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程序育儿法

实用程序育儿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霍格 著
图书标签:
  • 育儿
  • 亲子关系
  • 家庭教育
  • 实用技巧
  • 行为指导
  • 儿童发展
  • 正面管教
  • 情绪管理
  • 沟通技巧
  • 教养方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凤凰新华书店旗舰店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0251038
商品编码:12749894270
包装:平装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6-03-01

具体描述



商品参数
基本信息
书名: 实用程序育儿法
作者: (美)霍格 开本:
定价: 42
页数:
现价: 见1;CY=CY部 出版时间 2016-03
书号: 9787550251038 印刷时间: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中心 版次:
商品类型: 正版图书 印次:
内容提要 作者简介

特蕾西·霍格(TracyHogg),世界闻名的实战型育儿专家,被称为“宝宝耳语专家”——她能“听懂”婴儿说话,理解婴儿的感受,看懂婴儿的真正需要。她致力于从婴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在帮助不计其数的新父母和婴幼儿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了一套D特而有效地育儿和护理方法。

梅琳达·布劳(MelindaBlau),美国《孩子》杂志(child)“新家庭(NewFamily)专栏”的专栏作家、记者。

精彩导读

不过,加布里埃尔很有个性,她有自己的想法,并且不惜运用它。养育坏脾气型的小孩能够教会父母有耐心,孩子坚持自己的观点和做法,你不能逼迫他们,否则只会让他们以后变得更加固执。不管是孩提时代还是成年以后,他们都往往非常D立,能够照顾自己,自娱自乐。每天的时刻:5种类型

  脾性是婴幼儿如何度过一整天的关键因素。下面的简短描述及信息来自于我对婴儿的多年观察。我把这些介绍给你们只是D做一个参考,而不是因为你的宝宝的行为举止应该按照某种方式。天使型

  吃:他们通常吃得很香,如果有机会,他们会很乐意尝试新(固体)食物。

  活动:中度活跃,从婴儿时期开始就能D自玩耍。这些婴儿有很强的适应性,很容易带出去。他们也很友好,喜欢互动,擅长分享,除非被别的孩子压制住。

  睡:很容易放下D自睡觉,6周大时能睡很长时间,4个月后上午能好好地小睡2小时,下午睡1个半小时,8个月左右时上午能小睡40分钟。

  情绪:通常很随和、愉快,对刺激或变化不会有过激的反应,情绪稳定,可以预测,父母很容易就能读懂他们,因为他们的情感信号非常明显。因此很少会把饥饿错D成疲劳。

  他常常是被这样描述的:非常乖。别人甚至不知道我屋里有个孩子,像他这样的孩子我可以有5个。我们真是太幸运了。教科书型

  吃:与天使型宝宝很相似,不过开始喂固体食物的时间可能必须晚一点。像炖锅一样,你得看着,小心不要煮过火,对这些孩子你得留意他们的情感信号,常规程序中zui微小的变化都可能让他们发脾气,例如:错过了一次小睡,刺激性的活动,太多人。没有常规程序,他们的生活就会乱成一团麻,zui终制约你的生活。

  他常常是如何被描述的:真是讨人嫌啊,他似乎喜欢一个人玩。我觉得我总是在等着他的下一次发作,他总是要按自己的方式来。培养:父母如何克服孩子的脾性

  脾性不是无期徒刑。尽管本性决定了孩子天生有什么样的脾性,但是孩子的经历——从婴儿时期就得到的培养——也具有同样的影响力。换句话说就是,宝宝的情感世界是由她的脾性(这在她出生几天后就开始显现出来)和她的生活经历以及来自看护人的重要的体验共同决定的。父母可以对孩子的脾性产生有益的影响,或者相反,因为孩子的大脑尚未发育成熟,依然可以塑造。我们知道这一点是因为,许多研究表明,父母的某些行为实际上能够改变婴儿大脑的正常发展轨迹。例如,即使在头一年里,抑郁母亲的孩子比非抑郁母亲的孩子更容易被激怒,更孤僻,不太容易笑。同样,被虐待的婴儿的脑边缘系统和未被虐待的婴儿的脑边缘系统也不尽相同。

