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品展示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基本信息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商品名称: | 2018高等数学竞赛题解析教程 |
| 作 者: | 陈仲 |
| 定 价: | 43.80 |
| 重 量: | |
| ISBN 号: | 9787564174668 |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 开 本: | 16开 |
| 页 数: | 342 |
| 字 数: | 431000 |
| 装 帧: | 平装 |
| 出版时间/版次: | 2017-11-1 |
| 印刷时间/印次: | 2017-11-1 |
| 编辑推荐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陈仲主编的《高等数学竞赛题解析教程》根据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非理科专业高等 数学竞赛委员会制订的高等数学竞赛大纲,并参照教 育部制订的考研数学考试大纲编写而成,内容分为极 限与连续、一函数微分学、一函数积分学、多 函数微分学、多函数积分学、空间解析几何、级数 、微分方程等八个专题,每个专题含“基本概念与内 容提要”、“竞赛题与精选题解析”、“练习题”三 个部分。其中,竞赛题选自江苏(1-14届)、北京(1- 15届)、浙江(1-10届)、广东、陕西、上海、天津等 省市大学生数学竞赛试题;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试题 (1-8届初赛和决赛);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上海交 通大学等高校大学生数学竞赛试题;莫斯科大学等国 外高校大学生数学竞赛试题。 高等数学竞赛能激励大学生们学习高等数学的兴 趣,活跃思想。高等数学竞赛试题中既含基本题,又 含很多具有较高水平和较大难度的趣味题,这些题目 构思*妙,方法灵活,技巧性强。本书逐条解析,并 对重要题目深入分析,总结解题方法与技巧。 本书可供准备本科高等数学竞赛的老师和学生作 为应试教程,也可供各类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作为学习 高等数学和考研的参考书,特别有益于成绩**的大 学生提高高等数学水平。 |
| 内容介绍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作者介绍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陈仲,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曾任全国高等数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并参加国家理科“高等数学”试题库建设;曾任江苏省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阅卷领导小组副组长、江苏省普通高校高等数学竞赛命题组组长。曾获江苏省一类**课程奖,两次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曾获南京大学“十佳教师”,连续三年被南京大学学生评为“我*喜爱的老师”,获“浦苑恒星”。*作有《微分方程》《微积分学引论》(上、下册)《硕士生入学考试历年数学试题解析》《大学数学典型题解析》《大学数学教程》(上、下册)《微积分习题与试题解析教程》等。 |
| 目录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 专题1 函数与极限 1.1 基本概念与内容提要 1.1.1 一函数基本概念 1.1.2 数列的极限 1.1.3 函数的极限 1.1.4 证明数列或函数极限存在的方法 1.1.5 无穷小量 1.1.6 无穷大量 1.1.7 求数列或函数的极限的方法 1.1.8 函数的连续性 1.2 竞赛题与精选题解析 1.2.1 求函数的表达式(例1.1 -1.4 ) 1.2.2 利用四则运算求极限(例1.5 -1.1 8) 1.2.3 利用夹逼准则与单调有界准则求极限(例1.1 9-1.2 8) 1.2.4 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例1.2 9-1.3 2) 1.2.5 利用等价无穷小因子代换求极限(例1.3 3-1.3 8) 1.2.6 无穷小比较与无穷大比较(例1.3 9-1.4 2) 1.2.7 连续性与间断点(例1.4 3-1.4 9) 1.2.8 利用介值定理的证明题(例1.5 0-1.5 4) 练习题一 专题2 一函数微分学 2.1 基本概念与内容提要 2.1.1 导数的定义 2.1.2 左、右导数的定义 2.1.3 微分概念 2.1.4 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2.1.5 求导法则 2.1.6 高阶导数 2.1.7 微分中值定理 2.1.8 泰勒公式与马克劳林公式 2.1.9 洛必达法则 2.1.1 0导数在几何上的应用 2.2 竞赛题与精选题解析 2.2.1 利用导数的定义解题(例2.1 -2.7 ) 2.2.2 利用求导法则解题(例2.8 -2.1 5) 2.2.3 求高阶导数(例2.1 6-2.2 9) 2.2.4 与微分中值定理有关的证明题(例2.3 0-2.4 9) 2.2.5 马克劳林公式与泰勒公式的应用(例2.5 0-2.7 0) 2.2.6 