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骑行宝典:单车学校教你的52堂课

自行车骑行宝典:单车学校教你的52堂课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谢正宽 著
图书标签:
  • 自行车
  • 骑行
  • 单车
  • 技巧
  • 训练
  • 教学
  • 运动
  • 健康
  • 户外
  • 装备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世纪摆渡人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01983674
商品编码:2567230982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1-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自行车骑行宝典:单车学校教你的52堂课

定价:35.00元

作者:谢正宽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1-01

ISBN:978750198367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自行车骑行宝典》是台湾目前非常畅销的单车骑行指南用书。

1. 关注骑行细节。书中很多话题很常见,但是作者从细节入手,在细节中体现本书的科学性。

2. 内容全面,从骑行技巧、骑行健康、运动生理、单车旅行等各个方面都有涉猎。

3. 不容置疑。单车学校经过多年教战经验总结出来的骑行精髓,书中观点在台湾已经经过实践和时间检验。

4. 。本书是中国大陆出版的首本骑行技巧指导用书,而且是几百万车友苦苦期待多年的开山之作。

内容提要


这是中国大陆首部骑行实用技巧完全指南。

本书共分为单车诊所、单车训练、单车运动生理、单车配件和保养、单车旅游线路规划等5大部分,并详细而有逻辑地分52堂课阐释车友常遇见问题,以及车友在骑行中会遇到的细节问题和问题。作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和专业的顾问团队对骑行中的常识进行详细剖析和讲解。例如,你真的会骑车吗?怎样骑车省力?骑车怎么才减肥?自行车装备怎么“备”?等等,实用极强。本书在台湾地区畅销的单车骑行宝典。本书引进后用中国自行车协会推荐,马中超理事长亲自撰序推荐。

目录


Part 01 单车诊所——飞轮教室上路之前,你该学会的事
堂课 脚踏、坐垫、把手,黄金三点
第2堂课 这样骑省力
第3堂课 上半身放轻松,重心放在脚踏上
第4堂课 强化上半身肌肉,发挥大踩踏力
第5堂课 踩踏是用体重助踩,不光是用脚力
第6堂课 勤练人车一体的基本功——拉脚
第7堂课 平行脚,集中踩踏力量
第8堂课 单脚特训

Part 02 单车训练正确的骑行,才是安全之道
第9堂课 舒展拉筋&热身运动
0堂课 曲道训练前的预备动作
1堂课 曲道训练
2堂课 视线特别训练
3堂课 变速使你上坡车更轻松
4、15堂课 晨骑VS夜骑 要骑行的两种风景
6堂课 Bye Bye 铁屁股!屁股不再痛~
7堂课 恶狗追车,该怎么办?
8堂课 如何带孩子一起骑车?

Part 03 单车运动生理 正确骑单车,身体更健康
9堂课 如何避免头晕目眩?
第20堂课 侧面举壶喝水才是对的!
第21堂课 预防抽筋及对策
第22堂课 严防中暑,防晒
第23堂课 呼气吐气,呼走身体废气
第24堂课 心跳数,骑行的健康指标
第25堂课 善用“心率表”才能有效管理运动强度
第26堂课 如何计算齿比&踏频?
第27堂课 长途骑行,吃什么补充体力?
第28堂课 单车减肥,成功经验大公开
第29堂课 单车减肥怎么吃?
第30堂课骑 单车,可控制糖尿病!
第31堂课 重视身体出现的信号。

