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品名称: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二版 |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3-01 |
| 作者:唐雪娇 | 译者: | 开本: 32开 |
| 定价: 45.00 | 页数: | 印次: 1 |
| ISBN号:9787122308764 | 商品类型:图书 | 版次: 2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是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二版)参照教育部高等学校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基本要求,结合环境工程注册工程师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编写而成。《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第二版)的主要读者对象是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建议的教学学时数为40~60学时。也可以供环境科学、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等专业的本科生选用,同时还可供环境机械与环境化工工程技术人员、环境工程专业研究生参考。
本书共11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与压实,固体废物的破碎和细磨,固体废物的分选、脱水、焚烧、热解和生物处理,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固体废物制备建筑材料,危险废物处理与处置等。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等专业师生的教材,也可供环境保护领域的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唐雪娇,女,出生日期1980.06,辽宁·大连人,博士,2012年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指导教师,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1999.09 - 2003.07 辽宁大学环境与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2003.09 - 2005.08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2005.09 - 2008.12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2007.09 - 2008.09 美国Rice大学与南开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09.05 - 至今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参与项目高效环保磷系稀土萃取剂——二(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的合成与应用技术开发,企业委托项目高效环保磷系阻燃剂——二乙基次磷酸盐的合成与中试技术研发,企业委托项目高效环保磷系阻燃剂——二异丁基次膦酸盐的合成与中试技术研发,企业委托项目利用工业生产次磷酸钠废渣制取饲料级磷酸三钙的研究,企业委托项目高纯次磷酸钠的制备研究,企业委托项目无氰电镀锌、铜、镍、铬及化学镀金的开发和应用研究,天津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氟烷基膦酸锂合成方法的研究,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铁磷和钴磷非晶态合金制备及负压催化分解PH3制备高纯磷的研究,天津市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教学工作本科生课程《仪器分析》、《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工程》、《创新研究与训练》
第1章绪论1 1.1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1 1.1.1固体废物的来源1 1.1.2固体废物的分类2 1.2固体废物的污染及其控制5 1.2.1固体废物的特点和特征5 1.2.2我国固体废物污染6 1.2.3固体废物污染途径7 1.2.4固体废物污染危害7 1.2.5固体废物污染控制8 1.3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法9 1.3.1固体废物处理9 1.3.2固体废物处置10 1.4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10 1.4.1我国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技术政策的产生10 1.4.2“无害化”10 1.4.3“减量化”11 1.4.4“资源化”11 1.5固体废物管理12 1.5.1固体废物管理理念与原则12 1.5.2固体废物管理法规体系13 1.5.3固体废物环境标准体系14 1.5.4加强危险固体废物管理,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15 思考题16 