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价:301.00元
作者:苏静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装帧:平装
ISBN:9787508650135T
套装包含:
| 9787508646947 | 日和手帖.我们终究都是一个人 | 42.00 |
| 9787508648828 |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 | 42.00 |
| 9787508650135 | 日和手帖003:打包你的人生 | 42.00 |
| 9787508651866 | 日和手帖004:跟自己说声晚安 | 42.00 |
| 9787508653129 | 日和手帖005:日用即道 | 42.00 |
| 9787508657615 | 日和手帖006:人生有一百万种活法 | 42.00 |
| 9787508662589 | 日和手帖7:每间屋子都是一个小宇宙 | 49.00 |
《日和手帖:我们终究都是一个人》特集收集了十几个“一个人”生活方式样本。
关注一个人,只关注“你”的感受。和自己对话,独立思考,回归本真。
“一个人”,自然不需要和他人发生关系。
“一个人”的你,却无不在与周遭的环境相处,与身边的物品发生关系。
兼具行动精神的我们和我们的读者,用“一个人”的用户场景,来定义“日常物”的使用。
因为那些通常被忽视的日常物,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们。
“日和手帖”的产品团队,本次前往了浙江龙泉,烧制出了一批为“一个人”使用的食器和酒器。用自己的行动力来改造自己的日常生活。
同名众筹造物的官网即将上线;定期制造相关日常用品;双月出版一本主题同名纸质MOOK;定期放送日和手帖纪录短片;定期在不同城市举办有关生活方式的主题聚会和活动。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是《日和手帖》MOOK的第2本特集。
我们相信,好的生活在于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精力,与周遭的环境,而不在其他,以及常人难以接触的新奇和刺激。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特集,整理经典有用的时间管理术、生活整理术,专访多位国内外设计师、艺术家、导演、音乐人、杂志人、料理人、企业管理者,启发我们如何拥有高效、丰富的生活方式。
什么是“日和”,就是好天气,美好的。什么是“手帖”,就是记录本。“日和手帖”,就是记录下美好一切的本子。我们期望成为生活美学的记录者和造物者。
“日和手帖”,或者说本身并无意义,它被赋予的是:一个有关日系生活方式的MOOK。一个众筹造物的全新生活品牌。探讨人与物的关系。一起寻找适合日常的生活美学。
《日和手帖003:打包你的人生》是《日和手帖》MOOK的第3本特集。
随身携带的包中之物,是个人的真实表达。
你的包里是凌乱还是井井有条?在《打包你的人生》中,我们一起探讨如何收纳自己的随身物品,如何在不同的人生阶段打包自己的人生。
如果你喜欢旅行,如果你向往游牧生活,如果你在一座城池渴望出走,《打包你的人生》带你领略不同国界的不同风景。从穿越美国西部过原始生活的游牧群体,到行走世界的都市游牧人的多重人生。专访猫力、李曙韵、独木舟、江南,看他们如何“出走”,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什么是“日和”,就是好天气,美好的。什么是“手帖”,就是记录本。“日和手帖”,就是记录下美好一切的本子。我们期望成为生活美学的记录者和造物者。
“日和手帖”,或者说本身并无意义,它被赋予的是:一个有关日系生活方式的MOOK。一个众筹造物的全新生活品牌。探讨人与物的关系。一起寻找适合日常的生活美学。
《日和手帖004:跟自己说声晚安》是「日和手帖」生活品牌的第4本纸质出版物。以「助眠」为主题,全方位探讨影响睡眠的诸多因素、如何安放情绪,进入深度睡眠。
生活在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大概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失眠、浅眠就像是电台的深夜节目,每晚准时到来。睡觉成了每天某一时段的「动作」,而不是释放疲倦、调养身心的「状态」。有规律的生活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们相信,睡眠没有强迫,是自然发生的。为此,《跟自己说声晚安》收集了不同领域的人的“睡眠”样本,探访风格各异的卧室;与国际室内设计师探讨居所——卧室不仅仅是个人生活品质和态度的表达,亦是影响睡眠的点睛之笔;专访芳疗师、民谣歌手、作家、艺术旅店的主理人,以及爱好酒店的时尚杂志主编等等;附赠助眠食谱别册。这次,《跟自己说声晚安》全面探讨如何拥有一夜高质量睡眠。