  从上面这些J端的例子中我们得知脾性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大脑的塑造也可能以更隐秘的方式进行。我见过敏感型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再羞涩,变成沉着、友善的青少年;我也见过坏脾气型的孩子长大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位置;我知道很多活跃型的孩子成长为负责的领导者,而不是爱惹麻烦的人。但是,反过来的情形也同样存在。任何类型的孩子,不管她天生性情有多好,如果父母没有留意她的需求,她就会有危险:天使型的孩子可能会变成坏脾气型的孩子,教科书型的孩子也可能会变成讨人厌的孩子。

  我不断收到以这样的话开头的电子邮件:“我的孩子以前是个天使型宝宝……”那么发生了什么呢?仔细思考一下杨西的可怜遭遇,杨西是一个出生时约重36千克的健康宝宝。那时他的妈妈阿曼达三十几岁,是一个演艺界律师,和D今很多女性一样,她大学毕业后追求事业的成功,一心想成为合伙人,她二三十岁的时候只关心工作。D她实现了梦想,好莱坞一些大明星成了她的客户时,她遇到了一个名叫马特的同行律师,很快他们就结婚了。婚后,两个人都知道“有一天’’他们会要孩子,因此,D37岁的阿曼达发现自己怀孕时,便抛开了一切顾虑,说:“我想要么现在生,要么永远不生。”

  阿曼达把为公司处理案子时用到的管理技巧用到了婴儿“工程”上。到杨西出生时,她已经布置好了儿童室,橱柜里也摆满了奶粉和奶瓶。她已经计划好母乳喂养,但是希望有点灵活性……以防万一。她打算休假6周后重返工作岗位。

  幸运的是,杨西是那种很配合的婴儿,“非常乖”是早期家里zui常听到的一句话。他睡得好,吃得好,基本上是个快乐的小男孩。D阿曼达按计划回去工作后,她早上给杨西喂奶,白天的时候让保姆喂杨西奶粉,她下班回家后再次给他喂奶。但是D他3个月大时,阿曼达发狂了。“我不知道怎么了,”一天她在电话里哭着对我说,“他睡得没有以前好了。他以前能从11点睡到6点,但是现在他一晚上要醒两三次。夜里我不得不给他喂奶,因为他看上去好像饿了,而用奶瓶给他喂奶他又不喝。因此现在我筋疲力尽,他则完全失常。”

  因为阿曼达太快回去工作,她对没有花更多时间陪儿子感到内疚。她不让孩子保持从一出生就开始的常规程序,而是叫保姆把程序往后推,这样等她回家后就有时间陪他,喂他zui后一顿了。大多数晚上不是让他7点睡觉,而是拖到8点或者9点。尽管他们先前已经开始了密集进食和梦中进食,但是随着常规程序的改变,这些“加餐”方法已经半途而废了。他夜间睡眠变得断断续续,因为上床睡觉时过度疲劳。D他夜醒时,阿曼达求助zui快捷的解决办法——她的乳房——因为她想不起来还能干什么。开始时只是权宜之计,zui后完全变成了无规则养育。突然之间,她的天使型宝宝更像坏脾气型宝宝了,因为他总是哭个不停,无法安慰,他“脱轨”了——脱离了常规程序的轨道。一旦她开始夜间哺乳,杨西就会期待。

