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入门一本就够》特邀北京围棋队教练谭炎午老师进行指导,讲述了围棋基础知识和实战攻杀技巧。主要包括吃子方法、死活棋形、对杀要点、基本定式、布局及中局下法、官子等内容,并按照难易程度分30天进行讲解。每日讲解之后附有适量典型习题,供爱好者练习、自测,帮助初学者迅速掌握围棋技巧。
吴秉铁,业余5段,围棋教师,国家一级裁判。曾在北京市所开展围棋教学活动的小学——茶食胡同小学任教,后在校外培训机构专职从事围棋教学工作,现任北京东城区少年宫围棋教师,教学近30年,培养了大批棋手、业余棋手。著有《儿童围棋基础教程》《围棋入段必读》等著作。
章 基础知识
第1课 围棋简介与行棋规则
一、围棋简介
二、行棋规则
三、终局与胜负的计算
第二章 吃子基本方法
第2课 双吃、门吃、抱吃
一、双吃
二、门吃
三、抱吃
第3课 征子、封
一、征子
二、封
第4课 倒扑与接不归
一、倒扑
二、接不归
第三章 死活基础知识
第5课 真眼、假眼、死棋、活棋
一、眼的知识
二、死活基础
第6课 做眼和破眼
一、做眼
二、破眼
第7课 死活基本型
一、半死半活型
二、活棋型
三、死棋型
四、特殊型
第8课 打劫
一、劫的分类
二、劫的大小
三、劫材
四、打劫过程
第9课 劫争与双活
一、劫争
二、双活
第四章 对杀基础知识
第10课 对杀的基本概念、气数和类型
一、对杀的概念
二、对杀的气数
三、对杀的类型
第11课 对杀中眼的重要性
一、大眼的气数
二、眼的重要性
第12课 长气与紧气的方法
一、长气的技巧
二、紧气的技巧
第五章 攻杀基本着法
第13课 "挖"和"乌龟不出头"
一、挖在吃子中的应用
二、挖在对杀中的应用
三、挖在死活中的应用
四、"乌龟不出头"
第14课 "滚打"和"胀死牛"
一、滚打
二、胀死牛
第15课 "立"和"金鸡独立"
一、立在吃子中的应用
二、立在对杀中的应用
三、立在死活中的应用
四、立的其他应用
第16课 "夹"和"竹节筋"
一、夹在吃子中的应用
二、夹在对杀中的应用
三、夹在死活中的应用
四、夹的其他应用
第17课 "点"和"老鼠偷油"
一、点在吃子中的应用
二、点在对杀中的应用
三、点在破眼中的应用
四、点在破坏对方棋形时的应用
五、点的其他应用
第18课 "倒脱靴"
第六章 死活题基础
第19课 死活题基本杀法
一、缩小眼位
二、抢占眼形要点
第20课 常见死活题和手筋练习
一、角上死活常型
二、简单吃子手筋
第七章 基本定式
第21课 星定式
第22课 小目定式
第23课 其他定式
一、目外定式
二、高目定式
三、三·3定式
第八章 布局基础知识
第24课 布子的效率及围地的方法
一、角、边、中腹
二、围地的方法
第25课 角上的简单攻防
一、守角
二、挂角
三、拆地
第26课 几种常见布局
一、相小目
二、错小目
三、星小目
四、二连星
五、三连星
六、其他
第九章 中局基础知识
第27课 大模样、围地与打入
一、大模样
二、围地与打入
第28课 棋形的薄厚与对攻
第十章 官子
第29课 官子大小的计算
一、先手官子
二、后手官子
第30课 官子的抢收与脱先
第十一章 综合应用
一、经典细棋
二、精彩屠龙局
参考答案
这本书的“培训指导”部分形同虚设,与其说是指导,不如说是列举了一些应该注意的点,但完全没有提供可操作的训练方法。例如,它提到要多练习“手筋”,但给出的手筋示例往往是脱离了具体棋局背景的孤立问题,我不知道在实战中应该如何去识别和应用这些技巧。更让我感到沮丧的是,书中对于现代围棋的一些新趋势和新变化几乎没有涉及,它仿佛停留在几十年前的棋谱上,对于AI时代的某些颠覆性下法也未加阐述。对于一个希望跟上时代学习围棋的现代读者来说,这本“陈旧”的指导书显然不能满足需求。学习一项技能,尤其像围棋这样需要不断迭代的智力游戏,依赖一本内容相对固化的老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我期待的是能结合当下流行的思路进行解析,而不是一套已经过时的武功秘籍。
