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山地自行車實用手冊
定價:49.90元
作者:托馬斯羅納格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3-01
ISBN:978711152555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
編輯推薦
◎深入地瞭解山地自行車構造◎全麵掌握組裝調校保養知識◎DIY自我風格的山地自行車介紹山地自行車運動及山地自行車的幾大類型全麵解析輪組、製動、傳動、避振等各大係統的細部結構與日常保養細緻講解製動器、車碗、腳踏、車架、中軸、麯軸、鏈條等的組裝、調校技巧教您如何DIY適閤自己的山地自行車
目錄
譯者序第1章 更加可靠的自行車運動 第2章 山地自行車的類型 第3章 關於車架及其組件 第4章 車架的幾何形狀和車座位置 第5章 修理工具 第6章 清洗和護理山地自行車第7章 自行車的變速傳動套件 第8章 中軸、麯柄和鏈條的安裝 第9章 的製動係統 第章 製動器的安裝、調校和排氣 第11章 山地自行車碗組的安裝和調校 第12章 山地自鎖腳踏的安裝和調校 第13章 山地自行車避振前叉的科與維護 第14章 全避振山地自行車的保養 第15章 車架調節的各種竅門 第16章 關於車輪和車胎 第17章 把手和把立 第18章 車鞍及座管(升降座杆)的專業提示 第19章 如何DIY組裝山地自行車
內容提要
山地自行車這個名字齣現在1966 年,一開始被稱為“Mountain Bicycle”,這種由重型海灘車(Cruiser Bicycle)改裝而來的自行車更適閤在山路上滑行。20 世紀70 年代,山地自行車運動開始在美國加利福尼亞流行起來並逐漸發展齣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山地自行車。之後,一些高技術的輕量化材料開始運用到山地自行車的製作中。1981年美國的Specialized Bicycle 公批量生産瞭山地自行車。20 世紀90 年代,山地自行車運動開始在國際上活躍並逐漸變成一種主流的體育運動。它常好地將體育運動與娛樂休閑結閤在一起,帶給人們常好的騎車樂趣。 隨著山地自行車運動越來越多地被人喜歡和接受,今天的山地自行車本身的技術也越來越復雜,科技感也越來越強。如何選擇一輛適閤自己的山地自行車,並對其進行有效的保養和維護,成瞭擺在眾多山地車運動新手們麵前的首要問題。 《山地自行車實用手冊》的作者托馬斯· 羅格納是來自德國的山地自行車專傢,他曾是知名自行車雜誌《BIKE》的主編,之後作為自由撰稿人齣版瞭多本有關山地自行車的著作。在書中,作者對對山地自行車的基本維護、調校,主流車型的介紹、選擇,還有修理工具和專業詞匯這些基礎內容進行敘述的。對每個組件的保養維修和所需要的修理工具一步一步地做瞭詳細說明,同時也對一些專業術語進行瞭解釋。
文摘
作者介紹
作者托馬斯·羅格納是德國知名的自行車專傢,曾在20 世紀90 年代早期作為知名自行車雜誌《BIKE》的記者和編輯,之後又以獨立撰稿人身份一直緻力於自行車運動。本書在編寫的時候同時也得到瞭《BIKE》雜誌和速連(SRAM)公的大力支持,在德國齣版印刷共13 次。本書是一本常實用的山地自行車入門書籍。
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前瞻性和持續性。它不僅僅涵蓋瞭目前主流的山地車技術,對於新興的技術,比如電子變速和內走綫設計的維護,也給予瞭足夠的篇幅進行介紹和解析,保證瞭這本書在未來幾年內依然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我發現它對不同預算的騎行者都考慮周全,既有針對高端碳縴維部件的專業保養技巧,也有針對入門級鋁閤金車的經濟型維護方案,這讓它擁有瞭極佳的普適性。我甚至將它作為我俱樂部新會員的“必讀書單”推薦給瞭所有剛入門的朋友,因為它提供瞭一個係統化的學習路徑,避免瞭大傢像我當年一樣,在網絡上零散地搜集碎片信息,耗費大量時間卻收效甚微。這是一次物超所值的知識投資。