第2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与压实17 2.1工业固体废物的收集及处理模式17 2.2城市垃圾的收集、运输18 2.2.1生活垃圾的搬运18 2.2.2生活垃圾的收集与运输19 2.2.3生活垃圾的转运及中转站设置23 2.3固体废物压实25 2.3.1概述25 2.3.2压实设备与流程27 2.4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与运输30 2.4.1危险废物的收集容器30 2.4.2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30 2.4.3危险固体废物的运输30 思考题31 第3章固体废物的破碎和细磨32 3.1破碎32 3.1.1破碎的概念和目的32 3.1.2破碎理论32 3.1.3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和破碎方法33 3.1.4破碎设备36 3.2细磨46 3.2.1细磨原理和方法46 3.2.2细磨设备46 3.3低温破碎50 3.3.1低温破碎原理和流程50 3.3.2低温破碎的应用51 思考题52 第4章固体废物分选53 4.1分选方法53 4.2筛选55 4.2.1筛选的基本原理55 4.2.2筛选效率的影响因素57 4.2.3筛选设备59 4.3重力分选62 4.3.1重介质分选62 4.3.2跳汰分选63 4.3.3风力分选64 4.3.4摇床分选67 4.4磁力分选68 4.4.1磁力分选原理68 4.4.2磁选设备69 4.4.3磁流体分选70 4.5电力分选72 4.5.1电力分选原理72 4.5.2电选设备及应用72 4.6浮选73 4.6.1浮选的基本原理73 4.6.2浮选药剂73 4.6.3浮选设备75 4.6.4浮选工艺77 4.7其他分选方法78 4.7.1摩擦与弹跳分选78 4.7.2光电分选79 4.8分选处理系统80 思考题81 第5章固体废物的脱水82 5.1概述82 5.1.1高湿废物82 5.1.2污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83 5.2脱水方法83 5.2.1污泥的浓缩83 5.2.2污泥的调理86 5.2.3污泥的机械脱水92 思考题101 第6章固体废物的焚烧102 6.1固体废物热值的测定和计算102 6.1.1热值的测定102 6.1.2热值的计算103 6.2固体废物的燃烧104 6.2.1燃烧基本概念104 6.2.2理论燃烧温度的计算106 6.2.3停留时间的计算107 6.2.4燃烧方式分类109 6.2.5固体废物燃烧过程109 6.2.6影响固体废物燃烧的因素111 6.3固体废物的焚烧系统和设备112 6.3.1焚烧系统112 6.3.2焚烧设备和焚烧工艺系统114 6.4固体废物焚烧热能的回收利用119 6.4.1焚烧废气冷却方式120 6.4.2废热回收利用方式121 6.5固体废物焚烧污染物控制123 6.5.1固体废物焚烧污染物123 6.5.2酸性气体的控制124 6.5.3二英的产生与控制124 6.5.4恶臭的产生与控制127 6.5.5煤烟的产生与控制128 6.5.6重金属控制技术128 6.5.7焚烧残渣的处理与利用129 思考题130 第7章固体废物的热解131 7.1热解的基本原理和方式131 7.1.1概述131 7.1.2热解原理131 7.1.3热解方式133 7.1.4影响热解的主要因素134 7.2几种固体废物的热解工艺流程135 7.2.1污泥的热解135 7.2.2废塑料的热解137 7.2.3废橡胶的热解139 7.2.4城市垃圾的热解141 7.2.5生物质的热解143 思考题145 第8章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146 8.1好氧生物降解制堆肥146 8.1.1堆肥的概念146 8.1.2堆肥的原理147 8.1.3堆肥过程影响因素149 8.1.4堆肥工艺分类151 8.1.5堆肥的基本程序153 8.1.6堆肥发酵装置157 8.1.7堆肥质量159 8.2厌氧发酵制沼气161 8.2.1厌氧发酵原理161 8.2.2厌氧发酵原料162 8.2.3厌氧发酵影响因素165 8.2.4沼气发酵设备167 8.2.5厌氧发酵工艺171 思考题173 第9章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174 9.1卫生土地填埋174 9.1.1概述174 9.1.2填埋场的选址175 9.1.3卫生填埋工艺178 9.1.4渗滤液的产生与处置178 9.1.5填埋气的收集与利用186 9.1.6填埋场封场及其综合利用188 9.2安全土地填埋189 9.2.1概述189 9.2.2场地的选择190 9.2.3填埋场结构和填埋方式191 9.2.4填埋场防渗系统192 9.2.5填埋气体导排192 9.2.6渗滤液产生与收集系统193 9.2.7终场覆盖与封场194 思考题194 第10章固体废物制备建筑材料195 10.1建筑材料195 10.1.1无机建筑材料195 10.1.2水泥196 10.1.3建筑玻璃198 10.1.4混凝土198 10.2典型固体废物制备建筑材料199 10.2.1尾矿199 10.2.2煤矸石201 10.2.3粉煤灰203 10.2.4高炉渣207 10.2.5钢渣208 10.2.6电石渣210 10.2.7氨碱废渣211 10.2.8纯碱废渣212 10.2.9硼泥214 10.2.10铬渣214 思考题217 第11章危险废物处理与处置218 11.1危险废物概述218 11.1.1危险废物的定义218 11.1.2危险废物的来源及分类218 11.1.3危险废物的鉴别219 11.1.4危险废物的管理222 11.2危险废物的处理与处置223 11.2.1物理处理技术223 11.2.2化学处理技术223 11.2.3危险废物的固化/稳定化224 11.2.4危险废物的焚烧224 11.2.5危险废物的安全填埋224 11.3几种典型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方法225 11.3.1废有机溶剂处理技术225 11.3.2医疗废物的处理与处置227 11.3.3废轮胎处理技术232 11.3.4垃圾焚烧渣和飞灰的固化技术233 思考题237 参考文献239