什么是“日和”,就是好天气,美好的。什么是“手帖”,就是记录本。“日和手帖”,就是记录下美好一切的本子。我们期望成为生活美学的记录者和造物者。
「日和手帖」(Hiyori Techo)或者说本身并无意义,它被赋予的是:一个有关日系生活方式、众筹造物的全新生活品牌。我们探讨人与物的关系,定期制造相关日常用品,在不同的城市聚会。一起寻找适合日常的生活美学。
《日和手帖 005:日用即道》是日和手帖生活品牌的第5本纸质出版物,以「日用品」为主题,对不同领域的人群的日常用品进行了挖掘、整理和提纯。
通过对其使用,去重新重视那些被忽视的日常用品。不仅仅是日常用品,生活中很多细枝末节容易被忽略,所以我们要回到生活本身当中去,多关注并感受这些细节。
我们每天与之接触,它会给我们回应,与我们产生情感的连接,并且带着这种温度,比我们更长久地存在下去。
什么是“日和”,就是好天气,美好的。什么是“手帖”,就是记录本。“日和手帖”,就是记录下美好一切的本子。我们期望成为生活美学的记录者和造物者。
「日和手帖」(Hiyori Techo)或者说本身并无意义,它被赋予的是:一个有关日系生活方式、众筹造物的全新生活品牌。我们探讨人与物的关系,定期制造相关日常用品,在不同的城市聚会。一起寻找适合日常的生活美学。
《日和手帖006:人生有一百万种活法》
《日和手帖7:每间屋子都是一个小宇宙》
《日和手帖?我们终究都是一个人》特集,专访多位国内外知名设计师、作家、旅行者,用他/她的人生经历,具体呈现“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真实表达“人与物”与生俱来的和谐关系。
跟随美国漫游者马丁远离人群,深入丛林,漫游野生生活;在“多相工作室”探讨公共空间如何照顾好个人;听伍科、李皆乐夫妇解读“三是两听”的一个品牌、两种天性,伴侣间的短暂独处和分开旅行;“善衣局”局长李登廷从“鹤”到“云游”,将传统文化的符号穿在身上;董攀用八年时间经营独立品牌,高呼“Life is nothing”,随心而动玩生活;看游走世界,寻找生活器物的文林如何保持与人和物的有限社交……更有加班、提案、停电“生存工具盒”的贴心建议;日本小林和人杂货店永恒如新的日常设计赏鉴;日本男女的一个人饮食调查:“一个人去哪儿吃好?”
访问日本摄影师森荣喜、台湾平面设计师聂永真、字体设计师应永会、插画家兼跨界艺术家张小溪、自由插画师张卤猫、自由创作人阿鹏、泡否(powerful)科技创始人兼CEO及情趣咨询师马佳佳、日本作家山本文绪和新井一二三。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是《日和手帖》MOOK的第2本特集。
佐藤可士和说过:“整理的核心在于抓住本质。”在《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中,我们一起来探讨合理的生活整理方案。从本质上,改变生活的节奏,让生活美好而丰满。
如果你有拖延症,如果你听说过“GTD”“断舍离”“番茄工作法”,如果你向往“晨型人”“农夫市集”“一泊两食”的生活方式,想用Moleskine、Filofax手账管理生活,想学会文具活用术、日常实用瑜伽术,想用Evernote和ToDoList等APP来管理时间,《生活整理术》帮你全面整理。
此外,专访卢广仲、原研哉、田原、林糊糊、张永锡、古奇高、黄威融、邓一平、老爷Samuele、相场正一郎,分享他们的生活整理术、工作术和时间管理术。
《日和手帖002:生活整理术》,一次对生活的彻底整理。
《日和手帖003:打包你的人生》是《日和手帖》MOOK的第3本特集。
专访多位国内外旅行者、游牧摄影师、茶人、美食美器爱好者、人气“飞友”、织品设计师以及时尚创意人,启发我们如何打包自己的人生。
专访茶人李曙韵,探讨人究竟为何要常常出走,以及茶汤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美国摄影师通过镜头观察不同人的包包里面到底装了些什么,了解人们不为人知的一面;
专访国外情侣Luis和Claire,他们从平淡生活中“叛逃”,质问内心究竟是想仰望世界,还是想把世界踩在脚下;
跟随猫力出发,在古巴的酷热中徒步行走,在阿拉斯加的严寒中错过后一班巴士;
有多重身份却过着游牧生活的本田直之,证明了游牧生活是一种在任何地方都能进行工作的方式;
通过天格思的绘画和视觉设计,感受游牧者的部落时尚;
游牧摄影师Adrain Chesser与游牧成员穿越美国西部,“回归”大自然中过原始生活;
看山田悦子如何把风吕敷变成生活中的好伴侣;
解密日本人融入日常生活的防灾急救包;
唐七作为美食美器爱好者,把菜市场当作放松心情的场所;
更有古着收藏家珍藏的限量版背包;
