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计算通俗讲义(第二版) | ||
| 定价 | 59.00 |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5月 | |
| 开本 | 16 | |
| 作者 | 王良明 | |
| 装帧 | 平塑勒 | |
| 页数 | 312 | |
| 字数 | ||
| ISBN编码 | 9787121314261 | |
第1章 “云”畅想 1
第2章 “云”概念 19
2.1 软件的概念 20
2.2 计算机系统 27
2.3 计算机网络 29
2.4 IT系统组成 34
2.5 云计算概念 38
2.6 3种服务模式 43
2.6.1 IaaS 45
2.6.2 PaaS 48
2.6.3 SaaS 53
2.7 4种部署模型 60
2.7.1 私有云 60
2.7.2 社区云 63
2.7.3 公共云 65
2.7.4 混合云 66
2.8 云计算的优劣分析 69
2.8.1 情景案例 69
2.8.2 云计算的优势 74
2.8.3 云计算的劣势 75
第3章 “云”架构 77
3.1 云架构参考模型 77
3.2 云服务消费者 81
3.3 云服务提供商 82
3.3.1 服务编排 83
3.3.2 云服务管理 84
3.3.3 安全保障 87
3.3.4 隐私保护 89
3.4 云计算审计员 90
3.5 云服务代理商 90
3.6 云服务承运商 92
第4章 “云”组件 93
4.1 开源组件 96
4.1.1 开源计算项目 96
4.1.2 虚拟化 99
4.1.3 操作系统 103
4.1.4 数据库 104
4.1.5 中间件 113
4.1.6 基础服务 118
4.1.7 云管理工具 123
4.1.8 应用软件 140
4.2 商业组件 141
4.2.1 VMware 141
4.2.2 Citrix 142
4.2.3 Microsoft 144
第5章 “云”技术 147
5.1 云端技术 147
5.1.1 云布局 149
5.1.2 存储 153
5.1.3 虚拟化与容器技术 160
5.1.4 远程桌面 171
5.1.5 负载均衡 175
5.1.6 集群 177
5.1.7 容错计算 180
5.1.8 家目录漫游 184
5.1.9 租户隔离 186
5.1.10 统一身份认证 190
5.1.11 SOA 192
5.1.12 微服务 198
5.2 终端技术 198
5.2.1 终端分类 198
5.2.2 质量控制 201
5.2.3 终端项目 201
5.3 通信协议 204
第6章 “云”安全 215
6.1 信息管理与数据安全 216
6.1.1 云信息架构 216
6.1.2 数据打散存储 219
6.1.3 数据安全生命周期 219
6.1.4 数据安全 220
6.2 计算可用性 223
6.3 互操作性与可移植性 226
6.3.1 互操作性 226
6.3.2 可移植性 227
6.3.3 实施建议 228
6.3.4 用户自由度 230
6.4 加密与密钥管理 231
6.4.1 加密介绍 232
6.4.2 云端数据库加密 232
6.4.3 密钥管理 233
6.5 云服务提供商 235
第7章 “云”应用 242
7.1 企业私有办公云 243
7.2 园区云 244
7.3 医疗云 246
7.4 公民档案云 247
7.5 卫生保健云 248
7.6 教育云 248
7.7 交通云 250
7.8 出行云 251
7.9 购物云 251
7.10 农村农业云 252
7.11 高性能计算云 253
7.12 人工智能云 253
第8章 “云”方案 255
8.1 小型方案 257
8.1.1 需求分析 257
8.1.2 系统设计 257
8.1.3 硬件选型 261
8.1.4 软件选型 266
8.1.5 部署与运维 267
8.2 中型方案 270
8.2.1 需求分析 270
8.2.2 系统设计 270
8.2.3 硬件选型 271
8.2.4 软件选型 272
8.2.5 部署与运维 272
8.3 大型方案 272
8.3.1 需求分析 272
8.3.2 系统设计 274
8.3.3 硬件选型 288
8.3.4 软件选型 292
8.3.5 部署 293
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在探讨了云计算的各种技术细节之后,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了云计算的实际应用,并且挖掘出了云计算在各个行业领域所展现出的巨大潜力和变革力量。书中列举了大量不同行业的成功案例,从金融、医疗到零售、制造,都展示了云计算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提升运营效率、创新商业模式。我尤其对书中关于云计算如何赋能智慧城市、推动科学研究等方面的讨论感到振奋。这让我意识到,云计算不仅仅是IT部门的事情,它已经成为驱动整个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这本书的最后一章,对云计算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让我对接下来的技术革新和行业变革充满了期待。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本集理论、实践、应用和未来展望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它让我从一个更加宏观和深入的视角理解了云计算的价值和意义。
