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善编著的《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亦以任、 卢选本为底本进行元曲作家的选录,选取了70位 作家(不含无名氏)的300首元曲作品,但在所选作 品数量和篇目上 有所调整。本书所录篇目力求展现元曲风格的多样性 :有端庄亦有 诙谐,有豪放亦有婉约,有质朴亦有纤巧,有绮丽亦 有淡雅。鉴赏文 章则集众家之所长,力求将有理有据的不同观点都呈 现在读者面前, 以期更客观全面地理解作品。为了帮助读者减少阅读 障碍,本书在 作品下添加了个别疑难字词的注音和注释,为每篇作 品附上白话文 翻译,并对每位作家的生平进行简要的介绍,以便读 者能更好地理解 作品意思。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的序言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唐诗、宋词和元曲历来被视为古代文化艺术宝库中三颗璀璨的明珠。其中,元曲作为一代之文学,以其特殊的艺术成就,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于明善编著的《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收录了元散曲中的三百首精品,并加以注解和赏析,力求将元曲的艺术精粹呈现在读者面前。
元好问 【双调】小圣乐(绿叶阴浓) 【黄钟】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 杨果 【越调】小桃红(满城烟水月微茫) 【越调】小桃红(采莲人和采莲歌) 【越调】小桃红(采莲湖上棹船回) 刘秉忠 【南吕】干荷叶(干荷叶) 【南吕】干荷叶(干荷叶) 【南吕】干荷叶(南高峰) 王和卿 【仙吕】醉中天(弹破庄周梦) 【仙吕】一半儿(鸦翎般水鬓似刀裁) 【仙吕】一半儿(别来宽褪缕金衣) 盍西村 【越调】小桃红(万家灯火闹春桥) 【越调】小桃红(绿云冉冉锁清湾) 【越调】小桃红(绿杨堤畔蓼花洲) 【双调】快活年(闲来乘兴访渔樵) 关汉卿 【双调】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 【双调】碧玉箫(盼断归期) 【双调】大德歌(子规啼) 【双调】大德歌(俏冤家) 【双调】大德歌(风飘飘) 【南吕】四块玉(自送别) 【南吕】四块玉(旧酒投) 【南吕】四块玉(南亩耕) 【仙吕】一半儿(碧纱窗外静无人) 王恽 【越调】平湖乐(采菱人语隔秋烟) 白朴 【仙吕】寄生草(长醉后方何碍) 【仙吕】醉中天(疑是杨妃在) 【仙吕】一半儿(云鬟雾鬓胜堆鸦) 【双调】庆东原(忘忧草) 【双调】驻马听(裂石穿云) 【双调】沉醉东风(黄芦岸白蘋渡口) 胡祗遹 【双调】沉醉东风(渔得鱼心满愿足) 王实甫 【中吕】十二月过尧民歌(自别后遥山隐隐) 伯颜 【中吕】喜春来(金鱼玉带罗襕扣) 张弘范 【中吕】喜春来(金妆宝剑藏龙口) 严忠济 【越调】天净沙(宁可少活十年) 姚燧 【越调】凭阑人(欲寄君衣君不还) 【中吕】阳春曲(笔底风月时时过) ……
从一个长期关注古典诗词格律研究的“老读者”角度来看,这本书的鉴赏角度非常新颖。它不仅仅停留在对“时代背景”和“主题思想”的简单梳理上,更深入地挖掘了元曲在音乐性、口语化表达以及舞台调度上的独特魅力。比如,它如何解析那些看似直白却充满张力的对话,如何剖析散曲中那种如泣如诉的旋律感,这些深入骨髓的探讨,让我这个已经有些年头的老书虫都感到耳目一新。这种对“表演性”和“音乐性”的强调,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元曲“活”的体验。它让我意识到,元曲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更是从舞台上走下来的、带着市井烟火气的艺术精品,极大地拓宽了我对传统戏曲文学的认知边界。
评分说实话,在数字化阅读盛行的今天,一本厚重的实体工具书似乎显得有些“反潮流”,但这本书的实用性却超越了电子设备的便利性。它在检索效率上做得非常出色,编目清晰、索引详尽,真正做到了“一目了然”。当我需要快速定位某位大家的名篇时,无需在屏幕上划动查找,只需翻阅对应的页码,就能迅速找到。更重要的是,实体书的批注功能是电子文档无法替代的。我习惯于在页边空白处写下自己的感悟、疑问,或者标记出那些让我心神震撼的句子。这种与书本的物理互动,构建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记忆和理解过程,使得学习过程本身也成为了一种享受和沉淀。
评分我必须承认,最初购入这本书是带着一丝对传统文学的敬畏和对“学生版”定位的好奇。我原以为“学生版”会牺牲掉深度以换取易懂,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极其亲和,没有使用过多晦涩难懂的术语来故作高深,它像是邀你入座的良师益友,用清晰流畅的现代汉语引导你进入元曲的世界。特别是那些对特定意象、典故的解释,处理得恰到好处,既保证了学术上的准确性,又照顾到了初学者的理解门槛。这种“浅显而不失深度”的平衡感,是许多同类书籍难以企及的。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通往元曲艺术高峰的阶梯,让那些曾经被认为高高在上的古典文学,变得触手可及,充满了鲜活的生命力。
评分这本辞典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古朴典雅的气息,深沉的底色配上隽秀的宋体字,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它蕴含的文化厚重感。拿到手里掂量,分量适中,纸张的质感摸起来很舒服,没有那种廉价的漂白感,可以看出装帧是用心了的。虽然我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读里面的每一篇鉴赏,但光是翻阅目录和一些随机抽取的篇目,就能感受到编纂者在选材上的匠心独运。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作品,而是似乎在构建一个由元曲大师们共同编织的艺术星空。那种将文学与历史、美学融为一体的编排思路,让人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期待。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留白处理,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舒适,不会因为信息量过载而感到压抑,这对于一本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体现了对读者用眼健康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成功地将“典藏价值”与“日常学习”完美结合。它绝非那种束之高阁、只供观赏的古籍副本,而是被设计成一本可以陪伴学生度过数年学习生涯的“良伴”。装帧的耐用性、内容的详实度,都表明了编纂者希望它能够经受住高频率使用的检验。我感受到的是一种对知识传承的责任感,即便是最基础的学生版本,也要做到精益求精,不留遗憾。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点,更是一种对传统文化审美品位的熏陶和引导,让年轻一代在接触元曲时,就建立起一套高质量的审美标准,这比单纯的知识灌输更有价值,是真正意义上的“育人”之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