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百话(上中下新修订版) 施蛰存著

唐诗百话(上中下新修订版) 施蛰存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施蛰存 编
图书标签:
  • 唐诗
  • 诗歌
  • 文学
  • 古典文学
  • 施蛰存
  • 中华文化
  • 文化艺术
  • 鉴赏
  • 诗词
  • 唐诗百话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库网旗舰店
出版社: 陕西师大
ISBN:9787561375747
商品编码:1290039489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4-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 商品名称:唐诗百话(上中下*新修订版)
  • 作者:施蛰存
  • 定价:88
  • 出版社:陕西师大
  • ISBN号:9787561375747

>其他参考信息(以实物为准)

  • 出版时间:2014-09-01
  • 印刷时间:2014-09-01
  • 版次:1
  • 印次:1
  • 开本:16开
  • 包装:平装
  • 页数:857
  • 字数:624千字

编辑推荐语

《唐诗百话(上中下*新修订版)》是**文学大师施蛰存先生晚年创作的唐诗研究鉴赏类著作。施先生因此书的学术成就和广泛影响而获得了上海文学艺术奖的*高奖项“杰出贡献奖”。 该书既有宏观的诗史梳理,又有诗体流变的辨析澄清,*有诗情文意的体贴品评,还有历代唐诗疑难问题的独到见解。文章蕴藉隽久,让人忍不住再三颂诵。文字通俗易懂,但道理精深,普通读者亦不难读完。读完,则唐诗赏读水平不输于一般中文本科生。用以学诗亦佳。

内容提要

施蛰存编著的《唐诗百话(上中下*新修订版)》 正文共100篇,上册收入“初唐诗话”“盛唐诗话” ,中册收入“中唐诗话”,下册收入“晚唐诗话”和 全书名词索引,并附录了施先生有关唐诗研究的文章 若干篇。全书以唐诗讲解和专题两大部分相结合,澄 清了诸多历史上众说纷纭的唐诗难题,条分缕析,高 屋建瓴,有识见、有考据、有性情,被誉为一部“唐 诗百科全书”。
    

作者简介

施蛰存(1905~2003):原名施德普,浙江杭州人。1922年考进杭州之江大学,次年入上海大学,开始文学活动和创作。1928年后任上海**线书店和水沫书店编辑,参加《无轨列车》、《新文艺》杂志的编辑工作。1932年起主编大型文学月刊《现代》。1937年起在云南、福建、江苏、上海等地多所大学任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在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授。主要著作有:短篇小说集《上元灯》、《将军的头》、《李师师》、《梅雨之夕》、《善女人行品》、《小珍集》,散文集《灯下集》、《待旦录》等。

