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册】北京话+北京老规矩+北京的胡同+北京三百六十行 刘一达、齐如山、翁立 著中华书局

共4册】北京话+北京老规矩+北京的胡同+北京三百六十行 刘一达、齐如山、翁立 著中华书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北京话
  • 北京文化
  • 北京方言
  • 北京民俗
  • 北京历史
  • 胡同文化
  • 传统文化
  • 齐如山
  • 刘一达
  • 翁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神州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111682
商品编码:25344408869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套装数量:4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北京话               ISBN:9787101121575   336页   定价:42.00元
北京老规矩        ISBN:9787101109597   334页   定价:59.00元
北京的胡同        ISBN:9787101122718   283页   定价:39.80元
北京三百六十行 ISBN:9787101111682   246页   定价:36.00元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刘一达 著,李滨声 李滨声 绘图
齐如山 著,盛锡珊 绘图
翁立 著、丁幼华 摄影
开本:32
装帧:精装
总定价:176.80元   



《北京三百六十行》
本书分门别类对旧北京的工商业作了一一描述。共列二十四类,七百四十一行

齐如山先生在提到写本书的缘由时说,随着时代的变迁,北京的手艺工艺失传的很多。于是想凭一己之力,记录下旧日生活场景。为了使读者对这些工艺有切实的了解,编辑特地找来老北京风情画家盛锡珊先生的手绘图,为本书增色不少。阅读此书,一副副老北京风情画卷历历在眼前。


《北京的胡同》
在丰富悠久和色彩斑斓的北京历史文化长廊中,胡同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作为北京街巷概称与代表的胡同,不仅构成了北京城的交通网络,关系到北京的城市格局,而且是北京城市生活的依托,北京居民生息活动的场所,并从而成为北京历史文化发展的重要舞台。本书以胡同的形成、命名和发展为框架,把格局与变迁、趣味与风情、历史与传说、人事与环境、既往与现实,纵横交织于一体。既脉络清晰,提纲挈领,又兼顾到胡同历史文化内涵的各个方面。

《北京话》
作者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地地道道的北京人,对北京话自然是深入骨髓的热爱。正因为如此,才成为颇具盛名的京味儿作家。作者一直想对北京话做一个全面的梳理,因此长期留意搜集北京话素材。可以说,这本书是作者四十多年搜集北京话的积累。本书以随笔的形式,论述了北京话的探源、发展以及北京话的特点、应用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秉承着老舍先生提出的“北京话是活的”这个理念,对于一些“新北京话”也予以关注。
《北京老规矩》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老北京人的礼儿多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满族在旗人家,特别有讲究。只要是这北京城圈子里的人就一定得讲规矩, 这规矩就是北京人常说的一句话,“您瞅这人嘿,怎么连个礼儿面儿都不懂啊”。老北京人顶在意的就是礼儿面儿,都是从小就立规矩。早年间,家里就是揭不开锅,这些个礼儿面儿不能忘,忘了让人笑话。所以外地人都说北京是天子脚下,规矩大,礼儿多。
老北京人的“礼儿”,不是宫廷礼仪,也不是官场上的逢场作戏,它来自于民间,是百姓当年自觉自愿遵守规则、靠实践得来的民俗,是经过数百年的演变过程,保留下来的精华和宝贵遗产。如今这些老理儿大多已被人们淡化,甚至完全消失,人们按照新时代、新节奏生活,无可非议。但是,老规矩的内涵和骨髓是文明修养礼貌待人,这一点应当是作为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中国以及每一个中国人的必备。换言之,老规矩应当发扬光大,应当是更多人的规矩。老规矩不老,也不会老。在新的时代,老规矩还会被注入新的血液,焕发出新的青春光彩。






刘一达,笔名达城、如一,北京人,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当过工人、教师、副校长、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干部、《北京晚报》主任记者、专栏主持人。现在是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作家协会理事,北京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北京读书形象大使。1980年开始从事写作,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迄今已创作出版10多部长篇小说,40多部纪实文学、散文、随笔等1200多万字的作品,获得各种文学奖、新闻奖50多项。其创作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京味儿风格,深受读者喜爱。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传世猫碗》、《人虫儿》、《百年德性》、《画虫儿》、《故都子民》、《胡同根儿》(上下卷)、《北京爷》(上下卷)、《大酒缸》等,纪实文学《坛根儿》、《门脸儿》、《皇天后土》、《凭市临风》、《京城玩家》、《爷是玩家》、《有鼻子有眼儿》、《老根人家》、《老铺底子》等,散文随笔《网上绝唱》、《掌上日月》、《胡同味道》等,话剧《玩家》等,其中《人虫儿》、《百年德性》、《胡同根儿》、《故都子民》、《画虫儿》等被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播出。《人虫儿》、《故都子民》、《走进什刹海》等被翻译成日文、英文出版发行。

