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入門教科書
作者:堀口俊英
出版社:楓葉社文化
出版日期:2013/12/09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866033759
規格:平裝 / 200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出版地:台灣
———————————————————————————————
內容簡介
除了沖煮咖啡、製作各種咖啡相關飲品,你還可以學習更多……
如果你想晉級成為「咖啡達人」,本書將是陪伴你入門的第1本書!
作者崛口俊英為開業超過20年的達人級咖啡行家,為了找出「至美味的咖啡」,他踏遍了全世界著名的咖啡產地、並鑽研各種葡萄酒,讓自己的嗅覺與味覺更敏銳、更精進,而今,他將這門研究多年的學問集結成冊,希望讓有心想在咖啡這塊領域上鑽研的讀者們,能在這本書裡找到學習的法門。
首先是咖啡的基礎知識,以清楚的圖文編排,介紹咖啡的構造、產地、品種以及栽種的方式,並詳細拆解精製咖啡的方法,包括:自然乾燥式、水洗、半水洗、日曬、蘇門答臘式,一一說明乾燥的流程。接下來入門課的部份,將條列生豆的品質、與各國精品咖啡的推動與市場特色,並介紹有機咖啡、蔭栽咖啡、公平貿易的咖啡,喜愛喝咖啡的人,也要懂得如何保護咖啡的生態;以及常常聽說的咖啡杯測,它的流程究竟又是如何?在此都為您詳盡的介紹。
烘焙、萃取,則是入門為咖啡達人必定要先學會的兩大技能,本書後半部將回歸技術層面,從選擇烘焙機開始,將豆子的油脂、香氣完美呈現出來,更可以試著自己搭配不同品種的豆子,搭配出綜合咖啡豆的合適比例,最後再以至合適的方法萃取咖啡。每一道細節都是磨練、都是真工夫!
本書特色
◎基礎入門:從咖啡的構造、產地、品種與栽種方式的介紹,到如何精製咖啡、沖煮、烘焙,新手入門必學!
◎專業評測:學會沖煮咖啡還不夠,瞭解咖啡豆的評測方式和標準,是精品咖啡學的第一步,升級專業必備!
◎產區報導:作者親自走訪全球的十七個咖啡產區、xx間莊園,並分析品種、香味、等級,行家觀點必看
作者簡介
堀口俊英
1990年於世田谷區開業,現為(株)咖啡工房HORIGUCHI的董事長,目前也透過堀口咖啡研究所,進行LCF的營運、舉辦座談會、協助開業等事項。
身為日本精品咖啡協會(SCAJ)理事、日本咖啡文化學會理事,並具有美國精品咖啡協會認可的杯測師執照,另外亦出版下列著作:《咖啡的品評技術》(2000年柴田書店出版?已絕版)、《精品咖啡介紹》(2005年旭屋出版)、《我的美味咖啡品嚐法》(2008年大泉書店出版)、《咖啡完全指南》(2009年Natsume出版)、《享受美味咖啡的生活》(2009年PHP研究所出版)、《開設手工鄉村咖啡館》(2009年東京地圖出版)
咖啡工房HORIGUCHI
與全球各地的優質莊園、農會合作,並維持長久貿易關係。常以一貨櫃單位進口全球至高價的精品咖啡,並引領世界精品咖啡市場趨勢。
堀口咖啡研究所
致力於咖啡的栽種、精製與香氣等研究,並進口與販售合作莊園、農會的生豆,每年約舉辦120次座談會,並協助咖啡廳、咖啡館與咖啡豆專賣店的開業事務。另外,該研究所也從事LCF組織的運作,日本目前約有95家店舖屬於此組織。
这本书的排版和设计也让我眼前一亮。不是那种密密麻麻充斥着文字的学术论文风格,而是留有大量的空间,穿插着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图表。比如,在介绍不同冲煮器具的章节,每一个器具旁边都配有实物照片,甚至还有一些标注了关键部分的示意图,让你一目了然它的构造和操作要点。我特别关注了关于“手冲咖啡”的部分,之前我总是凭感觉去操作,水温、水流速度、研磨度,都是乱来的。这本书里,它把手冲咖啡的每一个步骤都拆解开来,并且给出了具体的参数建议,比如水温多少度最适合某种豆子,水流的速度应该保持怎样的节奏,研磨度又该如何调整才能达到最佳萃取。更重要的是,它还解释了为什么这样做,比如水温过高容易萃取出苦味,水流太快则萃取不足。这种“知其所以然”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豁然开朗,也更有信心去尝试和调整自己的冲煮手法。我尝试按照书里的方法,用我常用的挂耳包,结果风味真的有了明显的提升,那种微妙的酸甜感和清爽的余韵,是我之前从未体会过的。
