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新型電動汽車結構原理與維修+混閤動力汽車構造與原理 油電式混閤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維修書籍

圖解新型電動汽車結構原理與維修+混閤動力汽車構造與原理 油電式混閤動力汽車電動汽車維修書籍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電動汽車
  • 混閤動力汽車
  • 汽車結構
  • 汽車原理
  • 汽車維修
  • 圖解
  • 新能源汽車
  • 汽車構造
  • 油電混閤動力
  • 汽車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藍墨水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298645
商品編碼:18364717358

具體描述

1.圖解新型電動汽車結構·原理與維修 ISBN:9787122298645 定價:69.0元    

2.圖解混閤動力汽車結構·原理與維修 ISBN:9787122295262 定價:79.0元

目錄

1.圖解新型電動汽車結構·原理與維修

第1章 電動汽車概述1 

1.1 電動汽車定義與分類 1 

1.1.1 純電動汽車 1 

1.1.2 混閤動力電動汽車 1 

1.1.3 燃料電池電動汽車 2 

1.2 電動汽車基本結構 2 

1.2.1 電源 2 

1.2.2 驅動電動機 3 

1.2.3 電動機調速控製裝置 4 

1.2.4 傳動裝置 4 

1.2.5 行駛裝置 4 

1.2.6 轉嚮裝置 4 

1.2.7 製動裝置 5 

1.3 電動汽車運行原理 5 

第2章 電動汽車使用與維修規範8 

2.1 電動汽車使用安全 8 

2.1.1 高壓係統作業說明 8 

2.1.2 高壓電池的使用 8 

2.1.3 充電作業要求 9 

2.1.4 車輛發生事故後安全事項 10 

2.2 電動汽車維修安全事項 10 

2.2.1 電動汽車維修安全守則 10 

2.2.2 無壓狀態下切換高壓係統 11 

2.2.3 電動汽車維修注意事項 12 

第3章 電動汽車電源係統13 

3.1 動力電池 13 

3.1.1 動力電池結構與特性 13 

3.1.2 動力電池維護與保養 28 

3.1.3 特斯拉MODELS動力電池拆裝 33 

3.1.4 特斯拉MODELS電氣絕緣步驟 35 

3.1.5 動力電池故障檢測及處理 36 

3.2 電池管理係統 43 

3.2.1 係統功能與原理 43 

3.2.2 係統端子檢測 51 

3.2.3 係統故障排除 57 

3.3 電池充電係統 59 

3.3.1 係統組成及原理 59 

3.3.2 部件檢修 72 

3.3.3 故障診斷 86 

第4章 電動汽車動力係統89 

4.1 電動機與轉換器 89 

4.1.1 比亞迪唐驅動電動機 89 

4.1.2 眾泰100S直流電變換器 92 

4.1.3 特斯拉MODELS直流-直流換流器拆裝 92 

4.1.4 寶馬i3增程設備電機 94 

4.2 驅動電機控製 95 

4.2.1 比亞迪秦驅動電機控製 95 

4.2.2 比亞迪E6先行者動力係統 100 

4.2.3 比亞迪唐電動驅動係統 106 

4.2.4 眾泰100動力係統 123 

4.2.5 榮威E50驅動電機控製 128 

4.2.6 寶馬i3電機電子伺控係統 130 

4.2.7 驅動電機控製器故障維修 141 

第5章 電動汽車冷卻係統146 

5.1 冷卻係統結構 146 

5.1.1 榮威E50高壓電池與驅動電機冷卻 146 

5.1.2 雪佛蘭賽歐EV混閤動力冷卻係統 150 

5.2 冷卻係統檢修 153 

5.2.1 驅動電機冷卻係統冷卻液的排空與加注 153 

5.2.2 動力電池冷卻係統冷卻液的排空與加注 153 

5.3 冷卻係統故障診斷 154 

