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名:神经病学(第3版/八年制/配增值)
:118.00元
售价:118.0元,便宜0.0元,折扣100
作者:吴江,贾建平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2-01
ISBN:9787117205702
字数:
页码:
版次:3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吴江、贾建平主编的《神经病学(第3版)》是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规划教材。教材共 分二十四章,内容包括:绪论,神经系统的解剖、生 理及损害表现的定位诊断,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 和体格检查,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神经系统疾 病的诊断原则,周围神经疾病等。
  本书除供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作为教材外,也可 作为广大临床神经内科医生*新知识、提高临床工作 能力以及研究生入学考试等的重要参考书籍。
章 绪论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损害表现的定位诊断
节 脑神经
一、嗅神经(Ⅰ)
二、视神经(Ⅱ)
三、动眼、滑车和展神经(Ⅲ、Ⅳ、Ⅵ)
四、三叉神经(Ⅴ)
五、面神经(Ⅶ)
六、前庭蜗(位听)神经(Ⅷ)
七、舌咽、迷走神经(Ⅸ、Ⅹ)
八、副神经(Ⅺ)
九、舌下神经(Ⅻ)
第二节 运动系统
第三节 感觉系统
第四节 反射
第五节 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损害的表现及定位
一、大脑半球
二、内囊及皮质下白质
三、基底神经节
四、间脑
五、脑干
六、小脑
七、脊髓
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节 病史采集
一、主诉
二、现病史
三、既往史
四、个人史
五、家族史
第二节 神经系统体格检查
一、一般检查
二、高级神经活动检查
三、脑神经检查
四、运动系统检查
五、感觉系统检查
六、反射检查
七、脑膜刺激征检查
八、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第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节 腰椎穿刺和脑脊液检查
一、腰椎穿刺
二、脑脊液检查
第二节 神经系统影像学检查
一、头颅平片和脊柱平片
二、血管造影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三、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四、磁共振成像
第三节 神经系统电生理检查
一、脑电图和脑电地形图
二、脑诱发电位
三、脑磁图
四、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
第四节 经颅多普勒超声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一、经颅多普勒超声
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第五节 放射性同位素检查
一、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三、脊髓腔和脑池显像
四、脑血流量测定
第六节 脑、神经和肌肉活组织检查
一、脑活组织检查
二、神经活组织检查
三、肌肉活组织检查
四、皮肤神经活组织检查
第七节 基因诊断技术
第八节 神经系统辅助检查的合理使用
第五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
一、定位诊断
二、定性诊断
三、临床思维的注意事项
第六章 周围神经疾病
……
第七章 脊髓疾病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第九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第十一章 运动障碍性疾病
第十二章 癫痫
第十三章 头痛
第十四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第十五章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性疾病
第十七章 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第十八章 自主神经系统疾病
第十九章 副肿瘤神经综合征
第二十章 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精神障碍
第二十一章 睡眠障碍
第二十二章 神经系统危重症监测与治疗
第二十三章 内科疾病神经系统并发症
第二十四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致谢
吴江,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2001-2013年任吉林大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委、脑血管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吉林省医学会神经病学专科委员会主任委员、吉林省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长春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吉林省抗癫痫协会会长。《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和《医学参考报一神经内科频道》主编、《中华神经科杂志》等10余本杂志编委。先后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发表论文180篇,其中SCI 34篇。科研获奖共7项。为国家、吉林省和吉林大学神经病学精品课程和吉林省**教学团队负责人。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分别主编了全国高等学校八年制临床医学《神经病学》规划教材1~3版,并获省教育厅普通高等学校**教材二等奖1项,获吉林大学本科**教材一等奖2项。曾获吉林大学“教学示范教师奖”、第六届吉林省高等教育学校教学名师奖。培养博士研究生29名,硕士研究生62名。在临床**线工作37年,曾获白求恩名医奖、第四届中国医师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贾建平,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重点学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兼任首都医科大学神经病学系主任、神经病学研究所所长、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分会前任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组长。