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雲計算通俗講義(第二版) | ||
| 定價 | 59.00 | |
| 齣版社 | 電子工業齣版社 | |
| 版次 | 1 | |
| 齣版時間 | 2017年05月 | |
| 開本 | 16 | |
| 作者 | 王良明 | |
| 裝幀 | 平塑勒 | |
| 頁數 | 312 | |
| 字數 | ||
| ISBN編碼 | 9787121314261 | |
第1章 “雲”暢想 1
第2章 “雲”概念 19
2.1 軟件的概念 20
2.2 計算機係統 27
2.3 計算機網絡 29
2.4 IT係統組成 34
2.5 雲計算概念 38
2.6 3種服務模式 43
2.6.1 IaaS 45
2.6.2 PaaS 48
2.6.3 SaaS 53
2.7 4種部署模型 60
2.7.1 私有雲 60
2.7.2 社區雲 63
2.7.3 公共雲 65
2.7.4 混閤雲 66
2.8 雲計算的優劣分析 69
2.8.1 情景案例 69
2.8.2 雲計算的優勢 74
2.8.3 雲計算的劣勢 75
第3章 “雲”架構 77
3.1 雲架構參考模型 77
3.2 雲服務消費者 81
3.3 雲服務提供商 82
3.3.1 服務編排 83
3.3.2 雲服務管理 84
3.3.3 安全保障 87
3.3.4 隱私保護 89
3.4 雲計算審計員 90
3.5 雲服務代理商 90
3.6 雲服務承運商 92
第4章 “雲”組件 93
4.1 開源組件 96
4.1.1 開源計算項目 96
4.1.2 虛擬化 99
4.1.3 操作係統 103
4.1.4 數據庫 104
4.1.5 中間件 113
4.1.6 基礎服務 118
4.1.7 雲管理工具 123
4.1.8 應用軟件 140
4.2 商業組件 141
4.2.1 VMware 141
4.2.2 Citrix 142
4.2.3 Microsoft 144
第5章 “雲”技術 147
5.1 雲端技術 147
5.1.1 雲布局 149
5.1.2 存儲 153
5.1.3 虛擬化與容器技術 160
5.1.4 遠程桌麵 171
5.1.5 負載均衡 175
5.1.6 集群 177
5.1.7 容錯計算 180
5.1.8 傢目錄漫遊 184
5.1.9 租戶隔離 186
5.1.10 統一身份認證 190
5.1.11 SOA 192
5.1.12 微服務 198
5.2 終端技術 198
5.2.1 終端分類 198
5.2.2 質量控製 201
5.2.3 終端項目 201
5.3 通信協議 204
第6章 “雲”安全 215
6.1 信息管理與數據安全 216
6.1.1 雲信息架構 216
6.1.2 數據打散存儲 219
6.1.3 數據安全生命周期 219
6.1.4 數據安全 220
6.2 計算可用性 223
6.3 互操作性與可移植性 226
6.3.1 互操作性 226
6.3.2 可移植性 227
6.3.3 實施建議 228
6.3.4 用戶自由度 230
6.4 加密與密鑰管理 231
6.4.1 加密介紹 232
6.4.2 雲端數據庫加密 232
6.4.3 密鑰管理 233
6.5 雲服務提供商 235
第7章 “雲”應用 242
7.1 企業私有辦公雲 243
7.2 園區雲 244
7.3 醫療雲 246
7.4 公民檔案雲 247
7.5 衛生保健雲 248
7.6 教育雲 248
7.7 交通雲 250
7.8 齣行雲 251
7.9 購物雲 251
7.10 農村農業雲 252
7.11 高性能計算雲 253
7.12 人工智能雲 253
第8章 “雲”方案 255
8.1 小型方案 257
8.1.1 需求分析 257
8.1.2 係統設計 257
8.1.3 硬件選型 261
8.1.4 軟件選型 266
8.1.5 部署與運維 267
8.2 中型方案 270
8.2.1 需求分析 270
8.2.2 係統設計 270
8.2.3 硬件選型 271
8.2.4 軟件選型 272
8.2.5 部署與運維 272
8.3 大型方案 272
8.3.1 需求分析 272
8.3.2 係統設計 274
8.3.3 硬件選型 288
8.3.4 軟件選型 292
8.3.5 部署 293
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它對雲端技術的全麵覆蓋,幾乎涵蓋瞭當前雲計算領域最核心和最前沿的技術棧。從基礎的計算、存儲、網絡,到更高級的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服務,書中都進行瞭詳實的介紹,並且展示瞭這些技術是如何在雲端協同工作的。我特彆喜歡作者對各種雲服務組件之間關係的梳理,以及它們如何相互依賴、共同支撐起復雜的應用係統。書中關於容器化技術(如Docker和Kubernetes)的講解,以及它們在雲端大規模部署中的應用,讓我對微服務架構的落地有瞭更深的理解。同時,書中還涉及瞭一些新興的雲技術,如Serverless計算、邊緣計算等,這些都為我打開瞭新的技術視野,讓我看到瞭雲計算未來的發展方嚮。這本書的結構清晰,循序漸進,即使是初學者,也能在其中找到學習的路徑,而對於有一定基礎的讀者,則能從中獲得更深入的啓發。
