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自行車騎行寶典:單車學校教你的52堂課
定價:35.00元
作者:謝正寬
齣版社: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198367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編輯推薦
《自行車騎行寶典》是颱灣目前非常暢銷的單車騎行指南用書。
1. 關注騎行細節。書中很多話題很常見,但是作者從細節入手,在細節中體現本書的科學性。
2. 內容全麵,從騎行技巧、騎行健康、運動生理、單車旅行等各個方麵都有涉獵。
3. 不容置疑。單車學校經過多年教戰經驗總結齣來的騎行精髓,書中觀點在颱灣已經經過實踐和時間檢驗。
4. 。本書是中國大陸齣版的首本騎行技巧指導用書,而且是幾百萬車友苦苦期待多年的開山之作。
內容提要
這是中國大陸首部騎行實用技巧完全指南。
本書共分為單車診所、單車訓練、單車運動生理、單車配件和保養、單車旅遊綫路規劃等5大部分,並詳細而有邏輯地分52堂課闡釋車友常遇見問題,以及車友在騎行中會遇到的細節問題和問題。作者結閤自身的經驗和專業的顧問團隊對騎行中的常識進行詳細剖析和講解。例如,你真的會騎車嗎?怎樣騎車省力?騎車怎麼纔減肥?自行車裝備怎麼“備”?等等,實用極強。本書在颱灣地區暢銷的單車騎行寶典。本書引進後用中國自行車協會推薦,馬中超理事長親自撰序推薦。
目錄
Part 01 單車診所——飛輪教室上路之前,你該學會的事
堂課 腳踏、坐墊、把手,黃金三點
第2堂課 這樣騎省力
第3堂課 上半身放輕鬆,重心放在腳踏上
第4堂課 強化上半身肌肉,發揮大踩踏力
第5堂課 踩踏是用體重助踩,不光是用腳力
第6堂課 勤練人車一體的基本功——拉腳
第7堂課 平行腳,集中踩踏力量
第8堂課 單腳特訓
Part 02 單車訓練正確的騎行,纔是安全之道
第9堂課 舒展拉筋&熱身運動
0堂課 麯道訓練前的預備動作
1堂課 麯道訓練
2堂課 視綫特彆訓練
3堂課 變速使你上坡車更輕鬆
4、15堂課 晨騎VS夜騎 要騎行的兩種風景
6堂課 Bye Bye 鐵屁股!屁股不再痛~
7堂課 惡狗追車,該怎麼辦?
8堂課 如何帶孩子一起騎車?
Part 03 單車運動生理 正確騎單車,身體更健康
9堂課 如何避免頭暈目眩?
第20堂課 側麵舉壺喝水纔是對的!
第21堂課 預防抽筋及對策
第22堂課 嚴防中暑,防曬
第23堂課 呼氣吐氣,呼走身體廢氣
第24堂課 心跳數,騎行的健康指標
第25堂課 善用“心率錶”纔能有效管理運動強度
第26堂課 如何計算齒比&踏頻?
第27堂課 長途騎行,吃什麼補充體力?
第28堂課 單車減肥,成功經驗大公開
第29堂課 單車減肥怎麼吃?
第30堂課騎 單車,可控製糖尿病!
第31堂課 重視身體齣現的信號。
Part 4 單車 配件V.S愛車保養選對配件,事半功倍
第32堂課配件1——救命的頭盔
第33堂課配件2——騎行眼鏡是Eye Wear 不是Sun Glass
第34堂課配件3——戴手套,吸汗止滑
第35堂課配件4——騎行服有排汗功能
第36堂課配件5——前後車燈
第37堂課配件1——戴頭巾夏季降溫鼕季保暖
第38堂課配件2——車座如何選擇
第39堂課配件3——心率錶單車的數字電子教程
第40堂課配件4——打氣筒如何選購
第41堂課配件5——半路破胎,爆胎DIYPart05 經典單旅路綫 騎單車,關懷自然生態
第42堂課 如何規劃自行車旅遊5W+2H
第43~46堂課 生態單旅賞鳥、蝶、蟹、螢火蟲
第47堂課 吳哥窟單車旅行必去景點!
第48堂課 分段式環島單旅,沒閑族的新玩法
第49堂課 校長&女王雙人自行車環島全記錄
第50-52堂課 騎自行車去拉薩
作者介紹
謝正寬:功學社KHS單車學校校長,日本拓殖商學士、東京教育大學附屬相談研究所、11年前在颱灣地區成立所單車學校。現任董事長。超級酷愛騎行!!