5.3.1 賽歐EV電子裝置冷卻係統診斷 154 

5.3.2 賽歐EV冷卻係統泄漏測試 155 

5.3.3 賽歐EV蓄電池組冷卻液加熱器故障 156 

5.3.4 賽歐EV蓄電池組冷卻液泵故障 156 

5.3.5 賽歐EV電子裝置冷卻液泵故障 159 

第6章 電動汽車高壓係統162 

6.1 係統結構與原理 162 

6.1.1 榮威E50高壓配電單元 162 

6.1.2 寶馬i3高壓係統 163 

6.1.3 比亞迪秦高壓配電箱 167 

6.1.4 比亞迪唐高壓配電箱 168 

6.2 高壓係統維修 171 

6.2.1 比亞迪唐高壓配電係統維修 171 

6.2.2 雪佛蘭VOLT高壓解除 173 

6.2.3 雪佛蘭VOLT高壓啓用 183 

第7章 電動汽車低壓係統184 

7.1 係統結構與原理 184 

7.1.1 榮威E50低電壓係統 184 

7.1.2 雪佛蘭VOLT電源模式 186 

7.1.3 雪佛蘭VOLT保持型附件電源 188 

7.1.4 雪佛蘭VOLT附件直流電源控製模塊 189 

7.2 低壓係統電池 190 

7.2.1 比亞迪秦鐵電池 190 

7.2.2 比亞迪唐低壓鐵電池 190 

7.2.3 賽歐EV12V蓄電池的放電與充電 194 

7.3 低壓電器係統檢修 195 

7.3.1 比亞迪唐自動大燈高度傳感器初始化 195 

7.3.2 雪佛蘭VOLT車窗電機編程 196 

7.3.3 比亞迪E6先行者CAN-BUS故障檢修 197 

第8章 電動汽車空調係統199 

8.1 空調係統構造 199 

8.1.1 榮威E50暖風與空調係統 199 

8.1.2 寶馬冷暖空調係統 203 

8.1.3 賽歐EV暖風與空調係統 208 

8.2 空調控製原理 209 

8.2.1 溫度和分配控製 209 

8.2.2 製冷係統原理 209 

8.2.3 空調運行控製 211 

8.2.4 冷熱空調電路原理 212 

8.3 係統功能檢測 213 

8.3.1 賽歐EV空調(A/C) 係統性能測試 213 

8.3.2 比亞迪唐汽車空調控製係統部件檢測 213 

8.4 係統故障診斷 216 

8.4.1 空調維修基本方法 216 

8.4.2 賽歐EV暖風與空調診斷 217 

8.4.3 空調係統故障分析與排除 220 

附錄 電動汽車常用英文縮寫釋義224

2.圖解混閤動力汽車結構·原理與維修

第1章混閤動力汽車概述001 

1.1混閤動力汽車概念與分類 / 002 

1.1.1混閤動力汽車概念 / 002 

1.1.2混閤動力汽車分類 / 002 

1.2混閤動力汽車基本結構 / 004 

1.2.1串聯式混閤動力係統結構 / 004 

1.2.2並聯式混閤動力係統結構 / 004 

1.2.3混聯式混閤動力係統結構 / 005 

1.3混閤動力汽車運行原理 / 005 

 

第2章混閤動力汽車電源係統008 

2.1係統結構與功能 / 009 

2.1.1豐田-雷剋薩斯混閤動力用蓄電池模塊 / 009 

2.1.2本田混閤動力用蓄電池模塊 / 014 

2.1.3日産混閤動力用鋰離子電池模塊 / 014 

2.1.4奔馳混閤動力蓄電池模塊 / 018 

2.1.5寶馬混閤動力用鋰離子蓄電池 / 019 

2.2係統控製原理 / 027 

2.2.1豐田-雷剋薩斯HV蓄電池控製 / 027 

2.2.2日産鋰離子電池管理係統 / 029 

2.2.3寶馬蓄能器管理電子裝置(SME) / 032 

2.3係統維修數據 / 039 

2.3.1豐田凱美瑞HV蓄電池智能單元檢測 / 039 

2.3.2豐田卡羅拉-雷淩HEV蓄電池管理端子數據 / 040 

2.3.3雷剋薩斯ES300H蓄電池控製器端子數據 / 041 

2.3.4雷剋薩斯CT200H蓄電池與控製器數據 / 043 

2.4蓄電池拆裝與維修注意事項 / 044 

2.4.1混閤動力車輛蓄電池維修注意事項 / 044 

2.4.2HV蓄電池的拆裝 / 046 

 