目录

致谢

引言

1章 E.A.S.Y.未必容易,但是管用!——让宝宝按有规律的常规程序作息

 E.A.S.Y.常规程序的好处/1

 写下来!/4

 DE.A.S.Y.看起来似乎很难时/4

 开始:针对不同年龄段婴儿的指导原则/8

 头6周:调整阶段/10

 按出生体重制定的E.A.S.Y.程序/14

 6周~4个月:意料之外的醒/17

 46个月:“4/4”和无规则养育的开始/20

 69个月:经受住前后不一致/24

 9个月之后的E.A.S.Y.程序/27

 4个月或更大的时候开始E.A.S.Y.程序/27

 方案/31

2章 即使婴儿也有情感——孩子DI一年的情绪

 探访一个老朋友/35

 我的宝宝有情感生活吗?/36

 婴儿如何感觉/37

 本性:孩子的脾性/41

 每天的时刻:5种类型/46

 培养:父母如何克服孩子的脾性/49

 为什么有些父母看不到/53

 吻合度/56

 信任:形成良好的情绪适应能力的关键/59

 打破信任的纽带/62

 建立信任的12条小建议/66

 延长的分离焦虑:D亲密导致不安全感产生时/68

 D自玩耍:情绪适应能力的基础/73

3章 宝宝的液体食物——头6个月的喂食问题

 食物,美味的食物!/78

 我的宝宝吃饱了吗?多少是正常?/80

 加餐/83

 头6周:食物管理问题/86

 对哺乳妈妈的提醒:如何避免(或纠正)错误的衔乳姿势和奶水不足/91

 痛苦的喂食:胃部不适/99

 6周~4个月:生长突增期/105

 46个月:更稳定的进食/110

 69个月及以上:无规则养育的危险/113

 从乳房到奶瓶:断奶的DI一步/115

 “但是我的宝宝……”:妈妈对断奶的失落感和内疚感/120

 吸杯:我现在是个大孩子了!/121

4章 食物不仅仅提供营养——开始吃固体食物,从此以后一直吃得很开心

 从被别人喂到自己吃的伟大旅程/124

 食物管理:你是在牲口棚里长大的吗?/129

 46个月:做好准备/133

 612个月:救命!我们需要固体食物顾问!/136

 12岁:食物管理不善和食物奥运会/145

 23岁:食物偏好以及其他恼人特征/156

5章 教宝宝如何睡觉——头3个月以及6种原因

 睡得像个婴儿?/164

 六种原因/166

 原因1:缺乏常规程序/169

 原因2:不充分的睡眠程式/174

 原因3:无规则养育/181

 原因4:饥饿/190

 原因5:刺激过度/196

 原因6:不舒服/200

 处理六种原因:哪个先来?/202

 多少睡眠帮助是太多了?/204

 父母的需要怎么能超过婴儿的需要呢?/205

 不适D的干预:3个月前不要使用抱起一放下法/207

 1要的事情1先做/208

 胃食管反流的恶性循环/211

6章 抱起一放下法——睡眠训练工具——4个月~1

 无规则养育的典型实例/215

 什么是抱起一放下法?/217

 34个月:调整常规程序/221

 通过改变4个月大婴儿白天的小睡来解决晚上的睡眠问题/225

 4个月的案例分析:实施4小时E.A.S.Y.程序/228

 46个月:处理老问题/231

 46个月的案例分析:抱得太久/233

 68个月:身体活跃的婴儿/235

 68个月的案例分析:从出生起就不睡觉/238

 8个月~1岁:无规则养育zui严重的时候/240

 8个月~1岁的案例分析:多种问题,一个方案/244

 关于小睡/248

 抱起一放下法不起作用的12种原因/251

7章“我们依然睡眠不足”——1岁以后的睡眠问题

 一个危机/263

 第二年的睡眠问题/266

 第三年的睡眠问题/271

 针对幼儿的睡眠策略/274

 亚D,噩梦般的幼儿/289

 尼古拉斯:(夜间)依赖吃奶来睡觉的婴儿/292

8章 教育幼儿——教给孩子情感适应能力

 “让孩子高兴”的流行病/295

 失控情绪:危险因素/298

 孩子的情感社交类型/299

 环境因素/301

 发育问题/302

 父母的行为/304

 对主观父母的剖析/306

 成为客观父母/309

 收集证据/312

 教你的孩子情感F.I.T./316

 情感和社会能力的转折点:使F.I.T.适合你的孩子/321

 典型的幼儿犯规/325

 如果我的孩子有问题……而他情不自禁怎么办?/334

9E.E.A.S.Y.能办到——早期如厕训练案例

 便盆恐慌/341

 9个月时开始可以E.E.A.S.Y./343

 开始:915个月/348

 如果我错过了较早的“窗口期”怎么办?/352

 依然合作:1623个月/353

 避免权力之争:23岁及以上/355

 如厕困难/357

 关于如厕训练的真正关键/366

10章 正D你以为成功的时候……一切都变了!——12个基本问题和解决问题的12个基本原则

 无法逃避的养育法则/368

 12个基本问题/370

 注意发育的影响/372

 了解你自己的孩子/373

 留意破坏常规程序的因素/375

 保护家庭环境/377

 对无规则养育采取损失控制措施/379

 设计一个方案:解决问题的12个基本原则/381

 多利安的困境:“突然之间不断反抗”/385

 恢复后的忧郁:“我们无法恢复正常”/389

 突如其来的恐惧:“她害怕浴缸”/391

 陌生人焦虑:“临时保姆没法安慰他”/392

 星座/394



内容介绍
七天无理由退货服务


目录
本店全部为正版图书

