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社區醫生用藥手冊
原價:45.00元
售價:37.4元,便宜7.6元,摺扣83
作者:楊繼章
齣版社:人民衛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2-01
ISBN:9787117153065
字數:534000
頁碼:599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558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結閤目前社區醫療現狀,歸納總結瞭基層醫務工作者日常工作中的必備知識和常見問題。分彆介紹瞭用藥基本知識、社區常見疾病與藥物治療、社區常見疾病用藥。藥物以《國傢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為主,主要用於幫助在社區一綫工作的醫務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常見疾病的診療和基本藥物的閤理應用知識,以滿足基層醫療機構全程藥學服務的需要。
本書內容突齣實用性,深入淺齣,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包括藥物的選擇、用藥注意事項等閤理用藥常識,兒童、老年人、妊娠期和哺乳期婦女、肝功能不全患者、腎功能不全患者、疼痛患者等特殊人群的用藥指導,以及抗菌藥物、中成藥和糖皮質激素類藥的臨床應用原則。常見疾病涵蓋瞭感染性疾病、內科疾病、外科疾病、婦産科疾病、兒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和皮膚科疾病等近百種。收載瞭社區醫生常用藥物380種,其中化學藥品和生物製品275種,中成藥105種。本書可供城市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和新農村閤作醫療機構的醫師、藥師和護士工作時參考。
目錄
上篇 用藥基本知識
一、藥物的選擇
二、用藥注意事項
三、藥物的用法與用量
四、藥品不良反應和報告
五、兒童用藥
六、老年人用藥
七、妊娠期婦女用藥
八、哺乳期婦女用藥
九、肝功能不全患者用藥
十、腎功能不全患者用藥
十一、疼痛患者用藥原則
十二、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原則
十三、中成藥臨床應用原則
十四、糖皮質激素類藥臨床應用原則
中篇 社區常見疾病與藥物治療
一、感染性疾病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急性氣管支氣管炎
病毒性肝炎
細菌性痢疾
細菌性食物中毒
急性闌尾炎
急性膀胱炎
腎盂腎炎
潰瘍性結腸炎
流行性乙型腦炎
病毒性心肌炎
水痘
麻疹
二、內科疾病
高熱
……
下篇 社區常見疾病用藥
作者介紹
楊繼章,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主任藥師,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中國臨床藥學雜誌》、《中國藥房》、《中國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中國臨床康復》、《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臨床閤理用藥雜誌》、《上海醫藥》、《河北醫藥》等雜誌編委。中國藥學會藥師.2008年度我國藥學學科高被引作者排名第二,《中國藥房》雜誌“十佳作者”。在核心期刊發錶學術論文130餘篇。主編及參編《少年兒童閤理用藥指南》、《傢庭常見病閤理用藥》、《新編婦産科閤理用藥》、《實用五官科製劑手冊》、《藥物臨床應用進展》、《內科急癥用藥手冊》、《新編藥物學》(第16、17版)、《閤理用藥》(第5版)等多部專著。
文摘
序言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那就是“沉浸式體驗”。我承認,我通常對技術性書籍缺乏耐心,容易被枯燥的圖錶和晦澀的術語勸退。然而,這本書的作者顯然是位說故事的高手。他巧妙地將復雜的農業科學知識融入到生動的案例分析中。例如,在講解營養液配比時,他沒有直接列齣冰冷的公式,而是通過一個“模擬農場主與營養液的‘博弈’”的故事來展現不同元素比例對植株形態産生的微妙影響。這種敘事手法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原本讓人望而生畏的化學反應變得如同偵探小說般引人入勝。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時間管理”的獨特見解——他將植物生長的不同階段比作一場精心編排的交響樂,每一個聲部(水分、光照、溫度)必須在恰當的時機達到高潮或低榖。這本書真正教會我的,是如何以一種更具藝術性和節奏感的方式去對待園藝工作,讓原本重復性的勞動,變成瞭一種充滿期待的創作過程。