評分與其他技術書籍相比,這本書在語言風格上顯得非常親切和鼓舞人心。作者的筆觸裏充滿瞭對山地騎行的熱愛,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炮兒,帶著你一步步探索山野的樂趣。他對於安全騎行的強調也做得非常到位,不僅僅是機械層麵的檢查,還延伸到瞭體能儲備和路綫規劃的注意事項,讓我意識到,一輛完美的自行車,也需要一個健康的騎手來駕馭。我尤其喜歡它在介紹工具使用時,總會附帶一句“慢一點,彆著急”,這種細微的提醒,讓我在麵對那些精密部件時,心態更加平和,避免瞭因為心急而造成的錯誤操作。這種人文關懷和技術指導的完美結閤,讓閱讀體驗變得極其愉悅。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真是讓人眼前一亮,紙張的質感厚實且光滑,油墨印刷清晰銳利,即便是復雜的機械結構圖也能看得一清二楚,這對於我們這些喜歡自己動手搞定一切的車友來說簡直是福音。封麵設計上,那輛山地車在崎嶇山路上飛馳的畫麵,充滿瞭動感和力量感,一下子就能抓住你的眼球,讓人忍不住想立刻拿起工具,去徵服腳下的那些爛路。更值得稱贊的是內頁的排版,內容邏輯性極強,從基礎的零部件識彆到係統的裝配流程,每一步都配有詳盡的圖文說明,即便是初學者也能按圖索驥,順利完成自己的“第一次”組裝。要知道,市麵上很多手冊要麼是圖文模糊不清,要麼就是理論堆砌,讓人望而生畏,但這本顯然走的是實用主義路綫,處處體現齣對騎行者實際需求的深度理解。特彆是關於力矩的標注,精確到瞭小數點後兩位,這在業餘維修中是很少見的細緻,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專業底蘊。
評分我得說,這本書在“疑難雜癥”的處理上做得尤為齣色,很多我在綫上論壇裏問瞭無數次都得不到滿意答案的問題,竟然在這本書裏找到瞭清晰、係統的解決路徑。比如,針對不同品牌碟刹係統的異響排查,它不僅列舉瞭常見原因,還提供瞭實地操作的步驟,甚至連不同型號潤滑脂的適用範圍和更換周期都做瞭對比分析,這簡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山地車急救箱”。我之前因為後撥微調總是找不到最佳平衡點而煩惱,按照書裏介紹的“掛空擋微調法”,僅用瞭五分鍾就將換擋順暢度提升到瞭一個新的層次,那種順滑感,簡直讓人心曠神怡。相比那些隻停留在理論層麵的指導手冊,這本書的每一頁都像是陪伴在你身邊的資深技師,隨時為你提供最接地氣的操作建議,讓那些曾經令人頭疼的維修保養工作,變成瞭一種享受,一種與愛車深度交流的過程。
評分這本書的知識深度和廣度令人稱奇,它絕對不隻是教你擰螺絲那麼簡單。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車架幾何角度對騎行特性的影響那幾章,作者用非常直觀的方式解釋瞭頭管角、座管角以及軸距是如何共同作用,決定瞭你的自行車在爬坡時的效率和下坡時的穩定性。這對於想要升級配件或者考慮換新車的騎行者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我以前買配件都是憑感覺和彆人的推薦,現在我能根據自己的騎行風格和體型,科學地選擇最適閤我的把立長度和車把寬度,這種基於科學理解的升級,帶來的騎行體驗提升是質的飛躍。它培養的不是簡單的維修技能,而是一種對山地車設計理念的深層認知,讓人從“使用者”真正轉變為“掌控者”。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