)的蓝图: 提供了从零开始建立多代际家族办公室的详细路线图。内容涵盖组织架构设计(单家族/联合家族的选择)、核心职能部门的设置(投资、法律、行政、慈善)、以及与外部专业顾问(律师、会计师、投资银行家)的合作机制。 制定家族宪章(Family Constitution)的实操指南: 宪章是家族的“小宪法”。本书提供了详尽的章节模板,涵盖了成员权利与义务、冲突解决机制、财富分配原则、以及对不适宜参与家族事务的成员的退出与补偿方案。强调宪章的动态调整机制,以适应时代变化。 第二部分:风险的对冲与世代的衔接(Mitigation and Transition) 财富的积累需要智慧,而财富的保全更需要远见。本书将下一代领导力的培养和全球风险的对冲视为同等重要的战略任务。 第三章:跨越世纪的风险管理矩阵 财富的存续面临来自外部环境和内部人性的双重挑战。 法律与税务的全球视野: 深入探讨国际税法变化(如CRS、反避税新规)对离岸架构的影响。对比分析主要司法管辖区在信托、基金会设立中的法律优势,并强调透明度与合规性是现代财富规划的底线。 地缘政治与非传统风险对冲: 分析了国家政策变动、贸易摩擦、以及供应链重组对家族核心资产的潜在冲击。提出了构建“对冲性投资组合”的概念,即配置部分与主流经济周期逆相关的资产,以应对极端不确定性。 信托的艺术与陷阱: 详尽解析了可撤销信托、不可撤销信托、全权信托等不同工具在不同目标下的应用场景。特别指出了信托设立过程中常见的“过度控制陷阱”和“受益人冲突”,并提供了预防性条款设计。 第四章:下一代领导力的塑造与传承的仪式感 权力与责任的顺利交接,是财富能否延续的关键。 “准备”而非“任命”的继任计划: 继任过程应是一个长达数年、结构化的培养周期。本书构建了“观察-参与-负责-主导”的四阶段培养模型。强调实践经验的重要性,鼓励年轻一代在进入家族核心岗位前,必须在外部行业或家族的非核心业务中独立成功。 情感契约与代际和解: 财富传承往往伴随着深刻的情感冲突。本章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处理“创始人情结”、“手足竞争”和“被剥夺感”。强调建立定期的“家族情感会议”,确保所有权更迭是建立在理解和尊重之上的,而非简单的权力移交。 慈善事业作为粘合剂与价值锚点: 探讨家族慈善事业如何成为连接不同代际、实现家族价值升华的平台。成功的家族慈善不是“捐款”,而是战略性的社会影响力投资,它为家族提供了超越商业利益的使命感和存在的意义。 第三部分:财富的永续与超越(Perpetuity and Legacy)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指导读者构建一个不仅能“维持”财富,更能“发展”财富和“超越”物质的永续家族结构。 第五章:家族企业的创新与转型 如果财富依附于一个仍在运营的企业,那么企业自身的创新能力就是家族存续的生命线。 创新孵化器的构建: 探讨如何设立家族风险投资基金(Family Ventures),专门投资于与家族主业相关但具有颠覆性的新兴技术。强调年轻一代应在这些外部创新项目中扮演主要角色,以保持家族的敏锐度。 “和平离婚”与主业聚焦: 面对多元化的商业版图,本书提供了如何科学评估和剥离非核心、低增长业务的决策框架,确保家族资源能够向最具竞争优势的领域集中,避免因摊薄而导致的整体衰退。 第六章:超越财富的遗产——永恒的价值 真正的“传世”是价值的延续,而非资产的堆积。 构建家族历史档案馆: 如何系统地收集、整理和数字化家族的历史文献、影像和口述资料,形成家族的“活的博物馆”。这不仅是情感的维系,也是治理结构稳定性的法律佐证。 使命的迭代与重申: 家族的使命必须随着时代而演进。本书提供了一个工具包,帮助家族领导层定期(如每十年一次)审视和更新家族的长期愿景,确保其对下一代仍具有吸引力和指导意义。 本书总结: 《传世秘典》致力于提供一个全面、务实的框架,帮助读者将财富管理从一项战术性的财务活动,提升为一项需要战略眼光、心理洞察和精妙制度设计的代际事业。它要求读者不仅是精明的投资者,更是卓越的管理者、富有远见的教育家和审慎的家族设计师。真正的继承,始于理解财富的重量,并学会如何将这份重量,转化为代代相传的责任与荣耀。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拿到《继承自助一本通》,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以为只是一本关于物质继承的工具书。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对这本书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更像是一本关于“生命传承”的百科全书,涵盖了从精神、情感、价值观到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自我赋能”的章节。作者并没有宣扬“天上掉馅饼”的幻想,而是脚踏实地地教导读者如何发掘自身潜能,如何利用已有的资源,来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和价值。我被书中关于“学习能力”的论述深深打动,它强调了持续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新知识融入到既有的思维模式中,形成更强大的竞争力。这让我反思,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如何才能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如何才能不断适应和进步。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方向,并为自己未来的成长制定了更清晰的蓝图。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是带着几分期许和几分忐忑的。毕竟,“继承”这个词,在我看来,总是带着点沉重感,仿佛背后隐藏着无数复杂的纠葛和责任。但“自助”又给了我一丝安慰,它似乎在暗示,这本书并非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提供了一种可以自主选择、独立成长的可能性。我翻阅了几页,里面的文字给我一种沉静而有力量的感觉。作者的语言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仿佛在娓娓道来一个关于生命、关于选择、关于如何与过去和未来连接的故事。我被一些关于“自我认知”的段落深深吸引,它让我开始反思,在我自己的生命旅程中,我“继承”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习惯,那些不经意间说出的话,那些面对困境时的反应,它们是否都烙印着我过往的痕迹?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更清晰地认识自己,如何才能在继承先辈智慧的同时,又不被过去的阴影所束缚。这本书,似乎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不再仅仅关注外在的物质财富,而是更深入地挖掘内心世界的宝藏,学习如何成为一个独立而强大的个体。

