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西藏生死书
原价:39.80元
作者:(美)索甲仁波切,郑振煌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4-01
ISBN:9787308083782
字数:310000
页码:419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663kg
编辑推荐
★值得终生阅读的庄严之书!
★当代最伟大的心灵巨著!
★繁体版连续加印超过500次,30多种语言震撼全球!
★令几百万读者大彻大悟的不朽经典!
★一部足可参透生死、令人大彻大悟的“千年之书”!
★唯有懂得死亡,才能懂得生命的真谛!
★与《西藏度亡经》并称两大不朽的藏地经典!
内容提要
希望每个人不畏惧死,也不畏惧活;
希望每个人死得安详,死亡时能够得到最有智慧、最慈悲澄明的关怀;
希望每个人透过心性和真相的彻悟,找到终极的快乐。
目录
第一篇 生
第一章 在死亡的镜子中
第二章 无常
第三章 反省与改变
第四章 心性
第五章 把心带回家
第六章 演化、业与轮回
第七章 中阴与其他实相
第八章 第一世:自然中阴
第九章 精神之路
第十章 心要
第二篇 临终
第十一章 对临终关怀者的叮咛
第十二章 慈悲:如意宝珠
第十三章 给临终者的精神帮助
第十四章 临终修习
第十五章 死亡的过程
第三篇 死亡与重生
第十六章 基础地
第十七章 内在的光芒
第十八掌 受生中阴
第十九章 亡者超荐
第二十章 濒死经验:上天堂的阶梯?
第四篇 结论
第二十一章 共通的历程
第二十二章 和平的仆人
作者介绍
索甲仁波切(Sogyal Rinpoche)
生于西藏,由20世纪最受尊敬的上师蒋扬钦哲仁波切养育成人,后被上师认出是托顿·索甲(十三世达赖喇嘛和蒋扬钦哲的上师)的转世。
1971年至英国剑桥大学专修比较宗教学,1974年开始弘扬佛法。三十多年间,足迹遍及全球。由于思路清晰、功底扎实、谈吐从容幽默,他的传法深受信众的欢迎,被誉为“参透佛法精髓的上师”,并成为许多国家的佛学中心与佛教团体的负责人或指导者。
《西藏生死书》将藏传佛法智慧与当今议题及修行训练相结合,超越宗教与文化的阻碍,直指本心,为繁杂的现代世界提供了一套理解生命要义的方便法门。
文摘
序言
说实话,我本来对这类带有一丝神秘色彩的书籍持保留态度的,总觉得有些玄乎,难以落地。然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用一种极其平实、甚至可以说是近乎纪实的手法,将那些宏大的主题解构开来。它不是空泛地谈论“超脱”,而是非常具体地讲述了那些世代相传的教导是如何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体现的。那些关于如何面对痛苦、如何放下执念的教诲,竟然与我近期在职场中遇到的困境有着奇妙的共鸣。书中穿插的那些历史典故和人物传记,也很有力量,它们证明了这些教义并非空中楼阁,而是经过了漫长岁月的考验和无数生命的实践。阅读体验是层层递进的,初读时可能被表象吸引,但随着深入,会发现其内核是无比坚实和具有普适性的智慧。这本书,成功地将深奥的灵性知识,转化为可以被现代人理解和接纳的生命哲学,非常难得。
评分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感受是“平静”。在经历了连续几周的阅读和沉思后,我发现自己看待日常的烦恼的方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会让我焦虑不堪的小事,现在似乎都退居次要位置了。作者对于“放下”的阐述,不是一种消极的放弃,而是一种基于深刻理解后的主动选择。它解释了“放下”的真正含义——不是不在乎,而是知道什么值得在乎,什么只是匆匆过客。书中的结构安排也很有心思,知识点层层递进,从基础的生命观到具体的修行方法,逻辑严密,过渡自然。我特别喜欢其中对于“恐惧”来源的分析,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那些潜意识中的不安。这是一本能够真正改变你生活方式的书,它提供的不是安慰剂,而是真正的工具和视角,让人从根本上重塑对时间的感知和对自我的定位。
评分我得承认,这本书的阅读门槛不低,不是那种可以一口气轻松读完的消遣读物。它需要你慢下来,需要你在某些段落停下来,合上书本,去消化那些信息。我发现自己经常需要查阅一些背景资料,去理解其中提到的各种术语和概念,但这恰恰是它魅力所在——它迫使你主动去学习和探索,而不是被动接受。书中对“心性”的描述尤其让我震撼,它细致入微地剖析了人类意识的各种面向,那些被我们日常情绪掩盖住的真实自我,在此被清晰地揭示出来。它的文字有一种冰冷的、精确的美感,仿佛一位技艺高超的解剖学家,在剖析生命的结构。对于那些渴望超越表面现象、探究事物本质的求知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宝库。它不会给你现成的答案,但它会给你最精确的问题和最可靠的地图。
评分这本厚重的书,我几乎是捧着朝圣的心情翻开的。一开始,我被那些扑面而来的异域色彩和古老仪式深深吸引住了。文字的描摹极其细腻,仿佛能闻到酥油灯燃烧时特有的气味,看到那些色彩斑斓的唐卡在幽暗的殿堂里微微颤动。作者对于生命、死亡以及轮回的探讨,并非是枯燥的哲学说教,而是通过无数鲜活的故事和深入骨髓的体验穿插进来,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地反思自己对待“无常”的态度。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中阴身”的描述,那种对意识过渡阶段近乎科学的详尽记录,打破了我以往对死亡的模糊想象,让原本令人恐惧的概念,有了一种清晰的脉络可循。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详尽的生命使用指南,教你在纷繁复杂的现实中,如何保持内心的清明,如何预备好迎接那个最终的转变。每一次阅读,都像经历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让我对“存在”的意义有了全新的理解,绝对是值得反复品读的经典。
评分这是一部需要用“敬畏”之心去对待的作品。它的文字中流淌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但这种权威并非源于强迫,而是源于其背后所承载的跨越千年的智慧。我并非是某个特定信仰的追随者,但阅读此书,让我对人类精神探索的深度感到无比惊叹。书中对于生命周期的描述,详尽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它提供了一个宏大且完整的宇宙观,让你意识到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永恒的循环之间的辩证关系。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感到一种强烈的对比:一方面是自己琐碎日常的渺小,另一方面是自身潜能和精神维度的广阔。这本书成功地搭建了一座桥梁,连接了我们世俗的生活与更深层的精神现实。它不仅是知识的传达,更是一种精神的拓宽,让人在面对生活的巨变时,能多一份从容和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