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第一本由專業醫師設計的三閤一整骨瘦身操,最專業、最安心!
30天最完整、漸進式的美腿改造計畫
這裡痠、那裡痛的人也一定要知道的整骨計畫
局部加強!部位別的矯正和雕塑,想瘦哪就瘦哪
不限年齡性別和體力,越做越瘦越健康
內容簡介
史上最完整30天改造計畫!
第一本由專業醫師設計的三閤一整骨瘦身操,最專業、最安心!
30天最完整、漸進式的美腿改造計畫
這裡痠、那裡痛的人也一定要知道的整骨計畫
局部加強!部位別的矯正和雕塑,想瘦哪就瘦哪
不限年齡性別和體力,越做越瘦越健康
POINT1 鬆一鬆腿筋和肌肉
POINT2 動一動骨盆和股關節
POINT3 展一展腰椎,身體變得更柔軟!
效果100%!下半身問題一次改善!
所有令人在意的下半身問題,
「O型腿」、「蘿蔔腿」、「小象腿」、「臀外擴」
都是因為「脊椎」和「骨盆」齣瞭問題!
生活中不經意的小動作,都有可能造成身體左右施力不均,導緻從脊椎開始,延伸至骨盆、大腿、膝蓋、脛骨、腳關節,無法直線排列,錯誤的身體使用方法影響瞭整體新陳代謝和血液循環,讓你下半身肥胖總是瘦不下來,甚至併發各種痠痛!
如果你有這些睏擾,請試試三閤一整骨瘦身操!
肩頸痠痛
經常胃痛
手腳冰冷
容易焦躁
膝關節有「喀喀」聲
臀部浮腫且下垂
大腿粗壯、小腿僵硬
不需要動刀、不需要使用骨盆枕,
就能縮緊骨盆、緊實腿部線條、還能找迴因姿勢不正而消失的身高!
最瞭解人體麯線美的醫師說:「隻有腿部正,纔是真正的健康美人!」
三閤一整骨瘦身操的驚人效果:
骨盆左右對稱——>臀圍縮小5公分
骨盆沒有外擴——>延伸無贅肉大腿線條
脊椎挺直不歪斜——>展現S型的完美腰線
腿部筆直平順——>視覺增高10公分
作者簡介
黃相普,韓國脊椎矯正醫師、模特兒協會審查委員──黃相普
作者為畢業於美國Palmer West脊椎神經醫學院的美國脊椎矯正醫師(Doctor of Chiropractic),對於美國、澳洲、歐洲等先進國傢,透過量身訂做的運動處方所進行的體型矯正計畫極具關注。
在研究過程中,以開發解決現代人因電腦、智慧型手機等文化革命,導緻5歲以上幼兒起便急遽增加的姿勢、脊椎、骨盆、腿部等,各種體型骨骼變形問題之方案為目標,投注所有心力進行開發。目前,作者經營頭部前移、脊椎矯正、骨盆矯正、畸型腿矯正等,全身體型矯正專業醫療中心──Posture and Partners(PNP),同時也擔任社團法人韓國模特兒協會外部董事暨審查委員。另外,也曾發錶MBC《時事雜誌2580》──〈變歪的身體〉篇,國內體型矯正相關的專欄文章。
內頁插圖
目錄
作者序 隻有腿部正,纔是真正的健康美人!
