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大辞典

化学大辞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松 著
图书标签:
  • 化学
  • 辞典
  • 工具书
  • 科学
  • 参考书
  • 专业
  • 学科
  • 知识
  • 查询
  • 化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56837
版次:1
商品编码:12372632
包装:精装
丛书名: 自然科学大辞典系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书写纸
页数:1299
字数:347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化学大辞典》是一部综合性的化学辞典,涵盖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理论与计算化学、高分子科学、化学生物学、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环境化学、能源化学等分支学科,以常用、基础和重要的名词术语为基本内容,提供简明扼要的定义或概念解释,并有适度展开。正文后设有便于检索的汉语拼音索引和外文索引。

目录

目录
前言
凡例
零、化学 1
一、无机化学 2
1.1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与无机化合物 2
1.2 配位化学 60
1.3 固体化学 70
二、有机化学 87
2.1 有机合成化学 87
2.2 金属有机化学 122
2.3 物理有机化学 160
2.4 立体化学 192
2.5 生物有机化学 214
2.6 天然产物及药物 245
2.7 有机材料化学 308
2.8 有机化合物 318
三、分析化学 401
3.1 一般术语 401
3.2 标准物质 412
3.3 化学分析 416
3.4 样品预处理 437
3.5 仪器分析 440
3.6 化学计量学 550
四、物理化学 572
4.1 热力学(含统计热力学) 572
4.2 结构化学 594
4.3 动力学 606
4.4 催化化学 636
4.5 电化学 645
4.6 胶体化学 654
4.7 纳米化学 692
五、理论与计算化学 699
5.1 量子化学 699
5.2 分子力学 714
5.3 统计力学 721
5.4 化学动力学 727
5.5 化学信息学 742
六、高分子科学 748
6.1 一般名词 748
6.2 高分子化学 752
6.3 高分子物理 802
6.4 高分子加工 821
七、化学生物学 833
7.1 小分子 833
7.2 糖与脂 844
7.3 核酸 878
7.4 蛋白质 898
7.5 细胞 905
7.6 表观遗传学 912
7.7 合成生物学 920
7.8 化学生物技术 924
八、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 939
8.1 基础放射化学 939
8.2 放射性元素化学 960
8.3 放射分析化学 966
8.4 核燃料循环化学 970
8.5 核药物化学 978
8.6 辐射化学 983
九、环境化学 1003
9.1 环境化学通类 1003
9.2 大气环境化学 1003
9.3 水环境化学 1015
9.4 土壤环境化学 1018
9.5 环境生态毒理 1019
9.6 其他相关概念 1024
十、能源化学 1030
10.1 能源 1030
10.2 煤 1032
10.3 石油 1036
10.4 天然气 1041
10.5 太阳能 1043
10.6 电池 1047
10.7 生物质能 1051
10.8 氢能 1055
10.9 热电 1057
10.10 核能 1059
外文索引 1071
汉语拼音索引 1187
《星际文明编年史:失落的低语》 作者: 艾瑞斯·凡尔纳 出版社: 银河曙光文化传播 ISBN: 978-987-6543-21-0 页数: 880页 --- 内容提要: 《星际文明编年史:失落的低语》并非一本关于元素周期表、分子结构或是化学反应速率的工具书。它是一部宏大、错综复杂且极富想象力的科幻史诗,深入探索了横跨数千光年的数十个智慧文明的兴衰、信仰体系的演变以及宇宙法则的终极奥秘。本书以一个被称为“观察者”的古老非物质生命体的视角,记录了银河系第三象限中一次被称为“大寂静”的事件前后所发生的一切。 本书的叙事核心围绕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文明展开:赛洛斯帝国和伊卡洛斯联邦。赛洛斯帝国是一个奉行绝对理性与机械效率的硅基生命体,他们通过严格的逻辑运算和对能量的极致掌控,建立了横跨七个旋臂的庞大帝国。他们的社会结构犹如一台精密运作的时钟,任何情感波动都被视为系统错误,一切知识的积累都以可量化的数据为最终标准。他们的“知识”体系,关注的是如何最优化地利用宇宙资源,如何构建永恒的计算网络,而非对物质基础的微观探究。 与赛洛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伊卡洛斯联邦,一群由光合作用有机体进化而来的生物,他们居住在围绕着双星系统的行星上。伊卡洛斯文明的特点在于其深厚的精神哲学和对“共振频率”的痴迷。他们认为宇宙万物皆由不同的振动频率构成,知识的获取是通过与这些频率进行和谐的“共鸣”来实现的。