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 | ||
| 定价 | 68.00 |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
| 版次 | B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6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第四工作组编 | |
| 装帧 | 精装 | |
| 页数 | 231 | |
| 字数 | 188 | |
| ISBN编码 | 9787519707934 | |
为了解决困扰建筑行业多年的巨额工程款拖欠问题,《合同法》第286条规定了建筑工程优先受偿权,该权利对于矫正建筑工程发包人与承包人失衡的地位以及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具有重要意义。该条款在确定权利性质、享有优先权的工程价款范围、权利竞合时的受偿顺序以及行使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程序等方面都存在诸多疑问。由于立法的模糊,造成学术界对如何理解该条款充满争议,司法实践对如何运用该条款保护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充满困惑。针对这些疑问和实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本书结理论与实务,对建筑工程优先受偿权问题展开探讨。
建设工程涉及的法律问题很多,优先受偿权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围绕这个问题,法官、仲裁员、律师和建设工程管理者一起来开展研究,值得肯定,也一定会有利于这个问题的处理和解决。
——黄进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教授
法律共同体的建立有赖于共同体成员之间能够相互欣赏、彼此尊重和互相学习。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第四工作组汇集了法官、律师、仲裁机构业务专家和资深法务管理人员。他们对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之深入研究无疑会对这一制度的完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他们的协作是目前法律共同体健康发展、成长,并为中国法治建设助力的缩影。
——张学兵 全国律师协会副会长、中伦律师事务所主任
本书应该是迄今为止对合同法第286条所确定的工程款优先受偿权相关问题研究 为深入的专辑之一。其中涉及的诸多工程款优先受偿权在实践中遭遇的难点问题,亦具有相当的典型性和广泛性。我认为该书的出版,无论对企业研究、学习如何运用合同法第286条保户自身合法权益,还是对推动整个建筑行业的法制进步,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我们更愿意看到该书的出版发行会对整个问题的司法进步产生更多的影响。
——余凯凯 《建筑时报》总编辑
如何认识和保护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是所属法律制度中jiduan重要的课题,更关涉诸多重要权利、法益之照顾权衡。本书始自权利本体及周边建构,全面梳列疑难杂症,严循立法目的,遵解释论行事,缜密探寻并有利供给应对之策。各位作者长期浸淫专业实践,学养丰厚、思考精深,忝作推荐,是为研习体会。
——辛正郁 天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中国建设工程法律评论》(《评论》)创办于2010年,是目前中国建设工程法律领域一的连续出版物。2014年起,《评论》每年举办由 高院民一庭担纲评审的全国性征文比赛,并与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共同举办年度“中国建设工程法律与争议解决高峰论坛”,为促进中国建设工程法律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2015年以来,《评论》先后成立三个工作组,发表《关于在建设工程案件中法官、仲裁员和律师专业协作提高案件审理效率的倡议》( 一工作组)、《当前建设工程案件中鉴定程序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初探》(第二工作组)和《建设工程纠纷案件中运用可视化方法的倡议》(第三工作组),获得良好的业界反响。
在以上优秀成果激励下,《评论》第四工作组于2016年4月成立,成员阵容强大,包括 高院、江苏高院、北京三中院知名法官,贸仲、北仲、深仲、石仲仲裁业务专家,金杜、中伦、建纬、天同、方达、青创等知名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新兴际华、上海建工集团、河北建设集团、为安法律金融等公司资深法务管理人员等,工作组成员呕心沥血,历时八个月,终成本书。
目录
一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之权利主体
一、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权利主体之争概述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二、对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之权利主体的具体争议
三、对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权利主体的构建
【基本观点】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之担保债权
一、对 高院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问题批复第3条的理解
二、工程款中的利润是否属于优先受偿权所担保债权的范围?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工程款中的垫资款是否属于优先受偿权所担保债权的范围?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工程款中的质量保证金是否属于优先受偿权所担保债权的范围?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因发包人违约所造成的停窝工等实际损失、索赔是否属于优先受偿权所担保债权的范围?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六、工程款利息是否属于优先受偿权所担保债权的范围?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七、履约保证金是否属于优先受偿权所担保债权的范围?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八、发包人应当支付的违约金、赔偿金等是否属于优先受偿权所担保债权的范围?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九、承包人的预期可得利润是否属于优先受偿权所担保债权的范围?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三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之权利对象
一、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对象是否包括工程所涉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款?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所建工程不是施工合同发包人所有的工程,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处理问题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承包人可否就不属于自己完成的其他部分工程主张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质量不合格的工程,有关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处理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违法建筑工程,有关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处理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四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之行使期限及方式(一)
一、对 高人民法院《批复》第4条中“自建设工程竣工之日或者建设工程合同约定的竣工之日”的理解
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行使期限的性质和行使方式问题
三、承包人在法定期限内主张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后与诉讼时效如何衔接的问题
四、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行使期限和行使方式的立法建议
第五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之行使期限及方式(二)
一节优先受偿权行使期限
一、关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行使期限的性质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二、关于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行使期间的起算
第二节优先受偿权行使方式
一、关于“催告”,催告是否为必经阶段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二、催告合理期间如何界定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三、催告期间是否需计入“六个月”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四、催告是否须为书面形式
五、关于催告方式——协议折价方式之疑难探讨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六、申请拍卖方式之疑难探讨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七、发函主张之可行性探讨
【基本观点】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六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与保证之关系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七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之实现程序
一、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必须通过审判或仲裁程序还是可以直接通过执行程序实现?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是否可以通过担保物权实现程序实现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在判决、裁决主文中是否需要对承包人是否享有工程优先受偿权以及优先受偿权担保债权的具体数额予以明确?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建设工程款给付之诉与建设工程优先权确认之诉的关系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五、建设工程优先权是否成立及担保债权数额能否通过调解方式确定?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八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与消费者购房优先权等相关权利的顺位问题
一、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消费者购房优先权、抵押权的权利顺位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二、消费者购房优先权的性质及行使条件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三、消费者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的权利与建设工程价款优先权的顺位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第九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与无过错房屋买受人过户权利的顺位问题
一、两种权利的性质界定
二、对“消费者”的争论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三、对“大部分款项”的认定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四、对“不得对抗”的理解
五、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实现
第十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与已经办理预告登记或预售合同备案登记的房屋买受人过户权利的顺位问题
一、预告登记
二、商品房预售合同备案登记
三、总结
第十一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与以工程抵债的材料商等权利人过户权利的顺位问题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二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对已办理产权过户登记的房屋之追及力问题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各地法院的相关规定】
第十三章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对工程转让价款实现物上代位问题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第十四章同一工程中多个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之权利顺位及其冲突时的救济问题
一、同一工程中多个建设工程优先权之间的权利顺位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上述权利发生冲突时如何通过执行异议之诉或者执行分配方案异议之诉程序进行救济?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三、《合同法》第286条是否具有溯及力?