命中注定的制包匠Carolina Iriarte经过时间的考验,制作出一个个皮包;
4种Brunch、7种便当教我们回归内心,温暖我们的胃;
Marte Marie Forsberg提倡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她说食物是一门艺术,是一种眼界和灵魂。
《日和手帖004:跟自己说声晚安》是「日和手帖」生活品牌的第4本纸质出版物。以「助眠」为主题,全方位探讨影响睡眠的诸多因素、如何安放情绪,进入深度睡眠。
我们相信,睡眠没有强迫,是自然发生的。有规律的生活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渴望,在睡前跟自己说声晚安,然后就能拥有一夜好眠。
对于旅人,睡眠优质才能得到体力,继续次日的城市探索;对于上班族,睡眠优质才能换来充沛精力,让工作变得高效。睡眠,直接影响着生活质量。为此,《跟自己说声晚安》收集了不同领域的人的“睡眠”样本,探访风格各异的卧室。
与国际室内设计师梁志天探讨居所。听家具设计师赵雷诉说「一间好卧室,精致简洁很重要」。作家安东尼在温暖文字的背后,为何在厨房工作,在卧室写字?芳疗师推荐助眠芳香疗法,以及助眠的实用方式。艺术旅店的主理人、酒店爱好者分享如何在陌生城市的酒店找到回家一样的归属感。以纯正伊朗波斯地毯,作为每日脚下与地面的触感。旅日歌手程璧,为诗歌谱曲,她的民谣为何被称为「好好睡」,而不是「好好听」?
特别附赠助眠食谱别册。
《日和手帖 005:日用即道》(每一件日用品,都蕴含着道。)是日和手帖生活品牌的第5本纸质出版物,以「日用品」为主题,试图重新发现、挖掘和整理日常用品的不同重要性。【特附赠50元产品优惠劵】
在这本特集书中,我们走进多伦多夫妇经营的选品店,通过瑞典、芬兰民艺产生默契与共鸣;看墨白的生活物器,惊喜常出自偶然;苏黎世大学教授Franco Clivio,以一颗恒久使用之心,回归生活本身;日本立体造型家森井YUKA的旅行常备用品,不被流行左右;生活美学家老爷,拿出“孤独人生”里的片手锅,生活落实到实处才是真美;日本杂货店persica 主理人牟田绚加,她的日用之道是不需刻意寻找,旅行便是源头;我们收集、整理了一系列日常用品型录。
访问知名平面设计师刘治治、丹麦家居品牌HAY创始人Rolf Hay和Mette Hay夫妇、旧金山独立设计师Yvonne Mouser等等。
《日和手帖006:人生有一百万种活法》
《日和手帖7:每间屋子都是一个小宇宙》
【群访】
| ||||||||||||||||||||||||
这套《日和手帖》系列,简直就像一本本散发着生活气息的“笔记本”。苏静主编的选材和编排,总是恰到好处地触动人心。我特别喜欢它们那种朴实无华的语言风格,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真诚和温度。读的时候,总会时不时地停下来,陷入自己的回忆和思考,感觉像是和作者在进行一场心灵的交流。 “我们终究都是一个人”这本书,对我而言,最深刻的感悟在于它所传递的那种“独立而丰盈”的状态。我一直以来都依赖于他人的评价和认可来定义自己,而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即使没有他人的陪伴,一个人也可以拥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它通过讲述一些关于独处、关于自我对话的故事,让我明白了,学会与自己相处,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拥抱真实的自我,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它没有鼓吹“孤独万岁”,而是让我看到了,在孤独中发现的美好,以及由此带来的成长。 而“生活整理术”,则让我从一个“收纳小白”变成了“整理爱好者”。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把东西摆放整齐,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取舍”。那些堆积如山的杂物,很多时候都代表着我们过去的执念和不愿放下的情感。通过“断舍离”,我学会了如何甄选真正有价值的物品,如何让生活空间变得更加清爽、有序。当我的居住环境变得整洁时,我的心情也随之变得舒畅,这种变化是肉眼可见的。 “打包你的人生”,则是一本关于“重新出发”的勇气之书。它鼓励我们去回顾过往,去审视现在,然后有意识地去为未来做准备。书中的很多故事,都描绘了人们在经历重大转变时的心路历程。这些故事,让我看到了,人生中的每一次“打包”,都是一次新的开始,都是一次自我超越。它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设计自己的人生,去成为自己想成为的样子。 总而言之,这套书给予我的,是一种“看见生活本身”的能力。它让我不再盲目追求外界的定义,而是更加关注内心的需求,更加珍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它们就像是生活中的一个个“小灯塔”,照亮我前行的道路,给我温暖和力量。
