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指导与自我管理丛书-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价:15.00元
作者:黄清春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117183932
字数:46000
页码: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内容提要
暂无
基本信息
书名: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指导与自我管理丛书-系统性红斑狼疮
原价:15.00元
作者:黄清春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1
ISBN:9787117183932
字数:46000
页码: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目录
一、基础知识导航
(一)什么是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哪些表象应警惕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情况知多少?
1.发病率高
2.病因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何危害?
(五)红斑狼疮的预后
1.早期诊断
2.肾脏损害
3.并发症
二、个人调理攻略
(一)有氧运动,量力而行
1.适当运动
2.因人而异
3.循序渐进
4.持之以恒
(二)食养体质,抗病祛邪
1.杏母甲鱼汤
2.地黄枣仁粥
3.桑枝鸡
4.丝瓜饮
5.乌黑蜜膏
6.大蒜炖黑鱼汤
7.薏仁粥
8.葡萄根炖猪蹄
9.虫草花椒土鸡汤
10.怀山红枣小米汤
11.怀山枸杞兔肉汤
12.莲子百合瘦肉汤
13.黑木耳羹
14.黑豆粳米粥
15.梨萝蜜膏
(三)自我艾灸,提扶正气
1.关元
2.中脘
3.气海
4.命门
5.足三里
6.三阴交
7.大椎
(四)按摩保健,防病治病
1.面部红斑
2.口、鼻黏膜溃疡
3.脱发
4.穴位按摩
(五)常见误区
1.饮食误区
2.认识误区
3.用药误区
三、名家防治指导
(一)西医治疗
1.治疗原则
2.常用药物
(二)中医治疗
1.分型治疗
2.中成药
3.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及膏方
4.验方、便方
5.中医外治法
(三)康复及预防
..
四、药食宜忌速查
五、医患互动空间
内容提要
暂无
一、基础知识导航
(一)什么是红斑狼疮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二)哪些表象应警惕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三)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情况知多少?
1.发病率高
2.病因
(四)系统性红斑狼疮有何危害?
(五)红斑狼疮的预后
1.早期诊断
2.肾脏损害
3.并发症
二、个人调理攻略
(一)有氧运动,量力而行
1.适当运动
2.因人而异
3.循序渐进
4.持之以恒
(二)食养体质,抗病祛邪
1.杏母甲鱼汤
2.地黄枣仁粥
3.桑枝鸡
4.丝瓜饮
5.乌黑蜜膏
6.大蒜炖黑鱼汤
7.薏仁粥
8.葡萄根炖猪蹄
9.虫草花椒土鸡汤
10.怀山红枣小米汤
11.怀山枸杞兔肉汤
12.莲子百合瘦肉汤
13.黑木耳羹
14.黑豆粳米粥
15.梨萝蜜膏
(三)自我艾灸,提扶正气
1.关元
2.中脘
3.气海
4.命门
5.足三里
6.三阴交
7.大椎
(四)按摩保健,防病治病
1.面部红斑
2.口、鼻黏膜溃疡
3.脱发
4.穴位按摩
(五)常见误区
1.饮食误区
2.认识误区
3.用药误区
三、名家防治指导
(一)西医治疗
1.治疗原则
2.常用药物
(二)中医治疗
1.分型治疗
2.中成药
3.免煎中药配方颗粒及膏方
4.验方、便方
5.中医外治法
(三)康复及预防
..
