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朱元璋传
定价:29.8元
作者:吴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7-01
ISBN:9787214162656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朱元璋的人生经历极富传奇色彩,实现了从乞丐到帝王的成功逆袭。
2作者吴晗精于明史的研究,是朱元璋研究领域的人物。
3对于朱元璋的功过是非,吴晗作出了全面、的评述。
4二十世纪四大传记之一,在明史研究和传记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意义和价值。
内容提要
作为明朝的建立者,朱元璋抒写了一个不朽的传奇。他幼时家贫,曾为地主放牛,后入寺当了和尚。正值乱世,他参加反抗元朝的红巾军,在战争中崭露头角。终击败各路农民起义军,登上了至高无上的皇帝宝座,建立了后一个汉家王朝。
一方面,朱元璋颇有远见,求贤若渴,平定天下。另一方面,他又残酷无情,在晚年时将当初的开国功臣一个个诛杀殆尽。对于朱元璋的功过是非,吴晗对其作出了全面、的评述,因此,本书在明史研究和传记文学史上都有着非凡的意义和价值。
目录
作者介绍
吴晗(1909—1969)
原名吴春晗,字伯辰,浙江金华义乌人。历史学家,中国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朱元璋研究领域的人物。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云南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学术委员等职。
吴晗毕生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十分重视历史知识的普及,主编了《中国历史小丛书》和《外国历史小丛书》。尤精于明史的研究,代表作有《朱元璋传》《读史札记》《明史简述》《历史的镜子》等。
文摘
四 晚年的悲哀
朱元璋的智力极高,长于计谋,看得远,见得大处,当机立断,更善于接受好建议,不自以为是。统一以后,和群臣有一番检讨的话:“我生在天下大乱的年头,被迫投军,原不过是为了活命。到渡江以后,看这一群拥兵割据,称王称帝的,打家劫舍,全不成材料。内中张士诚、陈友谅强大,士诚地方富庶,友谅军力强大,我没有别的可夸,只靠不乱杀百姓,说话算话,刻苦做事,和大家同心一力,挣出这个基业。开头夹在吴、汉两大国之间,士诚尤其逼近,有人主张先向东吴进攻,我的看法是友谅志骄,士诚器小,志骄的好生事,一要争取主动,器小的没长远打算,总是被动,所以决定先攻友谅。鄱阳湖这一场决战,士诚果然不能出姑苏一步和友谅呼应!假使当时先攻士诚,浙西坚守待援,友谅一定空国而来,我便被迫两线作战,腹背受敌了。两个都吃掉以后,举兵北伐,而所以先取山东,次下河洛,止住潼关西进之师,不急攻秦陇,是什么道理呢?因为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思道都是百战之余,绝不肯轻易服输,而且,大兵西入,正好促成他们联合,团结抵抗,一时也占不了便宜;不如出其不意,直取大都,根本既除,然后西进,张李望绝势穷,不战而克。可是,扩廓还是力战到底,费了多少事。假定不取北平,就和关中军决战,又是两线作战形势,胜负就很难说了。”尽量避免两线作战,机动地争取主动,敏捷地运用对方弱点,转变形势,集中兵力使敌人处在被动地位,知己知彼,在战略上是完全成功的。
在另一场合,他又申说:“元朝末年,人君安逸不管事,臣下跋扈不听命,胡乱花钱,想尽主意剥削,水旱灾荒,年年都有,闹得天怒人怨,到处反叛,群雄角逐,割据地方。我没有办法,为了自救,才参加红军;到了兵强地广,才东征西讨,削除群雄,开拓土地;这时候,中国已非元朝所有了。元朝皇帝如能小心不偷懒,不专讲享受,臣下尽心做事,不贪污,不争权夺利,怎么会引起这次大革命?又怎会造成割据分裂的局面?由此看来,我取天下于群雄之手,非于元朝之手,是很明白的。”
以后,洪武四年(1371年)灭夏,十四年定云南,二十年取辽东,事前都由他自己决定战略,制敌决胜,事后的绥靖建置,也完全用手令指示。诸将不过奉行命令,完成任务而已。