第3章混閤動力汽車電動機係統050 

3.1係統結構與功能 / 051 

3.1.1豐田-雷剋薩斯HV電動機發電機 / 051 

3.1.2本田IMA電動機 / 053 

3.1.3日産HV牽引電動機 / 053 

3.1.4奔馳HV電動機 / 057 

3.1.5寶馬HV電動機 / 058 

3.2係統控製原理 / 063 

3.2.1豐田-雷剋薩斯HV電動機原理 / 063 

3.2.2本田HV電動機控製 / 067 

3.2.3日産HV電動機電源控製 / 067 

3.2.4奔馳HV電動機控製 / 068 

3.2.5寶馬HV電動機控製 / 069 

3.3係統維修數據 / 073 

3.3.1電動機技術數據 / 073 

3.3.2電動機控製係統電腦端子 / 073 

3.4係統維修與故障診斷 / 074 

3.4.1係統數據流分析 / 074 

3.4.2係統故障代碼 / 083 

 

第4章混閤動力汽車變電係統088 

4.1係統結構與功能 / 089 

4.1.1豐田-雷剋薩斯HV逆變器總成 / 089 

4.1.2本田DC/DC轉換器 / 091 

4.1.3日産牽引電動機逆變器 / 092 

4.1.4寶馬DC/DC與AC/DC轉換器 / 093 

4.2係統控製原理 / 101 

4.2.1豐田-雷剋薩斯逆變器 / 101 

4.2.2奔馳直流變壓器 / 105 

4.2.3日産逆變器冷卻控製 / 107 

4.3係統維修數據 / 108 

4.3.1豐田凱美瑞HV逆變器總成 / 108 

4.3.2雷剋薩斯CT200H逆變器總成 / 110 

4.3.3雷剋薩斯ES300H逆變器總成端子 / 112 

4.3.4日産樓蘭牽引電動機逆變器端子檢測 / 114 

 

第5章混閤動力車輛控製係統115 

5.1係統結構與功能 / 116 

5.1.1豐田-雷剋薩斯HV車輛 / 116 

5.1.2本田IMA係統 / 120 

5.1.3日産混閤動力傳動控製 / 122 

5.1.4奔馳平行混閤動力驅動係統 / 123 

5.1.5寶馬混閤動力驅動控製 / 126 

5.2係統控製原理 / 127 

5.2.1豐田-雷剋薩斯HV混閤動力控製 / 127 

5.2.2本田IMA係統運行原理 / 137 

5.2.3日産混閤動力控製係統 / 139 

5.2.4奔馳HV混閤動力控製 / 149 

5.2.5寶馬混閤動力車輛控製 / 163 

5.3係統維修數據 / 166 

5.3.1豐田卡羅拉-雷淩雙擎混閤動力係統 / 166 

5.3.2豐田凱美瑞混閤動力控製係統 / 172 

5.3.3雷剋薩斯CT200H混閤動力係統 / 178 

5.3.4雷剋薩斯ES300H混閤動力係統 / 186 

5.3.5本田思域HV混閤動力係統 / 194 

5.4係統故障維修與診斷 / 202 

5.4.1檢查混閤動力控製係統的注意事項 / 202 

5.4.2混閤動力控製係統故障診斷 / 204 

 

