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汇编(第二卷)

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汇编(第二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著
图书标签:
  • 食品安全
  • 食品标准
  • 国际标准
  • 法典
  • 食品法规
  • 食品卫生
  • 食品工业
  • 质量控制
  • 食品科学
  • 食品技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世纪摆渡人专营店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227584
商品编码:25671023098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汇编(第二卷)

定价:80.00元

作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9-01

ISBN:978703022758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1.022kg

编辑推荐


工具书>百科全书

内容提要


本套图书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所制定标准的中文汇编,其主要内容包括风险分析、食品标识、食品辐射、食品进出口检验和认证、食品添加剂、食品污染物和食品卫生技术规范(卷);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限量标准及相关操作规范(第二卷);新鲜水果蔬菜、罐藏水果蔬菜、速冻水果蔬菜等标准及其相关的卫生操作规范(第三卷);肉及肉制品、乳及乳制品、鱼及鱼制品等标准及其相关的卫生操作规范(第四卷);粮食及其制品、油脂及其制品、糖、可可、巧克力;特殊膳食和分析抽样方法等标准及其相关的技术规范(第五卷)。
本套图书旨在促进国际食品法典标准在我国的传播和应用,从而服务于我国食品标准体系的完善,提高我国食品安全水平。可作为食品监管人员、食品行业从业人员和食品科学的工作者的参考书籍。

目录


食品和动物饲料的分类(CAC/MISC 4,Rev1993)
C1ASSIFICATION OF FOODS AND ANIMA1 FEEDS(CAC/MISC 4Rev1993)
食品中的农药大残留限量(CAC/MR1 1-2001)大再残留限量(CAC/MR1 3-2001)
MAXIMUM RESIDUE 1IMITS FOR PESTICIDES IN FOOD(CAC/MR1 1-200 1)
AND EXTRANEOUS MAXIMUM RESIDUE 1IMITS(CAC/MR1 3-2001)
农药大残留限量符合性测定的推荐取样方法(CAC/G1 33-1999)
REMENDED METHODS OF SAMP1ING FOR PESTICIDE RESIDUES FOR THEDETERMINATION OF P1IANCE WITH MR1S(CAC/G1 33-1999)
农药残留分析:良好实验室规范导则(CAC/G1 40-1993,Rev1-2003)
ANA1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S:GUIDE1INES ON GOOD 1ABORATORY PRACTICE IN PESTICIDE RESIDUE ANA1YSIS(CAC/G1 40-1 993,Rev1-2003)
农药残留分析:大残留限量适用和分析取样的产品部位(CAC/G1 41-1993)
ANA1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S:PORTION OF MODITIES TO WHICH CODEX MR1S APP1Y AND WHICH IS ANA1YZED(CAC/G1 41-1993)
农药残留分析:推荐方法(CODEX STAN 229-1993,Rev1-2003)
ANA1YSIS OF PESTICIDE RESIDUES:REMENDED METHODS(CODEX STAN 2291993Rev1-2003)
国际食品法典中有关农药残留术语的定义
DEFINITIONS FOR THE PURPOSE OF THE CODEX A1IMENTARIUS
MR1定期审查程序
MR1 PERIODIC REVIEW PROCEDURE
FA0和WH0农药残留联席会议历次评估列表
1IST OF JMPR EVA1UATIONS
兽药使用控制推荐性操作规程(CAC/RCP 38-1993)
REMENDED INTERNATIONA1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CONTRO1 OF THE USE OF VETERINARY DRUGS(CAC/RCP 38-1993)
食品中兽药的大残留限量(CAC/MR1 2-2006)
MAXIMUM RESIDUE 1IMITS FOR VETERINARY DRUGS IN FOOD(CAC/MR122006)
食品兽药残留的术语和定义(CAC/MISC 5-1993,Amended 2003)
G1OSSARY OF TERMS AND DEFINITIONS(VETERINARY DRUGS RESIDUES INFOODS)(CAC/MISC 51993,Amended 2003)
控制食品中兽药残留管理程序制定导则(CAC/G1 16-1993)
CODEX GUIDE1INES FOR THE ESTAB1ISHMENT OF A REGU1ATORY PROGRAMMEFOR CONTRO1 OF VETERINARY DRUG RESIDUES IN FOODS(CAC/G1 1 6-1 993)