大大小小的事务,一定亲自办理,天不亮就起床办公,一直到深夜,没有休息,也没有假期,更谈不到调剂精神的娱乐。因为照习惯,一切事务处理,臣僚建议,都用书面的奏章,成天成年看奏章,有时也难免感觉厌倦,尤其是卖弄学问经济,冗长不中肯的报告。洪武八年(1375年),刑部主事茹太素上万言书申说事务,元璋懒得看,叫中书郎王敏朗诵,读到:“才能之士,数年来幸存者百无一二,今所任率迂儒俗吏。”发了脾气,把太素找来大骂,打了一顿。第二天晚上,又叫宫人读了一遍,仔细想想,也还有点道理,建议的有四款着实可以照办,不由得叹一口气说:“做皇帝难,做臣子也不容易啊!我要听老实话,要听切实情事的,文词太多,摸不清要点所在,太素所说的要
点,有五百字也够说清楚,搞了这一大堆,何苦来?”上朝时,面谕中书,特定奏对式,不许繁文乱听,从此读奏章省了不少精力。到废中书省以后,六部府院直接对皇帝负责,政务越发繁忙。据洪武十七年(1384年)九月间的统计,从十四日到二十一日,八天内,内外诸司奏札凡一千六百六十件,计三千三百九十一事,平均每天要看或听两
百多件报告,要处理四百多件事。虽然精力过人,拼着命干,到底是上了年纪的人,有点儿觉得吃力了。
他是赤手空拳起家的,除自身而外,三个哥哥和几个堂房兄弟,都在壬辰那年死去,父系亲属只有亲侄文正三人,真是“门单户薄”。母族绝后,妻族也死绝了。到文正被杀后,诸子幼弱,基业还未稳定,孤零零一个人,高高在上,找遍周围,没有一个人可以寄托心腹的,得撑持着,时刻警戒着,提心吊胆,不让别人暗算。正如驶着独木船,水把独木船冲得团团转,几十年到不了岸,看着水是敌人,礁石是敌人,连天空飞的乌鸦也是敌人,谁都要害他,都在讥笑他、讽刺他。从得了大权,做了皇帝之后,害了高度的紧张病、猜疑病、恐惧病。
早年过的是衣食不足的穷苦生活,中年在军队里,在兵火喧天,白刃相接的紧张生活中,抓住了权力,四十岁以后,把全副精力放在处理事务、防备假想敌人上。体力消耗之外,加上无数妃妾的宫廷生活,加上对人对事的极度不安,精神永远集中在怎样保持那份大家当的问题上。他有心跳的病症,宋濂以为应该清心寡欲。时发高热病,做怪梦,幻想在梦中看到天上神仙宫阙。平时喜怒不常,暴怒到失常态。性格变得更加残酷、横暴,寻求刺激,要发泄,为一句话、一个字就打人、杀人,用许多种离奇的刑罚来折磨人、屠杀人。他害的是一种虐待狂的病症,用别人的痛苦来减轻自己的恐惧。
可惊的是虽然精神失常,智力却并不减退。大儿子朱标忠厚仁慈,有点像汉惠帝,接受了当时好的教育。老皇帝过了五十岁生日之后,精力有点不济事了,让大儿子来帮忙,裁决普通政务,一来是分劳,二来也是训练这下一代皇帝办事的能力,指望太子是汉文帝,不是汉惠帝。可惜父子俩性格正好相反,也和他的同乡皇帝父子一样,一个严
酷,一个宽大,父子间有时也不免闹冲突。老皇帝眼见得一代不如一代,只好叹一口气,闷在心里,索性自己动手,大兴党狱,杀尽了所有不顺眼的文武官员,斩除荆棘,铺平道路,好让儿子做现成皇帝。
好容易皇太子的学业和政治训练都够满意了,元璋以为付托得人,这份产业牢靠稳当,放得下心了,却又变生意外,太子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病死。六十五岁的老皇帝受了这致命的打击,糊涂了大半天说不出话,身体一天天虚弱下去,头发胡子全变白了。
太子死后,立太子嫡子允炆皇太孙,才十六岁。
皇太孙的性格极像他的父亲,年纪又小,没经过训练。祖父虽然也让跟着办事,终是替他发愁,怕他挑不下这副担子,诸将大臣将来会不服调度。只好又动辣手,借题目大批杀人,杀得将帅一空,连傅友德、冯胜那样仅存的开国元勋,说不出一丝道理,也顺手杀了。想着小孙子不会有人来作难,做祖父的算是用尽了心血了。
他的政治能力,部分从实际经验得来,部分从历史教训得来。他以为皇位继承是维持帝国和平重要的制度,必须有一个规定的严密的法则,才不会引起宗族间的纠纷、政变。好的办法是宗法制度下的嫡长承袭。在皇太子正位后,为了要使诸王安分,保护扶持大宗,洪武五年命群臣采汉唐以来藩王善恶可为劝戒的,编作一书,名为《昭鉴录》,颁赐诸王。皇太孙正位以后,用同样的意思编了一书,叫做《永鉴录》。二十八年(1395年)又颁布《皇明祖训》条章,把一切做皇帝、做藩王和臣下所应遵守的,不该做的事,都详细记载,并定制后代有人要更改祖训的,以奸臣论,杀无赦。希望用教育、用制度,使各藩王忠心服从这未来的小皇帝,朱家的族长。
