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第二版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第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唐雪嬌 著
圖書標籤:
  • 固體廢物
  • 垃圾處理
  • 環境工程
  • 汙染控製
  • 資源迴收
  • 環境科學
  • 廢物管理
  • 第二版
  • 環保技術
  • 可持續發展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北新網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22308764
商品編碼:26286561591
齣版時間:2018-03-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商品名稱: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第二版 齣版社: 化學工業齣版社 齣版時間:2018-03-01
作者:唐雪嬌 譯者: 開本: 32開
定價: 45.00 頁數: 印次: 1
ISBN號:9787122308764 商品類型:圖書 版次: 2

編輯推薦

“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是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專業重要的專業課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第二版)參照教育部高等學校環境工程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製定的教學基本要求,結閤環境工程注冊工程師考試大綱的基本要求編寫而成。《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第二版)的主要讀者對象是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建議的教學學時數為40~60學時。也可以供環境科學、環境監測和環境管理等專業的本科生選用,同時還可供環境機械與環境化工工程技術人員、環境工程專業研究生參考。

內容提要

本書共11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固體廢物的收集、運輸與壓實,固體廢物的破碎和細磨,固體廢物的分選、脫水、焚燒、熱解和生物處理,固體廢物的處置方法,固體廢物製備建築材料,危險廢物處理與處置等。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環境工程、環境科學等專業師生的教材,也可供環境保護領域的研究人員、管理人員參考使用。

作者簡介

唐雪嬌,女,齣生日期1980.06,遼寜·大連人,博士,2012年國傢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指導教師,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1999.09 - 2003.07 遼寜大學環境與生命科學學院,本科生2003.09 - 2005.08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碩士研究生2005.09 - 2008.12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博士研究生2007.09 - 2008.09 美國Rice大學與南開大學聯閤培養博士研究生2009.05 - 至今 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副教授 參與項目高效環保磷係稀土萃取劑——二(2,4,4-三甲基戊基)次膦酸的閤成與應用技術開發,企業委托項目高效環保磷係阻燃劑——二乙基次磷酸鹽的閤成與中試技術研發,企業委托項目高效環保磷係阻燃劑——二異丁基次膦酸鹽的閤成與中試技術研發,企業委托項目利用工業生産次磷酸鈉廢渣製取飼料級磷酸三鈣的研究,企業委托項目高純次磷酸鈉的製備研究,企業委托項目無氰電鍍鋅、銅、鎳、鉻及化學鍍金的開發和應用研究,天津科技發展計劃項目氟烷基膦酸鋰閤成方法的研究,天津市科技發展計劃項目鐵磷和鈷磷非晶態閤金製備及負壓催化分解PH3製備高純磷的研究,天津市科技發展計劃重點項目教學工作本科生課程《儀器分析》、《固體廢棄物處理與處置工程》、《創新研究與訓練》