目录

(上册)
初唐诗话
1 王绩:野望
2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3 杨炯:从军行
4 五七言*句四首
5 刘希夷:代悲白头翁
6 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
7 沈佺期:遥同杜员外审言过岭
8 杂言歌行三首
9 陈子昂:感遇诗( 上
10 陈子昂:感遇诗( 中
11 陈子昂:感遇诗( 下
12 王梵志诗
13 初唐诗馀话
盛唐诗话
14 王维:五言律诗三首
15 王维:五言律诗二首
16 孟浩然:五言律诗三首
17 孟浩然:五言律诗又三首
18 高适:燕歌行
19 岑参:七言歌行二首
20 早朝大明宫唱和诗四首
21 王湾:五言律诗二首
22 边塞*句四首
23 五言*句四首
24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5 王昌龄:七言*句四首
26 李颀:渔父歌
27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语弄寄房给事
28 黄鹤楼与凤凰台
29 李白:古风三首
30 李白:蜀道难
31 李白:战城南
32 李白:将进酒
33 李白: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34 李白:五言律诗三首
35 杜甫:哀江头
36 杜甫:新安吏
37 杜甫:无家别
38 杜甫:悲陈陶 悲青坂
39 杜甫:七言律诗二首
40 杜甫:吴体七言律诗二首
41 杜甫:五言律诗二首
42 盛唐诗馀话
中册
中唐诗话
43 张志和:渔歌五首
44 李冶:寄校书七兄
45 刘长卿:五言律诗三首
46 韦应物:自叙诗二首
47 韦应物:五言古律三首
48 钱起:湘灵鼓瑟
49 韩翃:七言*句三首
50 韩翃:送中兄典邵州
51 卢纶:七言律诗二首
52 戴叔伦:七言歌行二首
53 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54 王建:乐府歌行二首
55 王建:宫词八首
56 张籍:节妇吟
57 韩愈:山石
58 韩愈:落齿
59 韩愈:华山女
60 刘禹锡:竹枝词九首
61 刘禹锡:*句二首
62 柳宗元:五言古诗四首
63 孟郊:诗三首
64 贾岛:诗六首
65 张继:枫桥夜泊
66 严维:酬刘员外见寄
67 白居易讽喻诗:两朱阁
68 白居易感伤诗:霓裳羽衣歌
69 白居易:闲适诗十一首
70 元稹艳诗:会真诗
71 李贺:诗三首
72 沈亚之:诗二首
73 朱庆馀:七言*句二首
74 张祜:诗十首
75 姚合:诗十首
76 寒山子:诗十一首
77 中唐诗馀话
下册
晚唐诗话
78 李商隐:锦瑟
79 李商隐:七言*句四首
80 温庭筠:五七言诗四首
81 温庭筠:菩萨蛮
82 杜牧:七言*句十一首
83 许浑:金陵怀古
84 郑鹧鸪诗
85 曹唐:游仙诗
86 章碣:诗三首
87 李群玉:黄陵庙诗
88 刘驾:诗八首
89 秦韬玉:贫女
90 皮日休、陆龟蒙:杂体诗五首
91 三家咏史诗十首
92 韩偓:香奁诗、长短句六首
93 韦庄:秦妇吟
94 晚唐诗馀话
95 唐女诗人
96 六言诗
97 联句诗
98 唐人诗论鸟瞰
99 唐诗*句杂说
100 历代唐诗选本叙录
附录
“秦时明月汉时关”
说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五首
说“飞动”
杜甫《戏为六*句》
诗与词有什么不同?
谈谈《孟才人叹》
闺情诗
西明寺
我写《唐诗百话》
索引