Part 4 单车 配件V.S爱车保养选对配件,事半功倍
第32堂课配件1——救命的头盔
第33堂课配件2——骑行眼镜是Eye Wear 不是Sun Glass
第34堂课配件3——戴手套,吸汗止滑
第35堂课配件4——骑行服有排汗功能
第36堂课配件5——前后车灯
第37堂课配件1——戴头巾夏季降温冬季保暖
第38堂课配件2——车座如何选择
第39堂课配件3——心率表单车的数字电子教程
第40堂课配件4——打气筒如何选购
第41堂课配件5——半路破胎,爆胎DIYPart05 经典单旅路线 骑单车,关怀自然生态
第42堂课 如何规划自行车旅游5W+2H
第43~46堂课 生态单旅赏鸟、蝶、蟹、萤火虫
第47堂课 吴哥窟单车旅行必去景点!
第48堂课 分段式环岛单旅,没闲族的新玩法
第49堂课 校长&女王双人自行车环岛全记录
第50-52堂课 骑自行车去拉萨

作者介绍


谢正宽:功学社KHS单车学校校长,日本拓殖商学士、东京教育大学附属相谈研究所、11年前在台湾地区成立所单车学校。现任董事长。超级酷爱骑行!!

文摘









序言


工具书>百科全书


自行车骑行宝典:单车学校教你的52堂课 驾驭风,畅享路,从入门到精通的骑行指南 你是否曾被路边疾驰而过的身影所吸引,心生向往?是否也曾购置一辆心仪的自行车,却因不知如何开始而让它蒙尘?或是渴望在城市街道、蜿蜒山路中自由穿梭,却苦于技巧不足、安全顾虑?《自行车骑行宝典:单车学校教你的52堂课》正是为你量身打造的这场骑行启蒙与进阶之旅。本书并非简单罗列单车的零件功能,也非空泛的风景描绘,而是以一种近乎师徒传承的方式,将近二十年丰富的单车教学经验,通过52个清晰、易懂、循序渐进的课程,系统性地传授给你,让你真正掌握骑行的精髓,感受这项运动带来的无限乐趣与益处。 一、 基础筑牢:从零开始,稳扎稳打 本书的开篇,将带你走进一个全新的世界——自行车的世界。我们深知,对于许多初学者而言,自行车本身就可能是一个陌生的集合体。因此,第一部分将从最基础的层面着手,如同在技校的入学第一课,细致入微地讲解。 认识你的伙伴:自行车结构与部件详解 我们将带你一一认识自行车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车架的材质选择、几何设计对骑行体验的影响,到传动系统(链条、齿轮、牙盘、飞轮)的工作原理,再到制动系统(刹车类型、刹车杆、刹车线)的安全性考量。你将了解到不同类型自行车的特点,如公路车、山地车、城市通勤车,以及它们各自适合的骑行环境。我们不仅仅是告诉你“这是车把”,而是会深入浅出地讲解车把的形状、高度、角度如何影响你的操控与舒适度。同样,我们会解释不同类型的轮胎、轮组、座垫、脚踏的选择,以及它们如何在你的骑行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人车合一:正确的骑行姿势与调节 骑行姿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直接关系到你的舒适度、效率和潜在的运动损伤。本书将详细指导你如何根据自己的身高、体型,以及所骑乘的自行车类型,进行最科学的车座高度、车把高度、刹车手柄角度的调节。我们将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不同骑行姿势的细微差异,并告诉你如何通过微调获得最佳的动力输出和最少的风阻。这就像学习书法,握笔的姿势不对,再好的墨和纸也难以挥洒自如。 安全第一课:上路前的必备检查 在踏上旅程之前,确保你的座驾处于最佳状态是毋庸置疑的责任。我们将教你一套详尽的“上路前检查清单”,包括轮胎气压、刹车灵敏度、链条润滑度、螺丝是否松动等,让你在每一次骑行前都能自信满满地上路。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他人负责。 二、 核心技能:掌握技巧,提升效率 当你对自行车有了初步了解,并掌握了基础的调整与检查技巧后,我们将进入到核心技能的培养阶段。这一部分将专注于让你更有效地、更安全地驾驭你的自行车。 启动与停止的艺术:平稳起步与安全制动 平稳的起步和精准的制动是骑行中最基本也最关键的技能。