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当代美术全集(花鸟卷2)
:380.00元
作者:郭怡孮
出版社: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2-01
ISBN:9787805261799
字数:
页码:33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当代中国花鸟画是在承传与变革古代花鸟画的矛盾中生发的。一方面,它继承了整个古代中国画的美学传统,更多地受到明清画风的直接启示,并受到20世纪大文化背景的促迫,在美学品格上发生了诸多变异。另一方面,给予它重大影响的首先是政治的变革以及相应的意识形态革命,还有一个社会文化因素,即西学的冲击。西潮不仅使整个中国美术形成了中西美术并存的态势,也使花鸟画多了一条融合西法的渠道。从语体的角度看,当代花鸟画是写意、半工半写、工笔三种传统语体的创造性转换与“西学中用”的新体共存的新格局。
20世纪初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宣告了作为封建社会晚期主流形态的文人花鸟画的终结;20世纪50年代的社会巨变,成为以歌颂时代精神为使命、以大众审美意识为美术标准的花鸟画新时代的开始;“”使花鸟画遭到灭顶之灾;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花鸟画又获得了空前的个性张扬与语言自由。在这一时期里,文人写意画的历史性转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半工半写语体吐故纳新,亦代有大家;工笔语体遥接两宋又再度复兴;融合中西的新体则成为这一时期的新潮。以上诸种语体的并存互补构成了中国当代花鸟画坛的多样景观和赫赫成就,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所无与伦比的。
《中国当代美术全集·花鸟卷》分为两卷,按画家出生年代为序,共收入活跃在当今画坛具有影响力的62位画家的681幅作品。我们从中可窥见当代花鸟画的高水平和整体风貌,也可充分了解每位画家的艺术特色及个性创造,具有学术研究和推动花鸟画发展的意义。
目录
图版
王天胜·井冈杜鹃红
王天胜·春梦
王天胜·花间寻芳侣
王天胜·雅静
王天胜·春芳
王天胜·幽春
王天胜·思
王天胜·晖
王天胜·春晖
王天胜·百合
何水法·秋妍红芳
何水法·金凤
何水法·霞艳
何水法·红梅
何水法·澳洲所见
何水法·紫云
何水法·案头即景
何水法·千娇万态破朝霞
何水法·樱花
何水法·秋深藕花冷
赵占东·芦鹭金秋
赵占东·三月荣华
赵占东·雨林花事
赵占东·雨后荷花依旧香
赵占东·光阴
赵占东·紫云
赵占东·幽谷繁华
赵占东·秋趣图
赵占东·柿柿如意
赵占东·葫芦金秋
赵占东·清气图
汤立·大富贵大吉利
汤立·芭蕉双鹭
汤立·草木知春君为先
汤立·暑阴
汤立·残荷听雨
汤立·墨竹
汤立·大富贵
汤立·楚泽香远
汤立·残雪
汤立·花溪
陈永锵·葵花
陈永锵·绿乡
陈永锵·红压枝头
陈永锵·雄镇南疆
陈永锵·西樵山花
陈永锵·花间旋律
陈永锵·春满小楼
陈永锵·秋酡
陈永锵·奋发
陈永锵·草色斑斓
高卉民·秋风
高卉民·塞草秋先白
高卉民·冬雪
高卉民·秋思
高卉民·野风
高卉民·逐风
高卉民·晨风
高卉民·夏阴
高卉民·秋趣
高卉民·春枝
高卉民·秋寒
高卉民·秋憩
高卉民·寒雨
周华君·人随花开心动
周华君·写东坡诗意
周华君·荷花梦图
周华君·明月无处寻颜色只信香飘十里风
周华君·花开朵朵红
周华君·夏荷清清
周华君·抢月亭台月华梦
周华君·秋色赋红妆
周华君·无边秋色
周华君·去年中秋月朦胧
周华君·故园荷花多梦
周华君·翠盖依依拥红妆
周华君·故园荷花处处销魂
周华君·胜似秋光
方楚雄·雨林飘香
方楚雄·古藤繁花
方楚雄·亲昵
方楚雄·水流花开
方楚雄·梅林翠屏
方楚雄·绿云幽香
方楚雄·农舍一隅
方楚雄·春酣
方楚雄·金枫鼠戏
方楚雄·晌午
方楚雄·藤韵
……
作者介绍
郭怡孮,1940年2月10日生于山东潍坊。自幼随父郭味渠先生习画,1962年毕业于北京艺术学院,1978年起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 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文化部美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展出:作品参加全国性美展;应邀赴加拿大、
文摘
序言
我被一幅描绘寒梅的作品所打动。传统的寒梅往往被赋予坚韧不拔、傲骨凌霜的象征意义,而这幅作品却在保留这份精神的同时,增添了更多的写意和情感。画家用奔放的笔墨勾勒出几株虬曲的梅枝,枝干苍劲有力,仿佛能感受到生命在严寒中顽强地生长。几朵红梅点缀其间,色彩浓烈,热烈而奔放。我一直认为,写意梅花最能体现中国画的精髓,那是一种“意在笔先,形随心转”的境界。 在这幅作品中,我看到了画家对传统写意精神的继承,同时也看到了他大胆的创新。他没有刻意去追求形体的准确,而是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虚实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张力的画面。特别是那些飞白的处理,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梅枝的质感和生命力。画面中的留白更是独具匠心,既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又赋予了观者无限的想象。我仿佛能闻到那股在寒风中弥漫开来的清冽梅香,感受到画家内心深处的那份孤高与傲骨。