《唐诗百话(上中下新修订版)》:施蛰存笔下的唐诗意境漫游 施蛰存先生的《唐诗百话》自问世以来,便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精妙的解读,在浩瀚的唐诗研究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这套“新修订版”,更是凝聚了作者晚年的心血与洞见,将我们引向一个更为深邃、更为动人的唐诗世界。全书共分上、中、下三卷,不仅收录了数量可观的唐代诗歌精品,更在每一首诗的解读中,注入了施蛰存先生深厚的学养、敏锐的艺术感受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第一卷:初探唐诗的意象之美 上卷的《唐诗百话》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带领读者从唐诗的源头,体味其初期的蓬勃生机与纯粹之美。这里,施蛰存先生精心挑选了那些意象鲜明、情感真挚的诗篇,如边塞诗的雄浑壮阔,山水田园诗的淡雅宁静,以及宫怨诗的幽深凄婉。 例如,对于王昌龄笔下的边塞风光,施蛰存先生并非仅仅罗列地理名词或军事场景。他更着重于挖掘诗歌背后所蕴含的边塞将士的家国情怀,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在严酷环境中磨砺出的坚韧意志。他会细致地分析“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象连接,是如何将时空的距离消弭,让读者瞬间感受到一种穿越千年的历史厚重感。又如,面对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描绘,施蛰存先生会引导我们超越字面上的壮丽景象,去体会诗仙本人对于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惊叹,以及他内心那份超越尘俗的浪漫情怀。他会剖析“疑是”二字所包含的想象力,是如何将眼前的瀑布与天上银河巧妙地联系起来,创造出一种令人拍案叫绝的艺术效果。 在山水田园诗方面,施蛰存先生的解读则更加细腻入微。他会带领我们走进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体会诗人抛却功名利禄后,回归自然的那份从容与淡泊。他会分析“悠然”二字所传达的闲适心境,以及“见南山”所象征的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对于王维笔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之景,施蛰存先生会引导读者去感受那份“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体会诗人如何将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融合,创造出一种宁静而富有生命力的画面。他还会深入探讨这些诗篇中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等,让读者在欣赏诗歌艺术的同时,也能触碰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脉搏。 对于那些描绘女性哀怨的宫怨诗,施蛰存先生的解读则充满了同情与人文关怀。他会分析李益《宫词》中“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描绘,如何在看似写景的语言中, subtly 地传达出宫女内心的羞涩、不安以及被隐藏的命运。他会引导我们去感受那些被深宫禁锢的女性,她们的青春年华,她们的孤独寂寞,以及她们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渴望。施蛰存先生的文章,总能穿越时空的阻隔,让那些古老的诗句重新焕发出生机,让读者仿佛能亲身感受到诗人的喜怒哀乐。 第二卷:感悟唐诗的时代脉搏与人文情怀 中卷的《唐诗百话》将我们带入唐诗创作的黄金时期,更加深入地探究诗人笔下的时代变迁、社会风貌以及他们所承载的深厚人文情怀。这一卷的解读,更加侧重于诗歌与历史的联系,以及诗人作为时代精神的代言人,所展现出的丰富情感。 杜甫的诗歌,无疑是这一卷的重头戏。施蛰存先生会带领我们走进“三吏”、“三别”,感受战乱年代普通百姓的疾苦,体会诗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悲愤,以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忧国之情。他会分析杜甫诗歌中那些充满力量的批判精神,以及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让读者深刻理解为何杜甫会被誉为“诗圣”。施蛰存先生的解读,会让我们看到,杜甫的诗歌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那个动荡时代的真实写照,是中华民族在苦难中不屈精神的象征。 李白的诗歌,在中卷中同样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施蛰存先生会从李白《行路难》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解读出诗人虽然遭遇仕途的坎坷,却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还会分析李白《将进酒》中“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狂放不羁,并非简单的享乐主义,而是诗人面对人生无常的洒脱与超脱。