第6章混閤動力汽車傳動係統214 

6.1係統結構與功能 / 215 

6.1.1豐田P410混閤動力車輛傳動橋結構 / 215 

6.1.2豐田P410復閤齒輪裝置結構 / 215 

6.1.3豐田P410傳動橋減振器 / 217 

6.1.4豐田P410傳動橋潤滑機構 / 217 

6.1.5電子換擋杆係統 / 218 

6.2係統工作原理 / 221 

6.2.1豐田P410混閤動力傳動橋工作原理 / 221 

6.2.2豐田-雷剋薩斯混閤動力車輛傳動原理 / 224 

6.2.3豐田-雷剋薩斯P410混閤動力橋電子換擋杆控製 / 230 

6.2.4日産自動速度控製裝置ASCD基本係統 / 234 

6.3係統維修數據 / 235 

6.3.1豐田P410混閤動力傳動橋規格 / 235 

6.3.2豐田電子換擋杆係統ECU端子 / 236 

6.4係統檢修與故障診斷 / 238 

6.4.1豐田電子換擋杆維修 / 238 

6.4.2電子換擋杆係統故障代碼 / 239 

 

第7章混閤動力汽車再生製動係統240 

7.1係統結構與功能 / 241 

7.1.1寶馬再生製動係統組成 / 241 

7.1.2液壓製動力和能量迴收式製動力分配 / 243 

7.1.3奔馳HV製動係統部件 / 244 

7.2係統控製原理 / 246 

7.2.1豐田-雷剋薩斯HV再生製動協同控製 / 246 

7.2.2日産HV車輛電動機再生控製 / 247 

 

第8章混閤動力汽車電動空調251 

8.1係統結構與功能 / 252 

8.1.1電動空調壓縮機 / 252 

8.1.2EKK控製單元和DC/AC轉換器 / 255 

8.1.3製冷劑循環迴路 / 257 

8.1.4駐車空氣調節和保持冷卻效果 / 258 

8.2係統工作原理 / 259 

8.2.1係統主要部件功能 / 259 

8.2.2係統控製 / 260 

8.2.3神經網絡控製 / 260 

8.2.4製冷劑量檢測控製 / 261 

8.2.5PTC加熱器控製 / 261 

8.2.6環保模式控製 / 262 

8.3係統維修數據 / 263 

8.3.1豐田卡羅拉-雷淩HV電動空調部件位置 / 263 

8.3.2豐田卡羅拉-雷淩HV空調係統ECU / 264 

8.4係統檢修與故障診斷 / 268 

8.4.1豐田-雷剋薩斯HV空調伺服電動機初始化 / 268 

8.4.2豐田卡羅拉-雷淩HV空調係統數據流 / 268 

8.4.3豐田卡羅拉-雷淩HV空調係統故障代碼 / 271 

附錄混閤動力車輛專業英文及縮略語釋義272

 

內容介紹

1.圖解新型電動汽車結構·原理與維修

本書以市麵主流插電式混閤動力車輛(比亞迪秦、唐)及純電動車型(比亞迪E6、特斯拉MODEL S、寶馬i3、榮威E50、眾泰100S、知豆、雪佛蘭賽歐EV)為例,依次講述瞭電動汽車的定義與分類,電動汽車使用與維修規範,電動汽車電源係統、動力係統、冷卻係統、高壓係統、低壓係統、空調係統的構造與原理、檢測及故障診斷。並在本書的·後,用附錄介紹瞭電動汽車常見英文縮寫的釋義。 

本書圖文並茂,內容簡潔易懂,既可作為高校電動汽車專業教材,也適閤於電動汽車行業的相關技術人員和售後服務人員參考。

2.圖解混閤動力汽車結構·原理與維修

本書以市麵主流油電式混閤動力車輛(豐田凱美瑞HEV、卡羅拉-雷淩雙擎、雷剋薩斯CT200H、ES300H,本田思域HEV、日産樓蘭HEV、奔馳S400L HEV,寶馬7係HEV)為例,依次講述瞭混閤動力汽車的定義與分類、電源係統、電機係統、變電係統、控製係統、傳動係統、再生製動係統、電動空調的構造與原理、檢測及故障診斷等內容,並在書後附錄裏介紹瞭混閤動力汽車常見英文及縮略語釋義。 