评分《生活整理术》这本,简直是我家中的“救星”。以前,我的家里总是乱糟糟的,东西找不到,心情也跟着糟。看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整理不只是物理空间的清洁,更是心灵的梳理。书里关于“断舍离”的理念,让我不再对那些“没用但舍不得扔”的东西抱有不必要的执念。它教我如何有意识地选择物品,如何为物品找到“家”,如何让家居环境变得井井有条。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强调的“整理是一种持续性的行为,而非一次性的工程”。这让我摆脱了那种“一次性大扫除”的疲惫感,而是将整理融入日常生活中。每天花一点点时间,收纳一下小物件,整理一下桌面,久而久之,家里就会保持一种令人愉悦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当我的生活空间变得干净整洁时,我的心情也随之明朗。杂乱的物品会带走能量,而有序的空间则能带来平静和高效。 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收纳技巧,比如利用垂直空间、分类收纳、定期清点等。我尝试了其中的一些方法,效果非常显著。原本堆满杂物的角落,现在变得整洁有序;衣柜里不再是“永远少一件衣服”,而是“所有衣服都知道自己的位置”。这种改变带来的成就感,真的难以言喻。 除了具体的收纳技巧,这本书更像是一本关于“生活哲学”的书。它让我思考,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我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通过整理物品,我仿佛也在整理自己的思绪和人生。那些被我珍视的物品,往往承载着美好的回忆或是有用的功能,而那些被我舍弃的,则代表着我不再需要的过去。这种梳理的过程,让我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也更加积极地面对未来。
评分这套《日和手帖》系列,尤其是“我们终究都是一个人”这本,简直是我在纷繁生活中的一剂良药。刚拿到手时,就被它那朴素而又有质感的封面吸引了,仿佛捧着一个充满故事的宝藏。翻开书页,苏静主编的这套作品,总能用一种不动声色的方式,触及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我们终究都是一个人”,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点哲学意味,读起来却一点也不沉重,反而有一种被理解的释然。书中那些看似琐碎的生活片段,那些对独处、对自我对话的描绘,让我深思。我一直是个不太擅长独处的人,总觉得一个人会孤单、会无聊。但这本书里的故事,却让我看到了独处的另一种可能——一种内省、一种成长、一种与自我和谐相处的美妙状态。它没有强迫你去爱上孤独,而是引导你去发现,即使在最独自的时刻,你也可以拥有一个丰盈的内心世界。 我特别喜欢书里那些关于“慢下来”的描写。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我们总是被各种信息轰炸,被各种期待裹挟,仿佛不不停地奔跑才能不被落下。而《日和手帖》却像一股清流,提醒我放慢脚步,去感受生活中的微小美好。比如书里讲到如何认真地泡一杯茶,如何用心去打理一株植物,如何在一个安静的午后,静静地读一本书。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仪式,却能带来巨大的平静和满足感。它让我明白,生活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场细水长流的体验。 而且,这本书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不是空泛地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和真诚的分享,让你感同身受。读着那些作者的经历,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也看到了自己渴望的生活方式。它没有提供“万能药”,而是给你提供了一种看待生活、理解自我的视角。当我感到迷茫或者失落时,翻开这本书,总能找到一些启示,一些让我重新找回力量的文字。它就像一个温柔的朋友,在你需要的时候,静静地陪伴着你,给你支持和安慰。
