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衣裳

中国衣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任飞著作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传统服饰
  • 汉服
  • 民族服饰
  • 服饰文化
  • 历史
  • 文化
  • 服饰
  • 中国文化
  • 礼仪
  • 华服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文轩网旗舰店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49343
商品编码:22706040401
出版时间:2017-11-01

具体描述

作  者:李任飞 著 定  价:48 出 版 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01日 页  数:241 装  帧:平装 ISBN:9787515349343 盖头
篇:上衣下裳
一、衣裳的文字意味
二、方便生活是硬道理
三、升华到文化的高度
四、祖爷爷的伟大创意
五、垂衣裳何以天下治?
六、上衣下裳的和平气质
七、衣裳制的千年流变
第二篇:十二章纹
一、舜帝的来头
二、以德治国的源头
三、等级分明的设计
四、等级划分并非拍脑袋
五、十二章纹施于服装的样子
六、古人头脑中的生态系统
第三篇:百家衣观
一、周公心中的理想国
二、老庄的披褐而怀玉
三、孔子的文质彬彬
部分目录

内容简介

李任飞著的《中国衣裳》讲述了:为什么古人把紫色尊为贵色,黄色是怎么上位成为皇家御用色;武则天和服装有过哪些故事;大唐服装如何影响中国服装文化的一时风尚;赵匡胤是“黄袍加身”,为什么不是“龙袍加身”;霓裳羽衣到底有没有羽毛…… 李任飞 著 李任飞,1963年生。
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电信系,现就职于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主要从事管仲管理思想和传统服装文化的研究。
2014年6月13-19日,于《百家讲坛》主讲七集电视讲座《名相晏婴》。
2017年2月20日-3月6日,于《百家讲坛》主讲十五集电视讲座《中国衣裳》。

《织锦千年:丝绸之路上的衣袂风华》 这是一部穿越时空的史诗,以华夏文明的脉络为线,描绘了丝绸之路沿线上,那些由锦缎、丝绸、麻布、皮革编织而成的衣袂风华。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服饰的款式与演变,而是深入挖掘每一寸布料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历史、技艺与情感。 从黄河流域萌芽的古老纺织技术,到秦汉时期华丽的袍服,再到唐朝开放包容的异域风情融入,宋代素雅清丽的士人风尚,明清时期精美繁复的宫廷御制,本书将带领读者沉浸在中国古代服饰的璀璨星河中。我们不仅仅看到“衣”的形制,更能理解“裳”所代表的社会等级、民族融合、经济往来以及审美情趣。 本书的视角并非局限于宫廷与贵族,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你将跟随商旅的脚步,感受丝绸在遥远国度引发的惊叹;你将走进市井巷陌,聆听织工、绣娘的辛勤劳作与巧手匠心;你甚至能从一幅出土的陶俑服饰中,窥探普通百姓的日常穿着与生活点滴。 “衣”不仅仅是遮体御寒的工具,更是社会身份的标签,是情感的载体,是文化交流的使者。作者考据严谨,引证丰富,从传世的绘画、壁画、出土文物,到史书记载的文字,层层剥茧,还原古代服饰的真实面貌。其中,对丝绸之路的描绘尤为精彩,它不仅仅是一条贸易通道,更是一条文化输送带,来自西域的胡服元素如何融入汉唐衣冠,又如何影响了周边民族的服饰发展,本书将一一细述。 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服饰的细节描摹,力求精细入微。例如,对唐代“半臂”的考究,分析其从胡服演变而来,并逐渐成为汉族女性普遍穿着的夏季外衣的过程;对宋代“褙子”的解读,体会其简洁大方,符合文人雅士追求的淡雅风格;对明代“袄裙”的细致讲解,感受其端庄秀丽,蕴含的传统美德;乃至清代满汉服饰的交融与变迁,都将一一呈现。 本书还关注了服饰的色彩、纹样、材质及其象征意义。为何黄色在某些朝代被皇家垄断,而某些图案又被赋予特定的吉祥寓意?不同阶层、不同场合的穿着又有怎样的讲究?本书将一一解答这些令人好奇的问题。例如,龙纹、凤纹、祥云纹等经典纹样,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其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有何差异;对染织工艺的介绍,如扎染、蜡染、缂丝、刺绣等,不仅展现了古人的智慧,也体现了对美的极致追求。 《织锦千年》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古代服饰的书,它更是一部关于中国人民的生活史、审美史、交流史的缩影。它揭示了服装如何反映时代风貌,如何塑造身份认同,又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以无声的语言讲述着华夏文明的独特魅力。当你翻开这本书,仿佛推开了一扇通往千年历史的大门,你能看到衣袂飘飘,闻到历史的芬芳,感受到那些穿越时空的温度。它会让你重新审视“衣”的意义,不仅仅是穿在身上的布帛,更是穿在身上的文化、穿在身上的历史、穿在身上的民族精神。 通过对古代服饰的深入探究,读者不仅能增长知识,更能体会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创造力。本书适合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服饰艺术感兴趣的读者,它将为你带来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