评分初次翻开这本《云计算通俗讲义(第二版)》,我原本抱持着一种半信半疑的心态,毕竟“通俗讲义”听起来似乎会过于简化,但很快,我的担忧就被这本书所展现出的深度和广度所打消。它并没有因为“通俗”二字而牺牲内容的严谨性,反而通过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比喻和精心设计的案例,将云计算那些看似复杂抽象的概念,如虚拟化、分布式系统、服务化架构等,娓娓道来,仿佛作者就坐在我身旁,循循善诱。书中对云架构设计的探讨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罗列了各种设计模式,更重要的是,它阐述了设计这些架构时背后的考量——如何平衡性能、成本、安全与可扩展性,以及在不同业务场景下如何做出取舍。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架构设计这块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从宏观的顶层设计到微观的组件选择,都进行了细致的剖析,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健壮、高效的云原生应用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于我这样一个在技术道路上不断探索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及时雨,它填补了我知识体系中的空白,也激发了我对未来技术发展的更多思考。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止于对技术概念的梳理,它更深入地触及了云服务管理的实际操作层面,这一点是很多同类书籍所忽视的。作者以一种近乎“过来人”的口吻,详细讲解了在实际部署和运维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策略来应对。从资源调度、性能监控、成本优化,到自动化运维的实践,书中都提供了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指导。特别是关于服务等级协议(SLA)的解读和保障机制,让我认识到服务管理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关乎用户体验和商业信誉的关键环节。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云原生”理念在服务管理中的体现,以及如何利用DevOps等方法论来提升交付效率和系统稳定性。读完这部分,我不仅学到了“做什么”,更重要的是理解了“为什么这样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这本书让我深刻体会到,成功的云应用不仅仅在于技术架构的优越,更在于精细化、智能化的运营管理。
评分在信息安全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任何关于云计算的书籍,如果不能深入探讨云安全,那么它都是不完整的。《云计算通俗讲义(第二版)》在这方面表现出色,它并没有简单地将云安全视为一个独立的模块,而是将其融入到整个云计算的生命周期中去讨论。书中详细阐述了云环境下的安全威胁模型,从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到身份与访问管理,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并且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我特别赞赏书中关于“安全左移”的理念,以及如何将安全意识贯穿于云架构设计、开发、部署和运维的每一个环节。此外,书中还介绍了当前流行的云安全技术,如加密技术、威胁检测、漏洞扫描等,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讲解,让我对如何构建一个多层次、纵深防御的云安全体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对于需要负责企业上云安全策略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参考指南。
评分这本书的另一个亮点在于它对云端技术的全面覆盖,几乎涵盖了当前云计算领域最核心和最前沿的技术栈。从基础的计算、存储、网络,到更高级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服务,书中都进行了详实的介绍,并且展示了这些技术是如何在云端协同工作的。我特别喜欢作者对各种云服务组件之间关系的梳理,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依赖、共同支撑起复杂的应用系统。书中关于容器化技术(如Docker和Kubernetes)的讲解,以及它们在云端大规模部署中的应用,让我对微服务架构的落地有了更深的理解。同时,书中还涉及了一些新兴的云技术,如Serverless计算、边缘计算等,这些都为我打开了新的技术视野,让我看到了云计算未来的发展方向。这本书的结构清晰,循序渐进,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在其中找到学习的路径,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读者,则能从中获得更深入的启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