作者介绍


工具书>百科全书

文摘


工具书>百科全书

序言


工具书>百科全书


全球贸易与技术壁垒:当代食品安全法规的深度解析与实务指南 本书聚焦于当前全球食品贸易中日益复杂的法规环境、技术标准与合规挑战,旨在为食品行业的专业人士、监管机构以及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具有高度操作性的指引。 在当今高度一体化的全球市场中,食品的跨境流动速度空前加快,随之而来的是各国和地区在食品安全、质量控制、标签标识以及可持续性等方面的标准差异与趋同。本书摒弃了对单一国家或特定区域标准的简单罗列,而是着眼于全球治理框架的演变、主要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的决策机制,以及这些宏观规定如何在微观的生产、加工、运输和销售环节中转化为具体的合规要求。 第一部分:全球食品安全治理体系的重构与挑战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后WTO时代背景下,食品安全法规的全球化趋势与本地化实践之间的张力。 一、国际标准制定的权力结构与话语权博弈: 我们首先考察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主导下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在全球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中的核心地位。然而,本书的重点在于分析“法典之外”的力量对标准的渗透和重塑。这包括: 1. 区域性贸易协定(RTAs/FTAs)中的食品安全章节: 详细对比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USMCA)、欧盟的统一食品法案体系(包括其对成员国监管的溢出效应)以及CPTPP等新一代贸易协定中关于技术性贸易壁垒(TBT)和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SPS)的差异化要求。重点分析了这些区域性协议如何通过互认、对等原则加速或阻碍特定产品的流通。 2. 私人部门标准(PSS)的崛起与监管悖论: 分析了如BRCGS、GFSI(全球食品安全倡议)等私营部门标准在供应链管理中扮演的“事实上的全球标准”角色。探讨了当私标的严苛程度超越国家法定标准时,企业如何进行资源配置的取舍,以及监管机构在承认和接纳私标时的法律边界。 3. 新兴监管热点: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升级: 集中讨论了以“气候变化标签(Carbon Footprinting)”、“动物福利认证”和“特定农药残留阈值(MRLs)”为代表的新兴非关税壁垒。分析了这些壁垒如何越来越多地被用作保护国内产业或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工具,并提供了企业识别和应对潜在TBT风险的风险矩阵分析模型。 二、风险评估方法的全球趋同与本土化: 本书详细区分了“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Science-Based Risk Assessment)与“基于公众认知的风险管理”(Perception-Based Risk Management)之间的冲突。 风险模型的跨文化应用: 比较了欧洲食品安全局(EFSA)的预防原则(Precautionary Principle)与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风险分析框架(Risk Analysis Framework)在面对新兴污染物(如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微塑料)时的不同切入点。 过敏原管理与标签的复杂性: 深入探讨了全球过敏原分类标准的细微差别(例如,欧盟的“14大过敏原”与美国的“9大过敏原”的差异),以及在多国销售产品时,如何设计既符合最严格标准又不至于过度警告(Over-labeling)的标签策略。 第二部分:关键供应链环节的法规合规与技术细节 本部分将视野聚焦于食品从农场到餐桌的各个关键节点的具体法规要求和技术操作指南,强调可追溯性、真实性与可持续性的法规嵌入。 三、农产品生产与初级加工的源头控制: 1. 农药与兽药残留的全球动态监控: 提供了全球主要市场对常用农药(如草甘膦、新烟碱类)残留限量(MRLs)的最新变化趋势。特别关注了发展中国家在满足发达国家日益收紧的MRL要求时所面临的技术升级压力。 2. 生物安全与动物疾病防控的国际协定: 探讨了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原OIE)制定的关于动物传染病(如禽流感、非洲猪瘟)的区域划分标准,以及这些标准如何直接影响相关肉类产品的国际贸易许可和区域禁运的解除程序。 3. 