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肠 pit pattern 诊断图谱 定价: 180.00元 主编:(日)工藤进英 主译:张惠晶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开本: ISBN编号:9787538185423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178 装帧:精装内容介绍
大肠癌是发生率最多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也最高。在大肠内镜检查中,为了能够确切地对大肠肿瘤做出诊断,pit pattern分类显得格外重要,而且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大肠pit pattern诊断图谱》全书包括5章,分别是:pit pattern诊断的历史,pit pattern分类的基础,pit pattern的诊断和治疗,炎症性肠病和pit pattern,pit pattern诊断的展望。本书对于进行大肠诊断的医生来说,实在是难得而宝贵的参考。基本信息
书名:大肠 pit pattern 诊断图谱 定价: 180.00元 主编:(日)工藤进英 主译:张惠晶 出版时间:2014年5月 开本: ISBN编号:9787538185423 出版社: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页码:178 装帧:精装 目录 第1章 pit pattern诊断的历史 1 a. 大肠放大内镜的历史 1 b. 大肠pit pattern的历史 1 c. Ⅴ型pit pattern的亚型分类及其变迁 2 第2章 pit pattern分类的基础 5 1. 从解剖学的立场看大肠的pit 5 a. pit是什么? 5 b. 大肠正常黏膜中的陷凹 5 c. 基本的pit pattern与组织像 7 2. pit pattern的立体构造 11 a. pit pattern与腺管构造 11 b. pit pattern与对应腺管的三维构造 11 3. pit pattern 与普通内镜观察 14 a.普通内镜观察下的pit pattern 14 4. 放大内镜的观察方法 18 a.普通内镜观察pit pattern 18 b.放大内镜机器的原理和观察的基本要领 18 c.放大内镜观察的实际 19 d.放大内镜观察时的具体要点 21 5. 放大内镜操作及观察的训练 ——初学者、中级者需注意的要点 24 a.初学者的训练顺序 24 6.实体显微镜观察 28 a.实体显微镜观察的实例 28 b.实体显微镜观察时的注意点 29 7. pit pattern边界性病变 31 a. Ⅰ型和ⅢS型的鉴别 31 b. Ⅱ型和ⅢL型的鉴别 31 c. ⅢL型和Ⅳ型的鉴别 31 d. ⅢL型、Ⅳ型和ⅤI型的鉴别 32 e. ⅤI型和ⅤN型的鉴别 34 8. pit pattern和病理组织的对比 37 a. 观察方向的不同 37 b. 各种病理组织图像和pit pattern 37 9. 大肠癌以及腺瘤的pit pattern和形态分类 44 a.大肠癌的诊治规范 44 b. 关于简单的发育形态分类 45 c. 大肠癌诊治规范存在的问题 49 d. 关于巴黎会议及巴黎分类 49 e. 大肠肿瘤的肉眼形态和pit pattern(表2-6) 51 10. 侧向发育型肿瘤(LST)的pit pattern特征 62 a. 历史背景 62 b.LST的分类和病理学特征 62 c. LST中pit pattern 的特征(表2-8) 63 d. LST pit pattern 的总结 70 11. pit pattern诊断与癌的发育进展 71 a.病理学角度看大肠癌的发育进展 71 b.凹陷型的发育进展 71 c.小的平坦型肿瘤(Ⅱa,Ⅱa + dep)的发育进展 73 d.大的平坦型肿瘤(LST)的发育进展 74 e.隆起型的发育进展 75 f.从随访的病例来看大肠息肉的进展史 75 g.按发育形态分类的sm浸润度 76 h.早期大肠癌的发育进展模式—sm浸润和pit pattern 76 i.从凹陷型早期癌和小型进展癌来看大肠癌的组成 77 j. 从pit pattern 看发育进展 79 k.大肠癌的基因异常 79 12.从sm癌到mp癌形态学的急剧变化 80 a. 逆行追踪sm癌及3cm以下的进展期癌 80 b.凹陷型sm癌凹陷边缘放大内镜所见的意义 81 13. scratch sign 及逆喷射所见的典型图像 86 a.《箱根研讨会共识》商定的ⅤN型 86 b. scratch sign 及逆喷射所见 86 14.诊断浸润深度时的invasive pattern 90 a.通过放大内镜观察所获得的pit pattern诊断的临床分类 90 b.实际病例 91 15. SA pattern 93 a. pit pattern体现出的信息 93 b. SA pattern所显示的 94 第3章 pit pattern 的诊断和治疗 97 1. 基于pit pattern诊断的肿瘤与非肿瘤的鉴别 97 a. 肿瘤、非肿瘤的鉴别 97 b. 非肿瘤性病变 97 c 肿瘤性病变、非肿瘤性病变的鉴别 102 d. 增生性息肉和锯齿状腺瘤 102 e. 类癌、非上皮性肿瘤 108 2. 依据pit pattern 判断浸润深度 112 a. 诊断步骤和pit pattern诊断的导入 112 b. 不同肉眼形态的担癌率和sm率(表3-5,表3-6) 112 c. sm癌浸润度分类 112 d. 绝对值分类的矛盾点 115 e. 放大内镜诊断浸润深度的能力 117 3. 基于pit pattern诊断的治疗方针 125 a.决定治疗方针时的基本诊断——由3方面组成 125 b.肉眼形态分类的治疗方针 125 c. EMR、ESD和pit pattern的分类——以LST为中心 135 4.基于pit pattern诊断治疗的实施 139 a. EMR 139 b. ESD 146 第4章 炎症性肠病和pit pattern 153 1.溃疡性结肠炎和pit pattern 153 2. colitic cancer和pit pattern 157 第5章 pit pattern诊断的展望 161 1. 用Narrow band imaging(NBI)系统诊断pit pattern 161 a. Narrow band imaging(NBI)系统 161 b. 不同波长的光透过度不同 163 c. 用NBI 进行pit pattern观察 165 2. LCM 166 a. 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得到的假想病理 166 b. 探头型LCM的原型(口径3.4mm)(图5-11) 168 c. 共聚焦激光内镜(Optiscan公司) 169 3. Endo-Cytoscopy 系统 170 a. Endo-Cytoscopy 的历史 170 b. Endo-Cytoscopy 的原理 170 c. Endo-Cytoscopy 的图像 170 4. pit pattern诊断的未来 175内容介绍
