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 学生典故词典(双色版) | ||
| 作者: | 于明善 | 开本: | 64开 |
| 原价: | 22.8 | 页数: | 701 |
| 现价: | 见顶部 | 出版时间 | 2014-07-01 |
| ISBN号: | 9787513806114 | 印刷时间: | 2014-07-01 |
| 出版社: | 华语教学 | 版次: | 1 |
| 商品类型: | 图书 | 印次: | 1 |
作为一本涵盖了大量典故的词典,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是衡量其价值的核心标准。我试着查阅了几个相对偏门的历史事件和文学典故,发现收录都非常详尽,解释得深入浅出,不仅交代了典故的来头,还附带了相关的历史背景或文化内涵。这种多维度的解释方式,极大地帮助理解了典故在特定语境下的真正含义,避免了望文生义的误区。更难能可贵的是,编纂者似乎非常注重引用的准确性,对于一些容易混淆的典故,还特意做了辨析,这点非常专业。总的来说,这本工具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信息量扎实可靠,感觉它就像一位博学的老师,耐心地为你铺陈开每一个典故背后的故事和智慧。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经典的蓝色调,辅以烫金字体,显得既庄重又不失雅致。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踏实感,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内页采用了双色印刷,黑色的正文配上红色的标题或重点词汇,使得查找信息时条理分明,眼睛不容易疲劳。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上的用心,字体大小适中,行距合理,即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压迫。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出版者对读者的尊重。对于像我这样需要频繁查阅资料的人来说,一本好的工具书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阅读体验的一部分,而这本的设计显然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让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到非常愉悦和高效。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编纂风格透露着一种严谨而又不失温度的学术态度。它没有采取那种冷冰冰的、纯粹的术语堆砌,而是在保证专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用清晰流畅的语言进行阐述。编者在处理那些流传已久、但细节略有出入的典故时,表现得尤为谨慎和公正,很少看到武断的定论,而是倾向于呈现主流观点并指出争议之处。这种平衡的叙事方式,让读者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能培养批判性思维,不盲目接受任何一种说法。可以说,这本词典在学术规范和可读性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非常值得推荐给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度探究意愿的所有人。
评分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看,这本词典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仅是一个查询工具,更像是一扇通往传统文化宝库的窗户。阅读其中一些典故的释义,仿佛能感受到千年前先贤们的思想光辉和处事智慧。对于正在学习中国历史或古典文学的学生来说,它提供了一个非常权威和系统的参考框架。我个人特别喜欢它在解释完典故后,偶尔还会附带的“现代启示”或“文化影响”的简短评述,这使得这些古老的智慧与现代生活产生了有趣的连接,让人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得到了对当下生活的某种启发。
评分我发现这本书的检索系统设计得极其人性化,这对于一本大型工具书来说简直是福音。除了常规的按拼音首字母检索外,它还设置了主题索引和人物索引,这大大拓展了查找的维度。比如,当我想回顾与“忠义”相关的典故时,可以直接翻到主题索引部分,效率远高于在主词条中逐一翻阅。排版上,采用的缩进和符号标记也很有规律,使得不同层级的解释一目了然,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工具书的人,也能很快上手。这种设计思路充分体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让复杂的知识结构变得井井有条,真正做到了工具书应有的实用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