評分坦率地說,這本書對我個人的生活哲學産生瞭不小的衝擊。它最讓我震撼的部分,是作者對於“風險管理”的論述,這完全是跨領域的思維拓展。他將農業生産中的不確定性——比如突發的極端天氣、無法預料的市場波動——視為一種內在的必然,而不是需要徹底消除的“錯誤”。作者倡導建立一個具有“彈性”的生産係統,而不是一個追求絕對“精確”的工廠。這種思想在當今社會極具藉鑒意義。他詳細闡述瞭如何通過多樣化的種植組閤、分散化的資源配置來構建一個“抗打擊能力強”的生態係統。這不僅僅是關於如何保護莊稼免受霜凍的討論,更像是一部關於人生韌性與危機應對的指南。閱讀過程中,我多次停下來,對照著書中的描述,反思我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安排是否存在“單點故障”的風險。這本書用作物的生命周期,為我們展示瞭如何在不確定性中找到確定性的平衡,其深刻性令人嘆服。
評分這本書簡直是一部園藝界的“奇幻史詩”!我原本以為隻是一本關於如何種齣甜美草莓的實用指南,沒想到它卻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植物世界大門。作者的筆觸細膩入微,將植物的生長過程描繪得如同史詩般壯闊。從土壤微生物的微觀世界到氣候變化的宏觀影響,每一個細節都被賦予瞭獨特的生命力。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聽到根係在泥土中汲取養分的“低語”,感受到葉片在陽光下進行光閤作用的“歡歌”。特彆是關於病蟲害防治的部分,與其說是技術指導,不如說是作者對自然生態係統深刻理解後的哲學思考。他沒有簡單地推薦化學藥劑,而是引導讀者去觀察、去理解植物的內在需求,從而通過環境的調適來實現健康的平衡。這本書的深度遠遠超齣瞭“種植”的範疇,它更像是一部關於生命哲學和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宣言。讀完後,我對“高效”二字的理解也發生瞭翻天覆地的變化——真正的效率,在於尊重自然規律,而非一味地強求高産。這種深沉的啓發性,讓這本書在我書架上占據瞭極其重要的位置,值得反復品讀,每一次翻閱都會有新的感悟。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和排版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完全顛覆瞭我對農業技術書籍的刻闆印象。它不是那種廉價、油墨味重的工具書,而更像是一本高端的生活方式雜誌。紙張的質感溫潤細膩,即使用手觸摸也能感受到對細節的考究。插圖部分更是令人驚嘆,那些手繪的解剖圖清晰、優美,綫條流暢,連植物細胞的結構都描繪得栩栩如生,完全可以單獨裱起來作為藝術品。更難能可貴的是,作者在敘述理論時,總能恰到好處地穿插一些曆史典故或者區域風俗,比如某個古老民族如何利用特定天氣現象來判斷播種時機。這使得閱讀過程充滿瞭文化上的愉悅感。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做”,更是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讀者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這種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讓這本書從一本工具書,升華為瞭一件值得收藏的文化載體。
評分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對於“創新與傳統的辯證統一”的深刻理解。在如今這個追求“黑科技”和快速迭代的時代,許多農業書籍都傾嚮於過度宣傳最新的基因編輯或物聯網技術。但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花費瞭大量篇幅去追溯和尊重那些代代相傳的傳統智慧。作者並沒有將傳統方法斥為落後,而是用現代科學的視角去“解構”和“驗證”這些經驗背後的原理。他展示瞭如何將老農的樸素觀察與現代光譜分析技術結閤,從而找到最佳的中間路綫。這種平衡的視角,讓我對任何新興技術都能保持一份審慎的敬畏之心,而不是盲目跟風。這本書傳達齣的信息是:真正的“高效”不是拋棄過去,而是站在曆史的高度上去優化未來。它提供瞭一種更加穩健和可持續的發展觀,對於渴望長期發展而非短期暴利的實踐者來說,這種紮實的指導思想尤為寶貴。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