文摘
序言
工具書>百科全書
這本書的書名乍一看挺吸引人的,畢竟誰不想在騎行這件事上更上一層樓呢?我本來是抱著學習一些“獨傢秘籍”的心態翻開的,期待能看到一些關於如何更有效率地踩踏,或者是一些高級的賽道技巧分享。結果呢,讀完之後,感覺它更像是一本麵嚮完全新手的入門指南,側重於最基礎的裝備選擇和基本的安全知識。比如,它花瞭不少篇幅去解釋輪胎氣壓的重要性,以及頭盔如何正確佩戴,這些對於一個已經騎行瞭好幾年的愛好者來說,信息密度實在太低瞭。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在長途騎行中科學地分配能量,如何應對突發的機械故障,或者是一些關於空氣動力學的小竅門,能讓我的速度再提升那麼一點點。那些關於不同車型(公路車、山地車、通勤車)的詳細對比和維護保養的深度解析也基本沒有涉及,內容深度停留在“你需要一個好的打氣筒”這種層麵上,而不是“如何根據你的體重和騎行環境選擇最佳的打氣筒”。整體閱讀體驗下來,就像是去上瞭一堂針對零基礎人群的戶外生存課,而不是我所期望的“騎行寶典”那樣具有實戰指導意義的進階讀物。感覺作者的側重點完全不在我需要的“寶典”部分。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風格實在是有些過於平鋪直敘和冗長瞭,每一點知識點的展開都像是慢鏡頭迴放,讓我這個習慣瞭高效閱讀的讀者感到有些不耐煩。它似乎認為讀者對任何與自行車相關的概念都需要進行最細緻、最慢節奏的引導。舉個例子,關於如何調整坐墊高度的章節,作者用瞭將近三頁的篇幅來描述“找到閤適的高度對膝蓋的保護至關重要”,但真正實用的測量方法和具體參數的描述卻非常模糊,往往需要讀者自己去腦補或者結閤其他資料來理解。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更清晰的圖錶或者公式化的指導,而不是這種偏嚮於口述的、略帶說教意味的文字堆砌。特彆是關於“如何保持最佳騎行姿勢”的部分,讀起來感覺像是在看一本老舊的健身手冊,缺乏現代運動科學的支撐和數據化的佐證。對於那些追求數據和效率的騎行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的工具箱裏似乎少瞭很多實用的扳手和螺絲刀,更多的是一些裝飾性的彩繪。我期待的是能快速吸收、立即應用到實踐中的技巧,而不是這種需要反復咀嚼纔能提煉齣一點有效信息的文本。
評分坦白講,這本書的“課程”劃分邏輯讓我感到睏惑,它似乎並沒有嚴格遵循一個從基礎到高級的遞進結構。有些章節的內容非常基礎,比如第一堂課就教如何安全地推車過馬路,這無可厚非,但緊接著的下一堂課的內容跳躍到瞭對碳縴維車架材料的初步介紹,這種跨度太大瞭,缺乏必要的過渡和鋪墊。對於初學者來說,可能會被這種跳躍感搞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該先掌握哪個技能點。而對於有經驗的騎手來說,這些內容又顯得零散且不夠係統化。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個模塊化的結構,比如“機械維護模塊”、“騎行技術模塊”、“體能訓練模塊”等,每個模塊內部再進行細分。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堆零散的筆記被隨意地編排在一起,缺乏一位經驗豐富的教練進行整體規劃的痕跡。閱讀過程中,我時常需要迴頭去翻閱前麵的章節,試圖建立起知識點之間的聯係,這極大地影響瞭閱讀的連貫性和效率。它沒有構建起一個堅實的知識體係框架。
評分從裝幀和排版設計來看,這本書也暴露齣瞭明顯的商業化不足和對讀者體驗的忽視。紙張的質量平平,插圖——如果可以稱之為插圖的話——色彩失真且分辨率不高,很多本應清晰展示細節的部位(比如刹車係統的特寫圖)模糊不清,嚴重影響瞭對復雜機械部分的理解。例如,當文字描述到如何調整V刹的拉綫鬆緊時,我本能地去找圖示輔助理解,結果發現圖例的綫條粗細不一,陰影處理得很差,根本看不齣關鍵的調整螺絲在哪裏。在信息時代,一本號稱“寶典”的讀物,在視覺傳達上如此掉鏈子,是很難被接受的。這讓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某種內部資料的簡單印刷,而不是一本精心打磨、麵嚮大眾市場的專業書籍。如果想讓讀者真正把它當作工具書放在車庫裏隨時查閱,那麼清晰、專業的圖文配閤是必不可少的,而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遠遠不夠,使得一些理論知識的轉化率大大降低瞭。
評分我對這本書的整體價值判斷是,它可能更適閤作為一份免費派發的宣傳冊,而不是一本定價齣售的“寶典”。書裏傳遞的核心理念非常安全和保守,幾乎沒有涉及到任何關於突破自我極限或者探索更復雜騎行環境的討論。比如,完全沒有提到如何在惡劣天氣下(大雨、濃霧)進行安全保障,或者如何在沒有專業路標的情況下進行基本的導航和方嚮判斷。它似乎刻意避開瞭所有可能産生風險的議題,這讓它聽起來更像是一個騎行安全教育小冊子,而不是一本能夠激發進取心、指導讀者提升“硬實力”的教程。我期望的“寶典”是能把我從一個安於現狀的騎手推嚮下一個挑戰的墊腳石,它應該包含一些需要勇氣去嘗試、去剋服的環節。然而,這本書最終給我的感覺是,它隻是把我安安穩穩地留在瞭起點,並反復叮囑我不要摔倒,這對於一個渴望成長的讀者來說,是遠遠不夠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