大肠癌是发生率最多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也最高。在大肠内镜检查中,为了能够确切地对大肠肿瘤做出诊断,pit pattern分类显得格外重要,而且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共识。《大肠pit pattern诊断图谱》全书包括5章,分别是:pit pattern诊断的历史,pit pattern分类的基础,pit pattern的诊断和治疗,炎症性肠病和pit pattern,pit pattern诊断的展望。本书对于进行大肠诊断的医生来说,实在是难得而宝贵的参考。作为一名在科研领域工作的学者,我对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来推动医学发展有着强烈的追求。大肠癌的早诊早治一直是医学界关注的焦点,而放大内镜技术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关注到《大肠pit pattern诊断图谱》这本书,这让我看到了在pit pattern诊断领域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性。我期待这本书不仅能提供一个详尽的pit pattern分类体系,更能在各个pit pattern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以及与分子生物学标志物的关联性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例如,能否通过pit pattern的变化来预测病灶的基因突变情况,或者指导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我希望书中能够引用最新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一些具有前瞻性的研究方向。此外,如果书中能对pit pattern诊断的局限性进行客观的评估,并探讨未来pit pattern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例如与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的结合,那将更具学术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提供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创新的灵感。
评分我是一个对医学影像和微观结构特别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虽然我不是专业的医生,但我对大肠黏膜的细微变化一直抱有好奇心。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大肠pit pattern诊断图谱》这本书,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专业,但“诊断图谱”这个词让我觉得它一定包含了很多直观的图像信息。我猜想,这本书应该就像一本“大肠的地图”,只不过它描绘的不是地理位置,而是黏膜表面的微观结构。我很有兴趣了解,在大肠这个看似光滑的表面下,究竟隐藏着多少有趣的“图案”?这些图案是如何形成的?它们又能告诉我们关于大肠健康状况的什么信息?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以一种更直观、更形象的方式,去了解这些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我期待书中能有大量的、高清的放大内镜图片,并且对这些图片进行详细的解释,就像是在解读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哪怕我不能完全理解所有医学术语,但通过图谱,我也希望能对大肠的健康状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并对一些潜在的风险有所警惕。
评分我是一个刚刚入行的消化内镜技术员,对于如何准确识别大肠黏膜下的病变,特别是那些早期、微小的病灶,感到非常困惑。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加上自己在临床上的实践,总觉得还不够系统。最近听同事们推荐了《大肠pit pattern诊断图谱》,说这本书在pit pattern的解读方面做得非常出色。我一直听说pit pattern是放大内镜下区分良恶性病变的重要依据,但具体的形态特征、分类标准,还有不同pit pattern之间的细微差别,对我来说就像一团迷雾。我特别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清晰易懂的解释,最好能配上高质量的放大内镜图片,这样我就能对照着学习,慢慢地掌握pit pattern的精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从基础讲起,循序渐进,让像我这样的新手也能轻松理解。另外,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实际病例的分析,展示pit pattern在诊断过程中的应用,那就更好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快速提升内镜诊断水平,为医生提供更精准的参考。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从事消化道肿瘤早期筛查的医生,我深知早期诊断对于提高患者生存率的重要性。大肠癌的早期发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放大内镜下对黏膜病变的精细观察。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介绍大肠pit pattern诊断的权威著作,因为pit pattern的变化是黏膜微观结构改变的直接体现,对判断病变的良恶性、侵袭性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当我看到《大肠pit pattern诊断图谱》这本书时,我对其标题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各种pit pattern的形成机制,并详细阐述不同pit pattern与病理类型的对应关系。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混淆的pit pattern,如class II、class IIIa、class IIIb等,我希望书中能提供详尽的鉴别要点和诊断思路。此外,我非常看重书中对pit pattern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病变中的变异性的讨论,以及这些变异性对诊断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果书中还能涵盖一些pit pattern在治疗反应评估中的作用,那就更加完美了。
评分作为一名多年的消化内镜医生,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全面、实用、又能深入浅出的图谱来指导我的日常工作,尤其是在大肠病灶的精细化诊断方面。最近我偶然翻阅了这本《大肠pit pattern诊断图谱》,虽然我还没有时间仔细研读,但仅仅从其精美的排版和丰富的图片就已经让我眼前一亮。我特别关注的是书中对不同类型息肉的pit pattern(微观黏膜表面结构)的详细分类和鉴别。我一直觉得,仅凭放大内镜下的黏膜纹理变化来区分良恶性病灶,有时候会显得有些模糊,缺乏客观的量化标准。如果这本书能系统地梳理这些pit pattern的特点,并给出明确的诊断依据,那无疑会大大提高我的诊断准确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的发生。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包含一些罕见但重要的pit pattern类型,以及它们在不同病理状态下的表现。同时,如果书中能附带一些基于pit pattern的鉴别诊断流程图,那就更加贴心了,可以直接指导我在内镜下快速做出判断。我非常看好这本书的实用价值,相信它能成为我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一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