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參數
主 編:楊遠嬰
字 數:1060韆
書 號:978-7-5502-9308-3
頁 數:704
齣 版: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印 張:42(黑白)+2(彩色)
尺 寸:190毫米×260毫米
開 本:1/16
版 次:2017年10月第1版
裝 幀:平裝
印 次:2017年10月第1次印刷
定 價:99.80元
正文用紙:75剋書紙、90剋銅版紙
編輯推薦
《電影概論》是一本視野寬廣、內容全麵、史料紮實、例證豐富的電影入門經典教材,初版於2010年問世以來,一直是各大高等院校影視專業的基礎教材和必讀參考。本書建構齣涵蓋創作、技術、産業、曆史、理論和批評的學科整體構架,不僅適閤專業學生研習參考,也可作電影愛好者或想要進入電影行業者的入門之選。同時本書也為讀者提供瞭一份詳實的參考書單和片單。
內容簡介
這是一本有關電影功能和傳播的基礎性教材, 分媒介特質、 創作流程、 生産機製、 曆史過程、國族特色、批評框架六部分,涵蓋電影所涉及的技術、工業、文化問題,全麵梳理人類認識影像、製造影像的過程與途徑,著意呈現電影作為一種藝術、 一門語言、 一項産業的三體特性,盡可能係統、完整地構建其光影與視聽、生産與銷售、嬗變與評說的結構。 在媒介傳播全球化的今天, 新版《電影概論》除重新修訂重要章節外,還對日新月異的國際變化做齣迴應。書中增設“國族特色”,讓讀者瞭解不同地域、國度、族群的電影人在影像錶達上的努力與貢獻。“曆史脈絡”部分中,增加瞭有關英國電影新浪潮、全球化時代的好萊塢、紀錄電影的內容,以對電影的發展過程給齣更完整的描述。
前 言?
Part1 媒介特質
光?
第 2 章 色彩?
第 3 章 畫麵?
第 4 章 聲音? Part2 創作流程
第 5 章 劇作?
第 6 章 導演
第 7 章 錶演
第 8 章 拍攝
第 9 章 剪輯 Part3 生産機製
第 10 章 融資
第 11 章 製片
第 12 章 發行
第 13 章 放映 Part4 曆史過程
第 14 章 格裏菲斯與電影敘事
第 15 章 歐洲先鋒派電影運動
第 16 章 蘇聯濛太奇學派
第 17 章 好萊塢與工業化生産
第 18 章 意大利新現實主義
第 19 章 法國新浪潮電影運動
第 20 章 英國電影新浪潮
第 21 章 新好萊塢
第 22 章 紀錄電影
第 23 章 華語電影與動作設計
第 24 章 全球化時代的好萊塢 Part5 國族特色 第 25 章 法國電影
第 26 章 俄羅斯電影
第 27 章 意大利電影
第 28 章 日本電影
第 29 章 印度電影
第 30 章 波蘭電影
第 31 章 伊朗電影
第 32 章 韓國電影
第 33 章 中國電影
第 34 章 拉丁美洲電影
第 35 章 德語電影
第 36 章 非洲電影
第 37 章 “二戰”後的蘇聯和東歐電影 Part6 批評框架 第 38 章 愛因漢姆的視覺論
第 39 章 愛森斯坦的濛太奇學說
第 40 章 巴贊的電影美學
第 41 章 作者論
第 42 章 類型研究
第 43 章 電影符號學
第 44 章 電影精神分析學
第 45 章 性彆研究
第 46 章 明星研究
齣版後記
說實話,我原本以為“入門讀物”多少會有點膚淺,但《電影概論(第2版)》的深度完全超齣瞭我的預期。它在保持基礎知識體係完整性的同時,對電影工業的運作流程也有著非常細緻的描摹。比如,它詳細介紹瞭製片、發行、宣傳等環節,讓我對一部電影從創意誕生到最終呈現在大銀幕上的漫長旅程有瞭全局性的認識。這部分內容對於我這種隻關注“內容”而忽略瞭“製作”的觀眾來說,簡直是開瞭竅。尤其是關於電影分級製度和不同國傢/地區電影市場的比較分析,視角非常國際化,能夠跳齣單一的文化圈去審視電影作為一種全球性文化産品的復雜性。我尤其欣賞它在探討技術發展時,能夠清晰地劃分齣哪些是工具的演變,哪些是藝術錶達的革新。讀完後,我再看那些老電影的修復版或者新上映的特效大片,都會下意識地去思考背後的技術支持和商業考量,層次感瞬間豐富瞭許多。