我们将指导你如何通过轻柔的脚部力量和身体的协调,实现无顿挫感的起步。而对于制动,我们不仅会讲解前刹后刹的使用技巧,更会强调在不同路况下的制动策略,如何通过预判和合理的刹车力度,实现安全、有效的减速与停止,避免抱死或侧滑的危险。 档位魔法:变速系统的灵活运用 现代自行车配备的变速系统,是让你在不同坡度和路况下都能游刃有余的关键。我们将深入讲解不同档位的组合所带来的效果,教你如何在爬坡时选择低速档位,在平路上利用高速档位提升速度,以及如何在下坡时保持稳定。更重要的是,我们会指导你如何养成“提前变速”的习惯,避免在陡坡前仓促变档而导致链条卡顿或损坏。 弯道中的舞者:流畅过弯的秘诀 过弯是骑行中一个充满挑战又极富美感的环节。我们将从基础的身体倾斜、视线引导,到进阶的重心转移、刹车时机把握,一步步为你拆解流畅过弯的奥秘。无论是在城市街道的拐角,还是在山路的蜿蜒之处,都能让你以更稳定的姿态,更自信地征服每一个弯道。 应对复杂路况:崎岖与湿滑的挑战 并非所有的路面都如镜面般光滑。本书将为你提供应对坑洼、碎石、湿滑路面等复杂路况的实用技巧。例如,如何通过身体的微调和车把的轻微晃动来吸收路面的颠簸,如何判断路面的抓地力并做出相应的速度调整,以及在湿滑路面上如何更加谨慎地操控刹车和转向。 爬坡的智慧:利用身体与力量的平衡 爬坡是自行车运动中最考验耐力和技巧的环节之一。我们将教你如何通过调整齿比、身体重心前移,以及采用不同的踩踏节奏,来更有效地分配你的体力。你会学到如何将身体的力量转化为向前的动力,而不是徒劳地消耗能量。 下坡的艺术:控制速度与享受飞驰 下坡既是速度的释放,也是对控制力的高度考验。我们将指导你如何通过稳定的重心、轻柔的刹车控制,以及对路面情况的预判,来享受下坡的乐趣,同时确保绝对的安全。你将学会如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感受到风在耳边呼啸的畅快。 三、 进阶之路:提升表现,拓展可能 当你熟练掌握了基础和核心技能后,《自行车骑行宝典:单车学校教你的52堂课》将带领你进入更广阔的骑行天地,提升你的骑行表现,让你体验到更多元的骑行乐趣。 长距离骑行的奥秘:体能分配与舒适度 一次远距离的骑行,不仅仅是体力的比拼,更是智慧的较量。我们将分享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能分配,包括合理的补给策略(何时进食,何时补充水分),以及如何在长距离骑行中保持身体的舒适度,减少疲劳感的产生。你将学会如何规划行程,让每一次长途骑行都成为一次愉快的体验。 夜间骑行的安全指南:装备与技巧 夜色降临,城市灯火璀璨,但骑行安全也面临新的挑战。本书将详细介绍夜间骑行所需的必备装备,如高亮度的前后车灯、反光条、反光背心等,并指导你如何正确使用它们。同时,我们也会提供夜间骑行时的视线处理、速度控制等技巧,让你在黑暗中也能清晰地看到前方的道路,并被他人注意到。 团队骑行的默契:跟车与协作 与朋友们一起骑行,是一种别样的乐趣。我们将教你如何进行有效的跟车,保持与前车适当的距离,以及如何在领骑时保持稳定的速度。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强调团队骑行中的沟通与协作,让每一次集体出行都充满默契与和谐。 简单的维护与保养:让爱车长久陪伴 一名合格的骑行者,也应该是一位称职的“机械师”。本书将传授你一些简单而实用的自行车维护和保养技巧,例如如何清洁链条、给链条上油、检查轮胎磨损、调整刹车间隙等。掌握这些技能,不仅能让你省去不必要的维修费用,更能延长自行车的使用寿命,让你与爱车的感情更加深厚。 应对突发状况:爆胎与小故障的自救 旅途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小插曲,例如爆胎。我们将详细指导你如何快速、有效地更换内胎,让你能够迅速回到骑行队伍中。此外,我们也会讲解一些常见的小故障排除方法,让你在遇到问题时能够从容应对,不至于影响整个行程。 骑行礼仪与环保:做一个负责任的骑行者 骑行不仅仅是一种运动,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本书将倡导良好的骑行礼仪,包括在公共道路上的行为规范,对行人和车辆的尊重,以及如何成为一名环保的骑行者,例如不乱扔垃圾,选择可持续的出行方式。 