目錄

第1章緒論1 1.1固體廢物的來源和分類1 1.1.1固體廢物的來源1 1.1.2固體廢物的分類2 1.2固體廢物的汙染及其控製5 1.2.1固體廢物的特點和特徵5 1.2.2我國固體廢物汙染6 1.2.3固體廢物汙染途徑7 1.2.4固體廢物汙染危害7 1.2.5固體廢物汙染控製8 1.3固體廢物處理處置方法9 1.3.1固體廢物處理9 1.3.2固體廢物處置10 1.4控製固體廢物汙染的技術政策10 1.4.1我國控製固體廢物汙染技術政策的産生10 1.4.2“無害化”10 1.4.3“減量化”11 1.4.4“資源化”11 1.5固體廢物管理12 1.5.1固體廢物管理理念與原則12 1.5.2固體廢物管理法規體係13 1.5.3固體廢物環境標準體係14 1.5.4加強危險固體廢物管理,控製危險廢物越境轉移15 思考題16 第2章固體廢物的收集、運輸與壓實17 2.1工業固體廢物的收集及處理模式17 2.2城市垃圾的收集、運輸18 2.2.1生活垃圾的搬運18 2.2.2生活垃圾的收集與運輸19 2.2.3生活垃圾的轉運及中轉站設置23 2.3固體廢物壓實25 2.3.1概述25 2.3.2壓實設備與流程27 2.4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與運輸30 2.4.1危險廢物的收集容器30 2.4.2危險廢物的收集、貯存30 2.4.3危險固體廢物的運輸30 思考題31 第3章固體廢物的破碎和細磨32 3.1破碎32 3.1.1破碎的概念和目的32 3.1.2破碎理論32 3.1.3固體廢物的機械強度和破碎方法33 3.1.4破碎設備36 3.2細磨46 3.2.1細磨原理和方法46 3.2.2細磨設備46 3.3低溫破碎50 3.3.1低溫破碎原理和流程50 3.3.2低溫破碎的應用51 思考題52 第4章固體廢物分選53 4.1分選方法53 4.2篩選55 4.2.1篩選的基本原理55 4.2.2篩選效率的影響因素57 4.2.3篩選設備59 4.3重力分選62 4.3.1重介質分選62 4.3.2跳汰分選63 4.3.3風力分選64 4.3.4搖床分選67 4.4磁力分選68 4.4.1磁力分選原理68 4.4.2磁選設備69 4.4.3磁流體分選70 4.5電力分選72 4.5.1電力分選原理72 4.5.2電選設備及應用72 4.6浮選73 4.6.1浮選的基本原理73 4.6.2浮選藥劑73 4.6.3浮選設備75 4.6.4浮選工藝77 4.7其他分選方法78 4.7.1摩擦與彈跳分選78 4.7.2光電分選79 4.8分選處理係統80 思考題81 第5章固體廢物的脫水82 5.1概述82 5.1.1高濕廢物82 5.1.2汙泥中水分的存在形式83 5.2脫水方法83 5.2.1汙泥的濃縮83 5.2.2汙泥的調理86 5.2.3汙泥的機械脫水92 思考題101 第6章固體廢物的焚燒102 6.1固體廢物熱值的測定和計算102 6.1.1熱值的測定102 6.1.2熱值的計算103 6.2固體廢物的燃燒104 6.2.1燃燒基本概念104 6.2.2理論燃燒溫度的計算106 6.2.3停留時間的計算107 6.2.4燃燒方式分類109 6.2.5固體廢物燃燒過程109 6.2.6影響固體廢物燃燒的因素111 6.3固體廢物的焚燒係統和設備112 6.3.1焚燒係統112 6.3.2焚燒設備和焚燒工藝係統114 6.4固體廢物焚燒熱能的迴收利用119 6.4.1焚燒廢氣冷卻方式120 6.4.2廢熱迴收利用方式121 6.5固體廢物焚燒汙染物控製123 6.5.1固體廢物焚燒汙染物123 6.5.2酸性氣體的控製124 6.5.3二英的産生與控製124 6.5.4惡臭的産生與控製127 6.5.5煤煙的産生與控製128 6.5.6重金屬控製技術128 6.5.7焚燒殘渣的處理與利用129 思考題130 第7章固體廢物的熱解131 7.1熱解的基本原理和方式131 7.1.1概述131 7.1.2熱解原理131 7.1.3熱解方式133 7.1.4影響熱解的主要因素134 7.2幾種固體廢物的熱解工藝流程135 7.2.1汙泥的熱解135 7.2.2廢塑料的熱解137 7.2.3廢橡膠的熱解139 7.2.4城市垃圾的熱解141 7.2.5生物質的熱解143 思考題145 第8章固體廢物的生物處理146 8.1好氧生物降解製堆肥146 8.1.1堆肥的概念146 8.1.2堆肥的原理147 8.1.3堆肥過程影響因素149 8.1.4堆肥工藝分類151 8.1.5堆肥的基本程序153 8.1.6堆肥發酵裝置157 8.1.7堆肥質量159 8.2厭氧發酵製沼氣161 8.2.1厭氧發酵原理161 8.2.2厭氧發酵原料162 8.2.3厭氧發酵影響因素165 8.2.4沼氣發酵設備167 8.2.5厭氧發酵工藝171 思考題173 第9章固體廢物的處置方法174 9.1衛生土地填埋174 9.1.1概述174 9.1.2填埋場的選址175 9.1.3衛生填埋工藝178 9.1.4滲濾液的産生與處置178 9.1.5填埋氣的收集與利用186 9.1.6填埋場封場及其綜閤利用188 9.2安全土地填埋189 9.2.1概述189 9.2.2場地的選擇190 9.2.3填埋場結構和填埋方式191 9.2.4填埋場防滲係統192 9.2.5填埋氣體導排192 9.2.6滲濾液産生與收集係統193 9.2.7終場覆蓋與封場194 思考題194 第10章固體廢物製備建築材料195 10.1建築材料195 10.1.1無機建築材料195 10.1.2水泥196 10.1.3建築玻璃198 10.1.4混凝土198 10.2典型固體廢物製備建築材料199 10.2.1尾礦199 10.2.2煤矸石201 10.2.3粉煤灰203 10.2.4高爐渣207 10.2.5鋼渣208 10.2.6電石渣210 10.2.7氨堿廢渣211 10.2.8純堿廢渣212 10.2.9硼泥214 10.2.10鉻渣214 思考題217 第11章危險廢物處理與處置218 11.1危險廢物概述218 11.1.1危險廢物的定義218 11.1.2危險廢物的來源及分類218 11.1.3危險廢物的鑒彆219 11.1.4危險廢物的管理222 11.2危險廢物的處理與處置223 11.2.1物理處理技術223 11.2.2化學處理技術223 11.2.3危險廢物的固化/穩定化224 11.2.4危險廢物的焚燒224 11.2.5危險廢物的安全填埋224 11.3幾種典型危險廢物的處理處置方法225 11.3.1廢有機溶劑處理技術225 11.3.2醫療廢物的處理與處置227 11.3.3廢輪胎處理技術232 11.3.4垃圾焚燒渣和飛灰的固化技術233 思考題237 參考文獻239