齐如山(1875 - 1962),戏曲理论家。早年留学欧洲,曾涉猎外国戏剧。归国后致力于戏曲工作,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主要演员,当遇到梅兰芳看他天才与勤奋,遂决心帮助梅并为其编剧。1912年在北京经常为梅兰芳的表演及剧本提出修改意见。1916、1917年以后的二十多年来,与李世戡等为梅兰芳编排剧,齐为梅编创的时装、古装戏及改编的传统戏有二十余出。梅的几次出国演出,齐都协助策划,并随同出访日本与美国。1931年与梅兰芳、余叔岩等人组成北平国剧学会,并建立国剧传习所,从事戏曲教育。编辑出版了《戏剧丛刊》、《国剧画报》,搜集了许多珍贵戏曲史料。
齐如山还是一位历史学家,他的不少著作属于社会史范畴。这方面的著作有《北平三百六十行》、《故都琐述》、《北平零食》、《北京土话》等,都是他亲自调查访问所得,是第一手真实可靠的材料,而不是从书本中爬梳检覈出来的。


翁立,1950年生于北京,编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电影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兼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电影市场》杂志社主编、《中国银幕》杂志社总监。曾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瞭望》等发表论文等二百余篇,多篇获奖。1990年被北京电影学院聘为管理系外聘教师,开授《电影宣传学》课程,所撰讲义被作为教材,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另出版有《中国电影市场营销策划百例》(1999年)、《北京的四合院与胡同》(2003年)。

丁幼华,1954年生于北京,编审,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常委理事,中国行业报协会新闻摄影专业委员副会长兼秘书长。曾任《中国青年》杂志社社长助理,《生活资讯》杂志社社长,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华儿女》报刊社副社长,团中央出版行业高*职称评委会评委。曾举办“丁幼华北京的胡同摄影展”;先后出版摄影画册《北京的胡同》;图书《郎月孤舟——周庄》;摄影画册《远去的家园》。其摄影作品多次获奖,并在各新闻媒体刊发。1993年加入中国摄影家协会,后被评为首届德艺双馨摄影家。

以下是一份关于北京历史文化主题的图书简介,内容详尽,不含您提到的具体书目中的任何篇章,旨在展现北京独特的风貌与底蕴。 穿越时空的北京:从皇城根到烟火巷陌的深度漫游 本书是一次对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全方位、多角度的深度探索。它将带领读者穿越时空,从宏伟的宫殿建筑到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从官方礼仪到民间习俗,全景式地展现北京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底蕴。 第一章:京城风云——古都的规划与演变 本章追溯北京建都的悠久历史,解析历代王朝如何在此奠定都城基石。我们将目光投向这座城市的宏观布局,探讨不同朝代留下的城市规划理念与遗迹。从元大都的磅礴气势,到明清两代的紫禁城与内九外七的格局,再到近代以来的城市变迁,每一处规划都凝聚着历史的智慧和时代的烙印。读者将了解城市轴线的意义,感受规划对北京气质的塑造,并探寻那些被历史掩埋或依旧矗立的古老城垣、角楼与城门,它们诉说着北京的沧桑往事。 第二章:皇城气象——宫廷生活与皇家礼仪 本章将深入探究明清两代皇家的生活图景。我们描绘紫禁城的巍峨宫殿,不仅仅是建筑的展示,更是权力与秩序的象征。从皇帝早朝的庄重仪式,到后宫的繁复规矩,再到祭祀、宴享等重大典礼,都体现了森严的等级制度与精密的礼仪文化。我们将解析皇家建筑的 symbolism,例如龙凤纹样、色彩运用等,以及这些符号在等级森严的宫廷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会关注到宫廷内部的日常运作,包括侍卫、太监、宫女的工作,以及皇室成员的教育与生活细节,力求还原一个真实而鲜活的皇家世界。 第三章:市井百态——胡同里的生活故事 离开了宏伟的宫殿,我们一同走进北京最具代表性的生活空间——胡同。本章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胡同中普通市民的生活场景。从早市的热闹喧嚣,到傍晚的炊烟袅袅,再到夜晚的灯火阑珊,每一处都充满了人情味。我们将走进四合院,感受“天棚鱼缸石榴树,肥狗胖猫胖媳妇”的悠闲与满足;聆听街头巷尾的叫卖声,品味地道的北京小吃;观察邻里之间的交往,体验那份淳朴而温暖的情谊。本章还会探讨胡同的变迁,反思现代化进程中传统居住空间的挑战与传承,以及胡同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意义。 第四章:技艺传承——老北京的行业百景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汇聚了无数精湛的技艺和各行各业的能人巧匠。本章将聚焦于老北京的“三百六十行”,展现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传统行业。我们将探访剃头匠的巧手,聆听磨剪刀师傅的吆喝,感受皮影艺人的精湛技艺,品尝点心师傅的手艺,以及见证染布、造纸、木匠、铜匠等诸多行业的发展与演变。这些看似平凡的职业,却承载着北京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和生活智慧。我们将深入了解这些行业的操作流程、工具以及它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让读者感受到传统手工艺的魅力与价值。 第五章:节令风俗——岁时习俗与民间信仰 中国的传统节日,在北京这座城市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本章将带领读者体验北京丰富多彩的岁时习俗。从春节的阖家团圆、鞭炮齐鸣,到元宵节的灯火璀璨、猜灯谜,再到清明扫墓的怀古思亲,端午赛龙舟的节日气氛,以及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的文化传统。我们将深入解析这些节日的由来、习俗的演变,以及它们所蕴含的家族观念、伦理道德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同时,也会触及老北京的一些民间信仰,例如祭灶、拜神等,展现古都人民在岁月中留下的精神寄托。 结语:永恒的北京 本书的每一页都充满了对北京这座城市的深情。它不仅仅是一部历史的记录,更是一份关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文化精神的传承。我们希望通过这次深度漫游,让读者深刻理解北京的独特性,感受这座城市历久弥新、包容万象的魅力,并从中汲取宝贵的历史智慧与生活灵感。北京,永远是那个既古老又年轻,既宏伟又亲切的城市,它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焕发新的生机。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套书,我其实对“中华书局”这三个字就有了很高的期待。中华书局,一直是出版界里质量的保证,尤其是在传统文化和历史文献方面。所以,即便对具体内容了解不多,我也知道这套书的内容一定经过了严谨的考证和精心的编排。刘一达、齐如山、翁立这几位作者,名字摆在这里,就足以让人放心。虽然我对他们的具体研究领域不太熟悉,但我相信,他们选择“北京话”、“北京老规矩”、“北京的胡同”、“北京三百六十行”这几个主题,绝非偶然,而是经过深入思考和多年积累的成果。这样的组合,就像一个精心打造的北京文化万花筒,从语言、习俗、地理、经济等多个角度,立体地展现了这座城市的风貌。我期待着,在这本书的阅读过程中,能够获得一次系统而深入的北京文化体验,那种严谨而又不失趣味的讲述方式,是中华书局一贯的风格,也是我最欣赏的。