可惜这一番心思都白用了,第二子秦王,第三子晋王雄武有野心,见太子仁懦,都不肯安分,先后被发觉,要治重罪,太子尽力解救,才得无事。太子死后,二十八年(1395年)秦王死,三十一年(1398年)晋王死,都死在老皇帝之前,算是没有闹出大花样。费尽了心机,父子兄弟间还不免钩心斗角,时刻提防着,这对于老皇帝自然也是精神
上的打击。
猜疑病、迫害狂,愈来愈重,身体愈衰弱,精神愈不安定,脾气更坏。体力、精神交互影响,到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他已经七十一岁了,五月间病倒,不能动弹,躺了三十天,告别所手创的帝国,离开继承人和笑容满面的臣民,结束了一生恩怨,安静地死去。
刽子手死后还杀了一批人:侍寝过的宫人一律殉葬,家属由政府养活,叫做朝天女尸。
葬在南京城外的孝陵,谥曰高帝,庙号太祖。永乐元年(1403年),谥神圣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嘉靖十七年(1538年)增谥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
遗嘱里有一段话:“朕膺天命三十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忧危积心”四字,说出了这位皇帝一生在恐慌猜疑中过日子,
“日勤不怠”说出如何用全副心力来保持这份大家当。
太孙即位,不久,燕王棣果然起兵造反,援引祖训,以靖难为名。建文四年(1402年)篡位自立,是为明成祖。离老皇帝之死还不到五年。
元璋的相貌不很体面,晚年尤其难看,一脸凶相。曾找了许多画工,画像十分逼真,总不洽意。后来有一个聪明人画的像,轮廓有点像,却一脸和气,充满了慈祥的样子,这才对了窍,传写了多少本,分赐给诸王。这两种不同的画像,到现在都有传本。
读完《朱元璋传》,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吴晗先生的笔触,不仅仅是在勾勒一个帝王的生平,更像是在解剖一个时代的脉络,探究一位传奇人物的内心世界。他没有简单地将朱元璋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英雄,而是深入挖掘了他作为一个贫苦出身的农民,如何在乱世中挣扎求生,如何一步步登上权力的顶峰。书中对朱元璋早年经历的描绘尤其令人印象深刻,那些饥饿、贫困、失去亲人的痛苦,都被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仿佛能感受到他当年身处的绝望与无助。这种真实感,使得朱元璋这个人物不再是冰冷的历史符号,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挣扎的普通人。吴晗先生在分析朱元璋的性格形成时,也显得尤为细腻,他将朱元璋的猜忌、多疑、残暴,与他早年的经历、所处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让我们理解了这些看似负面的特质,其实是他那个时代特定生存环境下产生的必然。他不是简单地否定朱元璋,而是试图去理解他,去解释他之所以成为朱元璋的原因。这种客观而深刻的分析,让这本书超越了一般的历史叙述,更具有思想的深度。
评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并不是那种只关注重大历史事件的流水账。吴晗先生的叙述方式非常注重细节,他会从朱元璋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甚至是他处理政务时的细微举动来展现人物的性格和当时的社会状况。例如,书中关于朱元璋如何对待功臣,如何处理叛乱,如何制定律法,都有非常细致的描写。这些细节不仅仅是为了丰富内容,更是为了构建一个立体而真实的历史图景。你会发现,朱元璋的决策并非总是深谋远虑,有时也充满了个人情感的因素,甚至是冲动和误判。正是这些不完美之处,让朱元璋这个人物显得更加真实可信。吴晗先生在书中也穿插了不少当时的社会风俗、文化背景的介绍,这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朱元璋所处的那个时代,以及他的行为在当时语境下的合理性。他并不回避朱元璋的暴政和残酷,但同时也指出了他在统一中国、恢复生产、整顿吏治等方面的贡献。这种辩证的视角,让我对这位历史人物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而不是简单的非黑即白。