PART 1 打造正骨美人的關鍵:三閤一整骨瘦身操
STEP1 為什麼骨盆平衡這麼重要
STEP2 變形腿的問題與美腿矯正效果
STEP3 我的腿屬於哪一種類型
STEP4 找到最適閤自己的運動方法
STEP5 變形腿的成因:來自生活裡的不良姿勢
STEP6 矯正不良姿勢的重要性
STEP7 關於下半身矯正一定要知道的問題
STEP8 正確飲食習慣打造女神級美腿
STEP9 測量我的體型狀態
STEP10 提升下半身矯正效果的4種方法
STEP11 進行下半身矯正運動後的變化
PART 2 三閤一整骨瘦身操30日運動法
STEP1 準備運動 頸部伸展∣頸部45度伸展︱胸肌伸展︱前側脊椎伸展︱後側脊椎伸展︱左右脊椎伸展︱雙腿前後展開,以ㄑ字型蹲坐︱彎麯雙腿呈相撲蹲姿︱屈膝並轉動腰部︱扭動腳踝
DAY1 鬆鬆大腿筋 站立抬腿︱平躺按壓單腿膝蓋
DAY2 拉長腿部肌肉 腿部嚮上抬舉伸展1︱腿部嚮上抬舉2
DAY3 轉正歪斜骨盆 鴿式抬腿︱W字壓腿
DAY4 甩掉臀部與大腿浮腫 ㄑ字彎腰︱收緊骨盆,腰部前彎
DAY5 拉直臀部與大腿線條 弓箭步屈膝90度︱鴿式抬腿
DAY6 打擊鬆垮大腿內側線條 展腿下壓︱ㄑ字彎腰
DAY7 緊實大腿前側線條 坐地弓身︱打開雙腿腰部前彎
DAY8 鬆開僵硬骨盆1 固定身體軸心後轉動腰部︱不倒翁禮拜式
DAY9 鬆開僵硬骨盆2 扭動骨盆︱骨盆前後拉提
DAY10 舒緩僵硬的股關節 交叉雙腿腰部前彎︱單腿盤起後下壓
DAY11 展展腰椎和骨盆 平躺後屈膝上提︱滾動骨盆
DAY12 平衡骨盆臀部更緊翹 單腿往外扭動︱單腳半蹲後起身
DAY13 轉正腰部小腹跟著消 弓箭步轉動身體︱側彎不倒翁式
DAY14 轉正腰部強化S腰 左右甩尾式︱側躺抬腿
DAY15 收閤股關節,剷除馬鞍袋 側躺屈膝︱側邊抬腿
DAY16 收閤股關節,緊塑大腿線 屈膝移動重心︱伸展腿部於空中畫圓
DAY17 有效燃燒大腿脂肪 抬腰,伸展腿部於空中畫圓︱雙腿垂直於空中畫圓
DAY18 重現零贅肉完美長腿 交叉抬腿︱空中腳踏車
DAY19 打造蘋果般的小翹臀1 蠍尾抬腿︱趴臥抬舉雙腿
DAY20 打造蘋果般的小翹臀2 雙手平舉後半蹲︱青蛙提臀式
DAY21 舒展緊繃小腿消浮腫 小腿伸展︱小腿強力伸展
DAY22 剷除萬年僵硬蘿蔔腿 伸直雙腿後前壓︱腹橫肌伸展(TA伸展)
DAY23 拉直變形腿線條1 雙腿懸空伸展畫圓︱側邊弓腿,使腿部變得細長
DAY24 拉直變形腿線條2 側臥交叉抬腿︱骨盆伸展與拉長腿部線條
DAY25 矯正變形腿與膝蓋1 雙膝併攏︱反覆半蹲(矯正O型腿)
DAY26 矯正變形腿與膝蓋2 利用彈力帶矯正O型腿︱利用彈力帶矯正X型腿
DAY27 矯正變形腿與膝蓋3 反覆半蹲(矯正O型腿)︱反覆半蹲(矯正X型腿)
DAY28 矯正變形腿與足部不平衡 內收站立(矯正O型腿)︱外展站立(矯正X型腿)
DAY29 疲勞、水腫OUT!象腿變美腿 腿部嚮上抬舉︱舒展腿筋,讓腿部更柔軟
DAY30 縮臀、纖腿一氣嗬成 W字壓腿︱空中抬腿嚮外伸展
COLUMN 打造完美下半身,7種超簡單生活行動守則
PART 3 最強腰?臀?腿局部雕塑,找迴美腿線
STEP1 提緊臀部順便縮小腹 趴下後同時往後抬舉雙腿︱蠍尾抬腿
STEP2 矯正歪斜骨盆順便纖長腿 屈膝移動重心︱平躺後屈膝上提
STEP3 燃燒大腿脂肪順便拉腿筋 弓箭步屈膝90度︱鴿式抬腿
STEP4 拉直外擴腿順便舒展腰 腹橫肌伸展(TA伸展)︱伸直雙腿後前壓
STEP5 延伸小腿肌讓線條變得更完美 小腿強力伸展︱腿部嚮上抬舉伸展
STEP6 打造一字線的終極版纖腿按摩法 淋巴按摩︱小腿扭轉按摩︱大腿扭轉按摩︱按摩腿部整體︱按壓脛骨︱扭動膝蓋︱扭動腳踝、揉捏整體腳部︱綁腿找迴一字線條
COLUMN 變形腿引發的相關病癥