施蛰存先生的文章,会让我们体会到李白诗歌中那种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那种不受拘束的自由精神,以及他内心深处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理想的执着。 此外,中卷还涉及了白居易、元稹等人的诗歌。施蛰存先生会重点分析白居易《长恨歌》和《琵琶行》中细腻的情感描写,以及他对社会现实的关怀。他会引导读者去体会白居易诗歌的通俗易懂,以及其中蕴含的现实主义精神,认识到唐代诗歌在关注个体情感的同时,也肩负着反映社会、体察民情的重任。对于元稹的诗歌,施蛰存先生也会从其情感的真挚与生动入手,展现唐代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他们对人生、对情感的独特理解。 在这一卷中,施蛰存先生的文章不仅仅是对诗歌内容的复述,更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他会运用大量的历史史实和文学典故,将诗歌置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中进行解读,让读者在阅读中,仿佛与诗人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会引导我们思考,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这些伟大的诗人是如何用他们的笔触,记录下时代的脉搏,承载起人文的温度。 第三卷:品味唐诗的韵味与传承 下卷的《唐诗百话》将我们带入唐诗的晚期,以及其对后世深远的影响。这一卷的解读,更加侧重于唐诗的艺术技巧、语言魅力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传承与发展。 施蛰存先生会带领我们品味晚唐诗人的精致与伤感,如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的惜时之情,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深情隐喻。他会分析这些诗歌中,如何在有限的篇幅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他会引导读者去体会唐诗在语言上的锤炼,如何在简洁的字句中,传递出意蕴深远的含义。 更重要的是,下卷将视野拓展到唐诗对后世文学的影响。施蛰存先生会分析宋词、元曲等后来的文学形式,是如何继承和发展了唐诗的艺术手法和精神内核。他会举例说明,一些唐诗的意象、典故是如何在后世的文学作品中得以延续和创新,展现出唐诗作为中华文学宝库的生命力。他会讨论唐诗在塑造中国人的审美情趣、民族性格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让读者认识到唐诗不仅仅是古代的文学遗产,更是活在我们民族血液中的文化基因。 施蛰存先生在这一卷中,也会对唐诗的鉴赏提出自己的见解。他会强调,欣赏唐诗,不仅要理解字面意思,更要体会诗歌的韵味,感受诗人心灵的律动。他会鼓励读者,带着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去阅读唐诗,去发现属于自己的那份感动。他会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将抽象的诗歌意境具象化,让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唐诗的魅力。 “新修订版”的出版,意味着施蛰存先生在晚年对这套著作的再次审视与完善。这不仅体现在内容的增补与调整,更体现在其学术视野的开阔与思想的深化。全书在保留原有的严谨治学态度和深厚人文情怀的同时,融入了作者晚年的更多思考与感悟,使得这套《唐诗百话》更加臻于完善,成为一本真正能够引导读者走进唐诗世界,领略其独特魅力的经典之作。 总而言之,《唐诗百话(上中下新修订版)》是一部值得反复品读的唐诗解读著作。它以施蛰存先生温厚而深刻的笔触,带领我们穿越千年,与那些伟大的灵魂对话,感受唐诗的意象之美,体味其时代脉搏与人文情怀,最终品味其经久不衰的韵味与传承。这套书,不仅是汉语文学的瑰宝,更是我们理解中华文化、体悟人生智慧的一扇重要窗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淡雅的色彩搭配着行云流水的字体,还没翻开就能感受到一种跨越时空的宁静。初拿到手时,那厚实的纸张触感和微微泛黄的书页,仿佛都在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韵味。我一直对唐诗有着浓厚的兴趣,但苦于找不到一本既能深入浅出,又能体现学术严谨的书籍。很多解读流于表面,只讲故事,缺乏对诗歌意境的细腻描摹;而一些学术著作又过于晦涩,让人望而却步。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的介绍,名字就充满了吸引力——“百话”,顾名思义,是要用“说”的方式来解读,这让我立刻联想到了长辈在炉火旁娓娓道来的情景,充满了亲切感和故事性。我对施蛰存先生的大名自然是如雷贯耳,作为一位声名卓著的学者,他的解读定是旁征博引,见解独到。这本书上中下三册的厚度,也预示着其内容的丰富和详尽,足以让我沉浸在唐诗的海洋中。我尤其期待它在“新修订版”的加持下,能带来更符合当代读者阅读习惯的编排和更精准的校勘,让我在品读经典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现代出版带来的便捷与愉悦。