評分初次翻開這本《雲計算通俗講義(第二版)》,我原本抱持著一種半信半疑的心態,畢竟“通俗講義”聽起來似乎會過於簡化,但很快,我的擔憂就被這本書所展現齣的深度和廣度所打消。它並沒有因為“通俗”二字而犧牲內容的嚴謹性,反而通過一個個生動形象的比喻和精心設計的案例,將雲計算那些看似復雜抽象的概念,如虛擬化、分布式係統、服務化架構等,娓娓道來,仿佛作者就坐在我身旁,循循善誘。書中對雲架構設計的探討尤其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僅羅列瞭各種設計模式,更重要的是,它闡述瞭設計這些架構時背後的考量——如何平衡性能、成本、安全與可擴展性,以及在不同業務場景下如何做齣取捨。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架構設計這塊傾注瞭大量的心血,從宏觀的頂層設計到微觀的組件選擇,都進行瞭細緻的剖析,讓我對如何構建一個健壯、高效的雲原生應用有瞭全新的認識。對於我這樣一個在技術道路上不斷探索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及時雨,它填補瞭我知識體係中的空白,也激發瞭我對未來技術發展的更多思考。
評分這本書的價值,絕不僅僅止於對技術概念的梳理,它更深入地觸及瞭雲服務管理的實際操作層麵,這一點是很多同類書籍所忽視的。作者以一種近乎“過來人”的口吻,詳細講解瞭在實際部署和運維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種種挑戰,以及如何通過有效的管理策略來應對。從資源調度、性能監控、成本優化,到自動化運維的實踐,書中都提供瞭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指導。特彆是關於服務等級協議(SLA)的解讀和保障機製,讓我認識到服務管理不僅僅是技術問題,更是關乎用戶體驗和商業信譽的關鍵環節。我尤其欣賞書中關於“雲原生”理念在服務管理中的體現,以及如何利用DevOps等方法論來提升交付效率和係統穩定性。讀完這部分,我不僅學到瞭“做什麼”,更重要的是理解瞭“為什麼這樣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成功的雲應用不僅僅在於技術架構的優越,更在於精細化、智能化的運營管理。
評分在信息安全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任何關於雲計算的書籍,如果不能深入探討雲安全,那麼它都是不完整的。《雲計算通俗講義(第二版)》在這方麵錶現齣色,它並沒有簡單地將雲安全視為一個獨立的模塊,而是將其融入到整個雲計算的生命周期中去討論。書中詳細闡述瞭雲環境下的安全威脅模型,從數據安全、網絡安全到身份與訪問管理,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分析,並且提齣瞭切實可行的防護措施。我特彆贊賞書中關於“安全左移”的理念,以及如何將安全意識貫穿於雲架構設計、開發、部署和運維的每一個環節。此外,書中還介紹瞭當前流行的雲安全技術,如加密技術、威脅檢測、漏洞掃描等,並結閤實際案例進行瞭講解,讓我對如何構建一個多層次、縱深防禦的雲安全體係有瞭更清晰的認知。對於需要負責企業上雲安全策略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寶貴的參考指南。
評分最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在探討瞭雲計算的各種技術細節之後,並沒有止步於此,而是將目光投嚮瞭雲計算的實際應用,並且挖掘齣瞭雲計算在各個行業領域所展現齣的巨大潛力和變革力量。書中列舉瞭大量不同行業的成功案例,從金融、醫療到零售、製造,都展示瞭雲計算如何幫助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提升運營效率、創新商業模式。我尤其對書中關於雲計算如何賦能智慧城市、推動科學研究等方麵的討論感到振奮。這讓我意識到,雲計算不僅僅是IT部門的事情,它已經成為驅動整個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這本書的最後一章,對雲計算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瞭預測,讓我對接下來的技術革新和行業變革充滿瞭期待。總而言之,這本書是一本集理論、實踐、應用和未來展望於一體的優秀著作,它讓我從一個更加宏觀和深入的視角理解瞭雲計算的價值和意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