四、药食宜忌速查
五、医患互动空间
不得不说,这本书填补了我一直以来在寻找的知识空白。作为一个在疾病泥潭中挣扎多年的红斑狼疮患者,我尝试过很多方法,也接触过很多医生,但总感觉他们要么偏重西医的药物治疗,要么侧重中医的辨证施治,很少有能将两者真正有机结合,并且深入到“自我管理”层面的。而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没有简单地罗列各种疗法,而是将中西医的优势进行了整合,例如,在阐述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时,书中会同步给出中医的调理方案,帮助缓解不适。在介绍中医的针灸、推拿等疗法时,也会解释其作用机理,让患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把“管理”这两个字流于形式,而是提供了非常具体、可操作的指导。从日常饮食的禁忌和推荐,到如何适度运动,再到如何调整心态,应对压力,甚至是如何与家人朋友沟通病情,书中都给出了详尽的建议。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强调了“个体化”的重要性,提醒读者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方案,而不是生搬硬套。这种细腻的关怀和实用的方法,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集合,更像是一位贴心的健康导师,陪伴我一起走过艰难的康复之路。
评分作为一名SLE患者的家属,我一直希望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种疾病,以便更好地支持我的家人。当我看到这本《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指导与自我管理丛书-系统性红斑狼疮》时,我仿佛找到了一个金矿。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讲解之透彻,让我赞叹不已。它并没有使用晦涩难懂的医学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人性化、充满关怀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红斑狼疮的全貌。我理解了西医在抑制免疫反应、控制炎症方面的关键作用,也学习了中医如何通过调理身体的平衡来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最令我感动的是,书中将“自我管理”提升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它不仅仅是告诉患者“做什么”,更是教会患者“如何做”,并且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例如,书中关于饮食的建议,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禁忌食物,还会解释这些食物对SLE病情的潜在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合理的搭配来达到营养均衡。还有关于运动的部分,它强调了个体化的原则,鼓励患者在能力范围内进行适当的活动,并给出了详细的指导。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家人的病情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更有信心去帮助她应对疾病带来的挑战。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医学指南,更是一份充满爱与希望的礼物。
评分读完《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指导与自我管理丛书-系统性红斑狼疮》这本册子,我深感震撼。我一直认为,对于像红斑狼疮这样复杂的慢性疾病,单一的治疗模式往往难以达到最佳效果。这本书的出现,恰恰印证了我的想法,并且给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解决方案。作者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将西医的精准诊断与现代治疗手段,巧妙地融入了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传统智慧之中。书中对SLE病因、病程的阐述,既有科学的循证医学证据,又不乏中医对人体气血津液、脏腑功能的精妙解读。尤其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并没有将“防治”和“自我管理”割裂开来,而是将它们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它不仅指导我们如何选择最适合的药物和疗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我们力量去管理自己的生活。从细微的饮食起居,到复杂的心理调适,书中都给出了清晰、可执行的建议。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生活方式的调整”这一章节,它教会了我如何通过调整睡眠、适度锻炼、合理饮食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同时又如何通过正念冥想、放松技巧来管理焦虑和压力。这本书让我明白,治疗并非只发生在医院,更多时候,治愈的力量蕴藏在我们自身的日常生活中。
评分我是一名从事医疗相关工作的普通读者,出于职业兴趣,我对中西医结合在慢性病管理方面的进展一直非常关注。这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这套《中西医结合慢性病防治指导与自我管理丛书》,并且特别翻阅了关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这一本。我必须说,这本书的编排和内容质量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非一本枯燥的医学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本面向患者和大众的科普读物,但其专业性又丝毫不打折扣。作者在阐述SLE的复杂性时,能够巧妙地融合东西方医学的视角,既有对免疫系统紊乱、自身抗体产生等西医核心概念的清晰解释,又不失对中医“虚”、“瘀”、“毒”等病机认识的深入剖析。尤其令人称道的是,书中关于“防治指导”和“自我管理”的部分,内容详实且极具操作性。例如,它不仅列举了不同证型的红斑狼疮患者在饮食、作息上的禁忌与宜忌,还提供了具体的可行性建议,如不同季节的养生之道,以及如何应对情绪波动,甚至包括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辨别病情变化,以及何时需要寻求专业医疗帮助。这种全方位、个体化的指导,对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依从性,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的救星!我是一名长期与红斑狼疮(SLE)抗争的患者,多年的求医问药,尝试了各种方法,但总感觉效果不尽如人意,病情也时好时坏,情绪也备受折磨。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从第一页开始,我就被它深深吸引住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红斑狼疮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以及各种治疗手段。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非常注重“结合”和“自我管理”。书中详细介绍了西医的最新疗法,比如生物制剂的应用,以及中医辨证论治的精髓,特别是针对SLE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更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并没有把我当成一个被动的病人,而是教会我如何成为自己健康的主人。它提供了非常实用的居家护理技巧,比如饮食调理、运动康复、心理疏导等,让我觉得不再孤单无助,而是充满了力量。读完这本书,我感觉我对自己的疾病有了更全面的认识,治疗方案也变得更加清晰和有针对性。我甚至开始尝试书中的一些养生方法,比如穴位按摩和食疗,感觉身体状况有所改善,心情也舒畅了不少。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