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知中 宇宙之道,就在围棋 | 作者 | 罗威尔 |
| 定价 | 65.00元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ISBN | 9787508679822 | 出版日期 | 2017-12-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知中·宇宙之道,就在围棋》特集,是内容品牌「知中」系列的第十一本书,知中目前的另外十本在售特集包括:《知中·以侠之名》特集《知中·禅的入门》特集《知中·了不起的宋版书》特集《知中·幸会!苏东坡》特集、《知中·山水》特集、《知中·再认识李小龙》特集、《知中·孙子兵法指南书》特集和《知中·民谣啊民谣》特集、《知中·竹林七贤》特集、《知中·一本读懂!山海经》特集。 在「知中ZHICHINA」这个「有关东方中国的一切,探索中国*」的平台上,我们希望发掘和重新诠释中国传统文化。 《知中·宇宙之道,就在围棋》特集 棋盘即宇宙,棋局如人生。围棋不只是胜负游戏,更是东方哲学的注解。 ◎梳理围棋起源与文化内涵 ◎围棋基本规则及术语 ◎棋界风云人物故事 ◎围棋的海外传播与发展 书中特别呈现: ◎围棋的儒道文化精神,从围棋看中国人的思维与决策! ◎棋盘上的宇宙:围棋与中国古代天文有什么关联?附棋盘九区与易经八卦九宫对应图! ◎围棋走向世界:围棋的英文为什么是“go”? ◎吴清源助理牛力力、女儿吴佳澄,回顾棋圣吴清源传奇人生与围棋精神(含数十张精彩照片)! ◎“红面棋王”周俊勋对“棋道”的探讨! ◎作为围棋普及工作者,《围棋天地》总策划周刚如何理解围棋,如何理解风雅的棋道! ◎计算机围棋研究者刘知青对人工智能的解读! ◎围棋基本行棋规则及胜负计算、围棋基本定式与布局,不懂围棋的读者可以由此开始学习围棋下法! ◎随书附赠别册:围棋小辞典,可随时查看基础术语,助你入门! ◎更有围棋术语之中英文对照表! |
| 作者简介 | |
| 受访人 牛力力 中国围棋协会五段,1961年生于哈尔滨,现居日本。1982年获得围棋全国个人赛女子4名。20世纪80年代赴日本留学,并成为陪伴吴清源时间长的助手。除围棋外,牛力力还擅长写作、书法。 吴佳澄 吴清源长女,现居日本。吴清源与夫人吴和子育有子女三人,分别为长子吴信树、长女吴佳澄、次子吴昌树。 受访人 牛力力 中国围棋协会五段,1961年生于哈尔滨,现居日本。1982年获得围棋全国个人赛女子4名。20世纪80年代赴日本留学,并成为陪伴吴清源时间长的助手。除围棋外,牛力力还擅长写作、书法。 吴佳澄 吴清源长女,现居日本。吴清源与夫人吴和子育有子女三人,分别为长子吴信树、长女吴佳澄、次子吴昌树。 周俊勋 职业九段围棋手,台湾“中国围棋会”一品,台湾1979年成立职业围棋制度后的第1位职业九段棋手,也是台湾地区第1位围棋世界冠军。6岁开始接触围棋,14岁成为职业棋士,曾拜宋雪林为师。因右脸的红色胎记而有“红面棋王”之称。 周刚 专业围棋工作者,杂志《围棋天地》社长、总策划指导。于1985年开始发行的《围棋天地》是国内的围棋类刊物,不仅有教学作用,且对围棋文化的推广产生了重要影响。本刊由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和中国围棋协会主办,每月两期,是国内发行量大的围棋杂志。 刘知青 北京邮电大学九鼎计算机围棋研究所所长。198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计算机系,1994年12月毕业于美国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获得博士学位。曾参与美国DRAPA、NIH的研究项目,主持开发计算机围棋软件“本手围棋”,多次获得国内计算机围棋锦标赛冠军。主要研究方向:函数化程序语言、操作系统。 |
| 目录 | |
| 编辑的话 中国历代围棋国手 围棋的基本行棋规则 知中《宇宙之道,就在围棋》特集·言论 围棋起源与历史发展 昭和棋圣的人间百年 一着而为天下法,不开口笑是痴人 牛力力:他是在云彩上的人 吴佳澄:看着父亲的后背成长 致敬吴清源 周俊勋:围棋是我的信仰 周刚:世界低估了围棋的价值 围棋中的儒道文化精神 从围棋看中国人的思维与决策 棋具:宇宙一棋局,白黑两战场 中国古代棋谱与棋经 围棋礼仪 围棋基本定式与布局 别册:围棋基础术语小辞典 围棋品级与段位制度演变 君子四艺,琴棋书画 中国围棋的代表棋手 日本围棋小史 日本围棋的代表棋手 韩国棋坛小史 韩国围棋的代表棋手 民间围棋故事中的历史名局 围棋布局流派 传承五百余年的云子制造 古画中的围棋:松阴满地,惟闻棋声 西方围棋小史:围棋为什么叫作“Go” 棋盘上的天文:围棋即是宇宙 世界七大棋类游戏 刘知青:研究计算机围棋不仅是为了战胜人 人工智能棋手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围棋虽是竞技游戏,却绝不仅仅意味着胜负而已。有说法认为,围棋*初是用来占卜阴阳的。占卜又怎么需要定夺胜负呢?相反地,占卜只是古人窥探天机的工具,所以下棋大概也是某种反映世间规律的过程。 一黑一白,先后落子,这几乎是一个游戏所能制定的*简单的规则了,可围棋的变化却是人力难以穷尽的。围棋中的东方哲思,也非朝夕可以领悟。在讲究效率的围棋中,有攻与守,有舍与得,有输与赢,有局部与全局,下棋的人通过落子来表达自己。从棋局里,不仅能看到人,也能看到世间万物。 天才棋手的出现,往往能掀起一轮“围棋热”。现在,打败了天才棋手们的人工智能带来了崭新的围棋时代。在关注人工智能之余,如果大家能去了解围棋、接触围棋,并把这样一个“工具”真正用在生活中,那就太好了。 |
| 文摘 | |
| |
| 序言 | |