评分读《朱元璋传》的过程,就像是在跟一位博学而睿智的长者对话。吴晗先生的文字功底深厚,他的叙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但又不失文学性。他能够用非常凝练的语言,勾勒出宏大的历史画卷,同时也能描绘出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我尤其欣赏他对于朱元璋性格的剖析,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深入到其心理根源。他通过对朱元璋成长环境、早年经历的梳理,解释了他为何会对权力如此渴望,为何会表现出极度的猜忌和不安全感。这种解读,让读者能够理解,即使是那些令人发指的暴行,背后也可能有着深刻的个人原因和社会原因。书中对于朱元璋与他的文臣武将之间的互动描写也相当精彩,那些政治博弈,君臣之间的试探与制衡,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不仅仅了解了朱元璋,更对明初的政治生态、社会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皇帝的传记,更是关于权力、人性以及历史洪流的一部深刻的思考。
评分不得不说,《朱元璋传》是一本非常有分量的历史读物。吴晗先生以其严谨的史学态度和卓越的叙事能力,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充满争议却又极其重要的历史人物。我从书中看到了一个在极端贫困和压迫中崛起的灵魂,他的每一个选择,每一个决定,都充满了那个时代烙印。这本书让我最感动的,莫过于作者对朱元璋底层出身的深切关注,以及如何从这个视角去理解他日后的统治。朱元璋的出身,决定了他对权力有着异乎寻常的需求,对潜在威胁有着近乎偏执的警惕。书中对“胡惟庸案”、“蓝玉案”等重大政治事件的分析,都显得非常透彻,吴晗先生不仅仅是陈述事件的经过,更重要的是揭示了这些事件背后隐藏的政治斗争和朱元璋的政治手腕。虽然书中描写的朱元璋不乏冷酷和残暴,但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他对国家统一、社会秩序重建的决心和能力。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古代政治史和农民起义领袖心理的独特视角,让我们能够以一种更复杂、更 nuanced 的方式来看待历史人物。
评分《朱元璋传》给我的震撼,是一种对历史真实性的重新认识。吴晗先生的文字,仿佛有一种魔力,能够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亲临那个风云变幻的明朝初年。他没有美化朱元璋,也没有过度丑化,而是以一种冷静而客观的态度,剖析了他的人生轨迹和性格成因。我特别喜欢书中对朱元璋早年经历的详细描写,那些在寺庙为僧、乞讨为生的日子,塑造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也埋下了他对底层人民的同情与理解的种子。然而,一旦坐上皇位,他的性格又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变得猜忌多疑,手段残酷。吴晗先生通过对大量史料的梳理和分析,层层剥茧,让我们看到了朱元璋从一个受压迫者到压迫者的转变过程,以及其中的复杂动因。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个皇帝的故事,更是关于权力如何腐蚀人心,以及特定历史环境下个人选择的必然性。它引发了我对历史人物评价的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去理解和评判那些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角色的人物,尤其是那些身上兼具光明与黑暗的复杂个体?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