担任国际知名杂志Alzheimers’&Dementia;编委、《中华神经科杂志》副主编、《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执行主编、《脑与神经杂志》副主编等。主持并参与了国家973、863、科技部十五攻关项目、十一五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共计20余项。在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发表SCI论文120余篇,主编*作20部,参编(包括副主编)*作25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奖17项。2006年被评为北京市十百千人才中的“十”**层次人才,2008年获得中国医师奖,2009年获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009年被评为北京市卫生系统神经病学领军人才,2010年荣获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奖,2013年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我是一名在读的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接触过不少医学教材,但这本《神经病学 第3版》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首先,它的内容编排逻辑性很强,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到临床,层层递进,让我能够很清晰地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复杂性。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也非常精美,很多关键的解剖结构和病理过程都通过生动的图像得到了展示,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大量记忆和理解的医学学生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神经影像学解读的部分,详细讲解了CT、MRI等影像学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作用,并配有大量的典型影像图片,这对于提升我们的影像判读能力非常有帮助。此外,书中对于最新的治疗进展和研究动态也有所更新,比如关于一些新型药物的应用和治疗方法的探索,这让我感受到了医学的不断进步,也激励我保持学习的热情。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引导,它教会我如何去思考、去分析、去解决问题,这是作为一名未来医生最核心的能力。
评分在接触这本《正版包邮 神经病学 第3版》之前,我对神经病学这个学科一直感觉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但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将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通过条理清晰的章节划分和深入浅出的讲解,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我最欣赏的是书中关于神经系统的解剖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它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图解,将大脑、脊髓、周围神经等复杂的结构展示在我的面前,让我不再感到头晕目眩。对于一些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偏头痛等,书中不仅详细介绍了它们的症状和诊断方法,还深入剖析了其发病机制,让我明白了“为什么会这样”。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学习过程,让我对神经病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相信,有了这本书的引导,我将能够更自信、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神经病学知识。
评分我是一名对医学抱有极大热情的初学者,在选择学习资料时,我总是倾向于那些权威、系统且更新及时的教材。这本《神经病学 第3版》完全符合我的要求。它的内容结构设计得非常合理,从基础的神经系统组成,到具体的疾病分类,再到治疗和预后,环环相扣,非常适合初学者建立完整的知识框架。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神经电生理学部分,它详细介绍了脑电图、肌电图等检查方法的原理和临床应用,让我对接下来的临床学习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此外,书中还融入了大量的临床案例,这些案例的真实性和典型性,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神经病学知识的总结,更是对未来医学人才培养的有力支持。
评分拿到这本《正版包邮 神经病学 第3版 八年制 配增值 8年制及7年制(5+3 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用》的教材,我第一个感觉就是“厚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这不单单是纸张的重量,更是知识的厚重感。封面设计简洁大气,点明了主题,也标注了适用人群,让我这个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感到十分亲切。书本印刷质量很高,纸张触感也很好,打开书页,清晰的排版和规范的字体,让人立刻能进入学习状态。翻阅目录,内容划分得非常细致,从神经系统的基础解剖生理,到各种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再到康复和预防,几乎涵盖了神经病学的所有重要方面。特别是看到关于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的章节,感觉内容详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于我们即将走向临床的学生来说,这是非常宝贵的学习资源。我尤其期待书中关于疑难杂症的病例分析部分,希望能从中学习到更多临床思维和鉴别诊断的技巧。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们医学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坚实可靠的知识体系,感觉在准备各种考试和未来临床实践中,有了这本“宝典”在手,底气会足很多。