拿到这本《知中 宇宙之道,就在围棋》后,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翻开了它。书的装帧设计就颇有几分禅意,沉静的墨色搭配古朴的字体,仿佛能让人瞬间沉静下来,进入一个不一样的世界。翻开第一页,便被作者开篇那段对围棋的描绘所吸引。“一子一世界,一局一生灭”,寥寥数语,却将围棋的博大精深和其中蕴含的哲学意味勾勒得淋漓尽致。我尤其喜欢作者在书中对于“道”的阐释,他并没有将“道”描绘成高不可攀的玄学,而是巧妙地将其与围棋的每一个落子、每一次对弈联系起来。读到关于“虚实”的篇章时,我仿佛看到了棋盘上那些看似无形却至关重要的空间,它们决定了棋局的走向,也映射着我们生活中那些不曾被看见却影响深远的因素。作者的文字非常有感染力,读来不觉枯燥,反而像是在与一位智者对弈,每一次的理解都像是攻下一座关键的城池,让人充满成就感。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围棋规则的介绍,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生智慧的启迪录,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与周围的世界,思考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联系和规律。
评分手里捧着这本《知中 宇宙之道,就在围棋》,感觉心境都沉静了下来。我一直觉得围棋是很讲究“气”的,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也是如此,充满了“气韵”。作者在书中对于“黑白”的辩证关系,以及“虚实相生”的论述,让我对围棋有了全新的认识。我最喜欢的部分是作者将围棋中的“劫争”与人生中的“博弈”相类比,那种相互牵制、欲擒故纵的策略,在生活中也屡见不鲜。读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在某些困境中,是如何一步步走出来的,也明白了那些看似两败俱伤的局面,其实蕴藏着更深的智慧。这本书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行文流畅,却又不失深度,每一个字都经过了斟酌。它让我感受到了围棋不仅仅是一种竞技,更是一种修行,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每次读完一章,都会忍不住合上书本,静静地思考,仿佛大脑得到了一次极大的“洗礼”。
评分我对围棋的了解仅限于电视上偶尔看到的比赛,一直觉得这项运动高深莫测,远非我等凡夫俗子能够领略。然而,《知中 宇宙之道,就在围棋》这本书,却以一种极其亲切和接地气的方式,为我打开了这扇古老的大门。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复杂的棋谱和战术,而是从围棋的起源、它的文化内涵入手,娓娓道来。我被书中关于“棋道”的论述深深吸引,它所强调的不仅仅是输赢,更是过程中的思考、耐心和对局势的洞察。书中举的那些例子,虽然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棋局变化,但作者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浅显的语言,让我感受到了围棋中蕴含的“大局观”和“平衡术”。读到关于“防守反击”的章节时,我联想到了生活中的许多情境,学会如何审时度势,在看似被动的局面中寻找转机,这对于我这样性格偏向保守的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启发。这本书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导我慢慢去品味围棋的魅力,也让我从中汲取了应对生活挑战的力量。
评分最近迷上了《知中 宇宙之道,就在围棋》这本书,感觉像是突然发现了新大陆。我一直以为围棋就是一种游戏,讲究策略和计算,但读了这本书才明白,它远不止于此。作者将围棋与中国传统哲学,比如道家思想、兵法谋略,甚至宇宙观都联系起来,让我大开眼界。书中对“天圆地方”的解读,以及围棋盘上的“星位”和“交叉点”所代表的意义,都让我觉得非常精妙。我尤其欣赏作者在书中对“无为而治”在围棋中的体现的分析,如何通过看似不争的落子,达到控制局面的目的,这是一种返璞归真的智慧。阅读的过程,就像是在进行一次心灵的旅行,每一次的思考都仿佛在开拓自己思想的疆域。这本书没有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用一种更富有诗意和哲学性的语言,去引导读者去感受围棋的深邃。我发现,这本书不仅能提升我对围棋的理解,更能帮助我用一种更宏观、更长远的视角去看待问题,这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财富。
评分自从读了《知中 宇宙之道,就在围棋》之后,我发现自己看事物的角度都变了。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冲击,就是它将围棋上升到了一个哲学的高度。作者在书中对“全局观”的强调,让我深刻理解到,在下棋如此,在生活亦是如此。不能只顾眼前的一城一池,而忽略了整个棋局的发展。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得失”的论述,围棋中的每一手棋,都可能带来得失,关键在于如何权衡和取舍。这种思考方式,让我对生活中那些看似微小的选择,有了更审慎的态度。书中的语言非常优美,读起来有一种古典的韵味,又充满了现代的洞察力。我感觉作者不仅仅是懂得围棋,更懂得人生。这本书让我重新认识了围棋,也让我对“道”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体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体现在每一次的思考和选择之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