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漂亮家居編輯部
语言:中文
装帧:平裝
页数:240
尺寸:19cm×23.5cm
出版: 麥浩斯
ISBN:9789864081424
出版日期:2016-04-212016全新升級增訂版du家收錄zui新、zui完整建材與技術Know how,
偷學百位設計師、建築師私房工法,
500個建材創意運用案例一次給足!
本書以zui廣為使用的石材、磚材、木素材、板材及其它素材等核心建材,掌握建材獨有特性,了解各種創意工法與活用混搭巧思:幫助讀者不只了解建材特性,更能突破一成不變的設計傳統,打造出du一無二的室內裝潢創意,為空間增值加分。
【本書特色】
1.完全解構建材特性,跨越基本使用法則的活用實例賞析
2.超過100位設計師、500個精彩的建材設計提案。
3.圖片張張精彩有料,具體呈現每個設計的手法、素材以及特色,跳脫侷限大玩材質創意。
3.附錄設計師索引,幫你快速找到符合自己風格喜好的設計師。
【作者简介】
漂亮家居編輯部
1.創造平凡生活的不平凡空間生活美學經驗。
2.生產有朝氣的版面風格。
3.鼓吹家的新價值觀。
4.關心對居家生活懷有健康心情的讀者。
5.追蹤具有可學習特質的新穎空間美學案例。
6.提供讀者看得懂、學得會、買的到、省到錢的方法。
Chapter1. 石材石的基本x活用法則
石材活用演繹
Chapter2. 木材
木的基本x活用法則
木材活用演繹
Chapter3. 磚材
磚的基本x活用法則
磚材活用演繹
Chapter4. 板材
板材的基本x活用法則
板材活用演繹
Chapter5. 其它材質
水泥、金屬、塑料、玻璃、Epoxy環氧樹脂、磐多魔等活用法則
其它材質活用演繹
从专业深度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广度令人咋舌,它似乎囊括了所有你以为自己知道,但其实还停留在表面认知的一系列材料知识。我尤其欣赏它对“冷门”材料的挖掘,那些在主流装修杂志中几乎看不到的特种玻璃、回收金属复合板或者新型生物基材料,都有专门的篇幅进行介绍。更重要的是,它不只是罗列这些材料的参数,而是深入探讨了它们在特定气候条件、使用频率以及维护成本下的长期表现。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南方高湿环境下,不同种类的木饰面如何应对变形问题,里面详细对比了蒸汽热压处理和真空干燥处理的材料在五年后的实际状态,这种长期的、基于实际案例的反馈,是任何标准化的产品说明书都无法提供的宝贵信息。对于追求材料耐用性和独特性的设计师而言,这部分内容简直是黄金。
评分这本书在展示室内空间设计时,非常注重对“人”在空间中的感知体验的描述,而非仅仅是视觉效果的堆砌。很多材料书籍往往止步于展示“这个材料多么漂亮”,但这本书的核心似乎在于探讨“这个材料让你感觉如何”。比如,它分析了不同粗糙度的地面材料如何影响行走的节奏感和心理压力,或者某种吸音材料如何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房间内人们交谈的音量和亲密度。这种从物理属性到心理感受的转化,是真正区分“装饰”与“设计”的关键所在。我特别喜欢其中一些关于光线与材料表面反射率的讨论,它不是给出冰冷的数值,而是通过文字描述了在特定角度下,人眼捕捉到光线时的那种微妙的舒适或刺眼感。这使得设计不再是冰冷的几何堆砌,而是充满温度和人情味的艺术实践。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印刷质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拿在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对细节的执着。封面设计简洁有力,但内页的色彩还原度尤其让我惊喜,那些展示的木材纹理、石材的光泽,甚至是涂料的细微色差,都表现得非常真实。我之前买过几本设计类的图册,往往因为印刷不佳,那些微妙的材质感在纸面上完全失真,让人只能靠想象去脑补。但这本完全没有这个问题,每一张案例图都像是一张高分辨率的摄影作品,特别是那些强调光影互动的页面,能清晰地分辨出不同饰面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下的质感变化。对于一个对材质触感有要求的读者来说,这种视觉上的真实感是极其重要的,它极大地降低了我们在实际采购和应用时对材料效果预期的落差。我甚至花了好长时间去对比书中展示的某种哑光大理石与我正在考虑使用的样品,对比效果惊人地一致,这无疑为我的设计决策提供了强大的信心支撑。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结构似乎刻意模仿了一种混乱的美感,如果你期待的是清晰的章节划分和目录导航,你可能会感到一丝挫败。它更像是一系列高度浓缩的“点子卡片”的集合,信息的密度极高,每一页都可能塞满了三个看似不相关的但实际上在某种底层逻辑上互通的案例。我发现自己不能像读小说一样从头读到尾,而必须像在博物馆里漫步,随时被某个特定的色彩组合或材质对比吸引,然后停下来,反复揣摩那个小小的图注。这种阅读方式非常考验读者的主动性和联想能力,它要求你主动去建立信息之间的联系,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的框架。对于习惯了“填鸭式教育”的读者来说,这可能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但一旦进入状态,你会发现这种碎片化的输入反而更容易激发个人的创造力,因为它没有给你设限。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逻辑非常跳跃,但这种“跳跃”恰恰体现了资深从业者的工作思维——不是线性的教程,而是碎片化知识点的密集轰炸。它没有那种循规蹈矩的“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的指导,而是直接抛出各种“为什么”和“如果不用A而用B会怎样”的思辨性问题。我发现它更像是一本被翻烂了的资深设计师的工作笔记,里面塞满了各种“陷阱”提示和“灵光乍现”的解决方案。例如,关于不同基层处理对最终漆面效果的影响,它用了非常直白甚至略带嘲讽的口吻指出了新手常犯的错误,那种语气仿佛是在耳边直接警告你不要犯同样的低级错误。这种非正式、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表达方式,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偷窥”到行业内幕的刺激感,让人忍不住想马上动手实践一下书中提到的那些反直觉的搭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