本書圖文並茂,內容簡潔易懂,既可作為高校電動汽車專業教材,也適閤於電動汽車行業相關技術人員和售後服務人員參考。




現代交通的新篇章:電動與混閤動力汽車的深度解析 隨著全球對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日益關注,汽車産業正經曆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傳統內燃機汽車的時代逐漸落幕,取而代之的是以電動汽車(EV)和混閤動力汽車(HEV)為代錶的新能源汽車。它們不僅是交通工具的升級,更是能源利用方式的革新,預示著一個更清潔、更智能的齣行未來。本文旨在深入探討電動汽車和混閤動力汽車的核心技術、工作原理、關鍵組成部分,以及與之相關的維護保養知識,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而詳實的認知體係。 一、 電動汽車(EV):純粹的電氣化動力 電動汽車,顧名思義,完全依靠電力驅動。它摒棄瞭傳統的內燃機、變速箱以及相關的燃油係統,轉而使用電動機作為唯一的動力源。這一根本性的改變帶來瞭諸多優勢,包括零排放、運行噪音低、以及潛在的運行成本降低。 核心動力係統:電動機 電動機是電動汽車的心髒。常見的電動機類型包括直流電動機(DC Motor)和交流電動機(AC Motor)。在現代電動汽車中,交流感應電動機(Asynchronous AC Motor)和永磁同步電動機(Permanent Magnet Synchronous Motor, PMSM)應用最為廣泛。 交流感應電動機: 結構簡單,成本較低,可靠性高,控製相對容易,非常適閤作為電動汽車的驅動單元。 永磁同步電動機: 效率更高,功率密度大,體積更小,能提供更優異的加速性能,是許多高端電動汽車的首選。 電動機通過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驅動車輪鏇轉,實現車輛的行駛。其動力輸齣的平順性和響應速度遠超傳統內燃機。 能量儲存:動力電池組 動力電池組是電動汽車的“油箱”。它負責儲存電能,並嚮電動機供電。目前主流的動力電池技術是鋰離子電池(Lithium-ion Battery)。鋰離子電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環壽命長、自放電率低等優點。 電池管理係統(BMS): 動力電池組的性能和安全至關重要,BMS扮演著“大腦”的角色。它負責監測電池組的電壓、電流、溫度等關鍵參數,實現過充、過放、過溫、短路等保護,並對電池組進行均衡充電,延長電池壽命,確保行車安全。 電池組結構: 動力電池組由數百甚至數韆個獨立的電池單體(Cell)串並聯組成,形成一個高壓的電池模塊(Module),再由多個模塊組成完整的電池組(Pack)。 能量轉換與控製:電力電子控製器 電力電子控製器是連接電池組、電動機和車輛其他電氣係統的橋梁。它主要包括: 逆變器(Inverter): 將電池組輸齣的直流電(DC)轉換為電動機所需的交流電(AC),並根據駕駛員的指令(加速、製動)調節電流的頻率和幅度,從而控製電動機的轉速和扭矩。 DC-DC 轉換器: 將動力電池組的高壓直流電降壓,為車輛的其他低壓用電設備(如音響、照明、空調等)提供穩定的電源。 車載充電機(On-Board Charger): 在外部充電樁連接時,將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為動力電池組充電。 能量迴收:再生製動(Regenerative Braking) 電動汽車的一大亮點是再生製動。在車輛減速或下坡時,電動機可以反轉,作為發電機工作,將車輛的動能轉化為電能,並儲存迴動力電池組,從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並減輕瞭傳統刹車係統的負擔。 充電係統: 電動汽車需要通過充電樁進行充電。充電方式主要有兩種: 交流慢充(AC Charging): 使用傢用電源或公共交流充電樁,充電時間較長,適閤夜間在傢充電。 直流快充(DC Charging): 使用公共直流快速充電樁,充電速度非常快,可以在短時間內為電池補充大量電量,滿足長途齣行需求。 二、 混閤動力汽車(HEV):傳統與未來的融閤 混閤動力汽車巧妙地將傳統內燃機與電動機相結閤,旨在優化燃油經濟性,減少排放,同時又不犧牲續航裏程和動力性能。與純電動汽車不同,混閤動力汽車仍然需要燃油,但其電動機的輔助可以顯著降低燃油消耗。 動力組閤:內燃機與電動機的協同工作 混閤動力汽車的核心在於其動力係統的協同工作。根據電動機與內燃機的連接方式和控製策略,可以分為多種類型,最常見的包括: 串聯式混閤動力(Series HEV): 內燃機不直接驅動車輪,而是作為發電機為電池充電,或為電動機供電。電動機是唯一的驅動源。這種結構簡單,但內燃機運行效率不高。 並聯式混閤動力(Parallel HEV): 內燃機和電動機都可以獨立或同時驅動車輪。這種結構效率高,但控製復雜。 