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温病学方剂临床实用手册/温病学系列丛书
原价:25.00元
作者:李顺保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6-01
ISBN:9787507728934
字数:304000
页码:46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459kg
编辑推荐
本书是“温病学系列丛书”之一的“温病学方剂临床实用手册”专册,具体包括了:一甲复脉汤、一加减正气散、二加减正气散、一清颗粒、十全苦寒救补汤、七鲜育阴汤、人参败毒散、三甲复脉汤、三加减正气散、三黄二香散等方面的内容。
内容提要
《温病学方剂临床实用手册》一书为温病学方剂辞典类应用手册。本书从60余种中医温病学古典医籍中收集、整理而成,并结合作者的临床经验及现代研究进展,共撰录温病学方剂345首(含温病学成方、SARS防治方剂)。每首方剂均按照方剂的【来源】、【组成】(含剂量)、【用法】、【功效】、【主治】、【加减】、【方解】、【临床应用】、【宜忌】、【方论选录】、【现代研究】、【备考】等12项内容顺序排列编写,成方则增加【剂型】项.以及同类方剂加减方功效异同汇总。全书约30万字,重点突出其实用性。读者对象:中医医生、中医院校师生、中西医结合医生、中医科研人员等。
目录
一画 一甲复脉汤 一甲煎 一加减正气散 一清颗粒二画 二甲复脉汤 二加减正气散 二金汤 二香散 二黄汤 十全苦寒救补汤 十味香薷饮 七宝饮 七宝散 七鲜育阴汤 人参至宝丸 人参败毒散三画 三仁汤 三石汤 三甲复脉汤 三甲散 三加减正气散 三香汤 三神丸 三消饮 三黄二香散 三黄石膏汤 三黄解毒汤 大定风珠 大承气汤 大复苏饮 大黄解毒饮 大清凉散 万氏牛黄清心丸 万应锭 千金苇茎汤加滑石 杏仁汤 ……四画五画六画七画八画九画十画十一画十二画十三画十四画十五画十六画十七画十八画十九画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中医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系统学习温病学知识的书籍。最近,我偶然间发现了这套《温病学系列丛书》,其中一本《温病学方剂临床实用手册》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清晰,从基础的温病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到各种温病的辨证论治和方剂应用。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于方剂的讲解方式,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方剂组成和功效,而是深入探讨了方剂的组方原理、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以及在不同病程阶段、不同患者体质下的加减变化。这种详尽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方剂的精髓,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丰富,涵盖了各种典型的温病病例,通过对这些病例的分析,我能够更好地掌握辨证论治的思路,以及如何灵活运用方剂解决临床问题。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扶正祛邪”在温病治疗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的阐述,这让我对温病治疗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又不失通俗,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兼顾了读者的可读性,让我能够轻松地从中汲取知识。它让我认识到,温病治疗是一个充满智慧和艺术的过程,需要对理论有深刻的理解,更需要丰富的临床经验。这本书无疑为我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平台,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温病方剂的临床应用。
评分我是一名热爱中医的普通读者,对温病学一直怀有浓厚的兴趣,但苦于缺乏系统的学习途径。最近,我偶然间看到了这套《温病学系列丛书》,其中一本《温病学方剂临床实用手册》让我受益匪浅。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实用”。它不是一本只讲理论的书,而是将理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书中对于温病的基本概念、病因病机、传变规律等都有清晰的阐述,但最吸引我的是它对各种温病方剂的详细讲解。每个方剂都配有详细的组成、功效、主治,以及详细的用法用量。更难得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大量古代和现代名家的临床案例,通过这些案例,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到这些方剂在实际临床中的运用效果,以及医家们是如何根据具体病情进行加减化裁的。我尤其喜欢书中的“辨证施治”部分,它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地展示了不同证型的特点,以及相应的方剂选择。这对于我这样非专业人士来说,无疑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学习资料。我能够一边阅读,一边对照自己的理解,甚至可以尝试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病症。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易懂,没有使用过于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使得我能够轻松地跟随作者的思路前进。它让我觉得,学习温病方剂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实践去掌握的。这本书给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温病学的窗户,让我对其产生了更深的敬畏和热爱。
评分最近有幸接触到这套《温病学系列丛书》,其中一本《温病学方剂临床实用手册》给我的感觉非常独特。与其他温病学书籍相比,这本书在内容编排上更加注重实际操作性,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应对各种温病。首先,它的语言风格十分朴实,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而是直击要点,娓娓道来。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的门槛较低,很容易理解和接受。它从基础的病因病机讲起,一步步引导读者进入温病的世界。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对常见温病如风温、温疫、暑温等的辨证思路讲解得非常清晰,并且提供了详细的方剂选择和药物配伍的指导。我特别喜欢的是书中“方证对应”的章节,通过大量的临床实例,将抽象的证候与具体的方剂紧密联系起来,让我能迅速找到适用的治疗方案。而且,它不仅仅停留在“方”的层面,更深入地讲解了“剂”的运用,比如如何根据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缓急等因素,灵活调整方剂的剂量和组成,甚至是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的加减方法。我发现,这本书中很多方剂的介绍都附带了详细的药物功用、主治、用法用量,以及古代医家和现代医家的临床体会,这对于我来说,极大地拓宽了思路。它让我意识到,温病治疗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的过程。这本书就像一个宝藏,每一次翻阅都能有新的收获,让我对温病的认识更加系统和深入。
评分我一直对中医的温病学领域充满好奇,但总觉得有些理论晦涩难懂,难以深入。直到我看到这套《温病学系列丛书》,其中一本《温病学方剂临床实用手册》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的“深度”和“广度”。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一些方剂,而是从温病发生的根本原因、病机演变、到具体的治法方剂,都进行了极其详尽的阐述。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温病传变”的论述,它清晰地勾勒出温病发展的轨迹,以及在不同阶段应该采取的不同治疗策略,这对于我理解温病的复杂性非常有帮助。另外,书中对每一个方剂的讲解都极其到位,不仅仅是告诉你它能治疗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为什么能治疗,每一个药物在方剂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在不同的证候下,哪些药物需要调整,哪些需要增加,哪些需要减少。这种层层递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能够真正理解方剂的内涵,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书中的插图和图表也为我的理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将复杂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它让我意识到,温病学并非一门僵化的学科,而是充满了变化和智慧。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温病,让我对其产生了由衷的敬佩。它就像一位博学多才的老师,引领我一步步探索温病学的奥秘。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医温病疗法的临床医生,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既有理论深度,又能指导实践的参考书。最近有幸接触到这套《温病学系列丛书》,其中一本厚重的《温病学方剂临床实用手册》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典雅大气,纸张也十分考究,从外在就给人一种专业、严谨的感觉。翻开书页,精美的插图和清晰的排版立刻吸引了我。书中对历代名家治疗温病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从基础理论到辨证论治,再到方剂的组方思路和加减变化,都讲解得鞭辟入里。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仅罗列了方剂,更详细阐述了每一味药的药理功效、配伍禁忌以及在不同证型下的应用要点。对于一些经典方剂,如银翘散、桑菊饮等,更是深入剖析了其演变过程和后世医家的创新发展,让我能更全面地理解其精髓。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非常生动,通过对具体病案的讲解,将抽象的理论具象化,让我在阅读过程中仿佛置身于当时的诊室,与名医一同切磋。我尤其欣赏的是,书中在介绍方剂时,非常注重临床实践中的细节,例如如何通过脉象、舌苔等辅助辨证,如何根据患者体质差异进行个体化调整,这些都为我日常的临床工作提供了宝贵的指导。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杰作,对于任何希望在温病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中医师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案头必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