评分

“北京的胡同”,这简直就是北京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之一了。胡同,承载了北京最深沉的历史记忆,它是老北京的骨骼,是市井生活的舞台。翁立先生,我不知道他是谁,但他的名字和“北京的胡同”联系在一起,让我对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猜想,他在这本书中,一定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那些纵横交错的胡同,它们曲折迂回的走向,两旁斑驳的砖墙,还有隐藏在其中的古老院落。我特别期待能从书中读到那些关于胡同里的故事,那些曾经在这里发生过的喜怒哀乐,那些一代代北京人在胡同里生生不息的生活片段。胡同,不仅仅是建筑,更是文化,是情感,是北京这座城市最温柔的脉搏。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胡同的魅力,感受那种独属于北京的宁静与祥和。

评分

“北京老规矩”这四个字,让我仿佛置身于老北京的街头巷尾,那些曾经井井有条、充满人情味的规矩,如今在城市的喧嚣中似乎越来越模糊。我很想知道,在刘一达、齐如山等先贤笔下,这些“规矩”究竟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形成,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渗透并影响着每一个北京人的?是待人接物的礼数,是邻里之间的互助,还是那份特有的“讲究”?我对这些规矩背后所蕴含的东方智慧和文化传承充满了好奇。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似乎越来越缺乏那种慢下来的、注重细节的处事方式,而老北京的规矩,或许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让我们重新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更好地生活。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追溯,更是对当下的一种反思和借鉴。

评分

“北京三百六十行”这个主题,实在太吸引我了。这不仅仅是对职业的简单列举,更是一种对北京城市发展变迁的生动写照。从过去那些充满烟火气的各行各业,到如今的现代产业,这三百六十行,见证了北京的历史演进和经济脉络。我很好奇,书中会如何描绘这些行业?是那些挑着担子走街串巷的小贩,还是那些手艺精湛的匠人?亦或是那些在时代浪潮中兴衰的商号?齐如山先生,他的名字自带一种民俗研究的色彩,我想他一定能将这些行业背后的故事讲得活灵活现。我期待着,能够从书中了解到,在不同时代,北京人是如何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这座城市的繁荣。这对我而言,不仅是一次知识的获取,更是一次关于劳作、智慧与时代精神的深刻体悟。

评分

这套书的名字我一眼就吸引住了,特别是“北京话”这三个字,勾起了我对这座城市最直接的亲切感。北京话,那是带着京腔京韵,有味道、有故事的语言。我一直觉得,一地方的语言,是那地方灵魂最鲜活的载体。北京话更是如此,它不只是简单的沟通工具,更是承载了无数历史变迁、市井风情和人情冷暖的活化石。书中提到的刘一达、齐如山这些名字,本身就带着一丝历史的厚重感,想必他们对北京话的解读,绝不仅仅是文字的罗列,而是深入到语言背后的文化肌理,挖掘那些只有老北京人才懂的“门道”。我期待着能够在这本书里,重新认识北京话,感受那种特有的韵味,也许还能学到几句地道的“京味儿”表达,让我在和北京朋友交流时,不再显得那么生疏。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通往北京内在精神世界的大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