四、 运动的升华:健康与乐趣的融合 《自行车骑行宝典:单车学校教你的52堂课》的最终目标,是让你将骑行真正融入生活,成为一种健康、快乐的体验。 骑行与健康: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 我们将从科学的角度,阐述骑行运动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肌肉力量、耐力等方面的益处。通过循序渐进的训练,你将感受到身体素质的显著提升,精力更加充沛,生活更加积极。 探索世界的脚步:骑行中的风景与人文 自行车是探索世界的绝佳伙伴。本书将鼓励你利用自行车去发现身边的美景,去体验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你将学会如何规划一次充满意义的骑行之旅,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一次身心的洗礼。 装备的选择与进阶:如何让你的骑行更出色 随着你对骑行的深入了解,你可能会开始考虑升级你的装备。本书将为你提供关于不同类型骑行服、头盔、手套、骑行眼镜、码表、修车工具等装备的选择建议,帮助你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做出更明智的购买决策,让你的骑行体验更加出色。 安全意识的持续强化:风险评估与规避 安全永远是骑行的基石。我们将持续强调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教你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如何在不同的骑行环境中规避潜在的危险,并始终保持警惕。 本书特色: 结构清晰,循序渐进: 52堂课的设计,如同大学的课程表,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你能够系统性地掌握骑行技能。 内容详实,理论与实践结合: 每一个知识点都经过精心提炼,理论阐述清晰易懂,同时配以大量的实践指导和操作建议。 语言生动,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用最贴近生活化的语言,让你轻松理解每一个概念。 贴合实际,解决痛点: 针对新手常见的困惑和难点,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超越技巧,升华体验: 不仅教你如何骑车,更引导你如何享受骑行,如何将其作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自行车骑行宝典:单车学校教你的52堂课》是你开启自行车骑行之旅的最佳伙伴。无论你是从未接触过自行车的纯粹新手,还是渴望提升骑行技能的爱好者,这本书都将为你提供最权威、最实用的指导。让我们一起,驾驭风,畅享路,用最自由的方式,去探索这个精彩的世界!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叙事风格实在是有些过于平铺直叙和冗长了,每一点知识点的展开都像是慢镜头回放,让我这个习惯了高效阅读的读者感到有些不耐烦。它似乎认为读者对任何与自行车相关的概念都需要进行最细致、最慢节奏的引导。举个例子,关于如何调整坐垫高度的章节,作者用了将近三页的篇幅来描述“找到合适的高度对膝盖的保护至关重要”,但真正实用的测量方法和具体参数的描述却非常模糊,往往需要读者自己去脑补或者结合其他资料来理解。我希望能看到一些更清晰的图表或者公式化的指导,而不是这种偏向于口述的、略带说教意味的文字堆砌。特别是关于“如何保持最佳骑行姿势”的部分,读起来感觉像是在看一本老旧的健身手册,缺乏现代运动科学的支撑和数据化的佐证。对于那些追求数据和效率的骑行者来说,这本书提供的工具箱里似乎少了很多实用的扳手和螺丝刀,更多的是一些装饰性的彩绘。我期待的是能快速吸收、立即应用到实践中的技巧,而不是这种需要反复咀嚼才能提炼出一点有效信息的文本。

