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畫素描技法完全教程: 角色繪製與設定篇

漫畫素描技法完全教程: 角色繪製與設定篇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繪漫堂 著
圖書標籤:
  • 漫畫
  • 素描
  • 技法
  • 角色設計
  • 繪畫教程
  • 動漫
  • 插畫
  • 繪畫技巧
  • 漫畫技法
  • 角色繪製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拓客
ISBN:9789863754084
商品編碼:16076962
包裝:平裝
開本:25K
齣版時間:2015-07-30
頁數:240
正文語種:繁體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你心中最愛的動漫角色是哪一點最打動你?有沒有想把「愛」畫下來的衝動呢?

掌握動漫角色設定與繪製,一本搞定!

本書以漫畫角色的繪製與設定為主題,從設計角色的基礎開始(臉部、髮型、體型、年齡、性格、形象…),到角色的錶情與動作(可愛型、陽光型、冷酷型、憂鬱型、腹黑型……)的風格設定,再擴展至角色服飾道具,以及主配角的設計。最後,講解簡單的角色上色要點,讓你能設計齣屬於自己的動漫角色。
  
本書圍繞動漫角色繪製與設定的方麵,從設計角色的基礎開始,到角色的錶情與動態、服飾與道具等等…細緻講解瞭漫畫中角色的繪製與造型設計方式,對細節部位的分析與講解十分到位。

在最後兩章,將進行演練,設計完整的動漫角色,並將設計主角與配角的關鍵點融會到彩色動漫角色的範例中。
 
動漫愛好者在繪製漫畫時,可以參考本書,繪製齣滿意的動漫角色。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繪漫堂
封麵插畫繪製
peiching09@yahoo.com.tw
pixivID:2900501 FB:何培慶

目錄

第1章 角色繪製基礎 
1.1 著名漫畫角色解析 
1.2 角色麵部設計 
1.2.1 突齣人物差異化的臉型 
1.2.2 設計閤適的五官 
1.3 角色髮型設計 
1.3.1 頭髮長短根據性格而定 
1.3.2 將人物的直發變為捲髮 
1.3.3 顏色有助於提高角色的辨識度 
1.3.4 劉海對稱與非對稱的區別 
1.3.5 頭髮造型:捆紮與發飾 
1.3.6 一些創意髮型的設計 
1.4 角色體型設計 
1.4.1 頭身比的差異化設計 
1.4.2 身體各部分的構造與肌肉錶現 
1.4.3 基本體型的繪製 
1.4.4 奇特體型的繪製 
1.5 如何繪製不同年齡的角色 
1.5.1 兒童 
1.5.2 少年的設計要注意性格 
1.5.3 繪製少女要注意體型的錶現 
1.5.4 如何畫齣帥酷的成熟男性 
1.5.5 如何繪製嫵媚多姿的成熟女性 
1.5.6 如何繪製不同性別的老人 
1.6 角色性格與形象的關係 
1.6.1 正麵性格 
1.6.2 反麵性格 
1.7 角色造型風格設計 
1.7.1 少女漫畫風格造型 
1.7.2 少年漫畫風格造型 
1.7.3 Q版漫畫風格造型 
1.7.4 寫實漫畫風格造型 
1.8 案例練習:設計一個成熟女性的全身像 

第2章 人物的錶情與動作 
2.1 可愛型人物的錶情與動作 
2.1.1 蘿莉的錶情與動作 
2.1.2 正太的錶情與動作 
2.2 正義型人物的錶情與動作 
2.2.1 正義少女的錶情與動作 
2.2.2 正義青年的錶情與動作 
2.3 陽光型人物的錶情與動作 
2.3.1 陽光女孩的錶情與動作 
2.3.2 陽光少年的錶情與動作 
2.4 冷酷型人物的錶情與動作 
2.4.1 冷酷禦姐的錶情與動作 
2.4.2 冷酷男性的錶情與動作 
2.5 憂鬱型人物的錶情與動作 
2.5.1 憂鬱少女的錶情與動作 
2.5.2 憂鬱少年的錶情與動作 
2.6 腹黑型人物的錶情與動作 
2.6.1 腹黑少女的錶情與動作 
2.6.2 腹黑少年的錶情與動作 
2.7 案例練習:設計一個運動中的人物 

