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历代名人家风家训家规
:58.00元
作者:于奎战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8-01
ISBN:978721308141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于奎战编著的这本《中国历代名人家风家训家规》精选了30位中国历****的文人士大夫的家训故事。全书分为修身篇、齐家篇、为政篇、立志篇、劝学篇、处世篇6个部分。每一部分包括5个人物的相关故事,采取以人物为中心、以历史为线索的编排方式。在编写的过程中,注重选取每个人物*典型的历史故事,充分借鉴了当今学者有关家风家训的研究成果,系统完整地展现了中国古代的家规、家训和家风。
目录
修身篇
孔 子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陈继儒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陈廷敬 礼义传家训,清新授紫毫
林则徐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齐家篇
王羲之 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月喻天怀
颜之推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司马光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
苏东坡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杨 慎 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
为政篇
杨 震 四知美誉留人世,应与乾坤共久长
陶渊明 遇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娣
胡林翼 以做百姓之心做官,以治私事之心治官事
丁宝桢 一旦蒙恩受命时,不负朝廷不负家
张之洞 仁厚遵家法,忠良报国恩
立志篇
诸葛亮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范仲淹 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
袁了凡 命自我立,福自己求
顾炎武 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
梁启超 何以解热,唯有“饮冰”
劝学篇
黄庭坚 藏书万卷可教子,遗金满篇常作灾
朱 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陆九渊 六人皆才俊,一门儒风传
王渔洋 好向窗前惜日月,管教足下起风云
李光地 口不*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篇
处世篇
朱柏庐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张英、张廷玉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郑板桥 吃亏是福,难得糊涂
纪晓岚 敏而好学可为文,授之以政无不达
曾国藩 不为圣贤便为,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套书最近真是让我爱不释手,每次翻开都能从中汲取新的养分。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流传千古的家风家训,它们不仅仅是文字,更是渗透在骨血里的精神传承。这本书就恰恰满足了我对这方面的探索欲。从古至今,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的成功并非偶然,很大程度上都离不开背后那些严谨的家规家训的熏陶。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家族的描绘,比如像孔子、孟子这样的大儒,他们的家教自然是仁义礼智信的典范,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对后辈品德修养的严苛要求。又比如一些文臣武将,他们的家训可能更加注重忠君爱国、勤政廉洁,或是“读书报国”、“耕读传家”的朴素信念。书里不只是罗列这些家训,还会结合人物的生平事迹,去解读这些家训是如何影响他们的决策,塑造他们的品格,最终成就他们一番事业的。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联想到自己的家庭,思考我们家是否也有值得传承下去的优良传统,又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历史,也照出了我们自己。它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在联系,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家风家训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
评分最近沉迷于阅读这套关于中国历代名人家风家训的书籍,它的内容之丰富,角度之新颖,着实令我惊叹。我一直觉得,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有所成就,除了天赋和努力,家庭的熏陶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家风家训正是这其中的核心。这本书就系统地梳理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杰出人物,是如何通过家族世代相传的规训,塑造了他们的品格,影响了他们的行为,最终成就了他们的伟业。书中对于很多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都有着非常细致的家族背景介绍,尤其是在家训的传承和践行方面。我从中看到了许多令人动容的故事,比如一些先贤对子孙在品德、学业、为人处世等方面的谆谆教诲,以及这些教诲如何在家族成员身上开花结果。更让我着迷的是,书中还展现了家训的“与时俱进”,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能够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调整和升华,但其核心的价值观却始终得以保留。阅读过程中,我不仅仅是在了解历史,更是在学习一种“生活哲学”,一种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如何建设一个更和谐的家庭的智慧。它让我深刻体会到,家风家训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它能够滋养一代又一代人,让家族生生不息,也让社会更加文明。
评分说实话,我对这种类型的书籍一直抱有较高的期望,希望能从中获得一些深刻的人生启示。这本书在这一点上并没有让我失望,甚至可以说超出了我的预期。它并不是一本简单罗列名人家训的工具书,而更像是一部关于中国传统价值观的“活史书”。书中深入浅出的解读,让我明白了为何这些家训能够穿越千年,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述时展现出的严谨态度,既有对历史史实的尊重,又不失对家风家训背后精神内核的深刻挖掘。比如,在介绍一些大家族的家规时,作者会细致地分析这些规矩是如何与当时的社会环境相结合,又是如何被一代代人所践行和发展的。这种“落地”式的解读,让我更容易理解家训的实际意义,而不是将其视为空洞的说教。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很多过去模糊的概念,在书中得到了清晰的阐释。它让我认识到,优秀的家风家训,不仅仅是约束,更是引导;不仅仅是规矩,更是智慧。它能够帮助个人形成健全的人格,也能够为家族的兴旺奠定坚实的基础,甚至对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这本书让我对“为人之道”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让我更加渴望将书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评分我是一位非常看重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的读者,一直以来都在寻找能够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读物。这本书绝对是我的“宝藏”之一。它以独特的方式,将中国历代名人的家风家训凝聚成册,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古代社会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窗口。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所呈现出的多样性。每个家族,甚至每个时代,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家风家训。有的注重文才武略,有的强调道德修养,有的则侧重于生活态度。然而,无论形式如何,其核心都指向了“正直”、“勤勉”、“诚信”、“孝道”等普适性的美德。作者在书中对这些家训的解读,非常到位,既有宏观的时代背景分析,也有微观的个体实践案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那些看似平常,实则蕴含深意的家训的挖掘。它们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字字珠玑,直抵人心。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历史上的智者对话,从他们的智慧中汲取力量,也从中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它让我更加珍视自己的文化根源,也更加明白,好的家风家训,是抵御时代洪流,保持内心宁静的“压舱石”。
评分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套书的,当时就被它的书名和封面设计所吸引。作为一名对历史人文有着强烈好奇心的读者,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时代,除了宏大的历史事件和政治格局,更应该深入到当时的社会肌理,而家庭生活,无疑是理解一个时代的最好切入点。这本书正是以“家”为单位,去剖析那些影响深远的家族,以及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家风家训。书中不乏一些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但更让我惊喜的是,它也挖掘了一些相对默默无闻,却同样有着宝贵家训的家族。比如,书中对一些商贾巨富的家训描写,就让我看到了不同于官宦之家的另一种智慧,他们可能更强调诚信经营、勤俭持家,以及如何将财富合理地传承下去。又或者是一些文人墨客的家庭,他们的家训可能就充满了诗书礼仪的气息,注重培养后代的才情和雅趣。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没有将这些家训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和生动的故事讲述,将这些家训“活”了起来。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仿佛穿越了时空,亲身经历了那些家族的兴衰起落,也深深体会到了家风家训的强大生命力。它让我对“传承”二字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开始反思,在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