评分我被一幅描绘山鸟的作品深深吸引。画面中,几只色彩鲜艳的山鸟栖息在枝头,它们羽毛的纹理清晰可见,眼神灵动,仿佛随时会飞走。背景的山峦以淡墨写意,勾勒出朦胧的意境,与前景的生动画鸟形成鲜明对比。我一直觉得,山鸟的题材非常考验画家的功力,既要表现出鸟的灵动,又要与山林的意境相融合。在这幅作品中,我看到了画家高超的写实功力和写意功力的结合。 他对于鸟类的解剖和羽毛的质感处理非常到位,每一根羽毛都仿佛根根分明,栩栩如生。同时,他又能够用简练的笔墨勾勒出山林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这种写实与写意的完美结合,使得画面既有观赏性,又有艺术深度。我甚至觉得,我能听到那清脆的鸟鸣声,感受到山林间清新的空气。这让我认识到,当代山鸟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也在不断寻求创新,以更贴近当代人的审美需求。
评分哇,拿到这套《中国当代美术全集》,光是这厚重的封面就让人心生敬畏。我选择先翻阅花鸟卷,尤其是第二卷。不得不说,我从这本书里看到了中国画在当代的发展脉络,那种既承载着古典的韵味,又注入了现代审美的活力,真的让人耳目一新。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便是那些熟悉又陌生的花鸟形象。我一直对工笔花鸟有着特别的情感,那细腻的笔触,层层叠叠的色彩,仿佛能将花的芬芳、鸟的灵动都栩栩如生地呈现在眼前。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许多当代画家的创新尝试,他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题材和技法,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生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美丽瞬间。 有一幅作品,描绘的是雨后的芭蕉和两只嬉戏的麻雀。雨水顺着芭蕉叶滑落,晶莹剔透,而麻雀身上的每一根羽毛都仿佛被雨水洗涤过一般,油亮而富有质感。作者不仅仅是对景物的简单描摹,更重要的是他捕捉到了那种雨后特有的清新、湿润的空气,以及生命在自然滋养下的勃勃生机。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以及对情感的 subtle 表达,是我在这本书中反复体会到的。我发现,当代花鸟画不仅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艺术家内心世界与自然对话的载体。他们用画笔诉说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敬畏,以及对美的独特理解。
评分我注意到一幅非常有意思的作品,描绘的是一群在竹林中嬉戏的白鹭。传统的白鹭画往往着重于描绘其高洁、孤傲的气质,然而在这幅作品中,画家赋予了白鹭一种 playful 的生命力。白鹭们或低头觅食,或相互追逐,姿态各异,神情灵动。竹林的描绘也别具一格,墨色浓淡变化丰富,竹叶的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我从中看到了当代画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题材的拓展和对精神内涵的再解读。 特别是那几只探头探脑的小白鹭,简直可爱极了,它们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与稚嫩。画家对这些细节的捕捉,让画面显得更加生动有趣,充满了生活气息。我甚至觉得,这些白鹭就像是活生生的小生灵,在竹林中自由自在地玩耍。这种将传统题材赋予当代视角和情感的做法,让我觉得非常赞赏。它让古老的艺术形式焕发新的生命力,也更能引起当代观众的共鸣。我仿佛置身于那片竹林之中,与这些可爱的生灵一同感受自然的野趣。
评分当目光扫过第二卷的另一幅作品时,我被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所吸引。这是一幅写意风格的花鸟画,笔墨淋漓,气势磅礴。画家以大写意的笔法勾勒出几株劲挺的梅枝,枝干虬曲,苍劲有力,仿佛能听到风在枝头呼啸的声音。几朵红梅点缀其间,在黑白分明的墨色中显得格外醒目,热烈而奔放。我一直认为写意花鸟画最能体现中国画的精髓,那是一种“意在笔先,形随心转”的境界。在这幅作品中,我看到了画家对传统写意精神的继承,同时也看到了他大胆的创新。他没有刻意去追求形体的准确,而是通过笔墨的浓淡干湿、虚实的对比,营造出一种生动而富有张力的画面。 特别是那些飞白的处理,恰到好处地表现了梅枝的质感和生命力。画面中的留白更是独具匠心,既增加了画面的空间感,又赋予了观者无限的想象。我仿佛能闻到那股在寒风中弥漫开来的清冽梅香,感受到画家内心深处的那份孤高与傲骨。这种在极简中蕴含着丰富意境的表达方式,让我深深着迷。它不是简单地将花鸟画搬进当代,而是将当代的精神气质融入到传统的笔墨之中,创造出既有传统韵味又不失时代感的艺术作品。
