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
生於西元一九三二年,畢業於鹿兒島大學工學部;一九五九年設立京都陶瓷株式會社(一般稱為「京瓷」),歷經總經理、董事長,一九九七年轉任名譽董事長。一九八四年設立第二電電(KDDI)並擔任董事長,二○○一年起轉任最高顧問。二○一○年接受日本航空請託,就任日航會長,擔起重整日航大任。
稻盛於一九八四年設立稻盛財團(即基金會),同時設立有東方諾貝爾獎之稱的「京都賞」,此外並針對年輕企業家設立「盛和塾」,親自擔綱講座教授,盡心盡力為國家訓練年輕的經營人才。著有:《高收益企業》、《稻盛和夫的中小企業經營學》、《人生的王道:人如何活著》、《稻盛和夫工作法:平凡變非凡》、《成功與失敗的法則》(天下雜誌日本館)等書。
译者简介
蔡青雯
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美學美術史系學士。目前專職口譯與筆譯工作。
我的經營起點與會計
京瓷的設立,來自支持我的各方人士的好意,當時我只是一個二十七歲的技術人員,毫無事業經營的經驗。不過,在從前任職的公司中,我擔任從產品開發到後續一系列的事業化工作;所以當時,對於開發新產品、上線生產、然後上市銷售等三種業務,我認為自己應該多少能夠應付得當。
但是,對於「會計」,我則是一竅不通。當我第一次看到「借貸對照表」,右方寫著「資本金」,左方寫著現金存款,那時我還以為「錢就是分為兩種,分別寫在左右兩側」,顯示創業初期的我,對於會計或是經營,真的全然一無所知。
如此的我只有全心全意投入工作。可是,所有的業務判斷,屬下員工皆須仰賴身負經營重責的我。京瓷只是甫創業不久的小型企業,一項錯誤判斷就可能危及公司、導致倒閉之虞。我的判斷基準應該如何取決、我應該如何面對經營等問題,我日夜苦思、輾轉難眠。在經營事業的過程中,如果不符合邏輯,或是違反倫理道德,經營絕對難以順遂進行。既然我缺乏經營的知識,萬事唯有依照原理原則進行判斷,於是,我決定在面對每項問題時,所採用的解決方式都必須先說服自己。我決定理出我所信服的原理原則,換句話說就是人世間符合公正的道理,我決定以此作為經營準則。
如今回想起來,我從未接觸所謂的經營常識,反而是因禍得福吧。因為我反而能夠對於經營的大小事情,都先追根究柢,從基本開始理解、信服之後才判斷決定;所以,我自然而然地養成習慣從經營本質去思考經營應有態度。
關於「會計」亦是如此。由於我習慣追根究柢,所以對於實際結算數據不同於自己的預估時,就會立即要求承辦會計的人員詳細說明。我想知道會計的本質與應用原理,而非會計或稅務的教條式說明;不過,我通常無法從承辦會計的人員口中獲得答案,他們總是千篇一律地說明「會計就是這麼一回事」,不過,我總是繼續纏問「為什麼是那樣?」直到自己能夠理解同意為止。
我的會計學來自與會計經理的爭論
我的會計學的重要功臣,是在京瓷創業後第八年入社的齊藤會計經理。他進入公司時已經年屆五十歲,他曾任職於一家戰前成立、歷史悠久的企業,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會計人才,而我只是個三十幾歲、尚未邁入四十歲的的技術人員出身的經營者。
當時的京瓷規模尚小,他進入公司時的一九六七年(昭和四十二年)三月,公司的營業額是六億四千三百萬日圓,稅後淨利為一億兩百萬日圓。
他剛進公司的初期,經常與我意見分歧對立,兩人總是激烈爭論。對他而言,我只是一個會計的門外漢。即使我是社長,他卻堅守自己的信念,絲毫不退讓。
可是,任何細微小事,只要我心有疑問,我都毫無忌憚地追問,例如「為什麼必須使用這種發票?」「從經營角度推算,應該產生這種結果,但是為什麼在會計上卻無法顯示出來呢?」我不斷地打破沙鍋問到底,即使對方提高嗓門回應:「反正在會計上就是這種結果。」我仍不罷休地追問:「這不是答案。會計如果無法提供經營者想了解的答案,這樣的會計根本毫無意義。」我堅持問到自己理解明白為止。
面對我的詢問,最初他肯定震驚不已,甚至覺得無言以對吧。對自詡為會計專家的他而言,一連串的問題,或許都是難以想像的難題怪問,他的內心肯定默默認為這只是一介門外漢的難題怪問。可是,經過數年之後,他的態度突然轉變,變得願意真心傾聽我的意見,對於我從「經營應有態度」立場發表關於會計事務的意見,他真心接納;對於從未接觸過的事務意見,他轉為積極接受。後來,我問他轉變的原因,才知道原來是他發現「社長所言其實都在追究會計的本質。」
他為了將自己的心得傳達給其他會計人員,經常隨機舉辦讀書會,進行教導。後來,他彙總編製《京瓷會計規程》,現在仍在京瓷會計部門沿用。在這部規程的前言中,他明白表示這些在兩人爭論中所習得、專為經營而設的會計本質是「從京瓷哲學中誕生的會計思想」。
往後,他身為會計經理,參與股票上市、發行美國儲蓄證券的ADR(美國存記憑證)等事業,親身經歷京瓷的快速成長。其間,他身為我的最佳捕手,將京瓷的會計系統進化成為更精緻的系統。
一九九八年三月的會計年度,京瓷的集團營業額成長到超過七千億日圓的企業,並開始拓展事業,以便邁向成為集團營業額一兆日圓的企業。此外,一九八五年創業的第二電電株式會社,也成長為集團營業額超過一兆日圓的企業。
在這段過程中,當我遭遇各種會計或稅務等問題時,我都依照個人的經營哲學,毫不逃避,正視因應。對於具體事例,我一定尋根究柢直到完全理解;於是,關於會計與財務的現況,會計管理的應有態度等,我獲得自我領悟的想法。
在這種經緯之下形成的會計學,搭配京瓷獨特的經營管理系統『變形蟲經營』,在公司內部滲透紮根,成為京瓷快速成長的原始動力之一。
