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围棋死活精训 提高篇2
定价:30.00元
作者:葛玉宏 郭北雅 吴天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6-01
ISBN:978755525452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内容简介
葛玉宏围棋道场是国内享誉盛名的围棋道场,道场以快速提高学员的成绩而闻名国内。本套教材是葛玉宏道场精心打造的死活集训集,图书分基础篇和提高篇两部分,从零基础到3段,相信图书会对孩子围棋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作者简介
葛玉宏,1990年从事围棋教学工作。2008年在北京创办葛玉宏围棋道场,至今培养出91名职业棋手。
郭北雅,职业四段复旦大学2002级法学学士。西北五省金牌围棋教练。2008年至今,担任“葛道场”长训部总教练。
吴天,职业二段1998年学棋,葛老师内弟子,2006年定段。2016年负责“葛道场”图书编辑工作。
精彩书评
围棋死活题练习是提高围棋水平的必经之路,我觉得这套书值得与围棋爱好者和学棋的小朋友们分享。
——柯洁
目录
di一章 段位测试 001
测试1 001
测试2 005
测试3 009
测试4 013
测试5 017
测试6 021
测试7 025
测试8 029
测试9 033
测试10 037
第二章 技巧 041
1. 攻防 041
2. 连接 051
3. 手段 055
4. 官子 065
前言/序言
民间都传言葛玉宏围棋道场是围棋界的“黄埔军校”,我的名字也成为“严厉”和“魔鬼”的代名词。甚至有些家长为了吓唬小孩,会对他说:“如果你再不听话,我就带你去见葛老师。”听到这些,我常常感到惭愧。
自2008年葛玉宏围棋道场(大家都习惯简称“葛道场”)在北京创立,9年时间从这里一共走出了91位职业棋手。可以说近十年来,中国的职业棋手一半都曾在“葛道场”训练过。也许大家都很好奇,“葛道场”是怎么做到的?难道仅仅是因为葛老师的严厉和魔鬼训练吗?
我本人只有围棋业余4段的水平,“葛道场”里随便一个小孩都能让我好几颗子并赢我。在创立“葛道场”之前,我在玉门采油厂当工人,因为喜欢下棋,工友的孩子就来找我学棋。那时市场上没有什么围棋教科书,如何教棋全靠自己钻研和总结。为了教好孩子,我翻遍了市面上屈指可数的围棋书,挑选出经典的棋型,总结各类棋型的特点,编成口诀教给孩子。渐渐找我学棋的人多了,基本都是工友的孩子。学围棋的孩子一多,老师教的水平就显出了差别,大家就开始比较。那时我也带着孩子们跟外边围棋学校的孩子们打对抗赛,如果输,自然没面子。所以,为了能打赢对抗赛,让外边的人看看我们玉门油田的孩子多厉害,我就开始想办法,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小孩进步得更快?
那时我上班都在想,怎么教才能让小孩快速涨棋。记得当时看日本超一流棋手的棋书,希望能从里面学习一些经
验,正好看到对于赵治勋的一篇采访。他说“一盘棋的输赢,感觉因素只占20%,其余80%都靠计算”,然后很详细地谈了做死活题的重要性,以及做题的方法。当即我就决定用这种方法训练孩子们。
做死活题,不仅要计算自己的着法,还要计算对手最强的抵抗着法。所以在孩子们做题时,我会让他们自己摆黑棋和白棋的应对,我只负责告诉他们“对”或者“错”。有些孩子做得慢,或者题目太难,我也坚持不告诉他们答案,所以他们经常一道题做上好几天甚至一个星期。这种方法,在今天看来有些笨,但在当时,我也只能靠这种“笨方法”去教孩子。
死活题训练的效果非常明显,我们去跟外边的孩子打对抗赛,外边的教练就会告诉他们的孩子:“千万不要跟玉门油田的小孩对杀,要多围空。”因为我们的孩子计算速度快,计算得既深又准确,一旦缠在一起对杀,一定是我们赢。
后来,我们玉门棋社的几个小孩天分不错,其家长想把他们培养成职业棋手。而把孩子培养成职业棋手也是我的梦想。于是我就带着他们去西安求学,2004年又来到北京。那时,孩子们的水平早已超过我,按理说我不应该再带他们了,一个只有“半壶水”水平的老师,怎么能教“满缸水”的学生呢?
