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旅日学者廖赤阳教授积数十年钻研、践行中国传统“道”文化之心得,结合儒、释、医学说写成的《老子与气功--心身实践的中华文化》这本通俗读物,深入浅出地发掘出了《老子》这一道家很重要文献的深远意蕴。其闪光点在于,通过气功的心身修炼来走近、领悟《老子》,并以此对《老子》进行正确的还原。老子正是在自我心身修炼的过程中,完成了对“道”的体悟和把握,并以此论及小至日常生活、大到国家政治的应有状态。不从自我心身修炼这一关键点切入来理解《老子》,必然会误读《老子》。靠前外对《老子》的研究,大多未触及此,所以走入了误区。虽然靠前学界早已有《老子》是气功书之说,但是,并无从切身经验的层次来对此加以阐释的著述。从这一点来看,此书具有创新意义,正如作者所自称的,是“气的《老子》”。此书不仅在理论上有所建树,而且还介绍了一些简便实用的养生方法,因此雅俗共赏,学界可以从中获得启示,有助于推动“气以臻道”在实践和理念两方等这本书最让我感到惊喜和难以忘怀的,是它所传达出的那种超越性的平和感。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焦虑弥漫的时代,许多所谓的“修身养性”之作,反而让人更加急躁,总想在最短的时间内看到最显著的效果。但这本书却像一股清泉,它不急不躁,它引导你慢下来,去感受“慢”本身的力量。它没有许诺你长生不老或者立竿见影的奇迹,它只是平静地陈述着万物运行的规律,以及个体如何可以与之和谐共处。读到最后一章,收尾得非常有力,不是那种突然的结束,而是渐入佳境后的自然消散,仿佛作者轻轻地合上了书本,留给你的是一片静谧的空间去回味和消化。合上书本的那一刻,我感到了一种久违的踏实,内心世界的某些角落似乎被重新梳理和安放妥帖。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常读常新的书,它给予的滋养,是润物细无声的。
评分坦白说,这本书的学术背景的严谨性,是我最初最为担忧的一环。我害怕它会为了迎合大众市场而牺牲掉思想的深度。但是,越往后读,越能感受到作者在引用和参考古代文献时所下的苦功。他并非简单地摘抄,而是对不同流派、不同历史时期关于“气”的论述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和深层次的辨析。特别是关于“精、气、神”三者关系的论述部分,作者梳理得极其清晰,他巧妙地将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与现代生理学的一些概念进行了谨慎的对照,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极大地提升了全书的理论厚度。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提供一套养生方法,它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生命观和宇宙观的精炼导读。它让你在关注身体健康的同时,也必须重新审视自己与周遭环境、乃至整个“道”的关系。读完这一部分,我对“知其白,守其黑”的理解,又增加了一层更为坚实的理性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别出心裁,封面那种水墨晕染的效果,配上苍劲有力的字体,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拿到手里沉甸甸的,那种纸张的质感摸起来非常舒服,能感觉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我本来是抱着一种比较审慎的态度去翻阅的,毕竟“老子”和“气功”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一些故作高深或者故弄玄虚的东西。然而,这本书的排版布局却出乎意料地清晰、大气,章节之间的过渡自然流畅,让人读起来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它不是那种堆砌着艰涩术语的学术著作,也不是那种浮夸卖弄养生秘诀的通俗读物,而是在一种非常克制的审美基调下,探讨着某种深层次的联系。尤其是扉页上引用的那几句古文,选得极妙,瞬间就将读者的心境拉入了一种沉静、探寻的状态。这本书的视觉语言本身,就在向读者传达一种“静”与“气”的初步意境,这对于后续阅读的体验铺垫,实在是功不可没。我对这种将传统哲学思考与身体实践相结合的尝试,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这本书在视觉呈现上给予了我极大的信心,让我迫不及待地想深入了解它内部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洞见与方法论。
评分我花了整整一个周末的时间,才算是将这本书的第一部分通读完毕,那种感觉就像是跋涉过一片迷雾缭绕的林地,虽然有些许的迷惘,但每当拨开一层迷雾,眼前豁然开朗的惊喜感是无与伦比的。作者在阐述那些看似抽象的道家思想时,并没有直接陷入对《道德经》原文的逐字解读,而是巧妙地借用了大量的日常生活经验和自然现象作为类比。比如说,他对于“柔弱胜刚强”的解释,不是停留在字面意义上的力量对比,而是通过对水流、风蚀乃至植物生长的细微观察,来构建一套关于“顺应”与“不争”的动态平衡体系。这种叙事方式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同时也避免了陷入传统注疏学的窠臼。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似乎有一种天赋,能够将那种“无为而治”的哲学内核,与人体内部能量流动的直观感受联系起来,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自觉地就开始尝试体会自己身体内部的细微变化。这本书并非教你如何“做”气功,而更像是在教你如何“成为”一个符合自然法则的存在,这种由内而外的渗透,才是真正的学问之道。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颇具匠心,它没有采用那种僵硬的“理论——实践”二元对立的结构,而是将两者编织得密不可分。读到中间部分,我发现作者似乎突然切换了一种更具个人色彩的写作口吻,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者在向你娓娓道来他毕生的体悟。这里的文字,充满了节制而深沉的智慧,不再是宏大的哲学建构,而是聚焦于具体的心法口诀与意念引导。然而,这些“口诀”并非那种含糊不清、玄而又玄的咒语,它们被赋予了清晰的指向性,引导读者去关注呼吸的起伏、肢体的放松以及精神的专注点。我尝试着在午休时,根据书中描述的某个特定姿势和呼吸节奏进行了一次练习,虽然只是短短的十分钟,但那种全身心的松弛感,是我以往进行其他类似练习时很少体验到的深度。这本书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它没有提供一个万能的公式,而是提供了一套可以自我修正和深化的“内观工具箱”,让你明白,真正的境界,来自于日复一日、与自身对话的诚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