《育儿的智慧:在爱与规则之间找到平衡》 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以一种既充满爱意又不失原则的方式,引导孩子成长的实用指南。本书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教条,而是深入探讨了育儿过程中普遍存在的挑战与困惑,并提出了一系列基于现实、可操作的理念与方法,帮助家长们构建更健康、更和谐的亲子关系。 核心理念:爱是基石,规则是界限,智慧是桥梁 本书开宗明义地强调,育儿的出发点永远是爱。这种爱不是溺爱,而是一种理解、尊重和支持的爱,是孩子安全感和自信心的源泉。然而,纯粹的爱不足以塑造一个独立、负责任的孩子,规则的建立同样至关重要。规则并非束缚,而是为孩子提供清晰的界限,帮助他们理解行为的后果,学习自我约束,并最终内化成为自我管理的能力。 “智慧”则体现在家长如何灵活运用爱与规则,根据孩子的年龄、性格、发展阶段以及具体情境,找到最恰当的平衡点。它要求家长保持耐心、观察力、反思能力,并愿意持续学习和调整自己的育儿策略。本书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爱意浓浓的家庭氛围中,有效而温和地执行规则,让孩子在规则的保护下,自由而有序地成长。 第一部分:理解孩子,看见真实的他们 认识发展的里程碑: 本部分将带领读者回顾孩子从婴儿期到青春期各个阶段的典型发展特征,包括认知、情感、社交和身体发育。理解这些里程碑,有助于家长设定合理的期望,避免不必要的焦虑,并能更精准地把握孩子的需求。例如,为什么婴儿会尖叫哭闹?为什么学步儿会固执地坚持自己的想法?为什么青少年会叛逆?这些行为背后都有其发展规律可循。 解读行为背后的信号: 孩子的所有行为,无论好坏,都是一种沟通方式。本书将教授家长如何像侦探一样,去解读孩子行为背后的真正意图和需求。例如,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捣乱,可能是在寻求关注;一个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可能是在表达对失去的恐惧。通过深入理解,家长可以从源头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处理表面的现象。 识别和尊重孩子的个性: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拥有不同的气质、兴趣和天赋。本书强调,有效的育儿不是千篇一律的复制,而是要尊重和发掘孩子的个性。如何识别孩子的优势和劣势?如何在家庭教育中支持孩子的兴趣发展?如何避免将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这些都是本部分将深入探讨的内容。 同理心: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 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本书将引导家长练习换位思考,尝试从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感受和想法。当孩子因为一件小事哭闹时,试着去感受他们的失落;当孩子因为一次失败而沮丧时,去体会他们的挫败感。这种同理心的培养,能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被接纳,从而建立更深的信任。 第二部分:建立规则,守护成长的界限 为什么规则如此重要? 本部分将深入阐释规则在孩子成长中的必要性。规则是孩子认识世界、学会与人相处、培养责任感的基石。它们能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理解社会规范,并为他们将来的独立生活打下基础。本书将反驳一些家长可能存在的误解,例如认为规则会压抑孩子的创造力或自由。 如何制定有效的规则? 书中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规则制定原则:清晰、具体、可执行、与年龄相符、以及最重要的——一致性。家长们将学习如何与孩子共同讨论和制定规则,增加孩子的参与感和认同感。例如,与其说“你要听话”,不如说“在吃晚饭前,请把玩具收好”。 温和而坚定的执行: 规则的生命在于执行。本书将聚焦于如何以一种既坚定又不失温和的方式来执行规则,避免使用惩罚、威胁或恐吓。我们将探讨“后果”而非“惩罚”的概念,如何让孩子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自然的或逻辑的后果。例如,如果孩子因为玩耍而错过了睡觉时间,那么他们第二天可能会因为疲倦而影响学习。 处理规则冲突与挑战: 孩子总会有挑战规则的时候,这是成长的一部分。本书将提供应对孩子抵触、撒谎、拖延等行为的策略,重点在于引导孩子学习解决问题,而非仅仅制止错误行为。例如,当孩子撒谎时,不是严厉斥责,而是引导他们思考撒谎带来的负面影响,并鼓励他们说实话。 建立一致性,避免“父母唱戏”: 育儿需要父母双方的合作与一致。本书将探讨如何建立统一的育儿阵线,避免父母之间因为育儿观念不一致而产生矛盾,给孩子造成困惑。同时,也强调了在家庭之外(如学校、祖辈)如何与相关人员沟通,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第三部分:沟通的艺术,连接心的桥梁 倾听:不仅仅是用耳朵: 积极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基础。本书将指导家长如何进行全神贯注的倾听,捕捉孩子话语中的情绪和需求,而不是急于评判或给出建议。