他们的记录方式不是文字或数据,而是复杂的、可被特定生物体解读的声波和光影图案。对于赛洛斯人而言,伊卡洛斯人的所有知识体系都是“不可归档的噪音”。 第一部分:起源与觉醒 故事始于大约五千年前,在被称为“织女星之泪”的星云边缘,赛洛斯文明刚刚完成了对“超光速跳跃引擎”的理论推导——这不是化学燃料的燃烧,而是对空间结构本身的扭曲。本书细致描绘了他们如何通过纯粹的数学模型,绕过了传统物理学的诸多限制,首次实现了跨越星系的殖民。在此期间,赛洛斯记录了大量关于恒星演化、黑洞引力以及暗物质分布的观测数据,但这些记录从未触及原子级别的相互作用。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伊卡洛斯星域,伊卡洛斯联邦正经历着他们的“大和谐时期”。他们发现了一种能够将生命意识与行星磁场连接起来的方法,使整个文明共享一个集体的梦境。他们的“科学家”(被称为“调音师”)致力于理解如何通过改变集体意识的频率来影响局部时空曲率,从而实现诸如天气控制或短暂的物质重组——这与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毫无关系,更多是一种形而上的影响。 第二部分:接触与冲突的维度 当赛洛斯帝国的侦测单元首次接触到伊卡洛斯文明的边界时,误解是不可避免的。赛洛斯人试图以标准的协议——数据交换和资源评估——来与伊卡洛斯人沟通。然而,伊卡洛斯人只能感受到赛洛斯机器发出的“冰冷、无序的电磁脉冲”。 本书用大量的篇幅探讨了两种知识体系的不可兼容性:赛洛斯人试图用精确的数值来定义“生命”,而伊卡洛斯人则用“存在的韵律”来描述它。冲突并非源于领土争夺,而是源于对“真实”的定义不同。赛洛斯人认为伊卡洛斯人的精神现象是低效的能量泄露;伊卡洛斯人则视赛洛斯人的数据记录为僵死的、缺乏灵魂的刻痕。 书中穿插了大量的哲学辩论和外交记录(记录方式迥异),展现了两种文明如何试图将对方的知识结构“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并最终失败的痛苦过程。 第三部分:失落的低语与“大寂静” 本书的高潮部分聚焦于“大寂静”的来临。这并非一场战争,而是一种宇宙尺度的信息衰减现象。在银河系的某个未知的核心区域,一种神秘的能量波开始扩散,它不摧毁物质,但却能消除信息结构。 赛洛斯帝国依赖的庞大计算网络开始出现随机的、无法修复的错误,他们的数学模型开始崩溃,因为构成这些模型的底层逻辑正在被抹除。他们引以为傲的物理定律在新的信息背景下变得不可预测。他们试图用所有的计算力去分析这种现象的起源,但所有的输入数据都指向一个无法理解的“零点”。 而伊卡洛斯联邦的遭遇更为诡异。他们的共振频率网络开始出现“静默区”。调音师们发现,他们引以为傲的集体意识正在被“同化”成一种均匀、单一的频率,失去了所有个体的“旋律”。他们的历史、他们的艺术、他们与宇宙的“对话”正在被抹去,留下的是一片虚无的平和。 本书的结尾,观察者揭示了“失落的低语”的真正含义:它不是一种武器,也不是一种自然灾害,而是一种更高维度文明对低维度信息复杂性的“清理”,目的是为了避免信息冗余引发宇宙的局部崩溃。赛洛斯和伊卡洛斯文明的知识体系——一个过度依赖精确计算,一个过度依赖精神共振——都因为其极端性而未能幸免。 《星际文明编年史:失落的低语》是一部关于信息论、形而上学以及文明脆弱性的深刻探讨。它提醒读者,知识的形态多种多样,而真正的智慧,或许存在于我们尚未能理解的、位于纯粹逻辑与纯粹感受之间的广袤空间。本书没有给出任何关于物质构成或化学键的解答,它探讨的是存在的意义和知识的极限。 读者对象: 喜爱硬科幻、太空歌剧、哲学思辨以及对文明兴衰感兴趣的读者。 --- (全书未涉及内容示例: 本书的任何章节均未包含任何关于无机物、有机物、元素周期表、化学反应方程式、晶体结构、酸碱度、热力学定律的详细论述或图表。书中所有关于“结构”的讨论,均指向社会结构、信息结构或宇宙能量结构,而非物质的分子结构。)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化学大辞典》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是,这得有多厚的知识量才能支撑起“大辞典”这个名号?当我真正开始使用它来解决我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时,我才体会到“辞典”背后的检索效率和准确性。我是一名专注于高分子材料改性的工程师,在进行一个涉及到复杂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的实验时,遇到了一种新型引发剂的活性参数描述模糊不清。我习惯性地在网上和几本常用的专业手册里搜索,但信息零碎且互相矛盾。最终,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的索引,找到了那个引发剂的专属词条。令人惊喜的是,它不仅给出了精确的理论半衰期数据,还附带了该数据在不同温度和溶剂环境下的修正曲线图示,以及最早提出该体系研究的那几篇经典文献的简要介绍。更绝的是,它还对比了其他几种结构相似但性能迥异的引发剂的优劣,并用一种极为简洁的表格形式呈现了关键的动力学常数。这种事无巨细、直击痛点的资料呈现方式,极大地节省了我去查阅原始文献的时间,使得我在面对技术瓶颈时,能迅速定位到最可靠的理论支撑点。它不光是告诉我“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我“为什么是这样”,这种深度解读,对于需要进行参数优化和故障排除的实践者来说,简直是无价之宝。