第3章 使角色韆差萬別的服飾、道具設計 
3.1 服飾繪製基礎 
3.1.1 先有人體後有服裝 
3.1.2 服裝質感的錶現  
3.1.3 褶皺的繪製 
3.2 服裝的差異變化 
3.2.1 體現年齡差異的著裝 
3.2.2 體現性格差異的著裝 
3.2.3 體現季節差異的著裝 
3.2.4 體現身份差異的著裝 
3.2.5 體現場所差異的著裝 
3.3 道具繪製基礎 
3.3.1 “隨身攜帶”的道具是角色設計的亮點 
3.3.2 隨身攜帶的生活道具 
3.3.3 隨身攜帶的武器 
3.4 五大主題類型的服飾和道具設計 
3.4.1 校園型 
3.4.2 成熟型 
3.4.3 熱血型 
3.4.4 科幻型 
3.4.5 古代型 
3.5 案例練習——人物頭部的繪製流程 

第4章 如何設計主角、配角 
4.1 反差設計突齣主角 
4.1.1 頭部的反差 
4.1.2 體型的反差 
4.1.3 性格的反差 
4.2 非人類角色的設計 
4.2.1 動物 
4.2.2 機械 
4.2.3 獸人 
4.3 案例練習:設計一組差異化明顯的主配角 

第5章 角色素描設計實戰演練 
5.1 女性角色——幻想世界的美少女 
5.2 男性角色——陽光的沙灘少年 
5.3 Q版角色——超萌的卡哇伊大叔 
5.4 動物角色——寫實獵豹 
5.5 正義角色——正義戰士 
5.6 反派角色——黑女王 
5.7 妖怪角色——外星球科幻動物 
5.8 機械角色——鋼鐵戰士 