评分《打包你的人生》这本,简直是一次心灵的“旅行”。书名本身就充满了诗意和想象力,仿佛要带领我们去探索人生的各种可能性。我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有些停滞不前,不知道该如何“打包”和“出发”。这本书给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并为未来的旅程做好准备。 书中有很多关于“告别”和“重新开始”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是关于告别一段关系,有的是关于告别一个城市,有的是关于告别过去的自己。读着这些故事,我感受到了其中的挣扎、痛苦,但也看到了最终的释然和成长。它让我明白,告别并非终结,而是新的开始。每一个告别,都是为了更好地打包自己,轻装上阵。 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重新定义人生价值”的探讨。在这个物质至上的时代,我们常常被成功的定义所裹挟,追求名利和成就。而这本书却提醒我,人生的价值不应仅仅体现在物质的积累,更应该体现在内心的丰盈、精神的富足以及对他人的关怀。它鼓励我去探索那些真正让我感到快乐和有意义的事情,去追寻那些能让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道路。 这本书的文字,总是那么温暖而富有力量。它就像一位智者,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引导我深入思考人生的意义。它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鼓励我去找寻属于自己的答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静静地回味书中的文字,思考自己的人生。这本书让我感到,人生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旅行,而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打包者和旅行者。
评分《日和手帖》系列,尤其是苏静主编的这几本,总能给人一种“回归本真”的感觉。它们不像那些畅销书那样,充斥着各种“成功秘籍”或者“人生导师”式的论调。相反,它们更像是那些老朋友之间的私语,娓娓道来,却字字珠玑。我特别喜欢其中对“日常之美”的捕捉,那些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生活智慧,让我觉得生活可以如此简单而美好。 拿“我们终究都是一个人”来说,书里描绘的那些独处时刻,不是那种强迫的孤芳自赏,而是自然而然地与自我对话。它讲到如何享受一个人吃饭的时光,如何在一个人的房间里找到内心的宁静,如何通过阅读和思考来充实自己。这些细节,让我觉得我并不孤单,甚至可以说,能够享受独处,本身就是一种强大。它让我重新认识到,内心的力量才是最重要的支撑。 再比如“生活整理术”,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收纳,更是教你如何“放下”。那些被闲置的物品,就像过去的回忆,有时候我们需要学会适时地告别,才能腾出空间迎接新的可能。它没有强调“极简”,而是强调“适合”,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物品配置。这是一种非常人性化的理念,让我觉得整理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任务,而是一种提升生活品质的方式。 “打包你的人生”则更像是一个关于“自我探索”的指南。它鼓励我们去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什么才是值得我们去“打包”和携带的?它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引导我们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这种开放性的思考,让我觉得人生充满了无限可能,而不是被固定的模式所束缚。 总的来说,这套书给予我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影响。它不会让你立刻变得如何,但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你对生活的看法,对自我的认知。它让我觉得,生活可以过得更温柔,更自在,也更有意义。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