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自行车骑行宝典:单车学校教你的52堂课
定价:35.00元
作者:谢正宽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19836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自行车骑行宝典》是台湾目前非常畅销的单车骑行指南用书。
1. 关注骑行细节。书中很多话题很常见,但是作者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体现本书的科学性。
2. 内容全面,从骑行技巧、骑行健康、运动生理、单车旅行等各个方面都有涉猎。
3. 不容置疑。单车学校经过多年教战经验总结出来的骑行精髓,书中观点在台湾已经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
4. 。本书是中国大陆出版的首本骑行技巧指导用书,而且是几百万车友苦苦期待多年的开山之作。
内容提要
这是中国大陆首部骑行实用技巧完全指南。
本书共分为单车诊所、单车训练、单车运动生理、单车配件和保养、单车旅游线路规划等5大部分,并详细而有逻辑地分52堂课阐释车友常遇见问题,以及车友在骑行中会遇到的细节问题和问题。作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的顾问团队对骑行中的常识进行详细剖析和讲解。例如,你真的会骑车吗?怎样骑车省力?骑车怎么才减肥?自行车装备怎么“备”?等等,实用极强。本书在台湾地区畅销的单车骑行宝典。本书引进后用中国自行车协会推荐,马中超理事长亲自撰序推荐。
目录
Part 01 单车诊所——飞轮教室上路之前,你该学会的事
堂课 脚踏、坐垫、把手,黄金三点
第2堂课 这样骑省力
第3堂课 上半身放轻松,重心放在脚踏上
第4堂课 强化上半身肌肉,发挥大踩踏力
第5堂课 踩踏是用体重助踩,不光是用脚力
第6堂课 勤练人车一体的基本功——拉脚
第7堂课 平行脚,集中踩踏力量
第8堂课 单脚特训
Part 02 单车训练正确的骑行,才是安全之道
第9堂课 舒展拉筋&热身运动
0堂课 曲道训练前的预备动作
1堂课 曲道训练
2堂课 视线特别训练
3堂课 变速使你上坡车更轻松
4、15堂课 晨骑VS夜骑 要骑行的两种风景
6堂课 Bye Bye 铁屁股!屁股不再痛~
7堂课 恶狗追车,该怎么办?
8堂课 如何带孩子一起骑车?
Part 03 单车运动生理 正确骑单车,身体更健康
9堂课 如何避免头晕目眩?
第20堂课 侧面举壶喝水才是对的!
第21堂课 预防抽筋及对策
第22堂课 严防中暑,防晒
第23堂课 呼气吐气,呼走身体废气
第24堂课 心跳数,骑行的健康指标
第25堂课 善用“心率表”才能有效管理运动强度
第26堂课 如何计算齿比&踏频?
第27堂课 长途骑行,吃什么补充体力?
第28堂课 单车减肥,成功经验大公开
第29堂课 单车减肥怎么吃?
第30堂课骑 单车,可控制糖尿病!
第31堂课 重视身体出现的信号。
Part 4 单车 配件V.S爱车保养选对配件,事半功倍
第32堂课配件1——救命的头盔
第33堂课配件2——骑行眼镜是Eye Wear 不是Sun Glass
第34堂课配件3——戴手套,吸汗止滑
第35堂课配件4——骑行服有排汗功能
第36堂课配件5——前后车灯
第37堂课配件1——戴头巾夏季降温冬季保暖
第38堂课配件2——车座如何选择
第39堂课配件3——心率表单车的数字电子教程
第40堂课配件4——打气筒如何选购
第41堂课配件5——半路破胎,爆胎DIYPart05 经典单旅路线 骑单车,关怀自然生态
第42堂课 如何规划自行车旅游5W+2H
第43~46堂课 生态单旅赏鸟、蝶、蟹、萤火虫
第47堂课 吴哥窟单车旅行必去景点!
第48堂课 分段式环岛单旅,没闲族的新玩法
第49堂课 校长&女王双人自行车环岛全记录
第50-52堂课 骑自行车去拉萨
作者介绍
谢正宽:功学社KHS单车学校校长,日本拓殖商学士、东京教育大学附属相谈研究所、11年前在台湾地区成立所单车学校。现任董事长。超级酷爱骑行!!