评分对于神经系统疾病,我一直抱有一种敬畏之心,因为它们往往复杂且难以预测。《神经病学 第3版》这本书,恰恰将这种复杂性梳理得井井有条。它的内容覆盖面广,从常见的神经系统感染到罕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特定疾病的章节,不仅描述了临床表现,还深入探讨了分子生物学机制,这让我对疾病的根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的参考文献也十分丰富,这表明其内容是基于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我本人对神经科学的研究很感兴趣,这本书为我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激发了我进一步探索神经科学奥秘的动力。我认为,任何对神经病学有深度学习需求的人,都不应该错过这本书。
评分我是一名已经毕业多年的临床医生,工作之余,我一直保持着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和更新。偶然间看到了这本《神经病学 第3版》,我抱着尝试的心态翻阅了一下,结果被其内容所吸引。虽然我已经有了一定的临床经验,但这本书依然能带给我很多新的启发。它不仅涵盖了神经病学的基础知识,更在一些前沿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例如神经免疫学、神经遗传学等,这些都是我工作中可能接触到但并不深入了解的领域。书中对于一些复杂病例的分析和处理思路,也给我提供了新的视角。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神经康复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在很多老教材中可能不够突出,但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这本书的更新速度和内容深度,让我看到了医学教育在不断进步,也提醒着我作为一名医生,永远不能停止学习的脚步。
评分作为一名即将步入临床实践阶段的医学生,我深切体会到理论知识的扎实和临床技能的培养同样重要。这本《神经病学 第3版》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它在保持高度学术性的同时,也注重将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书中的诊断思路分析部分,通过一步步的推理,引导读者如何从病史、体格检查以及辅助检查中提取关键信息,最终做出准确的诊断。这对于培养我的临床思维能力至关重要。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鉴别诊断的章节,它详细列出了各种相似疾病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并给出了明确的鉴别要点,这能有效帮助我避免漏诊和误诊。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耐心地指导我如何在复杂的临床情境中做出明智的决策。
评分对于我们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一本好的专业教材是进入临床实践的基石。这本《正版包邮 神经病学 第3版》绝对是这样一本值得信赖的教材。它的内容组织非常贴合临床实际需求,例如在讲解脑卒中时,不仅详细描述了不同类型的脑卒中,还提供了具体的急诊处理流程和康复训练建议。书中的影像学图片清晰且具有代表性,让我能够更好地将书本知识与实际影像学检查联系起来。而且,它还针对八年制和七年制(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的需求进行了优化,体现了对不同教育模式的尊重和适配。这本书的增值部分也让我感到惊喜,这意味着它可能包含了一些额外的学习资源,如在线视频、模拟练习等,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巩固知识非常有益。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内容全面、实用性强、具有很高教学价值的神经病学教材。
评分作为一名准备考研的医学本科生,我对专业教材的深度和广度有着很高的要求。这本《神经病学 第3版》可以说完全满足了我的需求。它在内容上的严谨性和全面性让我惊叹,每一个章节都经过了精心的打磨,细节之处也毫不含糊。我注意到书中对于一些经典病例的讨论非常深入,作者引用了大量的文献和研究成果,并对不同的观点进行了评述,这使得我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到学术界的前沿动态和争议焦点。这对于培养我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至关重要。书中的语言风格也很专业,但又不失清晰易懂,即使是对于一些复杂的概念,也通过通俗易懂的解释和生动的例子来阐述,让我能够快速掌握。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疾病发病机制的探讨,深入浅出的讲解让我对疾病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症状描述。这本书,无疑将成为我考研复习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
评分这本《神经病学 第3版》以其精良的制作和扎实的学术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为一本高等医学教育的教材,它在语言的严谨性、逻辑的清晰性以及内容的科学性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原则的阐述,它不仅提供了详细的药物治疗方案,还强调了综合治疗的重要性,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以及心理支持等方面,这是一种非常全面的医学理念。此外,书中还对近年来神经病学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和争议进行了探讨,例如干细胞治疗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前景,这让我感受到了学科发展的活力和前沿性。这本书不仅是学习的工具,更是一种思想的启迪,它鼓励我去思考医学的未来,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评分书有破损,不高兴
评分很好
评分不错,是正版。快递也比较快,爱学习的人赶快下手吧。
评分书质量挺好的,物流也挺快
评分好的
评分看着像是正版的,印刷纸质都很好。发货物流也快。
评分还不错哦
评分目测应该是正版,就是快递差了点,送来时外包装都烂了,封面上有个深深地划痕。
评分看着还可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