评分总的来说,这本《咖啡入门教科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实用”和“有趣”。它没有故弄玄虚,没有卖弄概念,而是脚踏实地地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用最清晰的语言,最直观的图示,把复杂的咖啡世界展现在我面前。我不再是那个只能随手抓起一包速溶咖啡,然后祈祷它不要太难喝的“小白”了。现在,我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合适的咖啡豆,用我喜欢的冲煮方式,萃取出一杯让我满意的咖啡。这本书就像一个温暖的向导,引领我走进了咖啡的美妙世界,让我体会到了咖啡的丰富层次和独特魅力。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咖啡指南,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启迪,它教会我如何去细致地品味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如何去发现那些被忽略的美好。
评分这本书在“咖啡与健康”这个话题上,也提供了一些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我一直对咖啡是否对身体有害持观望态度,市面上信息也比较杂乱。这本书则比较客观地分析了咖啡中含有的一些成分,比如咖啡因、抗氧化剂等,并且引用了一些研究成果,说明适量饮用咖啡可能带来的益处,比如提神醒脑、提高新陈代谢等,同时也提到了过量饮用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比如失眠、心悸等。它不是那种夸大其词的健康宣传,也不是那种危言耸听的负面报道,而是以一种理性的态度,帮助读者了解咖啡的营养价值和潜在风险。这让我觉得,喝咖啡不只是为了口感,更是一种了解身体反应、与生活平衡的艺术。我也了解到,不同的咖啡品种和冲煮方式,其营养成分也会有所不同,这让我对未来的咖啡选择有了更细致的考量。
评分第一次翻开这本《咖啡入门教科书》,我脑海里闪过的念头就是:终于有本让我觉得“读得懂”的咖啡书了!市面上那些动辄谈论“风味轮”或者“烘焙曲线”的书,读起来总是让人望而却步,感觉自己离那个神秘的咖啡世界越来越远。但这本书不一样,它的语言非常朴实,就像是一位资深咖啡师在你耳边娓娓道来,从最基础的咖啡豆品种讲起,每一种豆子背后都有它的故事,它的产地,它的风味特点,而且还会告诉你,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这些细节的铺垫,让我觉得咖啡不再是冷冰冰的学问,而是充满了人情味和地域色彩。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新鲜度”的章节,我之前一直以为咖啡豆只要没过期就能喝,看了才知道,原来咖啡豆从烘焙那一刻起,风味就开始流失,如何判断新鲜度,又该如何储存,书里都有非常详尽的指导,甚至还提到了包装袋上的排气阀有什么用。这些看似微小的知识点,却能瞬间提升我对咖啡品质的认知,也让我对家里那台不便宜的咖啡机有了更深的敬畏之心,原来它需要的是“好”的咖啡豆,而不是“能喝”的咖啡豆。
评分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品鉴”环节的讲解。我以前总是觉得品鉴咖啡是件很玄乎的事情,需要很多“专业术语”才能描述。但这本书却用非常通俗易懂的语言,教会我如何去“听”咖啡的声音,“闻”咖啡的味道,“尝”咖啡的层次。它没有强迫你去记住那些复杂的风味词汇,而是引导你去关注咖啡在口中留下的感觉,是清爽的还是厚重的,是明亮的还是沉闷的,有没有让你联想到什么水果、花朵或者坚果。我跟着书里的练习,尝试去分辨不同的咖啡风味,刚开始有些吃力,但慢慢地,我发现自己真的能捕捉到一些之前忽略的细微差别。比如,我之前总觉得咖啡就只有苦和酸,现在我能分辨出不同的酸度,有的是柠檬的明亮,有的是浆果的柔和;也有不同的苦味,有的是巧克力的醇厚,有的是坚果的焦香。这种“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让我觉得品鉴咖啡不再是高不可攀的技能,而是人人都能掌握的乐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