文摘
序言
工具书>百科全书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实在是有些过于平铺直叙和冗长了,每一点知识点的展开都像是慢镜头回放,让我这个习惯了高效阅读的读者感到有些不耐烦。它似乎认为读者对任何与自行车相关的概念都需要进行最细致、最慢节奏的引导。举个例子,关于如何调整坐垫高度的章节,作者用了将近三页的篇幅来描述“找到合适的高度对膝盖的保护至关重要”,但真正实用的测量方法和具体参数的描述却非常模糊,往往需要读者自己去脑补或者结合其他资料来理解。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更清晰的图表或者公式化的指导,而不是这种偏向于口述的、略带说教意味的文字堆砌。特别是关于“如何保持最佳骑行姿势”的部分,读起来感觉像是在看一本老旧的健身手册,缺乏现代运动科学的支撑和数据化的佐证。对于那些追求数据和效率的骑行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工具箱里似乎少了很多实用的扳手和螺丝刀,更多的是一些装饰性的彩绘。我期待的是能快速吸收、立即应用到实践中的技巧,而不是这种需要反复咀嚼才能提炼出一点有效信息的文本。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课程”划分逻辑让我感到困惑,它似乎并没有严格遵循一个从基础到高级的递进结构。有些章节的内容非常基础,比如第一堂课就教如何安全地推车过马路,这无可厚非,但紧接着的下一堂课的内容跳跃到了对碳纤维车架材料的初步介绍,这种跨度太大了,缺乏必要的过渡和铺垫。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被这种跳跃感搞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该先掌握哪个技能点。而对于有经验的骑手来说,这些内容又显得零散且不够系统化。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模块化的结构,比如“机械维护模块”、“骑行技术模块”、“体能训练模块”等,每个模块内部再进行细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堆零散的笔记被随意地编排在一起,缺乏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进行整体规划的痕迹。阅读过程中,我时常需要回头去翻阅前面的章节,试图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极大地影响了阅读的连贯性和效率。它没有构建起一个坚实的知识体系框架。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乍一看挺吸引人的,毕竟谁不想在骑行这件事上更上一层楼呢?我本来是抱着学习一些“独家秘籍”的心态翻开的,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更有效率地踩踏,或者是一些高级的赛道技巧分享。结果呢,读完之后,感觉它更像是一本面向完全新手的入门指南,侧重于最基础的装备选择和基本的安全知识。比如,它花了不少篇幅去解释轮胎气压的重要性,以及头盔如何正确佩戴,这些对于一个已经骑行了好几年的爱好者来说,信息密度实在太低了。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在长途骑行中科学地分配能量,如何应对突发的机械故障,或者是一些关于空气动力学的小窍门,能让我的速度再提升那么一点点。那些关于不同车型(公路车、山地车、通勤车)的详细对比和维护保养的深度解析也基本没有涉及,内容深度停留在“你需要一个好的打气筒”这种层面上,而不是“如何根据你的体重和骑行环境选择最佳的打气筒”。整体阅读体验下来,就像是去上了一堂针对零基础人群的户外生存课,而不是我所期望的“骑行宝典”那样具有实战指导意义的进阶读物。感觉作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在我需要的“宝典”部分。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价值判断是,它可能更适合作为一份免费派发的宣传册,而不是一本定价出售的“宝典”。书里传递的核心理念非常安全和保守,几乎没有涉及到任何关于突破自我极限或者探索更复杂骑行环境的讨论。比如,完全没有提到如何在恶劣天气下(大雨、浓雾)进行安全保障,或者如何在没有专业路标的情况下进行基本的导航和方向判断。它似乎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产生风险的议题,这让它听起来更像是一个骑行安全教育小册子,而不是一本能够激发进取心、指导读者提升“硬实力”的教程。我期望的“宝典”是能把我从一个安于现状的骑手推向下一个挑战的垫脚石,它应该包含一些需要勇气去尝试、去克服的环节。然而,这本书最终给我的感觉是,它只是把我安安稳稳地留在了起点,并反复叮嘱我不要摔倒,这对于一个渴望成长的读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评分从装帧和排版设计来看,这本书也暴露出了明显的商业化不足和对读者体验的忽视。纸张的质量平平,插图——如果可以称之为插图的话——色彩失真且分辨率不高,很多本应清晰展示细节的部位(比如刹车系统的特写图)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了对复杂机械部分的理解。例如,当文字描述到如何调整V刹的拉线松紧时,我本能地去找图示辅助理解,结果发现图例的线条粗细不一,阴影处理得很差,根本看不出关键的调整螺丝在哪里。在信息时代,一本号称“宝典”的读物,在视觉传达上如此掉链子,是很难被接受的。这让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某种内部资料的简单印刷,而不是一本精心打磨、面向大众市场的专业书籍。如果想让读者真正把它当作工具书放在车库里随时查阅,那么清晰、专业的图文配合是必不可少的,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使得一些理论知识的转化率大大降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