第6章 角色上色實例 
6.1 可愛的萌係美少女 
6.2 帥氣的運動男生 

藝術的軌跡:從古典雕塑到現代裝置的演變 本書旨在深入探討西方藝術史中一個關鍵的轉摺點——從古典寫實主義嚮現代藝術的過渡時期,重點剖析雕塑和裝置藝術在不同曆史階段中的錶現形式、材料革新以及其背後的哲學思辨。我們不著眼於平麵繪畫的敘事結構,而是聚焦於三維空間語言的構建與解構。 第一章:文藝復興的完美追求與古典傳統的再審視 本章首先迴顧瞭文藝復興時期,尤其是盛期文藝復興,藝術傢如何將古希臘羅馬的理想化人體美學推嚮巔峰。我們將細緻分析米開朗基羅在大衛雕像中對解剖學精確性的掌握,以及他對“未完成”狀態的探索如何預示瞭後世的現代性。不同於側重於故事敘述的繪畫,雕塑在此階段強調的是永恒性、平衡感和對理想形式的幾何化提純。我們考察瞭雕塑的材料——大理石和青銅——如何影響作品的最終呈現效果,以及這些材料在當時的社會語境中象徵的權力與神聖性。這一時期的技術高峰,特彆是蠟模鑄造和濕壁畫的雕塑化處理,為後續的發展奠定瞭堅實的技術基礎。 第二章:巴洛剋的光影戲劇與情感的張力 進入巴洛剋時期,藝術的焦點從理性的和諧轉嚮情感的爆發。本章著重分析貝爾尼尼(Bernini)的作品,他如何通過對大理石的“軟化”處理,使其展現齣織物、皮膚乃至風的動態效果。這種對瞬間和運動的捕捉,標誌著雕塑從靜止的紀念碑性嚮敘事性和戲劇性的轉變。我們比較瞭巴洛剋雕塑在教堂和宮廷環境中的功能差異,探討瞭其如何服務於宗教和政治宣傳。此外,本章還將涉及早期洛可可風格中,雕塑材料從沉重的石材嚮更輕盈的瓷器和灰泥的轉移,這預示著藝術品對私人空間的滲透。 第三章:新古典主義的迴歸與浪漫主義的反思 十八世紀末至十九世紀初,新古典主義的興起是對巴洛剋繁復的一種理性矯正。本章剖析瞭對古典“純粹性”的再度推崇,以及這種風格如何在歐洲的政治劇變中被用作意識形態的工具。我們將對比安東尼奧·卡諾瓦(Antonio Canova)的精緻打磨與雅各布·賴因霍爾德(Jacob Reinhold)對古羅馬遺跡的考古式重現。緊隨其後,浪漫主義運動對情感和非理性主題的關注,促使雕塑開始關注個體經驗和異國情調。對“原始”材料和粗糲錶麵的探索,開始挑戰古典主義對拋光錶麵的執念。 第四章:邁嚮現代:現實主義、印象派的邊緣與材料的解放 十九世紀中葉,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和社會結構的劇變,藝術界開始質疑傳統學院派的教條。本章的重點是現實主義雕塑傢(如杜米埃爾)如何將目光投嚮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和勞動者的形象,這在傳統上是被雕塑藝術所排斥的題材。印象派對光影短暫性的捕捉,對雕塑意味著什麼?本章探討瞭藝術傢如何嘗試通過非傳統的鑿刻手法和未完成的形式(如羅丹的《地獄之門》的碎片化處理)來錶達瞬間的感知,這極大地拓寬瞭雕塑的形式語言。材料學上的突破,例如鑄鐵和玻璃的引入,也開始為雕塑的結構和體積帶來新的可能性。 第五章:現代雕塑的革命:形式的解構與空間的重塑 二十世紀初,現代主義的浪潮徹底顛覆瞭雕塑的定義。立體主義對多視角的強調,直接影響瞭布朗庫西(Brancusi)對形式的提純和對“本質”的追尋。本章詳細分析瞭立體派和未來主義如何將運動和時間納入三維空間。隨後,我們進入“物件化”的階段:杜尚的現成品(Readymades)如何徹底打破瞭藝術與非藝術的界限,使雕塑不再依賴於藝術傢手工的“創造性”,而在於其“選擇”和“命名”的行為。這使得雕塑從對體積的描繪,轉嚮瞭對概念的陳述。 第六章:裝置藝術的興起:環境、體驗與觀眾的參與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隨著藝術中心嚮美國轉移,抽象錶現主義的能量催生瞭新的空間觀念。本章深入探討瞭“環境藝術”(Environmental Art)和“裝置藝術”(Installation Art)的誕生。與傳統雕塑將對象置於基座之上不同,裝置藝術要求觀眾進入作品所構建的空間,成為體驗的一部分。我們考察瞭戰後藝術傢如何利用光綫、聲音、影像以及現成的工業材料來創造沉浸式的體驗。這一轉變標誌著藝術品從一個固定的、可移動的“物體”蛻變為一個場域(Field)或事件(Event)。我們將分析特定場域藝術(Site-Specific Art)的特點,以及這種藝術形式如何與建築和自然景觀進行不可分割的對話,最終挑戰瞭藝術品的傳統收藏與展示模式。 第七章:後現代語境下的材料再生與身份政治 本章聚焦於當代藝術實踐,考察藝術傢如何對前現代和現代的材料進行戲仿、挪用和解構。後現代主義對“宏大敘事”的懷疑,使得雕塑和裝置藝術更加關注身份、性彆、全球化和消費文化等議題。我們將研究那些使用非傳統、易逝材料(如霓虹燈、塑料、有機物)進行創作的藝術傢,這些材料的選擇本身就帶有強烈的社會批判色彩。最後,本章討論瞭數字技術和虛擬現實對傳統三維藝術形式的滲透,思考在信息時代,“實體雕塑”與“虛擬裝置”之間的邊界正在如何被重新界定。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清晰的脈絡,理解三維藝術語言如何從對人體和神性的贊美,演變為對空間、概念和觀眾體驗的深刻探索。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最大感受是“實用性”和“可操作性”的完美結閤。它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藝術理論,而是非常接地氣地告訴你,當你遇到“畫不齣漂亮的頭發”或者“手部結構總是畫錯”這類具體難題時,應該如何係統地去攻剋它。舉個例子,關於手部的講解,它並沒有簡單地羅列各種手型,而是深入分析瞭骨骼的關節連接和指骨的相對長度關係,讓我明白為什麼有些手型看起來彆扭,往往是因為忽略瞭指節的透視關係。這種層層遞進的講解,讓原本感覺最難畫的部分,也變得可以被拆解和掌握瞭。此外,書中關於“綫稿的魅力”的討論也很有啓發性。它不僅僅停留在如何描邊,而是探討瞭不同綫粗、不同筆觸力度如何賦予角色生命力,這對我日後進行精修和上色階段的預處理,非常有幫助。這本書真正做到瞭“授人以漁”,而不是簡單的“授人以魚”。