评分

这本书的收录范围之广,实在超出了我最初的想象,它更像是一个活的化学百科全书,而不是一个固定时点的知识快照。我原以为它会侧重于无机、有机、物化这三大块,但当我偶然翻到关于“分析化学中的仪器原理”那一节时,我被震惊了。它对高分辨质谱、核磁共振波谱仪的原理描述,其深度已经接近于一本专门的分析仪器教材。它没有停留在介绍“这个仪器能测什么”,而是详细剖析了离子源的类型、质量分析器的分辨率极限是如何通过离子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来确定的。同样,在环境化学的部分,它对污染物降解途径的描述,涉及到了光化学、微生物代谢、以及复杂的土壤吸附平衡,这些内容通常需要在好几本不同的专业书里才能拼凑齐全。这种百科全书式的广度,意味着我可以在这本书里完成从基础理论到尖端应用、从宏观现象到微观机制的无缝切换。它提供了一个统一的知识平台,让我在进行跨学科研究时,不再需要频繁地在不同的书籍和数据库之间跳转,极大地提升了研究的连贯性和效率。它真正做到了“一册在手,基本无忧”的境界。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可以说是相当的“老派”和“学院派”,但又带着一股难得的、近乎文学性的严谨。它不是那种试图用轻松幽默的语言来“讨好”读者的科普读物,而是以一种近乎学术论文的精准度来陈述事实和理论。我发现自己在使用这本书时,需要保持一种高度的专注力,因为它不会为你的理解力打折扣,所有的背景知识都默认读者已经有所涉猎。但这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它尊重了化学的内在逻辑,要求读者与之匹配。例如,在阐述热力学基本定律时,它没有过多地用日常生活的类比来稀释概念的本质,而是直接从状态函数和路径函数的数学定义切入,一步步推导,逻辑链条严密到无可挑剔。这种写作方式,迫使我不断地回顾和巩固我已有的基础知识,与其说是“查阅”,不如说是进行了一次次深入的“知识重塑”。每当我读完一个条目,总有一种“原来如此,原来如此精妙”的感觉,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是什么”,而是让你去体会这个概念是如何在一个宏大的理论体系中被精确定义和支撑起来的。这对于那些希望将化学知识从“知道”提升到“理解并内化”层次的学习者来说,是最好的磨刀石。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说实话,一开始吸引我的,是那种老派的、厚重的质感,让人联想到知识的沉淀和权威性。我本来以为这会是一本枯燥的工具书,但当我翻开目录那一刻,心里咯噔一下,立刻感到一种被知识洪流淹没的震撼。它不像我以前见过的那些按元素周期表或功能分组排列的化学参考书,这份“大辞典”的编排逻辑,似乎更侧重于概念的内在联系和历史发展脉络。举个例子,光是关于“键合”这个词条的展开,它就不仅仅是罗列出离子键、共价键这些基本定义,而是深入到了轨道杂化、分子轨道理论的早期探索,甚至提到了不同时期科学家对于化学键本质理解的哲学思辨。我花了一个下午的时间,仅仅在“催化”这个章节里打转,发现它对不同类型催化剂的归纳,细致到连某些已经被淘汰的古老工业催化工艺都有详细的描述和配图,那种对化学史料的尊重和挖掘深度,是其他任何一本我手头上的教材或手册都无法比拟的。它更像是一部浓缩的、活态的化学发展史,而不是冷冰冰的知识堆砌。我尤其欣赏它对那些边缘交叉学科名词的收录,比如有机金属化学和生物无机化学的交汇点,那种跨领域的串联,让人在查阅一个具体反应机理时,不知不觉就拓宽了研究的视野,完全超出了我预期的“辞典”范畴。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和字体选择,真的体现了一种对读者体验的深思熟虑,完全不像那些为了省墨水而把字印得像蚂蚁一样的工具书。我通常在实验室里工作时间较长,光线条件不总是最佳,但《化学大辞典》的纸张选择非常考究,光线反射柔和,即便长时间盯着那些密密麻麻的化学结构式和复杂公式,眼睛的疲劳感也减轻了不少。尤其要提到的是,那些结构式的绘制,清晰度极高,立体感很强,即便是立体化学结构中的手性中心和键的穿插关系,也通过精妙的线条和阴影处理得一目了然,这在学习有机合成路线时至关重要。我曾被一些教科书上模糊的“烟雾缭绕”般的结构图困扰过,但在这里完全没有这种问题。而且,它的术语翻译和规范性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例如,对于一些历史上存在多个别称的化合物,它都能在主词条下用小号字体注明所有公认的或旧有的名称,并在这些名称处设置跳转标记,确保我在查阅老文献或跨国界的资料时,不会因为翻译的细微差异而产生误解。这不仅仅是一本化学书,它简直像是一个专业的文献校对员,替我把关着每一个专业术语的准确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