评分

坦白讲,这本书的“课程”划分逻辑让我感到困惑,它似乎并没有严格遵循一个从基础到高级的递进结构。有些章节的内容非常基础,比如第一堂课就教如何安全地推车过马路,这无可厚非,但紧接着的下一堂课的内容跳跃到了对碳纤维车架材料的初步介绍,这种跨度太大了,缺乏必要的过渡和铺垫。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被这种跳跃感搞得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该先掌握哪个技能点。而对于有经验的骑手来说,这些内容又显得零散且不够系统化。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模块化的结构,比如“机械维护模块”、“骑行技术模块”、“体能训练模块”等,每个模块内部再进行细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一堆零散的笔记被随意地编排在一起,缺乏一位经验丰富的教练进行整体规划的痕迹。阅读过程中,我时常需要回头去翻阅前面的章节,试图建立起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极大地影响了阅读的连贯性和效率。它没有构建起一个坚实的知识体系框架。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乍一看挺吸引人的,毕竟谁不想在骑行这件事上更上一层楼呢?我本来是抱着学习一些“独家秘籍”的心态翻开的,期待能看到一些关于如何更有效率地踩踏,或者是一些高级的赛道技巧分享。结果呢,读完之后,感觉它更像是一本面向完全新手的入门指南,侧重于最基础的装备选择和基本的安全知识。比如,它花了不少篇幅去解释轮胎气压的重要性,以及头盔如何正确佩戴,这些对于一个已经骑行了好几年的爱好者来说,信息密度实在太低了。我更想知道的是,如何在长途骑行中科学地分配能量,如何应对突发的机械故障,或者是一些关于空气动力学的小窍门,能让我的速度再提升那么一点点。那些关于不同车型(公路车、山地车、通勤车)的详细对比和维护保养的深度解析也基本没有涉及,内容深度停留在“你需要一个好的打气筒”这种层面上,而不是“如何根据你的体重和骑行环境选择最佳的打气筒”。整体阅读体验下来,就像是去上了一堂针对零基础人群的户外生存课,而不是我所期望的“骑行宝典”那样具有实战指导意义的进阶读物。感觉作者的侧重点完全不在我需要的“宝典”部分。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整体价值判断是,它可能更适合作为一份免费派发的宣传册,而不是一本定价出售的“宝典”。书里传递的核心理念非常安全和保守,几乎没有涉及到任何关于突破自我极限或者探索更复杂骑行环境的讨论。比如,完全没有提到如何在恶劣天气下(大雨、浓雾)进行安全保障,或者如何在没有专业路标的情况下进行基本的导航和方向判断。它似乎刻意避开了所有可能产生风险的议题,这让它听起来更像是一个骑行安全教育小册子,而不是一本能够激发进取心、指导读者提升“硬实力”的教程。我期望的“宝典”是能把我从一个安于现状的骑手推向下一个挑战的垫脚石,它应该包含一些需要勇气去尝试、去克服的环节。然而,这本书最终给我的感觉是,它只是把我安安稳稳地留在了起点,并反复叮嘱我不要摔倒,这对于一个渴望成长的读者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评分

从装帧和排版设计来看,这本书也暴露出了明显的商业化不足和对读者体验的忽视。纸张的质量平平,插图——如果可以称之为插图的话——色彩失真且分辨率不高,很多本应清晰展示细节的部位(比如刹车系统的特写图)模糊不清,严重影响了对复杂机械部分的理解。例如,当文字描述到如何调整V刹的拉线松紧时,我本能地去找图示辅助理解,结果发现图例的线条粗细不一,阴影处理得很差,根本看不出关键的调整螺丝在哪里。在信息时代,一本号称“宝典”的读物,在视觉传达上如此掉链子,是很难被接受的。这让我感觉这本书更像是某种内部资料的简单印刷,而不是一本精心打磨、面向大众市场的专业书籍。如果想让读者真正把它当作工具书放在车库里随时查阅,那么清晰、专业的图文配合是必不可少的,而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远远不够,使得一些理论知识的转化率大大降低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