好的,以下是一本與《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第二版》主題不同,但同樣詳盡的圖書簡介。 --- 《現代城市給排水係統設計與優化》 內容概要 本書聚焦於當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的核心議題——給排水係統。在城市化進程加速的背景下,確保安全、高效、可持續的供水和排水能力,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宜居性和韌性的重要標準。《現代城市給排水係統設計與優化》旨在為土木、環境、市政工程專業人員及相關研究學者提供一套全麵而深入的理論框架、設計方法與實踐指導。 本書結構嚴謹,內容涵蓋瞭從宏觀規劃到微觀構件設計的全過程,並緊密結閤最新的工程技術標準、環保法規與智能管理理念。全書共分八大部分,近五十萬字,力求覆蓋現代給排水工程的各個關鍵環節。 第一部分:城市供水係統規劃與基礎理論 本部分奠定瞭全書的理論基石。首先,詳細闡述瞭城市水資源的評估方法,包括地錶水、地下水資源的勘察、水質特性分析及其可持續利用潛力。重點探討瞭城市用水需求預測模型,涵蓋瞭居民生活、工業生産、公共服務等不同層級的用水負荷分析,並引入瞭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短期預測技術。 接著,深入解析瞭水廠選址的綜閤評價體係。這不僅包括水質、水量等工程指標,更將生態敏感性、社會經濟影響及抗震設防等因素納入多目標決策模型。在水質處理理論方麵,本部分詳細介紹瞭混凝、沉澱、過濾、消毒等經典工藝的優化原理,並引入瞭膜分離技術、臭氧氧化等先進水處理工藝的適用性分析。對於新一代飲用水安全標準,本書給齣瞭詳盡的達標路徑設計與風險管控策略。 第二部分:城市給水管網的優化設計 給水管網是保障城市供水的“血脈”。本部分著重於網絡拓撲結構的選擇與優化。詳細介紹瞭常用的管網模型(如樹狀、環狀結構)的優缺點及其適用場景。在水力計算方麵,本書摒棄瞭傳統的經驗公式,轉而側重於基於瞬態流分析的復雜管網水力計算方法,尤其關注啓動、關閉閥門或水泵故障時的壓力波動(水錘效應)的模擬與抑製技術,並提供瞭詳細的防護措施設計實例。 管網的經濟性設計是本章的另一大亮點。通過引入遺傳算法和粒子群優化等現代優化技術,指導讀者如何平衡管材成本、水頭損失和泵站能耗,實現管網的整體最優設計。此外,針對老舊城區的管網更新改造,本書提齣瞭“帶病運行”條件下的診斷、評估與分階段置換策略。 第三部分:城市排水係統規劃與雨洪管理 城市排水係統肩負著環境衛生的重任。本部分從區域水文氣候條件入手,分析城市化對地錶徑流的影響,並係統闡述瞭雨水、汙水的收集、輸送與處理的基本原則。 在雨水工程方麵,本書重點介紹瞭“海綿城市”理念在排水係統中的具體實踐。內容涵蓋瞭低影響開發(LID)技術,如綠色屋頂、透水鋪裝、雨水花園的設計參數與工程構造。針對強降雨事件,本書提供瞭精細化的城市內澇風險評估模型(如基於SWMM模型的耦閤分析),並給齣瞭分級響應的應急排澇方案設計。 第四部分:汙水處理廠(WWTP)的設計與升級 汙水處理是環境工程的核心。本書不僅復習瞭活性汙泥法、A/O、A2/O等主流工藝的基本原理,更將重點放在瞭新型高效節能工藝的介紹上。例如,MBR(膜生物反應器)、SBR(序批式活性汙泥法)以及厭氧氨氧化(Anammox)技術在實際工程中的應用條件、運行控製要點和汙泥産齣分析。 針對當前日益嚴格的汙染物排放標準,本書詳細探討瞭深度脫氮除磷(DPR)的工藝選擇與優化,包括化學除磷的藥劑選擇與投加控製。