食品接触材料(FCMs)的全球标准体系: 详细对比了欧盟(EU Framework Regulation)和美国(FDA 21 CFR)对塑料、涂料等食品接触材料的迁移限量标准。分析了新兴材料如生物降解塑料在跨国流通中面临的认证障碍。 四、加工、包装与营养标签的精细化管理: 1. 营养成分标签的标准化挑战: 重点分析了“正面标签”(Front-of-Pack Labeling, FOPL)系统的多样性,包括墨西哥的“八边形警告标签”、智利的“高糖/高钠”标识,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的健康星级(Health Star Rating)。阐述了企业如何利用这些标签作为市场差异化工具,同时规避“健康声称”(Health Claims)的法规陷阱。 2. 食品添加剂的国际互认与禁止清单: 提供了一份针对最常用于跨国贸易的20种关键添加剂(如防腐剂、着色剂、甜味剂)在美、欧、中三国市场的许可状态交叉对比表。强调了“预期用途”(Intended Use)和“最大使用量”(Maximum Permitted Level)的精确界定在清关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3. 食品真实性(Food Authenticity)与欺诈预防: 探讨了食品掺假(Adulteration)的最新趋势(如橄榄油、蜂蜜、海产品)。介绍了利用同位素分析、DNA条形码等先进技术进行供应链验证的法规要求和行业最佳实践,这些方法正逐渐被纳入特定国家的进口检验流程中。 第三部分:数字监管、供应链韧性与未来展望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着眼于技术进步对食品法规执行方式的颠覆,以及企业如何构建适应未来不确定性的供应链合规体系。 五、新兴技术的监管沙盒与法规适应性: 1. 基因编辑食品(GE/CRISPR)的全球监管分化: 对比了美国(倾向于不监管,除非产品特性发生变化)与欧盟(严格的转基因法规适用)在基因编辑农产品上市前的评估路径。分析了这种分化对全球种业和出口市场准入的影响。 2. 人工智能在合规审计中的应用与伦理边界: 探讨了监管机构和大型跨国公司如何使用AI算法来筛选进口批次、预测潜在违规风险,以及企业在数据隐私和算法透明度方面需要遵守的法规要求。 六、供应链韧性与危机管理中的法规遵循: 1. 召回事件的国际协调与责任分摊: 详细分析了跨国食品召回事件中,不同司法管辖区对“及时通知义务”(Timely Notification Obligation)的要求差异,以及《产品责任法》在国际纠纷中的适用性。 2. 可持续性报告与绿色清洗(Greenwashing)的法律风险: 关注新兴的ESG(环境、社会和治理)信息披露法规,特别是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尽职调查指令(CSDDD)对食品供应链上游社会责任和环境影响审计的要求,以及如何避免因虚假环保声称导致的巨额罚款和声誉损失。 总结而言, 本书旨在超越单纯的法规条款汇编,提供一个动态的、以全球贸易为导向的法规生态系统分析框架。 它将帮助企业管理者、法律顾问和质量保证人员从宏观战略层面理解全球食品法规的演进方向,并在微观操作层面制定出能够穿透不同司法管辖区壁垒的、一体化的合规策略。阅读本书,意味着掌握了在日益碎片化和复杂化的全球食品贸易环境中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钥匙。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有着多年经验的食品质量控制经理,平时工作中接触到各种国内外食品法规,对《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汇编》系列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这次拿到第二卷,虽然还没有仔细翻阅,但仅仅从封面和出版社的声誉就足以让我对其内容充满期待。我通常关注的是标准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以及它能否帮助我们企业在产品开发、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出口方面,更好地满足国际市场的准入要求。我猜测,第二卷的内容应该会涉及到一些更加具体和细分的领域,比如对某些特定食品品类(例如乳制品、肉制品或者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标准,或者是关于食品包装材料的迁移限度、以及食品中农药残留和兽药残留的最高限量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日常质量管理中经常需要对照和执行的硬性指标。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为我们提供最权威、最前沿的参考,帮助我们持续提升产品质量,规避潜在的风险,更好地服务于全球消费者。