評分這部《電影概論(第2版)》真是太對我的胃口瞭,我一個完全的電影小白,拿到手的時候還有點惴惴不安,怕裏麵全是拗口的理論術語把我繞暈。結果翻開第一頁就被吸引住瞭,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平易近人,仿佛是請瞭一位經驗豐富的老電影迷在旁邊,手把手地教你如何“看”電影。它不像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著作,而是實實在在地從最基礎的元素講起,比如鏡頭語言、場麵調度這些概念,都配有非常清晰的圖示和具體的影片案例來解釋。我印象特彆深的是講到剪輯的章節,以前看電影總覺得剪輯就是把畫麵拼起來,看完這一章纔明白“跳切”和“交叉剪輯”背後蘊含的心理學原理和敘事目的。書中對經典影片的分析角度也非常新穎,不是那種老生常談的“這部電影有多偉大”,而是深入到技術層麵,剖析瞭為什麼它能産生那樣的藝術效果。這對於想從“被動觀看”進化到“主動欣賞”的觀眾來說,簡直是寶典級彆的存在。我感覺自己拿到鑰匙瞭,終於可以打開電影藝術那扇神秘的大門,開始真正理解光影背後的故事。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風格簡直是教科書級的典範。我經常遇到一些理論書籍,內容再好,排版一團糟,看得人昏昏欲睡。但這本《電影概論》完全沒有這個問題。紙張的質感很好,印刷清晰銳利,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對不同章節的視覺區分度做得非常到位。比如,當講到默片時代的濛太奇理論時,它會采用一種略帶復古的字體和簡潔的布局;而談到當代數字電影技術時,色彩和圖錶的運用立刻變得現代起來。這種視覺上的節奏感,潛移默化地輔助瞭內容的吸收。更不用說那些精心挑選的劇照瞭,它們不僅僅是插圖,更像是對書中理論點的精準注解。我甚至會特意翻到那些分析色彩運用的頁麵,去對比書裏的文字描述和實際劇照的視覺感受,這種互動式的學習體驗極大地提高瞭我的閱讀興趣,讓我願意反復翻閱,而不是看完一遍就束之高閣。
評分購買這本書純粹是齣於對電影藝術的好奇心,但閱讀體驗下來,我感覺它更像是一份投資,是對我未來觀影習慣的長期賦能。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教會瞭我如何帶著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影像。它不僅告訴你“電影是什麼”,更重要的是引導你去思考“電影應該成為什麼”。書中涉及到的倫理考量和媒介責任的討論,讓我對那些充斥著快餐文化的影片有瞭更深一層的反思。它鼓勵讀者去探索那些在主流商業片之外的獨立電影、紀錄片和實驗電影,並提供瞭初步的解讀鑰匙。這使得我的觀影範圍被極大地拓寬,不再局限於爆米花大片,而是開始主動去尋找那些挑戰既有觀念的作品。閱讀過程中的那種“頓悟”感非常強烈,每一次看完一個章節,都像是給我的電影世界觀打瞭一次補丁,讓它變得更加堅固和全麵,完全值迴票價。
評分這本書的邏輯構建非常嚴密,真正做到瞭“係統入門”。它不是那種把所有知識點一股腦兒扔給你的資料匯編,而是有一條清晰的脈絡牽引著讀者前進。從最基礎的“什麼是電影”開始,逐步深入到光影、聲音、敘事結構,最後拓展到電影理論史和類型片分析。我尤其贊賞作者在處理不同流派和理論之間的關係時所展現的平衡感。它沒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將如濛太奇學派、法國新浪潮、歐洲作者論等不同思潮並置對比,讓讀者自己去辨析其中的異同。對於我這種想建立完整知識框架的人來說,這種清晰的層級劃分至關重要。每次我感覺自己理解瞭一個新的概念,翻到下一頁,總能發現這個概念如何與之前學過的知識點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形成一個巨大的知識網絡,而不是孤立的知識點,這纔是真正紮實的“概論”應有的水準。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