利用洛必达法则求极限(例2.7 1-2.8 1) 2.2.7 导数在几何上的应用(例2.8 2-2.1 01) 2.2.8 不等式的证明(例2.1 02-2.1 13) 练习题二 专题3 一函数积分学 3.1 基本概念与内容提要 3.1.1 不定积分基本概念 3.1.2 基本积分公式 3.1.3 不定积分的计算 3.1.4 定积分基本概念 3.1.5 定积分中值定理 3.1.6 变限的定积分 3.1.7 定积分的计算 3.1.8 奇偶函数与周期函数定积分的性质 3.1.9 定积分在几何与物理上的应用 3.1.10 反常积分 3.2 竞赛题与精选题解析 3.2.1 求原函数(例3.1 3.4 ) 3.2.2 求不定积分(例3.5 -3.1 9) 3.2.3 利用定积分的定义求极限(例3.2 0-3.2 6) 3.2.4 应用积分中值定理解题(例3.2 7-3.3 2) 3.2.5 变限的定积分的应用(例3.3 3-3.4 8) 3.2.6 定积分的计算(例3.4 9 3.6 7) 3.2.7 定积分在几何与物理上的应用(例3.6 8-3.7 9) 3.2.8 积分不等式的证明(例3.8 0-3.1 07) 3.2.9 积分等式的证明(例3.1 08-3.1 11) 3.2.1 0反常积分(例3.1 12-3.1 20) 练习题三 专题4 多函数微分学 4.1 基本概念与内容提要 4.1 I l二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 4.1.2 偏导数与全微分 4.1.3 多复合函数与隐函数的偏导数 4.1.4 高阶偏导数 4.1.5 二函数的极值 4.1.6 条件极值 4.1.7 多函数的值 4.2 竞赛题与精选题解析 4.2.1 求二函数的极限(例4.1 -4.2 ) 4.2.2 二函数的连续性、可偏导性与可微性(例4.3 -4.8 ) 4.2.3 求多复合函数与隐函数的偏导数(例4.9 -4.2 0) 4.2.4 求高阶偏导数(例4.2 1-4.3 0) 4.2.5 求二函数的极值(例4.3 1-4.3 5) 4.2.6 求条件极值(例4.3 6-4.3 9) 4.2.7 求多函数在有界闭域上的值(例4.4 0一4.4 1) 练习题四 专题5 多函数积分学 5.1 基本概念与内容提要 5.1.1 二重积分基本概念 5.1.2 二重积分的计算 5.1.3 交换二次积分的次序 5.1.4 三重积分基本概念与计算 5.1.5 重积分的应用 5.1.6 曲线积分基本概念与计算 5.1.7 格林公式 5.1.8 曲面积分基本概念与计算 5.1.9 斯托克斯公式 5.1.1 0高斯公式 5.2 竞赛题与精选题解析 5.2.1 二重积分的计算(例5.1 -5.1 6) 5.2.2 交换二次积分的次序(例5.1 7 5.2 6) 5.2.3 三重积分的计算(例5.2 7 5.3 1) 5.2.4 与重积分有关的不等式的证明(例5.3 2-5.3 8) 5.2.5 曲线积分的计算(例5.3 9-5.4 4) 5.2.6 应用格林公式解题(例5.4 5-5.5 5) 5.2.7 曲面积分的计算(例5.5 6-5.5 8) 5.2.8 应用斯托克斯公式解题(例5.5 9-5.6 0) 5.2.9 应用高斯公式解题(例5.6 1-5.6 7) 5.2.1 0多函数积分学的应用题(例5.6 8 5.7 7) 练习题五 专题6 空间解析几何 6.1 基本概念与内容提要 6.1.1 向量的基本概念与向量的运算 6.1.2 空间的平面 6.1 _3空间的直线 6.1.4 空间的曲面 6.1.5 空间的曲线 6.2 竞赛题与精选题解析 6.2.1 向量的运算(例6.1 -6.5 ) 6.2.2 空间平面的方程(例6.6 -6.9 ) 6.2.3 空间直线的方程(例6.1 0-6.1 5) 6.2.4 空间曲面的方程与空间曲面的切平面(例6.1 6-6.2 6) 6.2.5 空间曲线的方程与空间曲线的切线(例6.2 7 6.3 2) 练习题六 专题7 级数 7.1 基本概念与内容提要 7.1.1 数项级数的主要性质 7.1.2 正项级数敛散性判别法 7.1.3 任意项级数敛散性判别法 7.1.4 幂级数的收敛半径、收敛域与和函数 7.1.5 初等函数关于z的幂级数展开式 7.1.6 傅氏级数 7.2 竞赛题与精选题解析 7.2.1 判别正项级数的敛散性(例7.1 -7.1 6) 7.2.2 判别任意项级数的敛散性(例7.1 7 7.2 8) 7.2.3 ,求幂级数的收敛域与和函数(例7.2 9-7.4 6) 7.2.4 求数项级数的和(例7.4 7-7.5 4) 7.2.5 求初等函数关于x的幂级数展开式(例7.5 5-7.6 1) 7.2.6 求函数的傅氏级数展开式(例7.6 2) 练习题七 专题8 微分方程 8.1 基本概念与内容提要 8.1.1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8.1.2 一阶微分方程 8.1.3 二阶微分方程 8.1.4 微分方程的应用 8.2 竞赛题与精选题解析 8.2.1 微分方程的特解(例8.1 -8.3 ) 8.2.2 变量可分离方程的应用题(例8.4 -8.8 ) 8.2.3 齐次微分方程的应用题(例8.9 ) 8.2.4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应用题(例8.1 0-8.1 2) 8.2.5 求解二阶线性微分方程(例8.1 3-8.2 0) 8.2.6 求解可化为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微分方程(例8.2 1-8.2 2) 练习题八 练习题答案与提示 |
| 在线试读部分章节 | 悦悦图书 ● yueyuebook |悦淘好书·读乐众乐 |