说实话,《环境影响评价(EIA)实践指南》这本书,与其说是“指南”,不如说是一本“避坑宝典”。它汇集了大量的实际项目经验,特别是针对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环境敏感目标识别和风险矩阵构建的方法论,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书中列举了十几个经典案例,详细剖析了在审批过程中哪些环节容易出现疏漏,以及如何利用科学的量化指标来减少主观判断的偏差。对于我们做前期论证工作的来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流程模板,从基线调查到公众参与,每一步骤的质量控制都有明确的指标。它不会跟你空谈理论,而是直接告诉你,在面对监管部门和利益相关方时,哪些数据最能站得住脚,哪些评估方法最能体现科学性。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其无可替代的操作性。
评分这本书,我得说,拿到手的时候沉甸甸的,翻开后发现内容确实是真材实料,它聚焦的是《现代水处理工艺精选》。我最欣赏的是它对膜技术,尤其是正渗透和正渗透在水回收中的应用分析,简直是太细致了!作者在描述不同膜材料的选择标准、操作参数的优化,以及长期运行中的污染控制策略时,那种严谨的工程思维扑面而来。里面穿插了不少具体的工程图纸和数据模型,让人感觉不是在看科普读物,而是在阅读一份高质量的工程手册。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处理复杂工业废水的人来说,这本书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套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箱。它对不同水质的预处理要求分析得面面俱到,让我在设计方案时有了一个更可靠的参照系。唯一的遗憾是,对于一些最新的生物反应器耦合技术,篇幅似乎略显保守,但瑕不掩瑜,整体的实用价值极高。
评分我近期在看《土壤污染修复技术手册》,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专业,但绝不晦涩”。它系统地介绍了物理化学法、生物修复法以及植物修复法的原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我特别关注了其中关于重金属钝化技术的章节,里面对不同钝化剂的作用机理和现场应用条件做了非常详尽的对比分析,特别是针对复杂混合污染土壤的协同处理方案,给出了不少启发性的思路。作者在描述技术流程时,非常注重操作的细节和成本效益的考量,这一点对于工程落地至关重要。比如,它会明确指出某种技术在低渗透性粘土中的局限性,以及如何通过改良剂来提升修复效率。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很好,关键公式和操作步骤都有重点突出,非常便于快速查阅和复习。对于致力于土壤修复的工程师或研究人员而言,这是一本工具箱里不可或缺的工具书。
评分最近在研读《全球气候变化与生态系统响应》,这本书的文笔实在是太迷人了!它完全没有那种刻板的学术腔调,而是像一位资深的生态学家在跟你娓娓道来地球这颗星球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它对不同地理区域,比如极地冰盖融化对海洋生态链的连锁反应,以及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临界点分析,写得极富画面感和紧迫感。书中对气候变化驱动下的物种迁移模式的建模和预测部分,逻辑推导非常清晰,即使是涉及复杂的生态学理论,作者也能用非常直观的比喻来阐释。我尤其被它对“气候难民”这一社会学概念与生态退化之间关联的探讨所吸引,这本书的视野跳出了纯粹的自然科学范畴,上升到了人地关系的高度。读完后,我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微小的行为选择可能带来的宏观影响有了更深层次的敬畏。
评分哇,最近真是把手头上的那本《循环经济导论》啃完了,感觉收获颇丰啊!这本书对整个循环经济的理念梳理得特别清晰,从最基础的定义、核心原则,一直讲到实践中的各种案例,简直就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尤其是它对“摇篮到摇篮”设计理念的深入剖析,让我对传统线性经济模式的弊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书里图文并茂,很多复杂的概念都用生动的图表和实际的产业案例来解释,即便是初次接触这个领域的读者也能很快抓住重点。我特别喜欢它对政策法规和技术创新的关联性分析,它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很实在地探讨了如何在政策引导下推动技术落地。读完后,感觉对未来可持续发展方向的理解又上了一个台阶,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有了清晰的路径感。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拿捏得非常好,强烈推荐给所有关注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管理的朋友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