评分翻到另一幅作品,我被那浓郁的色彩和奔放的笔触所震撼。这幅画描绘的是一系列盛开的牡丹,花瓣层层叠叠,色彩艳丽夺目,仿佛能感受到花朵绽放时的热烈与娇媚。画家的用色极其大胆,红、黄、紫、粉等多种色彩的碰撞与融合,营造出一种 opulent 的视觉效果。然而,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对色彩的简单堆砌,更是一种对生命活力的极致赞美。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也在增加,这样一幅充满生命力的作品,无疑能给予观者一种积极的慰藉和鼓舞。 我特别注意到画家在花瓣的处理上,运用了厚重的色彩堆叠,使得花瓣呈现出一种立体的质感,仿佛能触摸到花瓣的柔软。而花叶的描绘则相对写意,用笔简练,墨色变化丰富,与繁盛的花朵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花朵的主体地位。这种对比的处理,不仅使得画面更具层次感,也增强了作品的视觉冲击力。我仿佛能听到一阵阵热烈的掌声,为这盛放的生命喝彩。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当代花鸟画并非只能走“宁静致远”的路线,它也可以是“浓墨重彩”的,它同样可以传递出强烈的时代情感和对生活的热情。
评分当我翻到另一幅作品时,我被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所吸引。这是一幅描绘抽象花鸟元素的画作,画家以极其写意的手法,将花鸟的意象进行解构和重组。画面中,色彩斑斓,笔触大胆,充满了动感和想象力。我一直认为,中国画的魅力在于其写意的精神,而这幅作品则将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极致。 画家并没有刻意去描绘具体的花鸟形象,而是通过色彩、线条和墨点的组合,营造出一种抽象的美感。然而,在这抽象的美感中,我又能够感受到花鸟的意象,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我甚至觉得,我能够听到花开的声音,感受到鸟儿的歌唱。这种将传统题材与当代抽象艺术相结合的做法,让我觉得非常赞赏。它不仅展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传递出一种对艺术的探索精神和对生命的热爱。
评分在我翻阅的过程中,有一幅关于荷花的画作吸引了我的全部注意力。传统的荷花往往被赋予“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而这幅作品却在保留这份高洁的同时,增添了更多的生活气息。画家描绘的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正值盛开,有的则已结出莲蓬。在荷叶的处理上,画家运用了写意的手法,墨色浓淡变化丰富,仿佛能看到水珠在荷叶上滚落。几只蜻蜓点缀其间,更增添了几分生趣。 我尤其喜欢画家对荷花色彩的运用,淡雅的粉色,纯净的白色,与碧绿的荷叶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画面。然而,在宁静中又蕴含着一种蓬勃的生命力。我能感受到画家对荷花的喜爱,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他不仅仅是在描绘一朵花,而是在描绘一种境界,一种在喧嚣尘世中难得的宁静与超脱。这种在传统题材中融入当代审美情趣的做法,让我觉得既熟悉又惊喜。它让我看到了中国画的生命力,以及艺术家们不断探索和创新的精神。
评分我注意到一幅关于花鸟的画作,其风格与我之前看到的有所不同。这幅作品的色彩运用更加大胆和鲜明,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画家描绘的是一系列盛开的花卉,色彩浓郁,花瓣层层叠叠,仿佛能感受到花朵绽放时的热烈与娇媚。然而,与我印象中传统的花卉画不同的是,这幅作品在构图上更加自由和写意,笔墨的运用也更加奔放。 我特别喜欢画家在色彩上的大胆尝试,红、黄、紫、粉等多种色彩的碰撞与融合,营造出一种 opulent 的视觉效果。然而,在我看来,这不仅仅是对色彩的简单堆砌,更是一种对生命活力的极致赞美。在当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压力也在增加,这样一幅充满生命力的作品,无疑能给予观者一种积极的慰藉和鼓舞。我甚至觉得,我能感受到那股扑面而来的花香,以及花朵绽放时的喜悦。
评分当我的目光落在一幅描绘水乡景致的花鸟画时,我仿佛被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世界。画面中,几只栖息在芦苇荡中的水鸟,姿态优雅,眼神宁静。水乡的景致以淡雅的色彩描绘,勾勒出朦胧的意境,仿佛能闻到水边特有的清香。我一直对表现水乡情怀的花鸟画情有独钟,它们往往能唤起人们内心深处的宁静与安详。在这幅作品中,我看到了当代画家对传统题材的创新运用,他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表现手法,而是将更多的现代元素融入其中。 画家运用了细腻的笔触和淡雅的色彩,将水乡的宁静与水鸟的灵动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甚至能想象到,在那片宁静的水域中,水鸟们自由自在地嬉戏,感受着大自然带来的美好。这种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做法,让我觉得非常赞赏。它不仅展现了画家高超的艺术技巧,更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我仿佛能够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感受到微风拂过脸颊的温柔。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