总体而言,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技艺精湛的教练的训练日志。它没有过多花哨的辞藻,所有的重点都落实在那些能够真正提升解题能力的核心技巧和思维定式上。对于那些已经吃透了基础教材,但总感觉在竞赛赛场上“差那么一点火候”的同学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最好的“催化剂”。它所蕴含的解题智慧,尤其是在处理函数性质的综合运用、微分方程的特解构造,以及向量微积分在几何上的实际意义阐释等方面,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读完它,我感觉自己对高数这门学科的理解层次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不再仅仅停留在计算层面,而是开始能够欣赏数学结构的美感和逻辑的强大。如果说基础教材是“骨架”,那么这本书就是填充在骨架上的“肌肉”和“韧带”,让整个知识体系变得更具力量和弹性,足以应对江苏省高数竞赛中那些层出不穷的挑战。
评分这本书的结构编排也十分合理,虽然是针对2018年的大纲,但其中的核心数学思想是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普适性的。我发现它在处理那些看似孤立的知识点时,总能巧妙地构建起知识网络。比如,关于级数收敛性的判断,书中并没有孤立地讲解判别法,而是将它们置于一个更宏大的背景下进行比较——比如,哪些判别法在处理比值测试失效时最为有效,以及如何利用柯西极限作为最终的后备力量。这种系统性的梳理,避免了我们像“救火队员”一样,学一个知识点用一次,用完就忘。更让我赞赏的是,解析部分往往附带着对该类问题的“历史背景”或“变体展望”,虽然篇幅不大,但足以让人体会到数学研究的脉络。这种对知识体系的尊重和呈现方式,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就变成了一种智力上的享受,而非单纯的知识灌输。对于追求高分的学生来说,这种对知识深层结构的把握是拉开分数差距的关键所在。
评分作为一本竞赛解析教程,它对细节的关注程度达到了近乎偏执的地步,这一点从它对“边界条件”和“特例处理”的强调中就可见一斑。在高等数学中,很多陷阱恰恰就藏在这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里。陈仲教授的讲解清晰而严谨,对于那些需要进行严格 $epsilon-delta$ 论证的题目,他给出的步骤是完整且无懈可击的。我记得有道关于多重积分的题目,涉及到区域的划分和坐标系的转换,稍有不慎就会漏掉某个边界上的贡献。这本书却将每一步的转换动机都阐述得清清楚楚,甚至连积分上限的选取都给出了几何直观的解释。这种对严谨性的坚持,对于培养一个未来优秀的数学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解题拿分,更是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一种“数学家的思维习惯”,即对每一个论断都要进行最严格的检验。这种深入骨髓的严谨,是很多市面上流传的“速成秘籍”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这本《2018年版高等数学竞赛题解析教程》着实是为我们这些渴望在数学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学生量身定做的宝典。我当初拿到它的时候,就被其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精妙的解题思路所吸引。它并非那种简单地罗列公式和例题的教材,而是真正深入到竞赛的“灵魂”之中。例如,对于那些晦涩难懂的微积分中的极值问题,书中不仅仅给出了标准的解法,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这类问题会出现在竞赛中,背后的数学思想是什么。作者陈仲教授显然对高水平的数学竞赛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挑选的题目都极具代表性,覆盖了从基础概念到高阶技巧的各个层面。我尤其欣赏它对“思维转换”的强调,很多难题的突破口往往在于一个巧妙的视角转换,这本书在这方面的示范作用无可替代。比如,在涉及数论和代数结合的题目上,它展示了如何将高等数学的工具灵活地应用于看似不相关的领域,这对于提升整体的数学素养至关重要。对于备战省级乃至更高级别竞赛的同学来说,这本书提供的解析深度,远超一般大学教材附带的习题解答。它教会你如何“思考”,而不是仅仅“计算”。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翻阅这本教程时,我感到了一丝压力,因为它对读者的基础要求是比较高的。这绝对不是给刚接触微积分的新手准备的“入门读物”。它的内容深度,明显是瞄准了那些已经通过了基础课程考验,正准备向高难度挑战的群体。我记得有一章专门讨论了定积分的巧妙应用,书中展示了好几种解同一个定积分的方法,每一种方法都像是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有的依赖于对称性,有的则需要精妙的变量代换,还有的甚至需要用到复变函数中的某些思想的雏形(当然,这本书主要还是立足于实分析)。这种多角度的解析,极大地拓宽了我的视野。它让我们明白,数学问题的解决之道往往不是唯一的,关键在于能否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境,选择最有效、最优雅的路径。特别是对于那些常年困扰竞赛选手的“陷阱题”,这本书的剖析极其到位,它会明确指出常见的错误在哪里,以及为什么那个错误会产生误导。这种“反面教材”式的教学,在应试准备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