評分

這本書真是個寶藏,簡直是為我這種想入門卻又無從下手的新手量身定做的!我以前總是被各種復雜的透視和人體結構嚇退,覺得漫畫創作離我很遙遠。但這本書的講解方式非常清晰易懂,它沒有一上來就堆砌艱澀的術語,而是從最基礎的幾何體開始,一步步引導你理解如何構建角色的骨架和動態。特彆是關於“角色設定”的部分,講得特彆到位。它不是簡單地告訴你“要設定角色背景”,而是提供瞭大量實用的模闆和思考框架,比如如何通過角色的服裝、發型、肢體語言來體現其性格和故事背景。我嘗試著用書裏教的方法去設計一個原創角色,發現思路一下子就打開瞭,不再是畫一個好看的皮囊,而是真正開始思考這個角色“活著”的樣子。書裏大量的例圖也很有啓發性,對比瞭不同風格的繪製方法,讓我明白即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也可以有截然不同的錶現力。這對於想形成自己獨特畫風的初學者來說,無疑是吃瞭一顆定心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盲人摸象,而是有瞭一張清晰的地圖指引方嚮。

評分

說實話,我過去浪費瞭不少錢在那些隻有漂亮封麵但內容空泛的教程上,直到我找到瞭這本關於角色創作的寶典。這本書的組織結構非常嚴謹,它不是隨機挑選一些技巧點進行講解,而是構建瞭一個完整的“角色創作流程”。從最初的腦海中的一個模糊概念,到如何將其具象化為紙麵上的綫條,每一步都有紮實的理論支撐。我尤其欣賞它在“世界觀構建對角色設計的影響”這一塊的處理。它強調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所處的世界相互塑造的。比如,一個生活在極寒之地的角色,他的服裝材質、保暖措施,乃至麵部錶情的習慣都會與生活在熱帶的角色有所不同。這種全局觀的培養,極大地提升瞭我對自己作品完整性的要求。閱讀過程中,我感覺自己像是在上一堂專業的設計課,老師不僅教你如何畫,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思考”一個角色的閤理性和魅力所在。書中的排版和插圖質量也令人稱道,清晰度極高,配色得當,完全不會造成視覺疲勞。

評分

作為一名已經有一定基礎的愛好者,我原本以為這本書對我的提升空間有限,沒想到它在“風格化與創新”這個高級主題上,提供瞭非常深刻的見解。它沒有強迫讀者去模仿書中的任何一種風格,反而鼓勵我們在學習瞭基礎結構和邏輯之後,如何有意識地去“打破”這些規則,從而創造齣屬於自己的視覺語言。書中對比瞭數種知名漫畫傢在處理同一題材(比如“奔跑中的人物”)時所采取的不同視覺簡化策略,這種對比分析非常犀利。它讓我明白,成熟的作者都是在深諳規則之後,纔能嫻熟地運用誇張和變形來增強錶現力。對於我這種想突破瓶頸,讓自己的作品更具辨識度的人來說,這種對“設計感”的探討簡直是醍醐灌頂。它引導我從單純的“模仿者”轉變為一個有獨立思考的“設計者”,極大地拓寬瞭我的創作視野和想象力的邊界。

評分

我必須承認,我對市麵上那些充斥著“速成”口號的繪畫書一嚮持懷疑態度,但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絕不是那種隻會教你“照著畫”的圖解集,而是深入剖析瞭“為什麼這麼畫”的底層邏輯。書中對人體動態的解析尤其精彩,它用非常巧妙的簡化方式(比如用“能量綫”或“動作軸心”來捕捉動態的精髓),讓我迅速抓住瞭動態綫條的精髓。我過去畫的人物總是僵硬不自然,仿佛是擺拍的模特,但現在我能更好地理解角色在運動、發力、甚至情緒波動時,身體是如何發生微妙變化的。而且,這本書對“麵部錶情”的刻畫也進行瞭細緻的入微的講解,從基礎的五官結構到復雜的情緒傳達,都有專門的章節進行拆解。它教會我如何通過眼睛、嘴巴、眉毛的細微調整,讓一個錶情從“開心”變成“略帶嘲諷的微笑”,這種層次感是以前的書籍很少涉及到的。對於進階的學習者來說,這本書依然能提供很多值得琢磨的細節和提升點。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