混聯式混閤動力(Series-Parallel HEV),也稱行星齒輪式混閤動力: 結閤瞭串聯和並聯的優點,通過行星齒輪組實現內燃機、電動機和驅動輪的靈活組閤,是目前應用最廣泛、效率最高的混閤動力係統。 關鍵組成部分: 內燃機(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依然是車輛的主要動力來源之一,負責在需要時提供強大的動力輸齣,或為電池充電。 電動機/發電機(Electric Motor/Generator): 在混閤動力汽車中,電動機通常也兼具發電功能。它可以在加速時提供額外的動力,在減速時迴收能量,或在低速行駛時單獨驅動車輛。 電池組(Battery Pack): 通常比電動汽車的電池組容量小,但足以支持短距離的純電行駛和電動機的輔助驅動。 動力分配單元/功率閤成器(Power Split Device/Power Synthesizer): 這是混聯式混閤動力汽車的核心部件,通常采用行星齒輪組,能夠將內燃機和電動機的動力進行無級變速和高效分配。 控製單元(Control Unit): 負責根據車輛的行駛狀態(速度、油門踏闆位置、電池電量等)智能地協調內燃機和電動機的工作,以達到最佳的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能。 工作模式: 混閤動力汽車擁有多種工作模式,以適應不同的駕駛場景: 純電模式(EV Mode): 在低速或短距離行駛時,僅依靠電動機驅動,實現零排放。 混閤驅動模式(Hybrid Mode): 內燃機和電動機協同工作,提供充足的動力,同時優化燃油經濟性。 發動機充電模式(Engine Charge Mode): 在電池電量較低時,內燃機運轉以驅動發電機為電池充電。 能量迴收模式(Regenerative Braking Mode): 在減速或製動時,電動機作為發電機工作,將動能轉化為電能儲存迴電池。 三、 油電式混閤動力汽車(HEV)的特殊性 “油電式混閤動力汽車”是混閤動力汽車中最普遍的一種,它強調瞭燃油(油)和電力(電)的結閤。這與純電動汽車(僅靠電)和純燃油汽車(僅靠油)形成瞭鮮明對比。油電式混閤動力汽車的核心優勢在於其“摺衷”的設計理念,即既保留瞭燃油車的續航便利性,又引入瞭電動的節能和環保特性。 四、 車輛維護與維修的考量 無論是電動汽車還是混閤動力汽車,其維護和維修都與傳統燃油車有所不同,需要專業的知識和設備。 電動汽車(EV)的維護要點: 動力電池組: 動力電池組是電動汽車最昂貴的部件,其壽命和性能至關重要。日常維護主要依靠BMS自動管理。但需要注意避免極端溫度、過度充電或過度放電。電池組的維修通常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進行檢測和更換。 電動機: 電動機的結構相對簡單,磨損較少,通常不需要太多日常維護。 充電係統: 定期檢查充電接口和充電綫的連接是否良好,確保充電設備的正常工作。 製動係統: 由於再生製動的應用,傳統刹車片的磨損會大大降低,但仍需定期檢查刹車油液和刹車片的磨損情況。 冷卻係統: 動力電池組和電力電子器件需要有效的冷卻係統來維持最佳工作溫度,需定期檢查冷卻液的液位和質量。 混閤動力汽車(HEV)的維護要點: 混閤動力汽車的維護兼顧瞭內燃機和電驅動係統的特點。 內燃機部分: 需要按照傳統燃油車的保養周期進行定期更換機油、機濾、空濾、火花塞等。 電驅動係統: 包括電動機、電池組和電力電子控製器。與電動汽車類似,電池組的維護需要關注其使用環境和充放電習慣。電動機的維護相對簡單。 動力分配單元: 這一復雜部件的維護需要專業技術人員,通常涉及潤滑油的更換和相關組件的檢查。 製動係統: 同樣受益於再生製動,刹車片的壽命會延長,但仍需定期檢查。 冷卻係統: 需要同時考慮內燃機和電驅動係統的冷卻需求。 維修的專業性: 由於電動汽車和混閤動力汽車涉及高壓電係統和復雜的電子控製,其維修工作需要由經過專業培訓的技術人員操作,並使用特定的診斷工具和設備。非專業人員切勿嘗試自行拆解或維修高壓部件,以免發生危險。 五、 未來展望 電動汽車和混閤動力汽車的發展趨勢是技術不斷創新,成本持續下降,性能日益提升。未來,我們將看到更長的續航裏程、更快的充電速度、更智能的駕駛輔助係統,以及更加多樣化的車型選擇。它們將深刻改變我們的齣行方式,為構建一個可持續的未來交通體係奠定堅實的基礎。理解這些新技術的原理和維護方法,對於擁抱這場汽車革命至關重要。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人性化。它並非一味地堆砌信息,而是將復雜的知識點進行瞭閤理的組織和劃分。首先,它從最基礎的結構原理入手,讓讀者對電動汽車和混閤動力汽車有一個宏觀的認識。然後,它逐步深入到各個子係統,比如電驅動係統、電池係統、充電係統、熱管理係統等等。每個子係統的講解都兼顧瞭原理和維修。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講解充電係統時,它不僅介紹瞭不同類型的充電接口和充電協議,還詳細說明瞭車載充電器(OBC)的工作原理以及常見的故障點。這一點對於想要瞭解電動汽車充電便利性和潛在問題的讀者來說,非常有幫助。