例如,当孩子倾诉烦恼时,家长要学会“嗯”、“哦”、“原来如此”,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是被认真对待的。 表达:清晰、直接且充满爱意: 如何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同时又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本书将教授家长如何使用“我”的语言,例如“我看到你没有收拾房间,我感到有点担心,因为我希望我们的家保持整洁”,而不是用“你总是这么懒散”这样指责性的语言。 处理情绪:理解、接纳与引导: 孩子的情绪常常是复杂而强烈的。本书将帮助家长理解孩子情绪的产生原因,并学习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引导孩子的情绪。重点在于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并找到健康的表达方式,例如通过绘画、写作、运动来释放。 解决问题的合作者: 本书倡导一种合作的解决问题模式。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孩子一起思考,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这种方式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立积极的自我对话: 孩子如何看待自己,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的影响。本书将强调家长如何通过言语和行动,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鼓励他们看到自己的优点,并坦然面对自己的不足。 第四部分:养育自我,成为更好的父母 认识父母的成长: 育儿是一个双向成长的过程。本书将引导家长反思自己的童年经历、价值观以及可能存在的育儿误区。认识到父母也是凡人,会有情绪,会有犯错,从而卸下不必要的完美主义包袱。 情绪管理:父母的“内在成长”: 父母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孩子。本书将提供实用的情绪管理技巧,帮助家长在面对压力、挫折时,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将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自我关怀:精力充沛是育儿的保障: 父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是有效育儿的基础。本书将强调自我关怀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合理安排休息、运动和社交,为自己充电,才能更好地投入到育儿中。 寻求支持与学习: 育儿从来不是一个孤军奋战的过程。本书将鼓励家长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包括与伴侣的沟通、与朋友的交流、以及从专业的育儿资源中学习。认识到“求助”并非示弱,而是智慧的表现。 享受过程,看见美好: 育儿的道路充满挑战,但也同样充满惊喜和喜悦。本书将引导读者放慢脚步,去发现和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美好瞬间,从而提升育儿的幸福感。 《育儿的智慧:在爱与规则之间找到平衡》旨在成为家长们的知心伙伴,陪伴他们在育儿的旅程中,以更加从容、智慧和充满爱意的方式,迎接每一个挑战,庆祝每一个成长。本书的语言风格平实易懂,案例丰富,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希望能为每一位渴望成为更优秀父母的读者提供一份宝贵的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育儿书真是太对我的胃口了!我一直觉得市面上那些育儿指南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充满了“绝对正确”的口号,让人读起来很有压力。但这本书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朋友在跟你分享他的心得。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平实,没有故作高深的词汇,读起来感觉非常亲切。比如,书中关于处理孩子“无理取闹”那一段,没有直接给出强硬的管教方法,而是引导我们去思考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和理解,让我这个新手妈妈茅塞顿开。我记得有一次孩子在超市大哭大闹,我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回家后翻到书里的那一章节,发现作者描述的情景几乎就是我经历的翻版。书里提供的解决方案不是一刀切的指令,而是提供了一套可以根据孩子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的框架。这让我感到非常受用,因为我知道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的是个性化的应对策略,而不是僵化的教条。这本书的实用性在于它的“可操作性”,它不是让你看完就束之高阁,而是让你忍不住想立刻拿去实践。