评分最大的问题可能在于,这本书的“快”字没有真正体现在教学效率上,反而体现为内容的“仓促”。它在讲解基本规则时用了很少的篇幅,似乎觉得这些内容太基础不值得大书特书,但恰恰是这些基础,决定了后续学习的上限。我花了很多时间去查阅其他资料,来确认书中对某些术语的理解是否准确,这无疑是浪费了时间。例如,书中对“打入”和“侵消”的界限描述得非常模糊,有时候同一个局面,根据不同的解读,作者的判断就不一样。一本好的入门书应该像一个耐心的老师,用最清晰、最不容产生歧义的语言来定义概念。而这本,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但表达能力欠佳的棋手,把自己的经验一股脑倒出来,期待读者能自己去领悟其中的精髓。结果就是,我不仅没有感到学习的“轻松”和“高效”,反而被这些晦涩的描述困在了原地,想要真正“精通”,看来还得另寻高明。
评分这本《围棋入门一本就够》的宣传语简直是画饼充饥,让我这个满怀期待的新手颇感失望。我原本指望着能有一本详尽、系统地引导我从零开始的“救星”,结果翻开之后,发现内容跳跃性极大,很多基础概念的解释含糊其辞,仿佛作者默认读者已经具备了某些基础认知。比如,对于“目”和“地”的区别,书中只是简单地带过,没有配上足够清晰的图例来辅助理解,我反复看了好几遍才勉强弄明白,但总觉得心中没有底气。更别提那些复杂的定式和手筋了,简直就是直接把高手对局的片段搬了过来,没有任何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我尝试跟着书中的示例棋谱练习,结果发现自己连落子的基本礼仪和棋盘的朝向都没有完全弄清楚。这本书更像是给已经入门一段时间,想要查漏补缺的人准备的速查手册,而不是给真正意义上的初学者准备的“入门”指南。如果想通过这本书真正学会围棋,我恐怕得同时再抱上另一本更基础的教程,那这本“一本就够”的宣传口号就显得尤为讽刺了。我需要的不是花哨的技巧展示,而是扎实的地基。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倒是挺吸引眼球的,封面简洁大气,配色沉稳,让人一上手就感觉这是本专业的棋书。然而,内容的实际体验却是一言难尽,尤其是在棋盘布局和对局流程的讲解上,逻辑链条断裂得厉害。它似乎更热衷于探讨一些宏观的战略思想,比如“如何掌控全局气势”这类比较玄乎的理论,但对于新手最关心的“提子规则”、“打劫的先后手”等实操细节,却交代得不够细致。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讲了“死活问题”,但提供的例题往往缺少必要的步骤解析,很多关键的一步棋为什么能成立,书里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此处是妙手”,这对于正在学习逻辑推理的新手来说,简直是无解的谜题。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步骤走一遍,结果发现自己陷入了死胡同,无法理解作者的思路。这本书给人的感觉是,它急于把你推向“精通”的殿堂,却忘了在你脚下铺设平稳的阶梯,结果就是让人在半空中摇摇欲坠,对围棋的兴趣都被它消磨了不少。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值很高,毕竟名字里带着“从入门到精通”的宏愿,然而,阅读过程中的体验更像是在看一本没有配乐的默片。信息的密度非常高,但信息之间的关联性却很弱。它仿佛是把不同阶段的围棋知识点揉成了一团,然后粗暴地塞给了读者。对于初学者而言,最重要的是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框架,知道每一步该学什么,什么时候该巩固。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不到位。举个例子,它在一开始就抛出了“星位”和“小目”的开局差异,但随后又跳跃到中盘的复杂战斗技巧,这使得我的大脑完全无法有效地组织和记忆这些信息。它缺乏那种循序渐进的“渐进式教学法”,更像是高手心得的碎片化集合。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脑子里塞满了名词和概念,但真正能转化为实战能力的却少之又少,那种“我好像学了很多,但我好像什么都没学会”的茫然感挥之不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