評分

這本書的知識體係構建得非常完整。它從汽車的基本組成部分開始,然後逐漸深入到各個核心係統,並最終探討瞭維修和未來發展。這種結構使得讀者能夠建立起一個清晰的知識框架,避免瞭零散學習帶來的理解睏難。尤其是在介紹混閤動力汽車的能量迴收係統時,書中不僅說明瞭其工作原理,還詳細列舉瞭不同品牌和車型在能量迴收策略上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對駕駛體驗和續航裏程的影響。這讓我意識到,新能源汽車的設計和調校,遠比我之前想象的要復雜和精妙。

評分

作為一個汽車維修行業的從業者,我深知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之間的鴻溝。很多培訓教材往往側重於理論,而忽略瞭維修人員最關心的實際故障排除方法。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講解瞭電動汽車和混閤動力汽車的組成部分,更深入地剖析瞭各個部件的常見故障現象、診斷流程以及維修步驟。例如,在講解動力電池係統時,它不僅介紹瞭電池管理係統(BMS)的作用,還詳細說明瞭如何通過診斷儀讀取故障碼、如何檢測電池組的健康度(SOH),甚至連一些特殊的電池維修方法也進行瞭介紹,比如模組更換和單元修復的注意事項。這一點對於我們一綫維修人員來說,價值是巨大的。我們不需要再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摸索,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大大提高瞭工作效率和維修準確率。

評分

我一直認為,要真正理解一輛車,就必須理解它的“心髒”。對於電動汽車和混閤動力汽車來說,這個“心髒”就是它們的電驅動係統和能量管理係統。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可以說是做到瞭淋灕盡緻。它不僅僅介紹瞭電機和電池的基本原理,更深入地分析瞭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以及如何通過復雜的控製算法來優化性能和續航裏程。例如,在講解能量管理策略時,它會區分不同的駕駛模式,並解釋在每種模式下,係統是如何權衡動力輸齣、能量消耗和電池壽命的。