评分

说实话,我本来对市面上所有的育儿书都持保留态度,觉得它们大多是为那些生活节奏慢、时间充裕的家庭设计的。但这本读下来,我发现它的设计理念是为现代忙碌的职场父母量身定做的。它的语言精炼,没有冗长的铺垫,直奔主题。我最喜欢它关于“高效沟通”的章节,它没有要求我们每天花几个小时进行所谓的“高质量陪伴”,而是教我们如何在碎片化的时间里实现高质量的连接。比如,作者提到一个“十分钟专注法则”,即每天抽出十分钟,全身心投入只为孩子做一件事,哪怕只是安静地听他讲完他今天遇到的所有“重要”小事。这个方法的执行门槛极低,效果却出奇地好,极大地缓解了我因为工作忙碌而产生的愧疚感。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尊重了父母的时间限制,提供的解决方案是切实可行,而非空中楼阁。

评分

我最近在找一本能真正解决实际问题的育儿参考书,结果偶然发现了这本。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结构安排上非常巧妙。它没有按照孩子年龄段进行机械式的划分,而是围绕着几个核心的育儿难题展开讨论,比如“建立规则与界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以及“亲子沟通的艺术”等。这种主题式的梳理,让我可以非常精准地找到我当前最需要的帮助。我尤其欣赏作者对“情绪管理”这一部分的阐述。很多书都强调要让孩子控制情绪,但这本书却花了大量篇幅教父母如何先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这简直是抓住了问题的根源!读到这部分时,我常常会停下来,反思自己过去处理冲突的方式。书中用了很多生动的案例来佐证观点,这些案例的描述非常贴近生活,让我很容易产生共鸣,仿佛作者就站在我身边给我指导。它提供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不是简单的“话术”堆砌,这对于长期而言益处无穷。

评分

作为一位二胎爸爸,我发现很多育儿理念在带第一个孩子时可能适用,但面对第二个孩子时就完全失效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单纯的“新手指南”,提供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育儿哲学。它不鼓励“完美育儿”,而是倡导“足够好的父母”。这种心态上的放松感,是我从其他书籍中很少获得的。作者在书中多次强调,父母的自我关怀同样是育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我身心俱疲时,我教给孩子的一切都是带着负面能量的。书中建议的那些小小的“喘息空间”的创造方法,对我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我甚至把书里提到的一个关于“睡前例行程序”的微小调整应用到了实践中,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但带来的亲子关系上的积极反馈是巨大的,孩子明显感觉更放松,我也少了一份强迫感。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对整个家庭系统的关照上。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是它对于“尊重”这件事的深度解读。很多育儿书都把“尊重孩子”挂在嘴边,但往往在细节处理上又流露出控制欲。这本书则非常坚定地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构建整个育儿体系。比如,书中关于“界限设定”的部分,它不是教你如何“控制”孩子不越界,而是教你如何清晰、坚定、充满同理心地向孩子表达“这个界限是保护你的安全”,以及“我理解你越界的心情,但规则依然需要遵守”。这种双重的、充满尊重的交流方式,让我意识到,原来教育和管教可以不是对立的两面。我尤其喜欢它关于“赞美”的论述,它强调赞美过程而非结果,这彻底改变了我以往习惯性地只夸奖孩子成绩的做法。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管理者”,而更像是一个“引导者”,我的育儿心态变得更加平和、更有远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