评分

我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常常带着一种“寻根”的心态,尤其是在品读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时。唐诗,无疑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然而,要真正领略其光芒,往往需要一个引路人。当我了解到《唐诗百话》(上中下新修订版)这本书时,心中便燃起了希望的火苗。施蛰存先生的名声,我早已如雷贯耳,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见解,是我一直所仰慕的。而“百话”二字,更是击中了我的阅读痛点——我需要的不是枯燥的理论分析,而是能够触及灵魂的解读,是用“说”的方式,将诗歌背后的故事、情感和时代背景娓娓道来。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通俗易懂却又不失深刻的语言,为我讲述每一首诗的“前世今生”。上中下三册的厚度,也让我看到了它内容的丰富和系统的性,相信它定能带我深入唐诗的腹地,去感受那份独属于盛唐的诗意与豪情。

评分

说实话,我对唐诗的兴趣,更多是源于对那个时代风流人物的向往,以及那些诗句中蕴含的浓烈情感。然而,长久以来,我总觉得与这些经典之间隔着一层薄纱,难以真正触及到诗歌最深处的灵魂。当我看到《唐诗百话》(上中下新修订版)的介绍时,一种强烈的期待感油然而生。施蛰存先生的著述,我虽不曾细读,但早已听闻其在文学评论领域的深厚造诣。而“百话”二字,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似乎意味着,这本书并非冰冷的学术分析,而是充满人情味的故事讲述。我想象着,施先生会以怎样的方式,去剥离那些历史的尘埃,去还原诗人心中的喜怒哀乐,去解读诗句中那些意味深长的留白。上中下三卷的篇幅,也预示着它涵盖的广度和深度,想必能够满足我对唐诗世界探索的渴望。我更期待的是,“新修订版”能够带来更精良的装帧和更优化的内容呈现,让我在阅读时,能感受到跨越时代的文化传承,同时又不失现代阅读的舒适与愉悦。

评分

我一直认为,诗歌的魅力在于其言简意赅中蕴含的万千气象。然而,唐诗的博大精深,有时也让人望而生畏,总觉得许多意境和情感,需要更深厚的学养才能领略。当我看到《唐诗百话》这个书名,并且了解到是施蛰存先生所著时,心中便升起一股强烈的共鸣。我所期待的,正是这样一本能够“说话”的书,它能够将那些高高在上的诗歌,以一种平易近人的方式,拉到我们凡人的身边。我想象中的“百话”,不是简单的注释,而是对诗歌背后故事的生动演绎,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细致揣摩,是对诗句中隐藏的时代烙印的深刻揭示。施蛰存先生的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种严谨与洒脱并存的学术风格,我相信他的解读,定能拨开迷雾,让那些隐藏在字里行间的精妙之处,如珍珠般一一呈现。上中下三册的规模,也意味着它能够系统性地带领我走进唐诗的殿堂,而非走马观花。

评分

拿到这套《唐诗百话》,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沉甸甸的分量,这不仅仅是纸张的重量,更是知识的厚度。我平日里阅读唐诗,常常会遇到一些典故、背景知识不明晰的地方,导致对诗歌的理解停留在比较表面的层面。而这本书的名字“百话”,恰恰点出了它不同于寻常的解读方式——它不是简单地罗列诗句,而是将每一首诗都看作一个生动的故事,用“话”的方式,将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心境、诗句背后的情感起伏娓娓道来。这种“话”的艺术,我想对于我这样非专业的读者来说,是最为友好的。施蛰存先生作为一位功力深厚的文学大家,他的语言风格想必是既有大家风范,又不失幽默风趣,能够将那些可能枯燥的史料和理论,化为引人入胜的“闲谈”。我迫不及待地想看到,他是如何将那些流传千古的诗句,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呈现在我面前的。上中下三册,也意味着它可以分成几个阶段来深入阅读,每一册都像一位老友,陪伴我在唐诗的世界里徜徉。

评分

东西可以,但是送货速度真的是慢的要死

评分

书很好,大家作品,深入浅出,增长知识,多读有益。

评分

书很好,大家作品,深入浅出,增长知识,多读有益。

评分

老师推荐的很好的书,有读的价值

评分

书不错

评分

书很好,大家作品,深入浅出,增长知识,多读有益。

评分

很好!

评分

袭击发生时,追命在喝酒,苦思一桩命案;方邪真静坐茶寮,白衣胜雪,喝着一杯白开水。由无法挽救、无法阻止的一刀开始,三轮袭击接踵而至,“洛阳四大公子”之一的池日暮落在披发人掌中。一道剑光乍然出现,一道挟锐不可夺、轻柔如风的杀意的剑光……

评分

好,不错,下次还会买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