这本书在章节之间的衔接处理上,展现了极高的结构智慧。它不是线性堆砌知识点,而是采用了一种螺旋上升的结构,每一个新的概念都会建立在前一个概念的基础之上,并且会以一种新的角度回溯和强化之前讨论过的核心理念。这种设计使得阅读体验非常连贯且富有逻辑推进感,读完一个部分后,会自然而然地期待下一个部分如何深化主题。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总结性段落的处理上,他总能用寥寥数语概括全章精髓,同时又留下一个引人深思的悬念,仿佛在轻声邀请读者进入下一场更深层次的探讨。这种结构上的精妙设计,使得即便是中断阅读后重新拾起,也能迅速回到正确的认知轨道上来,极大地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和趣味性。这本厚重的著作,读起来却毫不费力,反而充满了一种探索未知宝藏的兴奋感。
评分初读这本书时,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的叙事逻辑如同精密的手术刀,极其锋利且目标明确。他并非仅仅罗列空泛的商业原则,而是总能从一个非常接地气的商业场景切入,然后层层剥开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印象最深的是他对“成本意识”的阐述,那种将每一个微小的损耗都视为对企业生命力的侵蚀的视角,彻底颠覆了我过去对于“大公司病”的固有认知。这种描述的特点在于其强烈的画面感和代入感,你会不自觉地将书中的场景与自己过去经历过的职场困境进行对照,从而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而且,书中引用的那些历史案例,往往不是教科书上烂熟于心的陈词滥调,而是经过作者亲身实践检验的、充满血与汗的真实故事。这些故事的加入,极大地增强了理论的可操作性和感染力,让原本可能枯燥的商业哲学变得鲜活起来,让人感觉到这些原则是可以在任何一家正在挣扎或力求卓越的企业中立即应用的“活的知识”。
评分这本书的行文风格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克制下的磅礴”的力量感。作者的用词非常精准,几乎没有一句废话,每一个长句的构建都充满了目的性,仿佛在进行一场严谨的论证。然而,这种严谨感却并非冰冷的,而是蕴含着一种对人类精神和组织活力的深切关怀。特别是当他探讨到企业文化和员工精神面貌时,那种语气变得略微柔和,充满了对“人”这一核心要素的强调,这在我读过的许多侧重于数字和流程的管理书中是很少见的。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使得读者在被严苛的商业逻辑所震撼的同时,又能在精神层面获得一种激励和抚慰。它让人认识到,卓越的经营并非纯粹的数学游戏,而是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体,需要强大的内心力量作为支撑。这种深刻的洞察力,让这本书超越了普通管理书籍的范畴,更像是一部关于人生经营的哲学指南。
评分与其他同类书籍相比,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达到了一个令人赞叹的平衡点。很多管理书籍要么过于偏重宏观战略的空谈,要么陷于微观操作的琐碎泥潭,难以自拔。然而,这本书却巧妙地搭建起了一座坚固的桥梁,将顶层设计与基层执行紧密地联系起来。例如,它在阐述一个高远的愿景时,紧接着就会给出一个具体的、可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实现这一愿景的每一步进展。这种“看得见星空,也摸得着脚下泥土”的写作方式,极大地提高了读者的信心。我发现自己开始习惯用书中介绍的视角去审视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决定,不再满足于“差不多”的结果。这种思维模式的潜移默化转变,才是这类书籍最具价值的“副作用”。它不仅教会了你“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它重塑了你思考“为什么”的方式,这才是真正有益于长远发展的底层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本身就透露出一种沉稳与专业的气息,那种厚重的纸张质感,配上简约却有力的标题字体,让人一眼就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翻开扉页,那种油墨的香气混合着纸张特有的芬芳,瞬间将我拉入了一个专注思考的氛围之中。我尤其欣赏它在排版上的用心,清晰的章节划分和适度的留白,使得即便是面对相对复杂的理论和案例时,读者的眼睛也能得到充分的休息,不会产生阅读疲劳。这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在我看来,是优秀商业书籍的一个重要标志。它不像某些畅销书那样追求花哨的视觉冲击,而是选择了一种更接近学术著作的严谨美学,这无疑增强了内容本身的说服力和权威感。每一次拿起它,都像是在进行一次严肃的对话,而不是随意的浏览。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件精心制作的工艺品,值得被细细品味和珍藏。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足以体现出版方和作者对于“实学”二字所代表的认真态度的坚持。
评分可以看看,有所帮助。
评分繁体字畅行无碍的人可以购买,书印装好,翻译跟大陆版本有些区别,价格高但个人还是喜欢这本~
评分书很好,给公司买来学习用的
评分纸张质量好,京东送货快。
评分是一本宏观会计经济学,受益匪浅
评分朋友推荐的好书,对于财务讲的非常宏观,对大局观有用
评分先生的一本好书
评分繁体字畅行无碍的人可以购买,书印装好,翻译跟大陆版本有些区别,价格高但个人还是喜欢这本~
评分竖排版,不太习惯。还没看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