评分

我不得不说,《继承自助一本通》这本书,给我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启迪。它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不像市面上其他同类书籍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故事性和人情味。我发现自己常常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被卷入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之中,仿佛亲身经历着书中所述的人生片段。书中有大量的案例分析,每一个都充满了现实意义,让人读来既感到亲切,又觉得发人深省。我特别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家族史的解读”的部分,它让我明白,了解家族的过去,并非是为了沉溺于怀旧,而是为了从中汲取力量,为家族的未来奠定更坚实的基础。作者并没有回避家族中存在的某些阴暗面,反而以一种坦诚的态度去探讨,这让我觉得更加真实和可信。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继承”的真正含义,它不再仅仅是血缘的连接,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责任的担当,以及一种面向未来的勇气。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更好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如何更理智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

这本书,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书店的角落里发现的。当时我正在寻找一些关于自我提升和解决生活难题的书籍,无意中瞥见了它的封面。那个名字——“继承自助一本通”,就好像一个巨大的磁石,瞬间吸引了我。我停下脚步,好奇地拿起它。书的装帧很朴实,没有太多华丽的装饰,但正是这种低调的风格,反而给我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我翻开第一页,映入眼帘的是一段引言,讲述了关于“继承”的深刻含义,它不仅仅是指物质上的传承,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能力、一种智慧的传递。这句话立刻触动了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我开始想象,这本书里会讲述怎样的人生故事,会提供怎样的人生指南。它会不会揭示一些不为人知的家庭秘密?会不会解答我一直以来对于“家族”和“财富”的困惑?我甚至开始联想到,这本书会不会像一本寻宝地图,指引我找到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宝藏,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在那个瞬间,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而这本书,就是开启这一切的钥匙。我迫不及待地想将它带回家,深入探索其中蕴含的奥秘,看看它是否真的能成为我人生的“一本通”,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

评分

我必须承认,这本书的名字一开始并没有立刻引起我的高度关注。但当我真正开始阅读时,我才意识到,我错过了什么。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非常特别,它不像一本传统的教科书,更像是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坐在你身边,用他丰富的人生经验,耐心地为你解读生命的密码。书中的很多例子都非常贴近生活,甚至我能在其中找到自己曾经的影子。比如,有几个章节探讨了“情感的继承”,这让我意识到,我们不仅继承了父母的基因,也继承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那些深埋心底的遗憾。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罗列问题,而是引导读者去思考,去感受,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我记得其中一段关于“如何处理代际之间的误解”的描写,让我豁然开朗。我一直以来都为此感到困扰,总是试图去说服,去改变,但这本书却告诉我,有时候,理解比改变更重要。它鼓励我们用一种更宽容的心态去面对家庭成员,去倾听他们的声音,去尊重他们的选择。这让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也让我开始期待,如何将这种新的理解,融入我与家人的互动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