在汙泥處理處置方麵,本書係統介紹瞭汙泥的濃縮、脫水、穩定化(如好氧/厭氧消化)過程的設計參數,並探討瞭汙泥資源化利用(如土地改良、能源迴收)的前景與技術瓶頸。 第五部分:中水迴用與非常規水源利用 為應對水資源短缺,中水迴用已成為必然趨勢。本部分詳細論述瞭不同等級迴用水的水質標準及其應用場景(如綠化澆灑、景觀補水、工業冷卻等)。設計章節專注於分質供水管網的布局規劃、水泵選型與消毒殘留的控製策略,確保迴用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同時,對海水淡化、非常規水源(如非常規水源)的預處理要求及管網接入方案進行瞭深入分析。 第六部分:泵站與提升係統工程 泵站是給排水係統的動力核心。本部分涵蓋瞭從泵站選址、土建結構設計到水泵設備選型的全流程。詳細對比瞭乾式泵房與濕式泵房的優缺點,並重點介紹瞭潛水泵與立式泵的選型原則、變頻調速技術在節能中的應用。在設計安全方麵,本書對防止氣蝕現象的發生、泵站防洪設計以及噪聲控製措施進行瞭詳盡的闡述。 第七部分:管網的運行、安全與智能化管理 現代給排水係統離不開高效的運行管理。本部分引入瞭SCADA係統、傳感器網絡和物聯網(IoT)技術在管網監控中的應用。內容包括壓力監測、漏損檢測(Leak Detection)、水質在綫監測的布點策略與數據分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書提供瞭係統的漏損控製(NRW)方案,包括分區計量(DMA)的劃分、宏觀/微觀漏損分析方法,以及新型聲學檢測設備的應用指南。對於突發事件響應,如爆管事故的快速定位與搶修流程,本書給齣瞭標準化的操作規程。 第八部分:法規、標準與工程經濟性評估 本部分側重於工程實施的外部約束與經濟性考量。係統梳理瞭國傢及地方關於給排水工程設計、施工、驗收的關鍵法律法規和技術標準。在工程經濟性評估方麵,本書詳細介紹瞭淨現值(NPV)、內部收益率(IRR)等方法在給排水項目決策中的應用,強調瞭全生命周期成本(LCC)分析在係統優化中的指導作用,確保工程不僅技術先進,而且經濟閤理、環境友好。 --- 本書特色: 本書理論深度與工程實踐性高度統一,大量采用瞭最新的國際前沿研究成果和國內大型工程案例數據,旨在幫助讀者構建一個宏觀視野下,具備可持續發展與智能管理能力的現代給排水係統設計知識體係。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環境影響評價(EIA)實踐指南》這本書,與其說是“指南”,不如說是一本“避坑寶典”。它匯集瞭大量的實際項目經驗,特彆是針對大型基礎設施建設中,環境敏感目標識彆和風險矩陣構建的方法論,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範本。書中列舉瞭十幾個經典案例,詳細剖析瞭在審批過程中哪些環節容易齣現疏漏,以及如何利用科學的量化指標來減少主觀判斷的偏差。對於我們做前期論證工作的來說,這本書最大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一套標準化的流程模闆,從基綫調查到公眾參與,每一步驟的質量控製都有明確的指標。它不會跟你空談理論,而是直接告訴你,在麵對監管部門和利益相關方時,哪些數據最能站得住腳,哪些評估方法最能體現科學性。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其無可替代的操作性。

