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BN: 9780195957822
一九九七年七月初,我私心許下諾言,要寫一封長信給你們,大概有點總結報告的意思……怎料,一場臨門大雨,沖得我心情歷亂。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號,我做了一件極笨的事,搭巴士由中環去堅尼地城,由堅尼地城去中環轉車去跑馬地,再由跑馬地轉車去筲箕灣,也就是說香港北岸主要幹道上,由西到東遊了一次車河。
一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五號,我到中環海傍政府大樓去拿「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在那小公務員面前,流著淚,感動而興奮,然後一邊走一邊流淚。回到家,拿著深藍色封面熨金字的小冊子,傻里傻氣笑著拍了一張照片:「立 此存照」。一個從沒拿過BNO,每次出外旅遊,在外國海關入境紙條上十分委屈填上「British Subject by Birth」〔英籍(香港)〕幾個字的香港人,這幾滴淚,一個笑容,盡在不言中了。
二○○二年七月一號晚上,朋友安排下,我會在灣仔會展中心看煙花。自那年煙花特別多之後,對海上發放的璀璨,又一下子復歸沉寂的場景,我已經感到膩了。
每一次我們通長途電話,你們總會問:「幾點呀,香港?」在多倫多,電視上天天都可看到香港新聞,香港怎樣?你們問的是我的感覺多於實情現況。我的答案往往是:「好熱囉」、「好濕呀」、「係銅鑼灣過馬路要捂住個鼻」……長途電話費便宜得叫人愈來愈不寫信,再沒紙短情長這回事,無聊話講多了不心痛。
這本《香港家書》,作者說:盡說些不相干的事,卻不是憑空製造出來的,雖沒有總結報告的重量,但算並不多摻水份。
小思
原名盧瑋鑾,原為香港中文學中文系教授,著名香港文學學者和作家。著作包括:《香港故事:個人回憶與文學思考》、《香港家書》、《路上談》、編著《香港的憂鬱》、合著《追跡香港文學》等等。
我发现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展现出一种近乎顽皮的精准度。他似乎拥有一个巨大的词汇宝库,但绝不滥用华丽辞藻堆砌辞藻,所有的词汇都像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工具,只为准确地凿开某一特定的情感或场景。有时候,一句极其简洁的陈述,却能激起内心深处巨大的回响,那是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力量。特别是他对人物内心独白的刻画,那份真实感和复杂性,简直让人拍案叫绝。没有脸谱化的好人或坏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难以言说的挣扎与光芒,他们的语言逻辑、甚至是语病,都像是真实生活中人的思维轨迹,带着特有的惯性和时代烙印。阅读这些片段时,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那几个动词或形容词的搭配,从中品味出作者那种不动声色的深意和洞察力,那种看透世情却依然保持温柔的笔调,着实令人敬佩。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组织,简直是一部精妙的建筑学范本。它不是简单的线性叙事,而是采用了多重时间线的交错推进,像织锦一样,不同的线索在不同的章节中若隐若现,彼此呼应,构建起一个宏大而又错综复杂的内在逻辑。最令我称奇的是,那些看似不经意的、分散在全书各处的细节,到最后竟然都能找到一个精巧的连接点,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这种“伏笔”的设置,高明之处在于它毫不做作,你初读时会认为那是生活中的自然流淌,直到后半程,当真相的碎片开始拼凑时,那种豁然开朗的震撼感,是阅读体验中最酣畅淋漓的一刻。这迫使我不得不回翻前面的章节,去重新审视那些曾经被忽略的只言片语,每一次重读,都会发现新的层次和关联,显示出作者规划之深远和布局之严密。
评分这本书的开篇叙事手法非常高明,它没有急于抛出宏大的主题,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慢条斯理地从一个极其生活化、带有浓郁烟火气的场景切入。我至今清晰地记得那个清晨的描写,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泥土和初升阳光混合的味道,这种细腻的感官捕捉能力,瞬间就将我从现实的喧嚣中抽离出来,带入了作者构建的世界。叙述的节奏把握得极好,时而如潺潺溪水般平缓,让人心神安定;时而又像突然爆发的激流,在关键节点处猛地加码,让你屏住呼吸。这种抑扬顿挫,使得阅读过程充满了期待感,你永远不知道下一页会带来怎样的情绪转折。更妙的是,作者似乎深谙“留白”的艺术,有些意象和情感并没有完全道尽,而是巧妙地留给读者去自行填补,这种互动性,让阅读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成为了一种主动的、充满个人色彩的再创造过程。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体验到一种久违的、深刻的反思。它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一面棱镜,折射出关于时间流逝、身份认同以及个体在巨大历史背景下的渺小与坚韧。这本书没有给出任何简单的答案或道德评判,它只是提出了问题,邀请读者参与到这场关于“存在”的严肃探讨中来。那种余韵,不是读完一本畅销小说后那种短暂的满足感,而是像喝了一口上好的陈年老茶,回甘绵长,需要时间去慢慢消化其沉淀下来的味道。它改变了我看待某些既定概念的角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那些我习以为常的生活准则和情感模式。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才是真正优秀作品的价值所在——它在你合上书页很久之后,依然能不时地在你思考的间隙中,投下一束光亮,让你重新思考“何以为人”。
评分这部书的封面设计着实抓人眼球,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美感,让人在书店货架上瞥见时,便忍不住想伸手去翻阅。装帧的质感也十分讲究,纸张的触感温润,油墨的印刷清晰锐利,即便只是拿在手里摩挲,也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倾注的心血。我尤其欣赏它在版式上的处理,字体的选择既保持了阅读的舒适度,又透着一股书卷气,使得即便是长时间阅读,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那种排版的疏密有致,仿佛是在引导读者的目光,让思绪自然而然地顺着文字的河流缓缓前行。我记得当时在书店里翻开其中一页,那一行行文字带来的视觉冲击,远超出了单纯的信息传递,它更像是一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让人愿意花时间去细细品味每一处精心安排的布局。这种对“物”本身的尊重,也间接提升了阅读体验的层次,让人觉得手中捧着的,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馈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