评分

拿到这本《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汇编(第二卷)》之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专业性和系统性。我是一名食品行业的初学者,对食品安全法规方面的知识还处于学习阶段,所以一直想找一本权威、全面的书籍来系统地了解国际标准。第一卷已经让我受益匪浅,这次的第二卷更是让我眼前一亮。虽然我还没来得及仔细研读,但从目录和章节的标题就可以看出,这本书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食品领域,从基础的食品分类到具体的微生物限量、污染物控制,甚至可能还包括了对某些特定食品类别的特殊要求。我对于其中关于“加工助剂”和“食品接触材料”的标准尤为好奇,因为这都是我在日常工作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我个人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一个更清晰、更完整的国际食品法规知识体系,能够帮助我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应对跨国贸易和合作中的挑战。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参考书,更像是一扇窗口,让我能够窥探到全球食品安全的最新动态和最高标准。

评分

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一直致力于研究食品安全领域的法律法规,而《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汇编》一直是我学习和研究的重要资料来源。这次的第二卷,我非常期待它能为我带来新的洞见。我通常会关注那些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法律原则,以及可能在新兴领域,例如细胞培养食品、合成食品等方面,国际社会是如何制定相关标准的。我猜测,第二卷的内容可能在第一卷的基础上,对某些标准进行了修订和更新,也可能引入了全新的标准,以适应快速发展的食品科技和不断变化的消费者需求。我尤其关注的是其中是否包含了关于国际食品法典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实施情况的案例分析,或者是在某些争议性标准问题上的解决方案。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国际食品立法的最新发展趋势,为我提供更全面的法律视角,从而在我的工作中更好地为客户提供专业咨询和法律服务。

评分

这次入手《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汇编(第二卷)》,完全是出于我对食品科学研究的浓厚兴趣。作为一个研究者,我深知前沿信息和权威标准的重要性,而国际食品法典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这本书的出版,对我来说无疑是如虎添翼。虽然我还没有逐字逐句地阅读,但单从它的体量和结构就能感受到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猜测,第二卷的内容很可能是在第一卷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扩展了某些领域,比如在食品添加剂的风险评估、过敏原的标识以及特定加工工艺的安全要求等方面,可能会有更加详尽的阐述。我个人特别关注的是其中是否包含了关于“清洁标签”和“天然成分”等新兴趋势的标准,这对于当前消费者对食品的关注点至关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的研究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帮助我跟上国际食品科学发展的步伐,并在我的研究成果中体现出最前沿的国际视野。

评分

这本书我真是期待了很久,毕竟是《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汇编》的第二卷,第一卷的严谨和权威性早已让我印象深刻。这次拿到手,翻开第一页就有一种厚重感,纸张的质感很好,印刷清晰,排版也很合理,阅读起来非常舒服。虽然我还没有深入研究里面的具体内容,但仅仅是这精美的装帧和专业的编排,就足以让我对它充满信心。我猜想,第二卷的内容一定会更加丰富和深入,可能涵盖更多前沿的食品安全和质量标准,比如对于新型食品添加剂的规定,或者在基因工程食品方面的最新解读。对于我这种需要频繁查阅食品法规的行业人士来说,一本权威、全面的工具书是多么重要。我尤其期待它在某个具体领域,比如农产品溯源或者进出口检验检疫方面的详细标准,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我的日常工作。而且,能够集结如此多国际通行的食品法典标准,本身就体现了编者的专业素养和工作量,让我对即将展开的阅读充满期待,相信它会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参考资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