評分

這本書關於混閤動力汽車的維修部分,非常貼近實際工作場景。我是一名在4S店工作的技師,經常會遇到一些混閤動力汽車的疑難雜癥。這本書提供的診斷思路和維修方法,非常實用。比如,在處理混閤動力汽車動力異常時,它會引導我們從發動機、電機、電池、變速器等多個角度進行排查,並給齣瞭一係列詳細的檢測步驟和判斷依據。特彆是關於高壓係統的安全操作規程,書中也進行瞭強調,這一點對於我們維修人員來說至關重要。

評分

我特彆欣賞這本書在新能源汽車的未來發展趨勢方麵的探討。它並沒有局限於現有的技術,而是對未來的技術發展方嚮進行瞭展望。例如,書中提到瞭固態電池、更高效率的電機技術、以及更智能的能量管理係統等前沿課題。雖然這些內容可能還沒有大規模應用,但它為我們這些對新能源汽車充滿熱情的讀者提供瞭一個更廣闊的視野,也讓我們對接下來的技術革新充滿瞭期待。這種前瞻性的內容,讓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指引行業發展方嚮的讀物。

評分

這本書簡直太棒瞭!我一直對新能源汽車,尤其是電動汽車和混閤動力汽車的底層邏輯感到好奇,但市麵上很多資料要麼過於晦澀難懂,要麼過於淺顯,找不到一個恰好的切入點。而這套書,或者說這本整閤瞭多種主題的書,簡直是為我量身定做的。它並非簡單地羅列各種技術名詞,而是通過“圖解”這個關鍵詞,真正做到瞭將復雜的結構原理可視化。當我翻開第一頁,就被那些精美的插圖吸引住瞭,它們清晰地展示瞭電池組的內部構造、電機的工作原理、以及能量迴收係統的運作流程。以前我總是覺得電動汽車的動力輸齣非常直接,但通過書中的圖示,我纔明白原來這背後涉及到如此精密的電控係統和能量管理策略。特彆是關於永磁同步電機和異步電機的對比分析,配上生動的剖視圖,讓我對它們各自的優缺點以及在不同場景下的應用有瞭深刻的理解。

評分

我對混閤動力汽車的能量管理係統特彆感興趣,因為我覺得這是區分純電動和混閤動力汽車最核心的奧秘之一。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非常詳實,並且循序漸進。它首先介紹瞭不同類型的混閤動力係統,比如串聯式、並聯式和混聯式,然後深入分析瞭它們各自的工作模式。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用大量的圖錶和流程圖來解釋能量在發動機、電動機、電池組和車輪之間的分配和轉換。例如,在加速時,發動機和電動機如何協同工作;在勻速行駛時,如何根據電量和駕駛需求優化能量使用;以及在刹車和下坡時,如何進行能量迴收。這些細節的展現,讓我對混閤動力汽車的燃油經濟性和動力性能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也讓我更加理解瞭為什麼同一種車型,在不同的工況下會有不同的錶現。

評分

作為一名學生,我一直在尋找能夠幫助我深入理解新能源汽車技術的學習資料。很多教材過於理論化,難以與實際應用聯係起來。而這本書,憑藉其“圖解”的優勢,成功地彌閤瞭這一差距。它用直觀的圖示和模型,將抽象的電路、機械結構清晰地呈現齣來。例如,在講解電動汽車的製動能量迴收係統時,書中不僅有詳細的原理圖,還有關於能量如何在製動過程中被轉化為電能並存儲迴電池的動態示意圖。這對於我理解能量的循環和轉化過程,起到瞭至關重要的作用。

評分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易懂,即使是對汽車技術不太瞭解的讀者,也能輕鬆上手。它避免瞭大量枯燥的術語,而是通過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描述來解釋復雜的概念。例如,在講解電動機的轉矩輸齣時,作者將其比作“一隻強壯的手”,而電池組則被形容為“源源不斷的能量補給站”。這種接地氣的錶達方式,讓我能夠更直觀地理解那些抽象的技術原理。同時,書中也穿插瞭一些實際案例,讓我看到瞭這些原理在真實汽車中的應用,這極大地激發瞭我的學習興趣。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