【基本观点】
【观点解读】
【实务中应注意的问题】
作为一个在建设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人,我深知工程款拖欠带来的痛苦。项目做得再好,如果收不到钱,那一切都是徒劳。这本书的名字里,最吸引我的就是“优先受偿权”这个概念,以及它号称能够“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我一直觉得,这个权利是我们在行业里的一道重要的护身符,但很多人对此了解不深,甚至不知道如何有效运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把我对这个概念的模糊认识,变成清晰的理解。它应该不仅仅是告诉我们“有”这个权利,更应该告诉我们“怎么用”,而且是用得“好”。比如,在实际的工程合同中,应该如何约定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优先受偿权?在工程款被拖欠后,我们应该如何一步步地去实现这个权利,才不会让自己陷入被动?这本书的“缜密探寻应对之策”,是否能提供一些前人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或者是一些在实践中屡试不爽的技巧?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手中的一本“葵花宝典”,让我能够更有底气地面对工程款拖欠的风险。
评分我一直对法律的某些方面抱有很高的期待,尤其是那些能够切实保障我们权益的条文。在建设工程领域,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项目已经竣工,甚至已经交付使用了,但工程款却迟迟收不到。那种焦虑和无奈,真的是旁观者很难理解的。而“优先受偿权”这个概念,在我看来,就应该是保障我们这些付出辛勤劳动和真金白银的建设者的最后一道防线。这本书的名字里提到了“全面梳理”和“疑难杂症”,这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罗列法律条文,而是真的深入剖析了为什么会出现拖欠,以及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优先受偿权到底能不能发挥作用,或者说,应该如何让它发挥最大的作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把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术语,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释清楚,并且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让我们看到在实际操作中,别人是如何运用优先受偿权来解决问题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有一些关于如何规避风险的建议,毕竟,预防远胜于治疗。
评分我对建设工程领域的法律问题一直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帮助我们保护自身权益的方面。在我的印象中,工程款的拖欠是一个非常普遍且棘手的问题,它不仅损害了施工单位的利益,有时候也给整个产业链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本书的名字里明确提到了“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这让我非常好奇它到底提供了哪些“解决”的方案。我不太喜欢那种只是列举一堆法律条文,然后让你自己去理解的书,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实际的工程项目相结合,用鲜活的案例来解释。比如,书中是否会分析一些经典的工程款拖欠案例,然后详细讲解是如何通过行使优先受偿权来获得解决方案的?是否会提供一些在工程款被拖欠时,施工单位可以主动采取的措施,以便最大化地保障自己的权益?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能够真正地为那些正在遭受工程款拖欠困扰的建设者们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乍一听就让人觉得内容会非常硬核,特别是在“优先受偿权”和“工程款拖欠”这两个词眼上。我一直觉得,建筑行业里的很多纠纷,说到底都是因为钱的问题,而工程款的拖欠更是其中的老大难。平时看一些法律法规,总觉得有些条文离实际操作太远,不够接地气。我特别好奇这本书到底能不能真正地“解决”这些问题,它给出的“应对之策”是那种能够切实落地,并且真正有效的方法,还是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毕竟,对于我们这些常年在一线摸爬滚打的人来说,最需要的就是那些能够直接帮助我们避免损失、解决燃眉之急的实用指导。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实际的案例分析,或者是一些操作性的模板,那绝对是太有价值了。我希望它不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而是能够让施工方、开发商、甚至是普通的老百姓都能看懂,并且从中受益的书。毕竟,工程款的拖欠不仅影响到企业,有时候也直接关系到一线工人的工资,这个问题的影响面非常广。
评分最近行业内的风气似乎不太好,工程款拖欠的情况时有发生,很多项目都陷入了漫长的扯皮和诉讼。在这种背景下,一本关于“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的书,听起来就像是黑暗中的一盏明灯,至少给了我们一个解决问题的方向。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在“缜密探寻应对之策”这方面,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是仅仅介绍一些理论上的手段,还是能提供一些更具操作性的、在司法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的策略?比如,在工程款被拖欠后,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步骤?如何收集证据?如何向对方施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启动法律程序?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我希望这本书能有别于市面上那些泛泛而谈的书籍,能够真正地“解决问题”,而不是仅仅“介绍问题”。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法律文书模板,或者一些处理纠纷的流程图,那就更好了,那将是无价之宝。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