因为我的严厉,家长们信任我。虽然我在棋艺上没法指
导孩子们,但是我可以盯着他们做死活题,训练他们的计算力。每天他们下完棋后,我规定他们要做多少道题,做不完不许睡觉。有的题变化太复杂,即使我照着答案也没办法检查,我就让他们相互检查。相互检查又担心他们“放水”,我就允许他们用“骗招”,而且还可以读秒。这下他们来劲了,检查的一方想尽办法设陷阱,解题的一方绞尽脑汁避开陷阱。这样一来一去,他们的计算速度更快了,计算力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
2008年葛玉宏围棋道场正式成立,我要求学员每天要做24道死活题,并且在1小时内完成。死活题训练成为“葛道场”的一个标志,而计算力强,成为“葛道场学员”的标配。
如今,来过“葛道场”的学生和家长都知道,要想下好围棋,首先得计算力强。我不敢说计算力在围棋训练中应该占多少百分比,但是我敢说,不练计算,就难有很高的围棋水平。
这套书的编写按照我训练第一批学生的思路,将角部常型、边部常型及技巧做了详细分类。如果按照这套书的死活题训练下来,我相信下棋的朋友学棋的效率就会提升很多,水平也会进步得更快。
第二段:中盘攻防的实战指南 这本书在中盘攻防的处理上,简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对局复盘记录。很多围棋书都会强调定式或手筋,但真正让棋力上不去的往往是中盘的缠斗。这本书最让我佩服的一点是,它没有停留在“应该攻击”或“应该防守”的空泛论调上,而是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如何攻击”和“如何防守”的流程图。比如,在处理一块被打散的棋形时,书中展示了多种切割、并联和借用的技巧,每一种技巧的运用都有其必然性。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厚味的使用”这一章节,以前我总觉得厚味就是好看而已,没有实效。但通过书中的几个经典案例,我明白了厚味不仅是潜在的战斗力,更是构建无形压力的利器。这种从理论到实战的无缝对接,让我在面对复杂混乱的局面时,不再手足无措,而是能找到清晰的思路去寻找最佳着点。
评分第五段:清晰的进阶路径规划 这本书的结构设计非常合理,它仿佛为进阶棋手规划了一条清晰的训练地图。我感觉它非常适合那些已经掌握基础段位知识,但总感觉“临门一脚”踢不上的棋友。它没有浪费笔墨在那些初级棋手都能明白的常识上,而是直奔提高瓶颈所在。书中对于“手筋的变用”和“复杂收官的价值计算”的处理,显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讲解某个复杂变化时,会穿插一些历史上的著名对局作为佐证,这不仅增强了说服力,也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读完后,我有一种强烈的“结构感”,知道下一步我应该着重训练哪些方面,而不是盲目地刷题或看棋谱。这本书无疑为我接下来的训练指明了方向,期待能将这些精髓融入到我的实战之中,实现真正的棋力飞跃。
评分第三段:精妙死活的逻辑推演 作为一本以“死活”为核心的进阶读物,这本书对复杂死活题的解析达到了极高的水准。我之前看过的很多死活书,要么过于注重题目的数量堆砌,要么就是解答过于简略,只给出一个答案而缺乏推导过程。但这本书完全不同,它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一步步引导你完成逻辑的链条。在面对那些“看似能活但实则有劫杀变化”的局面时,作者总能精准地指出关键的“眼位”和“点”。尤其值得称赞的是,它对“双活”和“假活”的辨析非常到位。很多时候,我们自以为做活的棋形,其实隐藏着被对手点杀的致命缺陷。这本书教会我如何进行周密的“反推”和“读秒”,确保每一个细节都无懈可击。读完这些章节,我的棋盘意识和对局部战斗的敏感度都有了显著提升,不再轻易相信那些表面上的“活棋”。
评分第四段:对棋理的深刻体悟 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招法讲解,它更像是在传授一种“围棋哲学”。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那种对棋盘局势的宏观掌控力,非常具有感染力。它不只是告诉你A应该走B,而是让你明白,为什么在当前局势下,A走B比走C要高明得多。这涉及到对“缓急轻重”的判断,对“大局观”的培养。比如,书中对于“弃子取势”和“厚势换实利”的权衡,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衡量标准,这在实战中是极其宝贵的经验。很多中盘的失误,根源都在于对局势的误判,判断错了“哪块棋最重要”。通过研习这本书,我开始学会将注意力从零碎的局部战斗中抽离出来,重新审视整个棋盘的平衡,从而做出更符合大局的决策。这种由术入道的体验,让我对围棋的理解更加深刻。
评分第一段:深入浅出的布局妙解 这本书的布局讲解简直是茅塞顿开,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将那些看似玄奥的定式和手筋掰开了揉碎了讲。我之前总是在中盘陷入僵局,主要原因还是觉得开局阶段的效率不高,总觉得每走一步棋都有很多可能性,心里没底。然而,读了这本书后,我发现作者不仅给出了具体的走法,更重要的是阐释了背后的“为什么”。比如,在针对某些特定结构的布局时,书中会详细分析每一步棋的得失,让你真正理解什么是效率的最大化,什么是合理的空间分配。我记得有一次,我按照书中的思路在实战中走出了一步“看似平淡”的挂角,结果在中盘阶段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主动权,这让我对布局的理解提升了一个层次。特别是对于那些追求稳健又不失进取的棋手来说,这本书的布局篇简直是宝藏,它不会用过于复杂的术语把你绕晕,而是用最直观的方式引导你建立起正确的全局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