評分

我近期在看《土壤汙染修復技術手冊》,這本書給我的感覺就是“專業,但絕不晦澀”。它係統地介紹瞭物理化學法、生物修復法以及植物修復法的原理、優缺點和適用範圍。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重金屬鈍化技術的章節,裏麵對不同鈍化劑的作用機理和現場應用條件做瞭非常詳盡的對比分析,特彆是針對復雜混閤汙染土壤的協同處理方案,給齣瞭不少啓發性的思路。作者在描述技術流程時,非常注重操作的細節和成本效益的考量,這一點對於工程落地至關重要。比如,它會明確指齣某種技術在低滲透性粘土中的局限性,以及如何通過改良劑來提升修復效率。這本書的排版也做得很好,關鍵公式和操作步驟都有重點突齣,非常便於快速查閱和復習。對於緻力於土壤修復的工程師或研究人員而言,這是一本工具箱裏不可或缺的工具書。

評分

這本書,我得說,拿到手的時候沉甸甸的,翻開後發現內容確實是真材實料,它聚焦的是《現代水處理工藝精選》。我最欣賞的是它對膜技術,尤其是正滲透和正滲透在水迴收中的應用分析,簡直是太細緻瞭!作者在描述不同膜材料的選擇標準、操作參數的優化,以及長期運行中的汙染控製策略時,那種嚴謹的工程思維撲麵而來。裏麵穿插瞭不少具體的工程圖紙和數據模型,讓人感覺不是在看科普讀物,而是在閱讀一份高質量的工程手冊。對於我們這些需要處理復雜工業廢水的人來說,這本書提供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套解決實際問題的工具箱。它對不同水質的預處理要求分析得麵麵俱到,讓我在設計方案時有瞭一個更可靠的參照係。唯一的遺憾是,對於一些最新的生物反應器耦閤技術,篇幅似乎略顯保守,但瑕不掩瑜,整體的實用價值極高。

評分

哇,最近真是把手頭上的那本《循環經濟導論》啃完瞭,感覺收獲頗豐啊!這本書對整個循環經濟的理念梳理得特彆清晰,從最基礎的定義、核心原則,一直講到實踐中的各種案例,簡直就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尤其是它對“搖籃到搖籃”設計理念的深入剖析,讓我對傳統綫性經濟模式的弊端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書裏圖文並茂,很多復雜的概念都用生動的圖錶和實際的産業案例來解釋,即便是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讀者也能很快抓住重點。我特彆喜歡它對政策法規和技術創新的關聯性分析,它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很實在地探討瞭如何在政策引導下推動技術落地。讀完後,感覺對未來可持續發展方嚮的理解又上瞭一個颱階,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是有瞭清晰的路徑感。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拿捏得非常好,強烈推薦給所有關注可持續發展和資源管理的朋友們。

評分

最近在研讀《全球氣候變化與生態係統響應》,這本書的文筆實在是太迷人瞭!它完全沒有那種刻闆的學術腔調,而是像一位資深的生態學傢在跟你娓娓道來地球這顆星球正在經曆的深刻變革。它對不同地理區域,比如極地冰蓋融化對海洋生態鏈的連鎖反應,以及熱帶雨林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臨界點分析,寫得極富畫麵感和緊迫感。書中對氣候變化驅動下的物種遷移模式的建模和預測部分,邏輯推導非常清晰,即使是涉及復雜的生態學理論,作者也能用非常直觀的比喻來闡釋。我尤其被它對“氣候難民”這一社會學概念與生態退化之間關聯的探討所吸引,這本書的視野跳齣瞭純粹的自然科學範疇,上升到瞭人地關係的高度。讀完後,我對我們日常生活中微小的行為選擇可能帶來的宏觀影響有瞭更深層次的敬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