PART 4 隨時隨地養成名模腿的生活實踐法
STEP1 客廳裡 ㄑ字彎腰︱不倒翁禮拜式︱平躺後摺起雙腿︱側臥並抬起下方腿部
STEP2 床上 W字壓腿︱空中抬腿嚮外伸展︱腿部嚮上抬舉伸展︱夾緊枕頭,縮緊骨盆
STEP3 坐在辦公椅上 坐在椅子上,縮緊膝蓋(矯正O型腿)、打開膝蓋(矯正X型腿)︱固定身體軸心後,轉動上半身︱坐在椅子上,雙腿懸空伸展畫圓︱骨盆伸展與拉直腿部線條
STEP4 影印機前 靠牆半蹲︱ㄑ字抬腿
STEP5 沙發上 坐在椅子上,將腿嚮上抬舉︱腹橫肌伸展(TA伸展)︱左右甩尾式︱ㄑ字彎腰
STEP6 淋浴時 站立抬腿︱小腿伸展
STEP7 在浴缸裡 腿部嚮上抬舉伸展︱淋巴按摩
STEP8 在樓梯上 靠牆並轉動骨盆︱小腿強力伸展
STEP9 散步、走路時 弓箭步屈膝90度︱側邊弓腿,使腿部變得細長
STEP10 在咖啡廳 反覆半蹲(矯正O型腿)︱小腿強力伸展
STEP11 在廁所、鏡子前 側邊弓腿,使腿部變得細長︱站立抬腿
COLUMN 比起正麵美人,背影美人纔是趨勢
COLUMN 韓國人多為O型腿,日本人多為X型腿
身體的支柱:脊椎、骨盆與下肢力學解析及功能重建 本書聚焦於人體核心支撐係統——脊椎、骨盆及其與下肢的復雜交互關係,深度剖析其結構、生物力學功能,並提供一套科學、係統的自我評估與功能性訓練方法,旨在優化身體姿態,提升運動效率,並緩解長期纍積的結構性不適。 本書的撰寫基於最新的運動科學、生物力學原理及臨床實踐經驗,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全麵、深入且實用的指南,理解我們身體“地基”是如何運作,以及如何通過正確的理解和訓練來鞏固這一基礎。我們摒棄瞭浮誇的速成承諾,轉而強調長效、可持續的身體優化路徑。 --- 第一部分:脊椎的奧秘——生命的軸心與穩定之源 脊椎,作為人體的中軸,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它不僅承載瞭上半身的重量,保護瞭脆弱的脊髓,其精妙的結構也賦予瞭身體靈活運動的能力。 第一章:脊椎的解剖結構與生物力學基礎 本章將詳細介紹頸椎、胸椎和腰椎的獨特構造,包括椎體、椎間盤、小關節和韌帶係統。我們將深入探討脊椎在不同運動平麵(屈麯、伸展、側屈和鏇轉)中的活動範圍和力學限製。特彆關注椎間盤的生理特性、承重機製以及在姿態不良下的壓力分布變化。 椎體動力學: 理解脊椎的“分節性”運動如何協同工作以形成整體的流暢動作。 神經與血管通路: 脊椎對神經係統的保護作用,以及結構變化如何影響周圍神經的正常功能。 姿勢負荷計算: 初步介紹靜態和動態姿勢下,脊椎所承受的實際壓力模型。 第二章:脊柱的姿態評估與常見錯位模式 本章側重於如何科學地觀察和評估脊柱的常見姿態偏差,包括但不限於:圓肩駝背(胸椎後凸增加)、骨盆前傾/後傾、頸椎前引。這些姿態問題往往是慢性疼痛和功能受限的根源。 視覺評估工具: 使用標準化的垂綫和水平綫,進行自我或他人的體態觀察。 靜態測試: 評估脊柱的自然生理麯綫,識彆過度代償的區域。 肌力與柔韌性失衡分析: 找齣導緻姿態偏差的肌肉“短縮”和“無力”的組閤,例如胸肌、背闊肌的緊張與深層核心肌群的激活不足。 第三章:脊柱的穩定與康復訓練策略 重點在於建立強大的核心穩定性,這是所有高效運動的基礎。我們強調的是“動態穩定”,而非僵硬的固定。 深層核心激活技術: 詳細解析橫膈膜呼吸法和腹橫肌的正確募集技巧,這些是實現脊柱中立位(Neutral Spine)的關鍵。 運動模式的重建: 學習如何安全地進行屈麯、伸展和鏇轉練習,確保運動發生在關節的正確軸綫上,避免在損傷區域産生剪切力。 整閤訓練: 如何將脊柱的穩定訓練融入日常活動和力量訓練中,例如在深蹲或硬拉中保持“胸椎伸展”的姿態。 --- 第二部分:骨盆——連接上下半身的核心平颱 骨盆被譽為身體的“力矩中心”,它的位置和穩定性直接決定瞭脊椎和下肢運動的效率與健康。 第四章:骨盆的解剖與力學功能 本章詳述骨盆帶的復雜結構,包括髂骨、坐骨、恥骨的連接,以及骶髂關節(SIJ)的微小但至關重要的運動學。 骨盆的運動: 深入講解骨盆的前傾(Anterior Tilt)、後傾(Posterior Tilt)以及側傾(Lateral Tilt)是如何通過股骨和脊柱的協同作用産生的。 肌肉的連接與拉扯: 明確分析髖屈肌群、臀大肌、內收肌群對骨盆位置的直接影響。 步態中的骨盆作用: 骨盆如何通過擺動和傾斜來補償雙腿長度差異,並有效傳遞地麵反作用力。 第五章:骨盆功能失調的識彆與影響 本章討論因久坐、特定運動訓練(如過度強調腹肌訓練)或創傷導緻的骨盆功能障礙,如持續性的骨盆前傾或功能性脊柱側彎。 前傾的惡性循環: 探討腰椎過度前凸(Hyperlordosis)與骨盆前傾之間的相互影響,以及對腰部肌腱和神經根的潛在壓力。 骶髂關節的穩定挑戰: 識彆功能性或結構性骶髂關節疼痛的體徵,並區分其與腰椎間盤問題的不同錶現。 評估工具: 使用Thomas測試(髂腰肌緊張度評估)和股骨鏇轉測試,來量化骨盆周圍軟組織的限製。 第六章:骨盆姿態的校正與功能性整閤 校正骨盆並非簡單地“拉正”,而是重建其周圍肌肉的平衡張力。 激活臀中肌與深層鏇外肌: 重點訓練這些有助於“鎖定”骨盆中立位的關鍵穩定肌群。 放鬆緊張的髖屈肌群: 采用溫和的伸展和自我筋膜放鬆技術,解除對骨盆的持續前拉力。 核心與骨盆的“耦閤”訓練: 學習在運動中如何保持核心收縮,以防止骨盆在抬腿或支撐時發生不必要的移位。 --- 第三部分:下肢動力鏈——從足部到骨盆的傳導效率 下肢是身體與地麵交互的界麵。任何足部或膝蓋的生物力學缺陷,都會沿著動力鏈嚮上傳遞,最終影響到骨盆和脊椎的穩定性。 第七章:足部結構與地麵的交互作用 足弓的結構是整個身體力學鏈的起點。本章分析足部在站立、行走和跑步中的生物力學角色。 足弓的類型與功能: 高弓足、扁平足對足踝、膝關節和髖關節産生的影響。 鏇前與鏇後機製: 詳細解釋腳部在著地時如何通過鏇前(Pronation)來吸收衝擊,以及過度鏇前或鏇後如何導緻連鎖反應。 足部穩定性訓練: 介紹“內在足肌”的激活練習,如抓毛巾、短足運動,以增強足部的動態支撐能力。 第八章:膝關節與股骨對骨盆的影響 膝關節和股骨(大腿骨)的位置直接影響骨盆的平衡。例如,“膝內扣”(Knee Valgus)往往與臀中肌無力、骨盆不穩定有關。 股骨內鏇的常見原因: 探討久坐導緻的深層臀肌激活障礙,如何使股骨不自然內鏇,進而影響步態和下肢力綫。 膝關節的力綫評估: 如何通過觀察膝蓋在深蹲或單腿站立時的軌跡,來判斷潛在的生物力學問題。 恢復下肢力綫: 針對性訓練,以確保膝蓋在屈伸時能保持在足部的正上方。 第九章:整閤與功能性再教育——三者閤一的優化 最後一部分,我們將所有學到的知識進行整閤,建立一個整體的身體控製模型。 全身姿態的動態連接: 演示一個簡單的動作(如提壺或拿起重物)時,脊椎、骨盆和腿型是如何協同工作的。 運動效率最大化: 當結構力綫正確時,如何減少肌肉的無效代償,從而提升運動的力量輸齣和耐力。 預防性維護方案: 根據自身評估結果,製定日常的微調練習和休息策略,將身體優化融入生活習慣,達成長期、穩定和舒適的狀態。 --- 本書適用對象: 關注自身體態與長期健康的人士、瑜伽和普拉提練習者、希望提升運動錶現的業餘運動員,以及所有希望從根本上理解並解決身體結構性不適的讀者。這不是一套快速塑形的秘籍,而是一份深度解讀身體力學、旨在重建健康基礎的實用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