用户评价

评分

读完《中国衣裳》,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中国历史的脉络,可以如此具象,如此触手可及。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有力量,又带着一种古典的韵味,读起来令人心潮澎湃。作者并非仅仅在介绍衣裳本身,他更是在通过衣裳,去剖析和解读整个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发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服饰的民族融合”的探讨。作者详细讲述了在不同历史时期,汉族与其他民族服饰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借鉴,比如唐代胡服的盛行,以及后来少数民族服饰对汉族服饰的渗透。这种开放包容的文化交流,通过一件件鲜活的衣裳被展现出来,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加多元、更加富有活力的中国古代社会。书中还涉及了许多关于“衣裳与科技”的内容,比如古代的染色技术、纺织工艺的进步,以及这些技术如何影响了服饰的形制和审美。这种将历史、文化、科技巧妙结合的叙事方式,让我对中国古代文明有了全新的认识。它不再是僵化的概念,而是有血有肉,有温度的鲜活存在。

评分

一本《中国衣裳》,足以让我沉醉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它给我的感觉,更像是在品味一杯醇厚的陈酿,初尝时或许有些许陌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内涵和底蕴便一点点地在舌尖蔓延开来,回味无穷。作者的叙事风格非常独特,他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织匠,用最精细的丝线,将历史的碎片一丝不苟地编织在一起,最终呈现出一幅幅精致绝伦的图景。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握,那些关于面料的质感、印染的工艺、缝制的技巧,都描写得栩栩如生,仿佛我能用指尖触摸到那些古老的衣料。书中不仅有宏观的历史脉络梳理,更有微观的个人故事讲述。比如,作者在描述一件汉代襦裙时,便引申出了当时女性的日常生活、社交礼仪,甚至是一些不为人知的爱情故事。这种将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巧妙融合的手法,让我对历史人物有了更立体、更鲜活的认识。它不再是书本上冰冷的文字,而是活生生的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爱恨情仇,都寄托在那一件件精心制作的衣裳之中。

评分

老实说,我一开始对《中国衣裳》这类题材的书籍并没有太大的期待,毕竟“衣裳”听起来似乎离我的生活有些遥远。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极其出人意料的视角,展现了中国历史的深度和广度。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古代服饰的“社会语言学”解读所吸引。作者巧妙地将服饰的演变与社会结构、权力关系、审美变迁等因素联系起来,让我看到衣裳不仅仅是遮体保暖的工具,更是个体身份、社会地位、甚至政治态度的鲜明表达。书中对于一些特定时期服饰禁忌和等级制度的阐述,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比如,作者详细解释了为何在某些朝代,特定颜色的衣服只有皇室才能穿,普通人一旦僭越将面临严厉惩罚。这种“看衣识人”的规则,在今天看来或许有些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却是一种维持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服饰的民俗传说和民间故事,让原本严肃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我读的时候,时不时会发出惊叹,原来一件小小的衣服,竟然能承载如此丰富的社会信息和历史密码!

评分

我必须承认,《中国衣裳》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我的视野。我一直以为自己对中国历史服装有一定的了解,但这本书却像一位睿智的长者,循循善诱地教导我,原来我所见的,不过是冰山一角。作者的学识渊博,考证严谨,但其表达方式却异常的通俗易懂,丝毫没有学术著作的枯燥感。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衣裳与礼仪”的章节,它详细阐述了不同场合下,人们应该穿着怎样的服饰,这背后蕴含着多么复杂而精密的社会规范。例如,作者在介绍古代婚礼服饰时,便深入探讨了新娘出嫁时各个环节的着装要求,以及这些着装背后所代表的家族荣耀和对新人的祝福。这种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我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礼”的重视。同时,书中还涉及了服饰在宗教、艺术、甚至政治斗争中的作用,展现了衣裳的多元价值。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知识点,新的感悟,让我觉得它不是一本一次性读物,而是一本可以反复品味,每次都能收获颇丰的“宝藏书”。

评分

这本《中国衣裳》真是一本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乏味的学术著作,充斥着年代、材质、制式这些冷冰冰的词汇,但读下来却发现它更像是一部鲜活的历史画卷,一首流动的诗篇。作者的笔触细腻而富有感染力,仿佛能将我带回到那个遥远的时代,亲眼目睹那些衣裳在人们身上如何舒展、飘动,诉说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人生际遇。书中对于不同阶层、不同地域、不同场合的服饰都有深入的描绘,从帝王将相的华美袍服,到黎民百姓的粗布麻衣,无不展现出那个时代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社会风貌。我特别喜欢作者在描写一件衣裳时,不仅仅停留在对其形制的介绍,更会深入挖掘它背后的文化内涵、工艺传承,甚至是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例如,在讲述一件明代官服时,作者不仅细致地描述了其补子图案的寓意,还穿插了关于科举制度、官场晋升的生动细节,让我对这件衣裳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读完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早已消逝的生命进行了一场无声的对话,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情感,都凝聚在这一件件衣裳之中,如此真实,如此动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